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华为徐文伟:华为进入“创新2.0”时代,重视基础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华为徐文伟:华为进入“创新2.0”时代,重视基础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

在原有的创新进入瓶颈期后,华为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通过设立战略研究院来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记者 | 饶文怡

除了华为董事、公司战略Marketing总裁等职位之外,徐文伟现在又多了一个新的工作:负责领导华为在2018年底新近成立的一个业务部门“华为战略研究院”。

4月16日,在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正式对外公布了战略研究院的的成立。徐文伟也以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对外首次阐述了这个部门未来的发展目标——“通过创新领航未来,同时推动世界进步”。

这个机构的成立,也标志着华为的创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徐文伟将其表达为“创新2.0”。

在他看来,过去华为公司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创新1.0”,也就是对已有的技术理论进行突破,把几十年前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变成技术实践;在1.0阶段,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都建立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目的在于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然而随着原有的科技理论发展逐渐达到天花板,ICT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关键的理论创新方面没有新的重大的突破,科技公司自然也需要踏入无人区,对更加前沿的领域进行探索。

“当前阶段已经明显感觉到,原来支撑通信产业或者信息产业50年发展的技术理论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下一步行业要怎么发展,必须首先要在理论上突破。”在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徐文伟表示。

这也使得华为需要在这个时间节点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通过设立战略研究院来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发展。徐文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华为战略研究院的两个主要任务就是理论的突破,以及基础技术的发明。

他解释称:“发明和创新的概念不同,发明是从无到有,从0到1;创新是对已有的东西进行改进,是从1到N。华为不能一直做从1到N的事情。”

在这种思路的推动下,华为战略研究院往往会投入到一些对未来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一个例子是,“光计算”将会是研究院之后所关注的一个方向。简单来讲,由于光的衍射也会产生波长、波段等,因此也可以在其中进行模拟运算,最终实现可见光成为通信的载体。

除此之外,包括“原子制造”、“DNA存储”等也都是华为战略研究院未来会探索的方向。

听起来,这种技术已经超越了现阶段外界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认知,但徐文伟表示,华为战略研究院下一个阶段要做的就是这一类的突破,围绕华为自身所关注的信息产业,也就是信息的产生、计算、储存、传送、显示等方面,来对科技领域未来5-10年的技术趋势做一定的预测。

这样的研究探索有可能最终一无所得,也有可能引发相关技术泡沫的出现,但徐文伟并不担心这些问题,他认为这类研究最终是多路径、多梯次的:“不害怕泡沫,有泡沫说明大家都看好这个领域,才能带动行业内大家一起来投资;也不怕试错,科学研究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就算一个方向没有成功,也有可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一些新发现。”

目前,在华为的业务体系中,聚焦创新的部门不在少数。其中,“2012实验室”同样是聚焦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上。

徐文伟表示,华为战略研究院和这些部门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其关注的领域要更加长远,并且所关注的不是延续性的理论和技术;2012实验室可能关注的是未来3-5年的技术趋势,而各大研究所则是关注更短期的,可以快速产品化的一些技术,这些机构一起构成了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整体体系。

不过,华为不希望由它们独自来完成对于上述超前科技的研发。徐文伟透露,华为战略研究院的人员构成除了公司自己的员工之外,还包括了来自全球各地大学、科学院、研究机构的专家顾问;目前研究院中的华为员工大约有30-40人,而专家顾问则有超过50人。

在此前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表示:“我们支持给大学教授做基础研究,他就像一个灯塔一样,既可以照亮我们,也照亮别人。”

因此徐文伟也透露,华为会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来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徐文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华为每年将会在这些合作上投入3亿美元,其中又有1亿美元专门用于前沿技术的探索。

“我们没有人,只有钱。”他说,通过战略研究院,华为所推动的是开放式的创新和包容式发展,除了华为自身的人员之外,更多地是要依靠行业内的专家顾问,他们能够提供的是前沿技术方向的问题,而华为则会提供行业场景和经验,使得双方能够有机结合,创新成果最终也会为全社会所用。

在未来,华为战略研究院不仅仅会关注西方学术界的一些前沿技术探索,国内的科研也是它们所关注的重点。在徐文伟看来,国内的科研实力眼下已经足够成熟,比如“原子制造”领域,目前就由上海交大的一个专家在进行研究。

“国内一些年轻一代的科学家非常厉害,中国应该成为全球科研创新的一极,”他认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华为

