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微博也开通“半年可见”功能,但依旧是朋友圈精致,微博蹦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博也开通“半年可见”功能,但依旧是朋友圈精致,微博蹦迪

社交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行为,社交媒体的私人化界限到底在哪,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相同。

文|刺猬公社 赵思强 陈彬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个陌生人,会采用什么方法?

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时代,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当互联网把每个人都链接到一个虚拟的开放平台之后,每个人的发言都被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而这些发言所组成的,就是一个人在互联网空间对外呈现出的个人形象。

但这种对外展示的分寸和边界正在逐渐改变,继微信朋友圈开通“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功能之后,微博在4月4日也公布了类似的功能,“仅半年内微博可见”。用户开启该设置后,发布时间超过6个月的微博将被设置为“仅博主可见”,其他用户无法查看。该设置在信息流、个人主页、搜索场景生效。

“熟人社交”到“3天可见”

原本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属于两个社交生态,但现在两者似乎有了靠拢的趋势。

微信起初的定位是熟人社交。微信这一产品刚刚推出时,加好友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匹配通讯录或者QQ离线消息,将自己原有的熟人导入进来,关系网比如今要简单得多。

就像2013年我身边的朋友刚开始用微信时,很多人只会添加特别熟的朋友为微信好友,其余如工作之类的社交需求则是通过QQ来实现。此时的朋友圈往往不用太过于顾忌,毕竟同为微信好友的大多都是兴趣相投的朋友。

然而,随着微信用户爆发式地增长,这一社交生态也在逐渐改变。

动辄几百上千个微信好友,朋友、同事、客户、老板,还有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让微信所承担的功能也在变多,已经不再仅仅是亲密关系的平台,工作和生活混杂在一起,面对微信中的好友,每个人其实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

而这就给发朋友圈这一简单的社交行为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很多人都表示,现在发朋友圈变得越来越谨慎,要反复斟酌字句,考虑不同的人看到这条内容的反应,有时还要设置分组,一来二去,当时想要发朋友圈的心情已经没了。

在2019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之父”张小龙也说,朋友圈像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地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比较强。当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看到微信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对朋友圈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功能,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朋友圈、可以双向屏蔽朋友圈、可以关闭朋友圈、设置分组、三天可见......这些都是希望能帮助用户缓解社交压力,鼓励用户勇敢地分享当下的心情,不会担心这些内容会在之后被人“挖坟”。

同样是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有7.5亿的人使用朋友圈,其中有1 亿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这意味着“三天可见”的功能确实满足了很大一部分用户的需求。

“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应该有别的东西来展现自己的。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动态作为个人的历史展示。”张小龙说。

在这样的思路下,今年微信还推出了一项叫做“视频动态”的新功能,内容留存时间更短,只有24个小时,而且不会主动推送在用户的面前,这也可以看作是微信为了缓解用户社交压力的一项尝试。

朋友圈精致,微博蹦迪

然而从用户层面来讲,平台的种种举措虽然能够缓解社交压力,但看到自己发布内容的终归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这就多少还是会刻意塑造自己的形象,把希望别人看到的部分展现出来,有很大一部分自我表达的需求其实还是被压抑了的,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环境来释放自己不愿为任何人所知的情绪。

对于很多人来说,微博就承担了这样的功能。

实际上,对于我们身边的熟人,往往都会有他们的微信好友,却不见得会有他们的微博好友。即便是面对自己的朋友,有些人也不会主动透露自己的微博ID。

如果你搜索“微博和朋友圈”关键词,也会看到大量调侃每个人在微博微信两个平台上“双重人格”的段子。而这些段子,也实际上发生在很多人的现实生活中。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的LeBron向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表示,微博上的自己更加真实,朋友圈则是带着人设,“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一些纪念性的东西,比方说今天去哪儿了,可能路上就在想文案了,但是微博就不会,想到什么发什么。”

看到一个关于“酒窝”的热门话题,LeBron就会自拍一张带酒窝的照片放到微博上;今天喝了一杯奶茶,也会发条微博,但这些内容却不会放到朋友圈里。

“感觉不合适,也怕打扰到自己的微信好友。”LeBron表示,自己的微博好友几乎没有熟人,所以可以随便发。

在微博上,由于用户更多以匿名身份示人,并且人与人之间多因兴趣爱好而聚集,这让他们更愿意放松地释放自己真实的情绪。在微博上大家都是“戴着面具说话”,因此在释放情绪的同时,反过来也催生了许多网络暴力,甚至存在不少博主因为不忍谩骂而关闭微博的情况。

