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爱优腾布局“经典翻拍”,市场成功率几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爱优腾布局“经典翻拍”,市场成功率几何?

被骂远比没有反响要好,这是影视行业默认的规则,有关注,尽管是负面舆论,也比毫无水花更好。

文|娱乐独角兽

乘着风、赶着趟,2019年的第一批“经典翻拍”现场,正式呈现。

4月3日,一片“审视”的目光中,爱奇艺Q2季度的重磅大剧《新白娘子传奇》(以下简称《新白娘子》),露出水面。上线当晚,剧中的#新白娘子传奇真仙#、#鞠婧祎 白素贞#两大话题迅速登至微博热搜,大众对其的热切讨论不亚于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热播网剧《东宫》。

作为一部“经典翻拍”作品,热度尚可的同时,质量也是网友首要关注的对象。 从当前播出内容来看,网友们对剧中演员的演技、动画风特效以及改编幅度有着很大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是一次大刀阔斧的改编,爱奇艺输出的“轻体量古风剧”理念,明显更符合当下的95乃至00后受众,不乏创新的诚意;“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一次对“经典IP”的亵渎,五毛特效、“假山假水”式视觉审美之外,“许仙”、“白素贞”的人物设定,也与之前杨紫、任嘉伦主演的《天乩之白蛇传说》颇为相似。创新,还要在此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自18年以来,经典作品翻拍便成为了市场“新贵”。有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翻拍过的作品数量达到20余部,到了今年,数量便上涨至90余部。

稍显不同的是,在这一众翻拍作品当中,市场“新趋势”逐渐显现。在以往以头部影视公司制作为首的“翻拍剧”领域,爱优腾三家视频网站也正式加入到这场战役,且多以“自制”的方式呈现。格局初显之下,翻拍剧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变动?又有何胜算?

《新白娘子》《倚天屠龙》“正面刚”,爱优腾布局下的“经典翻拍”

视频网站的内容布局“冲撞”早已不是新鲜事。早期的头部版权争夺战,到这两年以付费会员为驱动器的创作大比拼,“特色”正在成为各家视频网战在内容领域的重点培养对象。以偶像、音乐综艺市场为例,在前不久优酷刚刚推出的《这就是原创》播出期间,爱奇艺新综艺《我是唱作人》便频频发表“动态”,题材相似化、竞争激烈化正在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对象。

与其一同被纳入“重点关注”的还有爱优腾“正面对战”的经典翻拍。以2月27日腾讯视频首播的新版《倚天屠龙记》(以下简称《倚天屠龙》为首,该剧在上线当天,优酷便以“03苏有朋版高清修复”正式迎战。该事件在当时还得到了两家视频网站的线上“互动”,腾讯视频调侃其行为为“第三事件”,优酷则以“高修复刻只此一家的呦”回复对方。双方对战的“火药味”,隔着屏幕观众都能感受到。

如果说优酷在这场战役中,并不占据太多优势,那么,爱奇艺的后来居上,可谓是与腾讯视频旗鼓相当。曾遭遇“限古令”风波、先后两次改档,《新白娘子》的“被动式”营销,正在这场风波中得到无限放大。首播当晚的多个热搜话题便是最好的证明。不过相比起已经开播一月有余的《倚天屠龙》而言,当前的“经典翻拍”战役,当属腾讯领先。

截止当前,《倚天屠龙》在腾讯视频的累计播放量已达到39.5亿,75.82的全网热度值(骨朵数据)让其持续多日领衔网剧市场第二。豆瓣上,关于这部剧的打分人数已超出4.1万人,而扮演张无忌、赵敏、周芷若的三位新人演员,个人影响力和话题度,也在与日俱增。

不难发现,在以话题度和市场热度为主导的剧集市场,视频网站对“经典翻拍”的内容布局正在进一步加强。除了“正面刚”、同类型题材对打之外,比拼数量也正在成为市场的新一轮趋势。据悉,接下来待播的翻拍自制剧中,腾讯视频有5部、爱奇艺为3部,优酷与芒果TV为1部,这当中还未包括已经官宣的翻拍版权剧和未进入宣传期的翻拍作品。

由此可见,一个日趋规模的“翻拍剧”争夺战领域,正在形成。

新趋势下的翻拍剧:成功率几何?

