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杨舒鸿吉
近年来,上海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伤人数持续下降,2018年同比分别下降了6.3%、5.2%和6.8%,创历史新低,日均交通类110警情同比下降12.4%。
界面新闻从4月3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通过连续三年的交通大整治,上海道路交通改善已取得一定成效。
据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介绍,交通大整治行动开展至今,大型货车肇事肇祸、机动车噪音扰民、乱停车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机动车守法率显著提升。针对网约车、共享单车、快递外卖等热点、难点问题,推动警企合作和社会共治,创新“问题网约车大数据筛查”“共享单车数字化管理”,实施外卖骑手“一人一车一证一码”、人员记分管理等安全管理措施。
陈臻还透露,上海警方坚持“事前源头清除、事中路面管控、事后深度调查”, 依法严格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个人进行追责,年内对19名涉事企业负责人、安全负责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80余名企业相关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
发布会上,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全市共设有道路停车场2300余处,其中,居住区夜间道路停车场110余处,校园附近临时道路停车场270余处;此外,还设有公交车站出租车上下客点3000余处。
在三年的交通大整治行动中,上海警方还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融入交通管理。
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方面,上海已推机动车“一站式”查验、“跨省异地检验”等措施,进一步简化机动车登记、检验流程,缴费支付实现电子化,18项证照业务可以凭身份证“一证即办”,并将驾驶证业务办理等交通管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实现“就近办”“一次办”。
“上海交警”APP集成了在线缴罚、快处易赔、一键挪车等实用功能,实现65项车辆、驾驶员相关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 “车管到家”服务,补换领号牌、行驶证等27项业务实现“一键”办理。
陈臻表示,上海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交通形势依然严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压力仍十分巨大。目前,本市实有机动车总量超过600万辆,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道路基本无增量,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暂时加剧了道路资源的紧张,交通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大型货运车交通安全问题和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守法意识薄弱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上海警方将继续开展4方面工作来改善城市交通。
陈臻透露,将继续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攻坚整治,始终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实现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快递、外卖行业方面,警方将探索将“一人一车一证一码”“骑手积分管理制度”等12项管理机制,延伸到在沪所有快递外卖企业,建立每月例会通报机制及行业“黑名单”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骑手采取相关限制措施。
今年,上海还将加快推广“行人过街提示系统”,于年底前完成外环线内100个重点路口的建设任务; “智能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将在年底前覆盖外环线内1000个战略路口。
“一网通办”建设方面,上海警方将整合“上海交警”、“车管到家”等便民服务类APP,推动各类在线业务“一平台、高聚合”式发展,研发为市民提供停车引导服务的APP,解决停车难问题。
上海警方透露,严重交通违法将“挂钩”个人及企业信用记录,依此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有力约束。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的失信人员,限制其三年不得再次申请机动车登记;在“超限运输、剧毒化学品运输路线审批”中,对失信人员的审查将更加严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