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黑名单”上的网络动漫产品不一定不好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黑名单”上的网络动漫产品不一定不好看

站在地面上,每个人都差不多高;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下面的人就会显得很矮小。角度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同样一部动漫作品,在漫迷的心中是经典之作,但在管理者眼中就是扰乱文化秩序的事物,这

站在地面上,每个人都差不多高;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下面的人就会显得很矮小。角度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同样一部动漫作品,在漫迷的心中是经典之作,但在管理者眼中就是扰乱文化秩序的事物,这一点也不奇怪。所有人都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是立场不同而已。

 

就拿最新公布的一批被文化部列入“黑名单”的网络动漫作品来说,我个人就很喜欢其中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不一定不好看,它们不是因为不好看而被列入“黑名单”的,而是因为不适合大众传播而被列入“黑名单”的。好看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大众传播。

比如说《暗杀教室》。这个片子讲一个将要破坏地球的怪物成了一个私立学校最差班级的老师,而这个班的学生如果能在一年内暗杀掉这个老师,就可以获得高昂的奖金。表面上,这个设定很不健康,鼓动阴谋、暗杀、人与人的不和谐,但内在里,这个异乎寻常的世界观却并没有体现出其凶残的一面,反倒彰显温存。学生与他们要暗杀的对象“和谐共处”,在这个怪物老师的“呵护”下,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上升,更是找到了人与人相处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每个新来到班里的暗杀者,最后都被这种暖流同化。

但是这个片子从名称和外在表现上,的确容易给社会、学生带来不好的导向,所以它被“下架”了。它的“下架”只是说明它的传播有给正常的社会文化秩序和道德观念造成困扰的危险,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不能等着这样的危险变成现实以后再亡羊补牢。

《死亡笔记》也是这样,把人的名字写在笔记上那个人就会死。主人公在执行别人死刑时虽然打着维护社会公义的道貌岸然的旗号,但实则动摇了社会伦理基石。诚然掌握死亡笔记的夜神月和神秘侦探L的斗智斗勇精彩绝伦,但在这种对抗和争斗中的确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故事也逐渐导向没有胜利者的局面。死亡笔记的诅咒动机,也是社会文化正常秩序的不安因素。

《进击的巨人》是2014年一部红遍全球的动画,其世界观在近几年的日本动漫中堪称佼佼者。我们动画影评俱乐部还专门组织了研讨会,探讨这个片子在文化、人性、制作等方面,究竟为什么那么吸引观众。从学术上讨论“进击的巨人”这一文化现象没有任何不可,但要在大众媒体上传播这部动画,那里面随处可见的血腥场面就很不合适了。

《寄生兽》也是一样。我曾对其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完整地看过这部系列片,感觉在人性伦理上收获了不少思考。人应该如何生存和进化,如何与自然共处、与同类共处。影片尝试为人类设置了天敌和入侵者,但最终它们依然被人类社会所同化。这部动画片是以成人为对象的,在日本是在午夜播放,里面诚然充满了大量血腥暴力情节,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暴力存在,才让我们认识到社会和人性的残酷。所以它的血腥暴力不是噱头,而是为内容服务的。这部动画片或许不适合在中国电视上播出,但我个人还是认为,它的世界观设定充满哲理思考,制作精良。”

在文化安全、道德安全、价值观安全等方面,我们一向是防微杜渐的。虽然我们可能不说“面对文化安全问题,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这样的话,但实际上我们是这样做的。换你在这个位置上,你也会这么做,因为你担不起这个责任。

一个人看点色情片不犯罪,他把色情片借给朋友看,也不犯罪,但如果他把色情片放到大众媒体上去传播,就犯罪了。所以,喜欢这些有着特殊世界观的、重口味的日本动漫的朋友,大可不必因为这些片子被列入“黑名单”而叫嚣什么,它其实没有剥夺你看它们和喜欢它们的权利,只是剥夺了它们在大众媒体上传播的权利。