即便如此,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微博确实是一个可以缓解社交压力的地方。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现实空间的熟人难免会逐渐开始介入其中,本来放松的神经就会再次紧绷起来,对于发博与互动的内容也会更加谨慎。

虽然微博的社交网还不及如今的朋友圈那样错综复杂,但毕竟每个人对安全感的界限认知不同,如果有“半年可见”的功能,多少对用户的心理是个安慰。

所以在功能发布之后,会看到有网友表示立刻就做了设置,但也有人明确表示,无法理解微博的逻辑。

知乎网友@一元復始说:“本来很喜欢翻看好友过去的微博,现在有了这个功能,就像朋友圈一样,很有可能兴致勃勃的打开主页,却只能看到几条微博。微博不需要像朋友圈那样封闭,如果什么时候微博三天可见了,那和朋友圈还有什么差别呢?”

知名区域博主“西门町吃在宁波”在接受刺猬公社采访时表示自己不会使用这一功能,正是因为有些东西平时不会发到朋友圈里,才会发到微博上。“那微博设置为半年可见的话,发在微博就没意思了。”在他看来,微博就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所以曾经发过的内容,也不会去留恋。

“黑历史”不再是问题

在功能发布几小时后,演员赵丽颖把微博设置成半年可见,并且上了热搜。这才让人意识到,此功能可能更多是为了维护在微博上的公众人物。

每当有公众人物出现热点事件,都会有人通过搜索历史微博而发现更多“料”,很多人在成名之前,使用微博的目的和一般网民相同,只是为了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当自己的影响力变大时,过去私人的内容被赤裸裸地摆在了公众面前,无论好坏,都会被放大,引发更大的事件。

2018年7月31日,当红网络主播陈一发儿就被网友举报,其在2016年的微博直播中公然调侃部分历史事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这之后,陈一发儿成名之前的微博也被扒出,其中不乏许多粗口,对其人设造成了巨大的打击。陈一发儿事后立刻刊登了道歉声明,但最终还是被斗鱼TV关闭了直播间,落得个“封杀”的下场。

对于公众人物来讲,微博就如同自己的朋友圈,一般网民就是朋友圈里那些并不熟悉的好友,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监视之下。而对于微博来说,这些公众人物是微博重要的流量来源,保护这些头部用户的隐私,也是平台应该做的。

社交压力是痛还是痒?

实际上,类似“社交压力”的痛点,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依旧存在。于是,不少人则把目光对准了“无压力社交”。

国外的社交媒体Snapchat,就是靠着“阅后即焚”的模式,打造了无压力的社交环境。面对着脸书、推特和ins等巨头社交软件的夹击,Snapchat依旧迅速收获了一大批的用户。不管是你的聊天信息,看到的照片、视频等等,除非有保留的意愿,不然都会立刻删除,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揪着小辫子不放”。

而在国内,也有类似于Snapchat的尝试。字节跳动在发布“多闪”之际,不少网友都将其和抖音作对比;但字节跳动想做的,却是中国版的Snapchat。多闪发布的短视频超过72小时就会自动消失,评论和点赞功能也是仅自己可见,为的就是最大程度降低社交时产生的压力。

然而无论是Snapchat还是多闪,结果却都不太理想。Snapchat在火爆之后没多久,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伴随着国外传统社交软件巨头的围攻,以及抖音的入局,2018年Snapchat损失了300万日活用户,百亿市值蒸发。而多闪的用户量也是至今没有太大的增长。

另一种“无压力社交”的方向,则是陌生人社交。当初热门一时的陌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陌陌的风光也没有持续太久,新鲜感过去之后用户量便开始迅速下滑。这几年类似的陌生社交层出不穷,却无一能动摇如今社交软件的格局。

目前来看,这些来自微博与微信的“社交压力”,与其说是用户的痛点,倒不如说是痒点。用户确实存在减小社交压力这方面的需求,但一类需求实际上并不强烈。

说到底,是否要设置“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其实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究竟怎么理解社交媒体的作用,它所满足的到底是对外塑造个人形象的功能,还是释放自己情绪的功能,这个分寸感很难掌握,社交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行为,社交媒体的私人化界限到底在哪,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相同。

一个精心打造的朋友圈和微博,也许能够帮你在陌生人面前快速留下好形象,但当双方深入了解之后,泡沫被戳破带来的失望感反而要更大。而那些隐藏在微博小号里,不愿意让身边人所知道的的隐私,是不是也真的那么的无法被人接受?