当下的翻拍作品依旧多如牛毛,“年轻化”、“轻体量”的翻拍趋势在逐渐成为主流。依旧以在播的《新白娘子》和《倚天屠龙》为例。在《新白娘子》确定以视频网站定制路线为主之时,制片方与平台方为一体的爱奇艺,便早早为其规划好了路线,即走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性”改编路线。

因此,观众在剧中看到的是“不御姐”的白素贞和遇事不在躲避、更有责任感的许仙,以及两人从相遇、相知到相许的“甜蜜”+“虐恋”的感情戏份。这种“创新性”的市场改编,其实在很早之前已经得到过市场验证,如爱奇艺去年播出的《泡沫之夏》,以及当前被网友拿来对比的《天乩之白蛇传说》。

从市场定位来看,都是在主打95、00后,“年轻化”、“圈层化”改编意图更为明显。而这也是当前大批翻拍剧口碑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文青、性格相对稳重的豆瓣评论区,“轻体量”作品相对不受欢迎,“下饭剧”、“无脑剧”等相关词汇也伴随其应运而生。

同样的还有腾讯视频在播的《倚天屠龙》,尽管该剧在题材和体量上要更为厚重,但从导演郭靖宇的演员选角和拍摄手法来看,这依旧是一次“年轻化”的改编。剧中,出演张无忌、赵敏、周芷若以及其他女性配角的演员,其普遍年龄均在27岁以下,张无忌扮演者曾舜曦更是97年出生的年轻男演员。而此前被广大网友“狂喷”的慢镜头、特效升级,也是当下年轻受众追剧话题讨论素材之一。

“年轻化”、“轻体量”,甚至是以“老”带新(老版演员在新版中客串)的演员阵容,正在成为当下翻拍剧发展的全新趋势。相比起以往动辄大投资、大制作的影视翻拍作品,走纯网络定制的模式也正在成为新的尝试。

(新版《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老演员”)

那么,这种“全新”的创作模式,成功几率几何?以17年播出的新版《射雕英雄传》为例,该剧在播出前期市场反应并不大,随着新人演员的表演得到市场关注,其后期热度逐渐升温,豆瓣评分也达到了“翻拍剧”史无前例的8.0分,堪称“翻拍届”教科书。据出品方华策影视财报显示,该剧在当年营收金额达到3.39亿(成本不到2亿),收益情况十分可观。

类似的“盈利”案例,还有去年中期播出的沈月版《流星花园》和黄磊版的《深夜食堂》。尽管播出期间,两部剧的口碑都曾遭遇“灭顶之灾”,但其超预期的广告收入和二轮发行的盈利模式,已经早早将“回本”揣入囊中。据悉,《新流星花园》在播出期间广告植入达到50多个,而被称为“广告剧”的《深夜食堂》广告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新版《流星花园》剧照)

被骂远比没有反响要好,这是影视行业默认的规则,有关注,尽管是负面舆论,也比毫无水花更好。在以TO B为生产模式的剧集市场,制剧、购剧早已在“播出”前完成交易。以IP为核心的经典影视翻拍,好就好在无论成功与否,总是有人关注。而对于广告主而言,“口碑与否”并不影响广告植入。

市场上正在播出的翻拍作品,多如牛毛。细细梳理下来,尽管翻拍剧“十翻九扑”,但其投入时间与回收成本绝大部分成为正比,甚至超出预期回报。诸如正在市场中热播的《新白娘子》《倚天屠龙》,即便有争议,依旧有着高于同档期其他作品的热度,而逐渐主打“年轻化”、“轻体量”的改编策略,也将从源头上节省了演员成本和项目开发时间,“一举两得”的现状,片方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优酷

  • 优酷在成都成立酷漫文化传媒公司
  • 优酷推出全新厂牌“优酷原创”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爱优腾布局“经典翻拍”,市场成功率几何?