我没有办法一一点评进入“黑名单”的日本动漫作品,但我想提示大家的是,日本能有这么多作品进入“黑名单”,反而是一件值得好好思考的事情。思考我们动漫作品的世界观是不是太乖巧、太没有棱角了,思考我们的成人动漫是否依然停留在情色、暴力这些浅层次的内容上。

如果说,今天的中国动漫有哪些也能进入“黑名单”的话,那或许因为它们真的只有血腥暴力、情色迷信,而不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让人能有所启迪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可能会带来社会文化秩序的不安定)。开个玩笑说,从某种意义上,我倒有些许期盼,有一天中国动漫作品也能“荣登”“黑名单”,产生一些真正好看的“黑名单”作品。

 

附:被文化部列入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的38部网络动漫产品

 

1.《东京残响》

2.《blood-c》

3.《学园默示录》

4.《死亡代理人》

5.《寄生兽》

6.《骷髅人》

7.《another(替身)》

8.《地狱刑警》

9.《爆炸头武士》

10.《东京食尸鬼第二季》

11.《刀剑神域第二季》

12.《东京ESP》

13.《东京暗鸦》

14.《鬼泣》

15.《记忆女神的女儿们》

16.《新妹魔王的契约者》

17.《进击的巨人》

18.《尸体派对》

19.《噬血狂袭》

20.《死亡笔记》

21.《亡灵幻境(死囚乐园)》

22.《约会大作战第二季》

23.《心理测量者》

24.《女恶魔人》

25.《日在校园(school days)》

26.《妖精狩猎者》

27.《妖精的旋律》

28.《high school(恶魔高校)》

29.《百花缭乱 武士少女》

30.《美少女死神 还我H之魂!》

31.《女生万岁第二季》

32.《我的狐仙女友》

33.《无赖勇者的鬼畜美学》

34.《樱通信》

35.《暗杀教室》

36.《黑执事3》

37.《大剑》

38.《吸血鬼同盟》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动漫产业信息和研究,为您带来最新的动漫信息和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黑名单”上的网络动漫产品不一定不好看

站在地面上,每个人都差不多高;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下面的人就会显得很矮小。角度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同样一部动漫作品,在漫迷的心中是经典之作,但在管理者眼中就是扰乱文化秩序的事物,这

站在地面上,每个人都差不多高;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下面的人就会显得很矮小。角度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同样一部动漫作品,在漫迷的心中是经典之作,但在管理者眼中就是扰乱文化秩序的事物,这一点也不奇怪。所有人都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是立场不同而已。

 

就拿最新公布的一批被文化部列入“黑名单”的网络动漫作品来说,我个人就很喜欢其中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不一定不好看,它们不是因为不好看而被列入“黑名单”的,而是因为不适合大众传播而被列入“黑名单”的。好看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大众传播。

比如说《暗杀教室》。这个片子讲一个将要破坏地球的怪物成了一个私立学校最差班级的老师,而这个班的学生如果能在一年内暗杀掉这个老师,就可以获得高昂的奖金。表面上,这个设定很不健康,鼓动阴谋、暗杀、人与人的不和谐,但内在里,这个异乎寻常的世界观却并没有体现出其凶残的一面,反倒彰显温存。学生与他们要暗杀的对象“和谐共处”,在这个怪物老师的“呵护”下,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上升,更是找到了人与人相处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每个新来到班里的暗杀者,最后都被这种暖流同化。

但是这个片子从名称和外在表现上,的确容易给社会、学生带来不好的导向,所以它被“下架”了。它的“下架”只是说明它的传播有给正常的社会文化秩序和道德观念造成困扰的危险,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不能等着这样的危险变成现实以后再亡羊补牢。

《死亡笔记》也是这样,把人的名字写在笔记上那个人就会死。主人公在执行别人死刑时虽然打着维护社会公义的道貌岸然的旗号,但实则动摇了社会伦理基石。诚然掌握死亡笔记的夜神月和神秘侦探L的斗智斗勇精彩绝伦,但在这种对抗和争斗中的确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故事也逐渐导向没有胜利者的局面。死亡笔记的诅咒动机,也是社会文化正常秩序的不安因素。

