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三角“生态智库”开对治气“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三角“生态智库”开对治气“方”

摸清污染“家底”、联防联控、量身定制方案,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的建设完成,建立了污染输送评估系统,实现了三省一市的环境气象部门共享各类相关资源数据,为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和分析大气中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图片来源:中国环境报

文:蔡新华 徐璐 来源:中国环境报

告别单打独斗,长三角携手共治

2018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又下降10.2% 。

成绩单背后的“秘籍”,是上海与长三角各省市携手建立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了核心作用。

长三角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休戚与共,可以追溯到2013年底那场持久的“雾霾围城”。

“当时,我们整个东部地区灰霾污染频发,长三角各地区迫切希望能够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获得一些决策支撑,由此在上海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规划处的黄蕾介绍说。

告别了以往的单打独斗,面对难缠的雾霾问题,来自三省一市的专家们达成了共识:及时预判污染,才能打有准备之仗。于是,全力建设提升污染监测能力被迅速提上日程。

2013年,原环境保护部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设立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为长三角各省市提供区域性预测预报服务,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自建成以来,区域中心已开展近50次区域可视化预报会商。同时,也为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如成功保障2014年江苏南京青奥会、上海国际马拉松等活动的顺利举行。

为确保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客观全面,设在一线的“鼻子”必须又多又灵敏。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省(市)控点总量达到400多个。稍有雾霾的“风吹草动”,相关监测数据便会在第一时间汇总到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摸清四年“家底”,治污对症下药

黄蕾认为,知道雾霾什么时候来,更要知道它因何而来,才能对症下药,从源头遏制污染。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陆续出台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大气污染深化治理方案,以及高污染车辆和船舶联防联控专项方案。对于这些“治霾之道”的出炉,设立在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可谓功不可没。

上海市环科院大气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找到了各类大气污染源,摸清了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排放污染时间和排放量,并做出排行榜。”

通过这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长三角各地就能清楚自己区域的污染“家底”,并研判污染源状况,从而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知道了雾霾成因,治霾效率大幅提升。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由于监测数据准确、预判及时、措施得当,沪苏浙25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4.3%,超额完成国家“下降20%”的要求。去年,沪苏浙皖41座城市再接再厉,PM2.5浓度同比又下降10.2%,降至44微克/立方米。

虽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秋冬季区域性重污染仍时有发生,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稳固。

为此,实验室在去年启动了《长三角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策略与技术集成示范》重大项目,深入研究区域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机制。

“我们已经摸清了2014年-2017年这4年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现正在整合2018年的数据,来更新排放清单。”这位负责人坦言,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治理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每个省市的减排压力相对减轻。这种情况下,仍需要长三角区域的科研机构共同携手,研究新的治霾路径,为区域协同治理照亮前路。

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平台建成

随着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的建设完成,长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预报水平又迈上一个台阶。

如今,三省一市的环境气象部门可共享各类相关资源数据。同时,建立了污染输送评估系统,实现对长三角区域关键气象条件及输送贡献的定量评估,为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污染输送评估系统,可清楚地看到长三角地区每天的空气污染情况,有多少是本地污染源导致的,有多少是外来输送的,便于气象和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负责人说:“在平台建成以前,我们只能看到本地的环境气象信息,做出本地预测。现在,整个区域实现数据共享以后,能看到更广范围的环境气象数据,并做出污染物输送通道分析。”

以3月为例,外来污染物输送比例最高的一次是在3月12日。数据显示,当天的空气污染源中,30.5%是从长三角以外的地区输送过来的。

据了解,平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空气质量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定量分析了进博会同期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主要来源,揭示了主要污染传输通道。二是和生态环境部门紧密合作,准确监测了上游污染气团的形成和传输,以及在传输路径上天气条件的变化,为实施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支持。

记者获悉,不久前,长三角“生态智库”再次升级扩容: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在上海市环科院揭牌,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环科院作为联合研究分中心,三省一市凝聚科研力量“组队打怪”。

黄蕾说:“目前,中心已启动长三角区域的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的项目。未来,‘智库’将会发展壮大,为长三角甚至全国提供大气污染防治的决策支持。”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长三角“生态智库”开对治气“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三角“生态智库”开对治气“方”