被骂远比没有反响要好,这是影视行业默认的规则,有关注,尽管是负面舆论,也比毫无水花更好。

文|娱乐独角兽

乘着风、赶着趟,2019年的第一批“经典翻拍”现场,正式呈现。

4月3日,一片“审视”的目光中,爱奇艺Q2季度的重磅大剧《新白娘子传奇》(以下简称《新白娘子》),露出水面。上线当晚,剧中的#新白娘子传奇真仙#、#鞠婧祎 白素贞#两大话题迅速登至微博热搜,大众对其的热切讨论不亚于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热播网剧《东宫》。

作为一部“经典翻拍”作品,热度尚可的同时,质量也是网友首要关注的对象。 从当前播出内容来看,网友们对剧中演员的演技、动画风特效以及改编幅度有着很大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是一次大刀阔斧的改编,爱奇艺输出的“轻体量古风剧”理念,明显更符合当下的95乃至00后受众,不乏创新的诚意;“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一次对“经典IP”的亵渎,五毛特效、“假山假水”式视觉审美之外,“许仙”、“白素贞”的人物设定,也与之前杨紫、任嘉伦主演的《天乩之白蛇传说》颇为相似。创新,还要在此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自18年以来,经典作品翻拍便成为了市场“新贵”。有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翻拍过的作品数量达到20余部,到了今年,数量便上涨至90余部。

稍显不同的是,在这一众翻拍作品当中,市场“新趋势”逐渐显现。在以往以头部影视公司制作为首的“翻拍剧”领域,爱优腾三家视频网站也正式加入到这场战役,且多以“自制”的方式呈现。格局初显之下,翻拍剧市场将迎来怎样的变动?又有何胜算?

《新白娘子》《倚天屠龙》“正面刚”,爱优腾布局下的“经典翻拍”

视频网站的内容布局“冲撞”早已不是新鲜事。早期的头部版权争夺战,到这两年以付费会员为驱动器的创作大比拼,“特色”正在成为各家视频网战在内容领域的重点培养对象。以偶像、音乐综艺市场为例,在前不久优酷刚刚推出的《这就是原创》播出期间,爱奇艺新综艺《我是唱作人》便频频发表“动态”,题材相似化、竞争激烈化正在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对象。

与其一同被纳入“重点关注”的还有爱优腾“正面对战”的经典翻拍。以2月27日腾讯视频首播的新版《倚天屠龙记》(以下简称《倚天屠龙》为首,该剧在上线当天,优酷便以“03苏有朋版高清修复”正式迎战。该事件在当时还得到了两家视频网站的线上“互动”,腾讯视频调侃其行为为“第三事件”,优酷则以“高修复刻只此一家的呦”回复对方。双方对战的“火药味”,隔着屏幕观众都能感受到。

如果说优酷在这场战役中,并不占据太多优势,那么,爱奇艺的后来居上,可谓是与腾讯视频旗鼓相当。曾遭遇“限古令”风波、先后两次改档,《新白娘子》的“被动式”营销,正在这场风波中得到无限放大。首播当晚的多个热搜话题便是最好的证明。不过相比起已经开播一月有余的《倚天屠龙》而言,当前的“经典翻拍”战役,当属腾讯领先。

截止当前,《倚天屠龙》在腾讯视频的累计播放量已达到39.5亿,75.82的全网热度值(骨朵数据)让其持续多日领衔网剧市场第二。豆瓣上,关于这部剧的打分人数已超出4.1万人,而扮演张无忌、赵敏、周芷若的三位新人演员,个人影响力和话题度,也在与日俱增。

不难发现,在以话题度和市场热度为主导的剧集市场,视频网站对“经典翻拍”的内容布局正在进一步加强。除了“正面刚”、同类型题材对打之外,比拼数量也正在成为市场的新一轮趋势。据悉,接下来待播的翻拍自制剧中,腾讯视频有5部、爱奇艺为3部,优酷与芒果TV为1部,这当中还未包括已经官宣的翻拍版权剧和未进入宣传期的翻拍作品。

由此可见,一个日趋规模的“翻拍剧”争夺战领域,正在形成。

新趋势下的翻拍剧:成功率几何?