7.4k
  • 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报告出炉:各机构排名大不相同,华为增长迅猛
  • 盘前机会前瞻|华为超充联盟正式成立,这几家公司已抢先布局,其中1股在液冷超充领域已与华为达成全方位合作(附概念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华为徐文伟:华为进入“创新2.0”时代,重视基础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

在原有的创新进入瓶颈期后,华为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通过设立战略研究院来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记者 | 饶文怡

除了华为董事、公司战略Marketing总裁等职位之外,徐文伟现在又多了一个新的工作:负责领导华为在2018年底新近成立的一个业务部门“华为战略研究院”。

4月16日,在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正式对外公布了战略研究院的的成立。徐文伟也以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对外首次阐述了这个部门未来的发展目标——“通过创新领航未来,同时推动世界进步”。

这个机构的成立,也标志着华为的创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徐文伟将其表达为“创新2.0”。

在他看来,过去华为公司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创新1.0”,也就是对已有的技术理论进行突破,把几十年前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变成技术实践;在1.0阶段,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都建立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目的在于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然而随着原有的科技理论发展逐渐达到天花板,ICT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关键的理论创新方面没有新的重大的突破,科技公司自然也需要踏入无人区,对更加前沿的领域进行探索。

“当前阶段已经明显感觉到,原来支撑通信产业或者信息产业50年发展的技术理论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下一步行业要怎么发展,必须首先要在理论上突破。”在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徐文伟表示。

这也使得华为需要在这个时间节点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通过设立战略研究院来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发展。徐文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华为战略研究院的两个主要任务就是理论的突破,以及基础技术的发明。

他解释称:“发明和创新的概念不同,发明是从无到有,从0到1;创新是对已有的东西进行改进,是从1到N。华为不能一直做从1到N的事情。”

在这种思路的推动下,华为战略研究院往往会投入到一些对未来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一个例子是,“光计算”将会是研究院之后所关注的一个方向。简单来讲,由于光的衍射也会产生波长、波段等,因此也可以在其中进行模拟运算,最终实现可见光成为通信的载体。

除此之外,包括“原子制造”、“DNA存储”等也都是华为战略研究院未来会探索的方向。

听起来,这种技术已经超越了现阶段外界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认知,但徐文伟表示,华为战略研究院下一个阶段要做的就是这一类的突破,围绕华为自身所关注的信息产业,也就是信息的产生、计算、储存、传送、显示等方面,来对科技领域未来5-10年的技术趋势做一定的预测。

这样的研究探索有可能最终一无所得,也有可能引发相关技术泡沫的出现,但徐文伟并不担心这些问题,他认为这类研究最终是多路径、多梯次的:“不害怕泡沫,有泡沫说明大家都看好这个领域,才能带动行业内大家一起来投资;也不怕试错,科学研究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就算一个方向没有成功,也有可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一些新发现。”

目前,在华为的业务体系中,聚焦创新的部门不在少数。其中,“2012实验室”同样是聚焦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上。

徐文伟表示,华为战略研究院和这些部门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其关注的领域要更加长远,并且所关注的不是延续性的理论和技术;2012实验室可能关注的是未来3-5年的技术趋势,而各大研究所则是关注更短期的,可以快速产品化的一些技术,这些机构一起构成了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整体体系。

不过,华为不希望由它们独自来完成对于上述超前科技的研发。徐文伟透露,华为战略研究院的人员构成除了公司自己的员工之外,还包括了来自全球各地大学、科学院、研究机构的专家顾问;目前研究院中的华为员工大约有30-40人,而专家顾问则有超过50人。

在此前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表示:“我们支持给大学教授做基础研究,他就像一个灯塔一样,既可以照亮我们,也照亮别人。”

因此徐文伟也透露,华为会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来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徐文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华为每年将会在这些合作上投入3亿美元,其中又有1亿美元专门用于前沿技术的探索。

“我们没有人,只有钱。”他说,通过战略研究院,华为所推动的是开放式的创新和包容式发展,除了华为自身的人员之外,更多地是要依靠行业内的专家顾问,他们能够提供的是前沿技术方向的问题,而华为则会提供行业场景和经验,使得双方能够有机结合,创新成果最终也会为全社会所用。

在未来,华为战略研究院不仅仅会关注西方学术界的一些前沿技术探索,国内的科研也是它们所关注的重点。在徐文伟看来,国内的科研实力眼下已经足够成熟,比如“原子制造”领域,目前就由上海交大的一个专家在进行研究。

“国内一些年轻一代的科学家非常厉害,中国应该成为全球科研创新的一极,”他认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