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佛山做强“广佛极点”,三龙湾成抢抓大湾区机遇关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佛山做强“广佛极点”,三龙湾成抢抓大湾区机遇关键

三龙湾协调区由佛山五镇街组成,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以不到佛山十一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佛山超过五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文/界面广东 卢凯阳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节点再出发,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佛山给出的答案是“三龙湾”。3月29日,佛山市召开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工作推进会,作为佛山迎接大湾区时代的全新战略平台,三龙湾建设有了最新进展。

按照规划,三龙湾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布棋盘再落子”理念,创新一种机制,完善一套规划,再投一批项目,最终形成“一芯、一环、两核、八轴、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佛山市市委书记鲁毅透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肩负起了佛山打造广佛极点核心、立足湾区的门户、吸纳创新资源平台的重任。

立足湾区 做强“广佛极点”

去年12月,广佛两市签订《深化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提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打造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的背景下,广佛两市规划部门迅速对接,就加速广佛同城建设工作达成了共识,共同打造类似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珠澳横琴合作区等一体化战略平台,全面构建广佛增长极。

双方初步商定围绕广州南站为核心,打造广佛合作试验区,并共同启动试验区规划工作。

在禅南顺接壤区域规划建设的三龙湾,毗邻广州南站,既是佛山立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也是广佛两市率先融合发展、做强“广佛极点”的重要战略。

会上获悉,三龙湾协调区位于大湾区腹地,由石湾、桂城、陈村、北滘、乐从等五个镇街组成,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以不到佛山十一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佛山超过五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介绍,这个区域既有以美的、碧桂园为代表的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又有库卡、机器人谷、大疆等一批重大项目;既有以季华实验室为龙头的全市顶级科研创新资源,又有粤港澳高端服务区、广东金融高新区、潭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新型业态的成长平台。

“资源随人才而聚、人才逐环境而居。”鲁毅介绍称,三龙湾内平洲水道、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穿流而过,还有湿地公园、基本农田、花卉世界等生态资源,“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依托南站,三龙湾对佛山而言是进入湾区的战略节点。”佛山市委副书记区邦敏介绍,三龙湾毗邻广州南站,具备“地理位置最优越、产业基础最雄厚、开放体系最健全、城市生态环境最优质”的优势。

空间布局 6大关键项目解决“背靠背”问题

今年1月,佛山市委明确区邦敏牵头推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工作。区邦敏表示,目前三龙湾发展仍存在三点不足,即规划统筹水平不高、内外交通不畅以及生态景观不成系统。

为破解上述问题,会上发布了三龙湾的最新空间结构规划,即“一芯、一环、两核、八轴、多节点”。

其中,“八轴”就是构建三纵五横的骨干路网系统,打通三龙湾交通外联内通的功能;“两核”、“多节点”分别是广佛合作发展核和佛山新城发展核两大核心,同时还有广佛合作组团、佛山新城组团、平胜组团、奇槎组团、陈村组团、会展片区、北滘新城、机器人谷、千灯湖高新区等多个节点片区。

而“一芯”、“一环”则是从生态景观上破解三龙湾不成系统的问题。“一芯”指的是打造陈村生态绿芯和南部北滘绿心;“一环”则是依托平洲水道、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打造环三龙湾的路道水环。

据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怡透露,通过与五个镇街的对接协商,梳理出三龙湾在建拟建的交通、产业、公共服务和景观项目共92个,总投资额约3376.1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45个,拟建项目47个。

其中交通项目共44个,总投资615.6亿元,包括道路项目36个,轨道交通项目8个;产业项目有32个,总投资2676亿元;公共服务项目共有5个,投资总额68.7亿元;景观项目有11个,投资总额15.82亿元。

刘怡透露,近期拟启动6大关键项目,包括6大交通路网工程和1个综合体工程。其中,港口路—碧桂路连接线和伦桂路—环镇西路将打通区域南北向通道;对魁奇路东延线沿线进行改造,可有效联通佛山中心城区与广州南站;建设广佛同城综合体,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流中心等等。

三龙湾协调区近期启动的六大关键项目。制图/魏颖

区邦敏称,之所以率先启动上述建设,就是要解决区与区之间、五个镇街之间“背靠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要畅通南北向跨区的交通。

创新协调 “三个一体化”为主要抓手

三龙湾横跨禅南顺三大强区,涉及桂城、石湾、乐从、北滘和陈村五个镇街。三龙湾的运作机制没有先例可循。对此,鲁毅强调,要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敢于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聚焦重点领域,奋力推动三龙湾高质量发展。尤其,要破除市、区、镇(街)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在体制机制上加强与广州的沟通对接,最大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大湾区同城合作典范。

据悉,三龙湾的运作机制核心是“市统筹、区建设、共分享”,市里将在整体规划、项目布局方面作统筹指导,而项目的具体落地建设则由区、镇街负责,大家共同享受三龙湾发展带来的成果。

区邦敏透露,三龙湾体制机制创新,其前提是“三专三不变”,就是专门的架构、专业的队伍、专注建设发展,以及原有的行政区划、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发展主体的责任不变。

“我们通过对三龙湾已有和正在编制的规划以及三区五镇街已有规划的梳理,制定出具备整体性和可实施性的具体发展方案。”区邦敏表示,将以广佛合作试验区一体化规划、三龙湾协调区一体化规划,以及路网轨道景观一体化规划,“三个一体化”作为主要抓手。

此外,为保证三龙湾高质量建设水平,还将出台《三龙湾建设管理标准(指引)》,形成统一的建设管理标准。为了让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市级统筹,佛山还将组建一个建设、发展、融资的重大平台,承担三龙湾范围内土地整备、土地一级开发、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运营管理等任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佛山做强“广佛极点”,三龙湾成抢抓大湾区机遇关键