当下的翻拍作品依旧多如牛毛,“年轻化”、“轻体量”的翻拍趋势在逐渐成为主流。依旧以在播的《新白娘子》和《倚天屠龙》为例。在《新白娘子》确定以视频网站定制路线为主之时,制片方与平台方为一体的爱奇艺,便早早为其规划好了路线,即走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性”改编路线。

因此,观众在剧中看到的是“不御姐”的白素贞和遇事不在躲避、更有责任感的许仙,以及两人从相遇、相知到相许的“甜蜜”+“虐恋”的感情戏份。这种“创新性”的市场改编,其实在很早之前已经得到过市场验证,如爱奇艺去年播出的《泡沫之夏》,以及当前被网友拿来对比的《天乩之白蛇传说》。

从市场定位来看,都是在主打95、00后,“年轻化”、“圈层化”改编意图更为明显。而这也是当前大批翻拍剧口碑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文青、性格相对稳重的豆瓣评论区,“轻体量”作品相对不受欢迎,“下饭剧”、“无脑剧”等相关词汇也伴随其应运而生。

同样的还有腾讯视频在播的《倚天屠龙》,尽管该剧在题材和体量上要更为厚重,但从导演郭靖宇的演员选角和拍摄手法来看,这依旧是一次“年轻化”的改编。剧中,出演张无忌、赵敏、周芷若以及其他女性配角的演员,其普遍年龄均在27岁以下,张无忌扮演者曾舜曦更是97年出生的年轻男演员。而此前被广大网友“狂喷”的慢镜头、特效升级,也是当下年轻受众追剧话题讨论素材之一。

“年轻化”、“轻体量”,甚至是以“老”带新(老版演员在新版中客串)的演员阵容,正在成为当下翻拍剧发展的全新趋势。相比起以往动辄大投资、大制作的影视翻拍作品,走纯网络定制的模式也正在成为新的尝试。

(新版《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老演员”)

那么,这种“全新”的创作模式,成功几率几何?以17年播出的新版《射雕英雄传》为例,该剧在播出前期市场反应并不大,随着新人演员的表演得到市场关注,其后期热度逐渐升温,豆瓣评分也达到了“翻拍剧”史无前例的8.0分,堪称“翻拍届”教科书。据出品方华策影视财报显示,该剧在当年营收金额达到3.39亿(成本不到2亿),收益情况十分可观。

类似的“盈利”案例,还有去年中期播出的沈月版《流星花园》和黄磊版的《深夜食堂》。尽管播出期间,两部剧的口碑都曾遭遇“灭顶之灾”,但其超预期的广告收入和二轮发行的盈利模式,已经早早将“回本”揣入囊中。据悉,《新流星花园》在播出期间广告植入达到50多个,而被称为“广告剧”的《深夜食堂》广告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新版《流星花园》剧照)

被骂远比没有反响要好,这是影视行业默认的规则,有关注,尽管是负面舆论,也比毫无水花更好。在以TO B为生产模式的剧集市场,制剧、购剧早已在“播出”前完成交易。以IP为核心的经典影视翻拍,好就好在无论成功与否,总是有人关注。而对于广告主而言,“口碑与否”并不影响广告植入。

市场上正在播出的翻拍作品,多如牛毛。细细梳理下来,尽管翻拍剧“十翻九扑”,但其投入时间与回收成本绝大部分成为正比,甚至超出预期回报。诸如正在市场中热播的《新白娘子》《倚天屠龙》,即便有争议,依旧有着高于同档期其他作品的热度,而逐渐主打“年轻化”、“轻体量”的改编策略,也将从源头上节省了演员成本和项目开发时间,“一举两得”的现状,片方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