也许有一天,我们封闭了所有虚拟世界的窗口才会发现,真正的社交,可能并不在社交软件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博也开通“半年可见”功能,但依旧是朋友圈精致,微博蹦迪

社交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行为,社交媒体的私人化界限到底在哪,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相同。

文|刺猬公社 赵思强 陈彬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个陌生人,会采用什么方法?

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时代,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当互联网把每个人都链接到一个虚拟的开放平台之后,每个人的发言都被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而这些发言所组成的,就是一个人在互联网空间对外呈现出的个人形象。

但这种对外展示的分寸和边界正在逐渐改变,继微信朋友圈开通“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功能之后,微博在4月4日也公布了类似的功能,“仅半年内微博可见”。用户开启该设置后,发布时间超过6个月的微博将被设置为“仅博主可见”,其他用户无法查看。该设置在信息流、个人主页、搜索场景生效。

“熟人社交”到“3天可见”

原本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属于两个社交生态,但现在两者似乎有了靠拢的趋势。

微信起初的定位是熟人社交。微信这一产品刚刚推出时,加好友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匹配通讯录或者QQ离线消息,将自己原有的熟人导入进来,关系网比如今要简单得多。

就像2013年我身边的朋友刚开始用微信时,很多人只会添加特别熟的朋友为微信好友,其余如工作之类的社交需求则是通过QQ来实现。此时的朋友圈往往不用太过于顾忌,毕竟同为微信好友的大多都是兴趣相投的朋友。

然而,随着微信用户爆发式地增长,这一社交生态也在逐渐改变。

动辄几百上千个微信好友,朋友、同事、客户、老板,还有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让微信所承担的功能也在变多,已经不再仅仅是亲密关系的平台,工作和生活混杂在一起,面对微信中的好友,每个人其实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

而这就给发朋友圈这一简单的社交行为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很多人都表示,现在发朋友圈变得越来越谨慎,要反复斟酌字句,考虑不同的人看到这条内容的反应,有时还要设置分组,一来二去,当时想要发朋友圈的心情已经没了。

在2019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之父”张小龙也说,朋友圈像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地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比较强。当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看到微信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对朋友圈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功能,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朋友圈、可以双向屏蔽朋友圈、可以关闭朋友圈、设置分组、三天可见......这些都是希望能帮助用户缓解社交压力,鼓励用户勇敢地分享当下的心情,不会担心这些内容会在之后被人“挖坟”。

同样是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有7.5亿的人使用朋友圈,其中有1 亿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这意味着“三天可见”的功能确实满足了很大一部分用户的需求。

“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应该有别的东西来展现自己的。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动态作为个人的历史展示。”张小龙说。

在这样的思路下,今年微信还推出了一项叫做“视频动态”的新功能,内容留存时间更短,只有24个小时,而且不会主动推送在用户的面前,这也可以看作是微信为了缓解用户社交压力的一项尝试。

朋友圈精致,微博蹦迪

然而从用户层面来讲,平台的种种举措虽然能够缓解社交压力,但看到自己发布内容的终归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这就多少还是会刻意塑造自己的形象,把希望别人看到的部分展现出来,有很大一部分自我表达的需求其实还是被压抑了的,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环境来释放自己不愿为任何人所知的情绪。

对于很多人来说,微博就承担了这样的功能。

实际上,对于我们身边的熟人,往往都会有他们的微信好友,却不见得会有他们的微博好友。即便是面对自己的朋友,有些人也不会主动透露自己的微博ID。

如果你搜索“微博和朋友圈”关键词,也会看到大量调侃每个人在微博微信两个平台上“双重人格”的段子。而这些段子,也实际上发生在很多人的现实生活中。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的LeBron向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表示,微博上的自己更加真实,朋友圈则是带着人设,“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一些纪念性的东西,比方说今天去哪儿了,可能路上就在想文案了,但是微博就不会,想到什么发什么。”

看到一个关于“酒窝”的热门话题,LeBron就会自拍一张带酒窝的照片放到微博上;今天喝了一杯奶茶,也会发条微博,但这些内容却不会放到朋友圈里。

“感觉不合适,也怕打扰到自己的微信好友。”LeBron表示,自己的微博好友几乎没有熟人,所以可以随便发。

在微博上,由于用户更多以匿名身份示人,并且人与人之间多因兴趣爱好而聚集,这让他们更愿意放松地释放自己真实的情绪。在微博上大家都是“戴着面具说话”,因此在释放情绪的同时,反过来也催生了许多网络暴力,甚至存在不少博主因为不忍谩骂而关闭微博的情况。