三龙湾协调区由佛山五镇街组成,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以不到佛山十一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佛山超过五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文/界面广东 卢凯阳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节点再出发,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佛山给出的答案是“三龙湾”。3月29日,佛山市召开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工作推进会,作为佛山迎接大湾区时代的全新战略平台,三龙湾建设有了最新进展。

按照规划,三龙湾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布棋盘再落子”理念,创新一种机制,完善一套规划,再投一批项目,最终形成“一芯、一环、两核、八轴、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佛山市市委书记鲁毅透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肩负起了佛山打造广佛极点核心、立足湾区的门户、吸纳创新资源平台的重任。

立足湾区 做强“广佛极点”

去年12月,广佛两市签订《深化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提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作打造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的背景下,广佛两市规划部门迅速对接,就加速广佛同城建设工作达成了共识,共同打造类似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珠澳横琴合作区等一体化战略平台,全面构建广佛增长极。

双方初步商定围绕广州南站为核心,打造广佛合作试验区,并共同启动试验区规划工作。

在禅南顺接壤区域规划建设的三龙湾,毗邻广州南站,既是佛山立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也是广佛两市率先融合发展、做强“广佛极点”的重要战略。

会上获悉,三龙湾协调区位于大湾区腹地,由石湾、桂城、陈村、北滘、乐从等五个镇街组成,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以不到佛山十一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佛山超过五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介绍,这个区域既有以美的、碧桂园为代表的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又有库卡、机器人谷、大疆等一批重大项目;既有以季华实验室为龙头的全市顶级科研创新资源,又有粤港澳高端服务区、广东金融高新区、潭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新型业态的成长平台。

“资源随人才而聚、人才逐环境而居。”鲁毅介绍称,三龙湾内平洲水道、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穿流而过,还有湿地公园、基本农田、花卉世界等生态资源,“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依托南站,三龙湾对佛山而言是进入湾区的战略节点。”佛山市委副书记区邦敏介绍,三龙湾毗邻广州南站,具备“地理位置最优越、产业基础最雄厚、开放体系最健全、城市生态环境最优质”的优势。

空间布局 6大关键项目解决“背靠背”问题

今年1月,佛山市委明确区邦敏牵头推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工作。区邦敏表示,目前三龙湾发展仍存在三点不足,即规划统筹水平不高、内外交通不畅以及生态景观不成系统。

为破解上述问题,会上发布了三龙湾的最新空间结构规划,即“一芯、一环、两核、八轴、多节点”。

其中,“八轴”就是构建三纵五横的骨干路网系统,打通三龙湾交通外联内通的功能;“两核”、“多节点”分别是广佛合作发展核和佛山新城发展核两大核心,同时还有广佛合作组团、佛山新城组团、平胜组团、奇槎组团、陈村组团、会展片区、北滘新城、机器人谷、千灯湖高新区等多个节点片区。

而“一芯”、“一环”则是从生态景观上破解三龙湾不成系统的问题。“一芯”指的是打造陈村生态绿芯和南部北滘绿心;“一环”则是依托平洲水道、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打造环三龙湾的路道水环。

据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怡透露,通过与五个镇街的对接协商,梳理出三龙湾在建拟建的交通、产业、公共服务和景观项目共92个,总投资额约3376.1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45个,拟建项目47个。

其中交通项目共44个,总投资615.6亿元,包括道路项目36个,轨道交通项目8个;产业项目有32个,总投资2676亿元;公共服务项目共有5个,投资总额68.7亿元;景观项目有11个,投资总额15.82亿元。

刘怡透露,近期拟启动6大关键项目,包括6大交通路网工程和1个综合体工程。其中,港口路—碧桂路连接线和伦桂路—环镇西路将打通区域南北向通道;对魁奇路东延线沿线进行改造,可有效联通佛山中心城区与广州南站;建设广佛同城综合体,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流中心等等。

三龙湾协调区近期启动的六大关键项目。制图/魏颖

区邦敏称,之所以率先启动上述建设,就是要解决区与区之间、五个镇街之间“背靠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要畅通南北向跨区的交通。

创新协调 “三个一体化”为主要抓手

三龙湾横跨禅南顺三大强区,涉及桂城、石湾、乐从、北滘和陈村五个镇街。三龙湾的运作机制没有先例可循。对此,鲁毅强调,要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敢于对标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聚焦重点领域,奋力推动三龙湾高质量发展。尤其,要破除市、区、镇(街)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在体制机制上加强与广州的沟通对接,最大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大湾区同城合作典范。

据悉,三龙湾的运作机制核心是“市统筹、区建设、共分享”,市里将在整体规划、项目布局方面作统筹指导,而项目的具体落地建设则由区、镇街负责,大家共同享受三龙湾发展带来的成果。

区邦敏透露,三龙湾体制机制创新,其前提是“三专三不变”,就是专门的架构、专业的队伍、专注建设发展,以及原有的行政区划、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发展主体的责任不变。

“我们通过对三龙湾已有和正在编制的规划以及三区五镇街已有规划的梳理,制定出具备整体性和可实施性的具体发展方案。”区邦敏表示,将以广佛合作试验区一体化规划、三龙湾协调区一体化规划,以及路网轨道景观一体化规划,“三个一体化”作为主要抓手。

此外,为保证三龙湾高质量建设水平,还将出台《三龙湾建设管理标准(指引)》,形成统一的建设管理标准。为了让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市级统筹,佛山还将组建一个建设、发展、融资的重大平台,承担三龙湾范围内土地整备、土地一级开发、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运营管理等任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