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朱镕基、董建华之后,纽约经济俱乐部终于迎来了马云。
是的,这位中国新经济的代表人物,正在代表阿里巴巴背后的中国商业力量,受邀纽约、芝加哥这几个全美最重要的城市进行旋风般的访问。
他用篮球和乒乓球这个比喻,来形容美国和中国的发展异同和共同未来;他用卖货和卖惊喜体验的说法,来形容美国的亚马逊和中国的阿里巴巴,以此让更多美国人理解、接受和欢迎中国人正在进行的电子商务事业。
【250美元的门票】
美国纽约时间6月9日中午,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马云受邀出席著名的纽约经济俱乐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面向1200名商界领袖发表主题演讲,阐述阿里巴巴集团的美国策略和发展愿景。
介绍一下背景:纽约经济俱乐部是美国一个重要的公共论坛,成立于1907年。多位国家元首、财政和金融最高官员等先后受邀作演讲。此前,中国只有2位政治领袖——朱镕基和董建华受邀发表演讲,马云是第三位。这是纽约经济俱乐部首次邀请中国企业家担任演讲嘉宾。
尽管门票高达250美元,马云这场演讲仍然是“一票难求”,报名渠道刚刚开放就已爆满。最终超过1200名美国商界领袖和媒体记者抢获旁听席位,而演讲大厅正常容量仅为800人,很多听众甚至是全程“站票”。
因为,马云和阿里巴巴去年在纽约交易所实现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IPO,震动了美国投资界。越来越多投资者、普通人希望了解阿里巴巴和其中的商业机会。
【马云的演讲】
在中国互联网,马云有三个第一:战略第一,口才第一,管理第一。尤其是演讲和英语特别好。
他的口语,好到可以轻松自如地上美国著名脱口秀、和大牌主持人谈笑风生。去年9月,我在纽约参加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的当天,目睹马云如同超人般接受了几乎所有主要媒体的电视采访,纵横捭阖,滴水不漏。
去过美国或者经常看美剧的人,都明白演讲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极端重要。马云的幽默、梦想精神让美国人很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崛起的中国经济,他的判断大家想听。
演讲中,马云用篮球和乒乓球比较两种思想差异:美国打篮球很棒,帮助大企业;中国就要打乒乓球,帮助中小企业,这让美国人通俗易懂。
不信?来看看美国主流媒体的标题:美国当地财经、科技类媒体几乎都在报道马云的演讲内容。如BBC称Alibaba boss Jack Ma in US charm offensive(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在美国的魅力攻势);彭博社称Alibaba’s Jack Ma Visits U.S. to Lure Businesses Into China(马云访美,力促美国企业进入中国);Techcrunch称 Founder Jack Ma Lays Out Alibaba’s US Strategy.
这就是魅力攻势。
【梦想源于热爱】
马云是一个受人喜爱的演说家和梦想家。
即使你不喜欢马云这个人、阿里巴巴这家企业,你很难不承认,马云被国内外视为中国新经济的代表性人物。
马云的杀手锏是演讲。不止企业家说,记者们私下也说。当年,郭广昌在贵宾休息室对史玉柱等大佬说:别看马云这么小的个子,一上台光芒四射,你们这些大个子都比不上。
记者们私下也嘀咕,老马讲来讲去都是那一套,梦想啦,价值观啦、客户第一啦,可为毛明明一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马云内部给我们讲过演讲的秘诀:true believe。数十年如一日,这就是热爱。否则没有其他的解释了。
马云向美国听众描述了阿里巴巴的全球化目标:未来十年内帮助全球20亿消费者在线购买全世界的产品,而且做到全球范围内72小时内收到商品,中国范围内24小时内收到商品。“我们的未来愿景是‘全球买、全球卖’”。
“未来10年-20年,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买到任何地方的产品,也把可以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菲律宾人可以买到挪威的鲑鱼,挪威人可以将产品卖到阿根廷,阿根廷人可以买中国的产品,也可以将产品卖到中国。”
这就是马云新的梦想。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