即便如此,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微博确实是一个可以缓解社交压力的地方。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现实空间的熟人难免会逐渐开始介入其中,本来放松的神经就会再次紧绷起来,对于发博与互动的内容也会更加谨慎。

虽然微博的社交网还不及如今的朋友圈那样错综复杂,但毕竟每个人对安全感的界限认知不同,如果有“半年可见”的功能,多少对用户的心理是个安慰。

所以在功能发布之后,会看到有网友表示立刻就做了设置,但也有人明确表示,无法理解微博的逻辑。

知乎网友@一元復始说:“本来很喜欢翻看好友过去的微博,现在有了这个功能,就像朋友圈一样,很有可能兴致勃勃的打开主页,却只能看到几条微博。微博不需要像朋友圈那样封闭,如果什么时候微博三天可见了,那和朋友圈还有什么差别呢?”

知名区域博主“西门町吃在宁波”在接受刺猬公社采访时表示自己不会使用这一功能,正是因为有些东西平时不会发到朋友圈里,才会发到微博上。“那微博设置为半年可见的话,发在微博就没意思了。”在他看来,微博就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所以曾经发过的内容,也不会去留恋。

“黑历史”不再是问题

在功能发布几小时后,演员赵丽颖把微博设置成半年可见,并且上了热搜。这才让人意识到,此功能可能更多是为了维护在微博上的公众人物。

每当有公众人物出现热点事件,都会有人通过搜索历史微博而发现更多“料”,很多人在成名之前,使用微博的目的和一般网民相同,只是为了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当自己的影响力变大时,过去私人的内容被赤裸裸地摆在了公众面前,无论好坏,都会被放大,引发更大的事件。

2018年7月31日,当红网络主播陈一发儿就被网友举报,其在2016年的微博直播中公然调侃部分历史事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这之后,陈一发儿成名之前的微博也被扒出,其中不乏许多粗口,对其人设造成了巨大的打击。陈一发儿事后立刻刊登了道歉声明,但最终还是被斗鱼TV关闭了直播间,落得个“封杀”的下场。

对于公众人物来讲,微博就如同自己的朋友圈,一般网民就是朋友圈里那些并不熟悉的好友,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监视之下。而对于微博来说,这些公众人物是微博重要的流量来源,保护这些头部用户的隐私,也是平台应该做的。

社交压力是痛还是痒?

实际上,类似“社交压力”的痛点,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依旧存在。于是,不少人则把目光对准了“无压力社交”。

国外的社交媒体Snapchat,就是靠着“阅后即焚”的模式,打造了无压力的社交环境。面对着脸书、推特和ins等巨头社交软件的夹击,Snapchat依旧迅速收获了一大批的用户。不管是你的聊天信息,看到的照片、视频等等,除非有保留的意愿,不然都会立刻删除,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揪着小辫子不放”。

而在国内,也有类似于Snapchat的尝试。字节跳动在发布“多闪”之际,不少网友都将其和抖音作对比;但字节跳动想做的,却是中国版的Snapchat。多闪发布的短视频超过72小时就会自动消失,评论和点赞功能也是仅自己可见,为的就是最大程度降低社交时产生的压力。

然而无论是Snapchat还是多闪,结果却都不太理想。Snapchat在火爆之后没多久,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伴随着国外传统社交软件巨头的围攻,以及抖音的入局,2018年Snapchat损失了300万日活用户,百亿市值蒸发。而多闪的用户量也是至今没有太大的增长。

另一种“无压力社交”的方向,则是陌生人社交。当初热门一时的陌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陌陌的风光也没有持续太久,新鲜感过去之后用户量便开始迅速下滑。这几年类似的陌生社交层出不穷,却无一能动摇如今社交软件的格局。

目前来看,这些来自微博与微信的“社交压力”,与其说是用户的痛点,倒不如说是痒点。用户确实存在减小社交压力这方面的需求,但一类需求实际上并不强烈。

说到底,是否要设置“三天可见”、“半年可见”,其实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究竟怎么理解社交媒体的作用,它所满足的到底是对外塑造个人形象的功能,还是释放自己情绪的功能,这个分寸感很难掌握,社交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行为,社交媒体的私人化界限到底在哪,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相同。

一个精心打造的朋友圈和微博,也许能够帮你在陌生人面前快速留下好形象,但当双方深入了解之后,泡沫被戳破带来的失望感反而要更大。而那些隐藏在微博小号里,不愿意让身边人所知道的的隐私,是不是也真的那么的无法被人接受?

也许有一天,我们封闭了所有虚拟世界的窗口才会发现,真正的社交,可能并不在社交软件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