《进击的巨人》是2014年一部红遍全球的动画,其世界观在近几年的日本动漫中堪称佼佼者。我们动画影评俱乐部还专门组织了研讨会,探讨这个片子在文化、人性、制作等方面,究竟为什么那么吸引观众。从学术上讨论“进击的巨人”这一文化现象没有任何不可,但要在大众媒体上传播这部动画,那里面随处可见的血腥场面就很不合适了。

《寄生兽》也是一样。我曾对其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完整地看过这部系列片,感觉在人性伦理上收获了不少思考。人应该如何生存和进化,如何与自然共处、与同类共处。影片尝试为人类设置了天敌和入侵者,但最终它们依然被人类社会所同化。这部动画片是以成人为对象的,在日本是在午夜播放,里面诚然充满了大量血腥暴力情节,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暴力存在,才让我们认识到社会和人性的残酷。所以它的血腥暴力不是噱头,而是为内容服务的。这部动画片或许不适合在中国电视上播出,但我个人还是认为,它的世界观设定充满哲理思考,制作精良。”

在文化安全、道德安全、价值观安全等方面,我们一向是防微杜渐的。虽然我们可能不说“面对文化安全问题,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这样的话,但实际上我们是这样做的。换你在这个位置上,你也会这么做,因为你担不起这个责任。

一个人看点色情片不犯罪,他把色情片借给朋友看,也不犯罪,但如果他把色情片放到大众媒体上去传播,就犯罪了。所以,喜欢这些有着特殊世界观的、重口味的日本动漫的朋友,大可不必因为这些片子被列入“黑名单”而叫嚣什么,它其实没有剥夺你看它们和喜欢它们的权利,只是剥夺了它们在大众媒体上传播的权利。

我没有办法一一点评进入“黑名单”的日本动漫作品,但我想提示大家的是,日本能有这么多作品进入“黑名单”,反而是一件值得好好思考的事情。思考我们动漫作品的世界观是不是太乖巧、太没有棱角了,思考我们的成人动漫是否依然停留在情色、暴力这些浅层次的内容上。

如果说,今天的中国动漫有哪些也能进入“黑名单”的话,那或许因为它们真的只有血腥暴力、情色迷信,而不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让人能有所启迪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可能会带来社会文化秩序的不安定)。开个玩笑说,从某种意义上,我倒有些许期盼,有一天中国动漫作品也能“荣登”“黑名单”,产生一些真正好看的“黑名单”作品。

 

附:被文化部列入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的38部网络动漫产品

 

1.《东京残响》

2.《blood-c》

3.《学园默示录》

4.《死亡代理人》

5.《寄生兽》

6.《骷髅人》

7.《another(替身)》

8.《地狱刑警》

9.《爆炸头武士》

10.《东京食尸鬼第二季》

11.《刀剑神域第二季》

12.《东京ESP》

13.《东京暗鸦》

14.《鬼泣》

15.《记忆女神的女儿们》

16.《新妹魔王的契约者》

17.《进击的巨人》

18.《尸体派对》

19.《噬血狂袭》

20.《死亡笔记》

21.《亡灵幻境(死囚乐园)》

22.《约会大作战第二季》

23.《心理测量者》

24.《女恶魔人》

25.《日在校园(school days)》

26.《妖精狩猎者》

27.《妖精的旋律》

28.《high school(恶魔高校)》

29.《百花缭乱 武士少女》

30.《美少女死神 还我H之魂!》

31.《女生万岁第二季》

32.《我的狐仙女友》

33.《无赖勇者的鬼畜美学》

34.《樱通信》

35.《暗杀教室》

36.《黑执事3》

37.《大剑》

38.《吸血鬼同盟》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动漫产业信息和研究,为您带来最新的动漫信息和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