正在阅读: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龙泉山高瓦斯隧道今日洞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龙泉山高瓦斯隧道今日洞通

龙泉山高瓦斯隧道是一条穿越油气田地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它的贯通标志着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继桥通后又一次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建成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官微

文 | 封面新闻 杨晨

3月30日,随着一声低沉的爆破声,龙泉山隧道主洞最后一道“岩石墙”被成功爆除,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龙泉山隧道从西侧向东侧“穿墙而出”,顺利实现贯通。龙泉山高瓦斯隧道是一条穿越油气田地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它的贯通标志着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继桥通后又一次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建成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全长66.71公里,共设车站11座,设计时速达140km/小时。其起于火车南站,经高新区、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一条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服务于中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之间的主动脉,也是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国内在建的最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根据此前计划,18号线一二期预计在2020年开通。

龙泉山隧道作为轨道交通18号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天府新站~三岔湖站区间,采用双洞分修方案,矿山法施工。隧道左线长9690m、右线长9724m,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第一高瓦斯长隧,也是钻爆法在城市轨道交通高瓦斯山岭隧道的首次成功应用。隧道集中穿越了苏码头、洛带气田油气储集区,其瓦斯逸出量大、离散程度高、突涌风险极高等特点,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非常罕见。就是这一段近10公里长的隧道,成为连通一山两翼的咽喉。隧址区发育2个褶皱(卧龙寺向斜、龙泉驿大背斜),2个断层(龙泉驿断层、马鞍山断层)、五大富水带(龙泉驿断层富水带、卧龙寺向斜富水带等),沿途地质条件多变,瓦斯风险高,施工方法受限,洞内施工组织难。施工中穿越了高瓦斯异常涌出段、双简路张万沟大桥重要构筑物等高风险地段,施工工期紧、难度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

为攻克难关,前期准备时,参建各方联合高校、专业机构对重大方案开展专项研究、模拟与测评,组织各类专家咨询、专家评审32次。从人员培训、方案研究、设备改装、瓦斯监控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因为隧道存在高瓦斯的缘故,只能采用矿山法施工。就一个作业面而言,由于围岩级别的不同,每日开挖长度为1.5m~3m。这样算下来,即使双线推进,9.7公里长的隧道光是开挖至少需要3000多天,更何况两个主洞之间还有32个总长为1062m的横通道,横通道的施工对主洞施工也存在干扰。可工期只有不到三年时间,为加快进度,设计时分别在龙泉山隧道中间设置了2座斜井同时作业,这也为后期隧道运营提供管理通道和排风通道。因此,左右主洞所有掘进工作面加起来共计12个,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数百台机械及多种大型防爆设备联合作战的千人大会战场面。

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围岩破碎、节理发育,瓦斯离散程度高,突涌风险极高。为了确保开挖时不出现瓦斯事故的发生,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工地建设,通过智能通风、智慧用电和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瓦斯系统监控,确保瓦斯隧道施工安全。同时,施工中严格坚持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开挖前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前方围岩破碎情况和瓦斯情况,首次采用区域地质分析预判瓦斯赋存情况,用以指导开挖循环长度和通风参数等。

来源:封面新闻

原标题:打通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咽喉” 龙泉山高瓦斯隧道今日实现洞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龙泉山高瓦斯隧道今日洞通

龙泉山高瓦斯隧道是一条穿越油气田地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它的贯通标志着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继桥通后又一次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建成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成都地铁官微

文 | 封面新闻 杨晨

3月30日,随着一声低沉的爆破声,龙泉山隧道主洞最后一道“岩石墙”被成功爆除,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龙泉山隧道从西侧向东侧“穿墙而出”,顺利实现贯通。龙泉山高瓦斯隧道是一条穿越油气田地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它的贯通标志着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继桥通后又一次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建成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全长66.71公里,共设车站11座,设计时速达140km/小时。其起于火车南站,经高新区、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一条集市域快线与机场专线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线,服务于中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之间的主动脉,也是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国内在建的最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根据此前计划,18号线一二期预计在2020年开通。

龙泉山隧道作为轨道交通18号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天府新站~三岔湖站区间,采用双洞分修方案,矿山法施工。隧道左线长9690m、右线长9724m,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第一高瓦斯长隧,也是钻爆法在城市轨道交通高瓦斯山岭隧道的首次成功应用。隧道集中穿越了苏码头、洛带气田油气储集区,其瓦斯逸出量大、离散程度高、突涌风险极高等特点,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非常罕见。就是这一段近10公里长的隧道,成为连通一山两翼的咽喉。隧址区发育2个褶皱(卧龙寺向斜、龙泉驿大背斜),2个断层(龙泉驿断层、马鞍山断层)、五大富水带(龙泉驿断层富水带、卧龙寺向斜富水带等),沿途地质条件多变,瓦斯风险高,施工方法受限,洞内施工组织难。施工中穿越了高瓦斯异常涌出段、双简路张万沟大桥重要构筑物等高风险地段,施工工期紧、难度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

为攻克难关,前期准备时,参建各方联合高校、专业机构对重大方案开展专项研究、模拟与测评,组织各类专家咨询、专家评审32次。从人员培训、方案研究、设备改装、瓦斯监控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因为隧道存在高瓦斯的缘故,只能采用矿山法施工。就一个作业面而言,由于围岩级别的不同,每日开挖长度为1.5m~3m。这样算下来,即使双线推进,9.7公里长的隧道光是开挖至少需要3000多天,更何况两个主洞之间还有32个总长为1062m的横通道,横通道的施工对主洞施工也存在干扰。可工期只有不到三年时间,为加快进度,设计时分别在龙泉山隧道中间设置了2座斜井同时作业,这也为后期隧道运营提供管理通道和排风通道。因此,左右主洞所有掘进工作面加起来共计12个,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数百台机械及多种大型防爆设备联合作战的千人大会战场面。

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围岩破碎、节理发育,瓦斯离散程度高,突涌风险极高。为了确保开挖时不出现瓦斯事故的发生,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工地建设,通过智能通风、智慧用电和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瓦斯系统监控,确保瓦斯隧道施工安全。同时,施工中严格坚持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开挖前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前方围岩破碎情况和瓦斯情况,首次采用区域地质分析预判瓦斯赋存情况,用以指导开挖循环长度和通风参数等。

来源:封面新闻

原标题:打通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咽喉” 龙泉山高瓦斯隧道今日实现洞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