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环球YOLO精英 立佳
编辑 | 子木
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新馆的外观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的传统,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构成“天圆地方”之意。这也给观众一种自然的和谐感,既不会觉得建筑突兀,却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
上海博物馆大约珍藏有历史艺术文物 11.2万余件,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查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囿于陈列空间和条件,今天参观者在展厅中所见不足上博藏品总量的百分之一。
上海博物馆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建国前出土的保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史学界和金文学界的重器。
博物馆古代青铜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着自夏代到战国时代的各种青铜酒器、饪食器、乐器、水器和兵器共440余件。青铜器的展陈大致以时间发展为设计顺序:萌生期青铜器、育成期青铜器,鼎盛期青铜器、转变期青铜器、更新期青铜器以及边远地区青铜器,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演变历史,也能够从中系统地了解整个青铜器从始至终各阶段的顺序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器型、纹饰特点等等。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又以具有长篇铭文和著录的重较多为特色,新的陈列品中还有西周的晋候器和秦国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
小臣系方卣[yǒu],高49.2厘米,重14.9千克,被青铜器收藏爱好者们誉为提梁卣中至尊骨灰级之王。其中,“系”为谐音,正字如下图,是人名,藏品名称源于器物上所铸铭文。
(音:xi,人名)
卣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小臣系方卣盖为四阿屋顶式直沿形,盖上有四阿形纽,器作方口,短斜肩,深腹直壁略收,圈足外撇的式样,肩两侧设提梁,提梁两端置圆雕兽首形,盖和器的四隅有扁平形的扉棱,整器显得端庄厚重。
卣盖上饰倒置的兽面纹,盖沿饰龙纹,器颈部饰俯首屈体的龙纹,间隔有突出的兽首,腹部上端饰一周鸟纹,腹部饰圆睛和獠牙凸起的兽面纹,圈足饰鸟纹,提梁外侧饰两头龙纹,内侧饰阴线刻成的变形兽面纹。整器花纹虽未饰当时流行的云雷纹作地纹,但由于上下纹样分布与搭配有序,且用高浮雕的装饰方法,使得整器的装饰既简朴粗放,又不失神秘庄重。
小臣系方卣的盖内和器底各铸铭文十五字,记王赏赐了小臣xi,于是他就铸此方卣以祭祀先祖乙。小臣是商代的官名,为君王近臣,掌传达王命之职,也可参与辅政,地位颇尊。
小臣系方卣的出土时间已不可考,从现有著录看,其最早的所有者应该是清代晚期著名收藏家吴大澂。一百年前,吴大澂曾假海派名家任薰之手将自己的形象及心爱的金石收藏绘于《愙斋集古图》这幅长卷之中,并配以藏品的全形墨拓,小臣系方卣的全形及铭文拓片即收于此图的下卷之中,当时题为“祖乙方卣”。
此器后从吴氏收藏中散佚,流落到日本私人收藏家手中,并多次收录在日本的一些重要青铜器图录,如上世纪30年代梅原末治编撰的《日本蒐储支那古铜精华》。2010年,上海博物馆在市政府及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从日本私人藏家坂本五郎手中购回了这件传世青铜名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