摸清污染“家底”、联防联控、量身定制方案,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的建设完成,建立了污染输送评估系统,实现了三省一市的环境气象部门共享各类相关资源数据,为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和分析大气中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图片来源:中国环境报

文:蔡新华 徐璐 来源:中国环境报

告别单打独斗,长三角携手共治

2018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又下降10.2% 。

成绩单背后的“秘籍”,是上海与长三角各省市携手建立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了核心作用。

长三角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休戚与共,可以追溯到2013年底那场持久的“雾霾围城”。

“当时,我们整个东部地区灰霾污染频发,长三角各地区迫切希望能够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获得一些决策支撑,由此在上海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规划处的黄蕾介绍说。

告别了以往的单打独斗,面对难缠的雾霾问题,来自三省一市的专家们达成了共识:及时预判污染,才能打有准备之仗。于是,全力建设提升污染监测能力被迅速提上日程。

2013年,原环境保护部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设立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为长三角各省市提供区域性预测预报服务,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自建成以来,区域中心已开展近50次区域可视化预报会商。同时,也为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如成功保障2014年江苏南京青奥会、上海国际马拉松等活动的顺利举行。

为确保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客观全面,设在一线的“鼻子”必须又多又灵敏。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省(市)控点总量达到400多个。稍有雾霾的“风吹草动”,相关监测数据便会在第一时间汇总到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摸清四年“家底”,治污对症下药

黄蕾认为,知道雾霾什么时候来,更要知道它因何而来,才能对症下药,从源头遏制污染。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陆续出台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大气污染深化治理方案,以及高污染车辆和船舶联防联控专项方案。对于这些“治霾之道”的出炉,设立在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可谓功不可没。

上海市环科院大气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找到了各类大气污染源,摸清了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排放污染时间和排放量,并做出排行榜。”

通过这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长三角各地就能清楚自己区域的污染“家底”,并研判污染源状况,从而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知道了雾霾成因,治霾效率大幅提升。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由于监测数据准确、预判及时、措施得当,沪苏浙25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4.3%,超额完成国家“下降20%”的要求。去年,沪苏浙皖41座城市再接再厉,PM2.5浓度同比又下降10.2%,降至44微克/立方米。

虽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秋冬季区域性重污染仍时有发生,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稳固。

为此,实验室在去年启动了《长三角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策略与技术集成示范》重大项目,深入研究区域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机制。

“我们已经摸清了2014年-2017年这4年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现正在整合2018年的数据,来更新排放清单。”这位负责人坦言,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治理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每个省市的减排压力相对减轻。这种情况下,仍需要长三角区域的科研机构共同携手,研究新的治霾路径,为区域协同治理照亮前路。

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平台建成

随着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的建设完成,长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预报水平又迈上一个台阶。

如今,三省一市的环境气象部门可共享各类相关资源数据。同时,建立了污染输送评估系统,实现对长三角区域关键气象条件及输送贡献的定量评估,为长三角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污染输送评估系统,可清楚地看到长三角地区每天的空气污染情况,有多少是本地污染源导致的,有多少是外来输送的,便于气象和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负责人说:“在平台建成以前,我们只能看到本地的环境气象信息,做出本地预测。现在,整个区域实现数据共享以后,能看到更广范围的环境气象数据,并做出污染物输送通道分析。”

以3月为例,外来污染物输送比例最高的一次是在3月12日。数据显示,当天的空气污染源中,30.5%是从长三角以外的地区输送过来的。

据了解,平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空气质量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定量分析了进博会同期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主要来源,揭示了主要污染传输通道。二是和生态环境部门紧密合作,准确监测了上游污染气团的形成和传输,以及在传输路径上天气条件的变化,为实施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支持。

记者获悉,不久前,长三角“生态智库”再次升级扩容: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在上海市环科院揭牌,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环科院作为联合研究分中心,三省一市凝聚科研力量“组队打怪”。

黄蕾说:“目前,中心已启动长三角区域的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的项目。未来,‘智库’将会发展壮大,为长三角甚至全国提供大气污染防治的决策支持。”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长三角“生态智库”开对治气“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