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艺·无界】夸尤拉个展:用机器赋予古典艺术全新的表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艺·无界】夸尤拉个展:用机器赋予古典艺术全新的表达

纵观历史,几百年前的艺术家、雕塑家们,可会想到,有朝一日,艺术作品也能由机械自主创作?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说“机器是我的好伙伴”。

图片来源: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机器是我的好伙伴”夸尤拉说。将熟悉的自然视觉转化为由机械和程序创造的全新人造景观,引领观众跳脱出艺术史和自然环境的原有语境,进入新一轮的沉思,正是当代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的作品风格。

图注: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已因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介入发生巨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几百年前的艺术家、雕塑家们,可会想到,有朝一日,艺术作品也能由机械自主创作?

现实就是,意大利人夸尤拉正在这么做。

五百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用双手将艺术情感一点一滴的融入在硬石面的雕刻中,那些极富创造的作品至今仍感动着世人。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夸尤拉直接将“双手”换成了“机器臂”。作品《雕塑工厂》在美术馆里开放的“艺术生产”现场挥洒创作:一只大型的工业机器臂在不停地进行雕刻,夸尤拉不在现场,但一切,又在夸尤拉的预估之下。

图注: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开幕现场,摄影:林剑文

夸尤拉,一位出生在意大利,工作生活在伦敦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如他的成长与工作背景一样:既带着梵蒂冈壁画的古典和罗马雕塑的优雅,又具备操控机器和算法等数字工具的精准科技。

他擅长借用古典的语境探讨人类与机器关系,用“机器眼”重新审视莫奈花园之景,用算法将美景变成流动的油画,用复杂的计算机算法分析古典绘画、雕塑和建筑,重建当代抽象作品,从而赋予这些古典艺术全新表达。

过去几年中,不少国际重要美术馆和艺术节亦呈现过夸尤拉的作品,如公园大道军械库、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巴黎东京宫、巴塞罗那国立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等。

近日,他的首场中国个展于昊美术馆上海馆开幕,涵盖夸尤拉11组多种类型的作品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本期《艺·无界》也有幸与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共同探讨人类和机器、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神奇关系。

艺·无界:科技从文艺复兴以来,体现在各个艺术作品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者是面像也在发生变化,您认为,科技和艺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夸尤拉: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和科技、技术、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同时又是工程师、建筑师,包括颜料也需要化学技术的支撑,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常见,从古至今,技术和艺术相关性很强,应该这么说:技术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面向中都非常领先,但是在艺术角度我们才刚刚开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思考现在的社会,在我们生活各个方面,技术都无处不在。作为艺术家来讲,如果你想要去探索全新的视野,那技术可以说是很有意思的语境,因为技术可以找到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式,应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想法,而且技术能试图发展出全新的事情。

艺·无界:艺术家是否可以用科学家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夸尤拉: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的互动,不仅为了让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去了解一个学科,催生一个作品的创作,而是希望二者的互动能够激发出更多新的想法,像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中心,他们就会邀请艺术家去和科学家进行合作,期许碰撞出更多新鲜想法。

除此之外,用科学家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可以让艺术家获得全新的灵感,对我而言,之前在访问机器人工厂时,让我学到很多平时在艺术创作中不会用到和想到的技术方法,而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东西可以为我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很好的帮助。

艺·无界:您在创作过程当中,尤其和新的机器的合作中您的创作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夸尤拉: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可以说这部分最难。在我的艺术创作中耗费时间最久的不是开发一个系统和体系,而是去创作这个作品,去给机器提供指示。比如我们做一个比较,以音乐为例,我们前期对所要呈现的音乐有很多的思考和构想,但是重要的是乐器是否可以呈现出你想要的曲调,就像谱曲完以后怎么样协调这些乐器创作出理想中的作品,这是更难的部分。

所以对我来讲我们的纬度非常多,非常难,可能有几百个不同的纬度,为了更好设计、探索、研究作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知道怎么样去创作,包括在工作室当中,你需要做笔记,这当中可能有代码、有指令。所以我的做法:会有一个很长的EXCEL表格,会写下代码和笔记,把些不同的指示写下来。调整确认这些代码也就是我和机器的沟通,通过不停的实验,最终来找到我们想要的纬度和标准。

艺·无界:在您的作品《漫步》与《遗存》中,我们看到森林用高科技被变成我们印象之外的样子,在黑和白的景象中,可以感受到细胞和宇宙。这些景象是否包含了一些思想,像是人类,或者是永恒生存的话题,您创作的时候是否想把这些思想呈现给观众们?

图注:来自昊美术馆(上海),“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摄影:1st-im studio

夸尤拉:您的解读我非常地欣赏,从一个方面来说,它非常明确地给大家带来图像,那就是森林的图像。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深思看透这样的作品。所以这就像2001年太空漫游一样,我很喜欢这个电影,因为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可以从中抓取出一些非常深奥的东西,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很深奥,对这个电影可能不理解,但是不影响你去看这个电影。

艺·无界:曾经,在莫奈的画作里,我们经过小屋,穿过窄道,抵达静谧的荷塘花园,如今,在您的作品《夏日花园》中,用科技再造了一个新的莫奈花园。瞬间觉得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模拟,艺术变成了技术的问题,不知道您在做这些作品的时候,有没有对艺术本身产生过一些怀疑,觉得在科技面前艺术蕴含的意义还是回归到视觉上的变化?

图注:来自昊美术馆(上海),“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摄影:1st-im studio

夸尤拉:我觉得机器为我们创作艺术,也是对机器的误读。技术的介入反而让创作过程更加复杂,因为有艺术的介入,需要一针针去画,其实更加复杂。我的作品当中用到这些自动化的形式,我觉得并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一个作曲家,合成器是一种可以对声音进行数字编码的音乐创作工具,如果说只是一个机器放在那里,不会产生任何的音乐,只有去操作机器的时候才会有声音。

作为艺术家,我需要操纵这样的物件,让它创作出非常优美的作品。用机器去创造一种幻象,其实也是非常人性化的结果,因为最终由我自己作为一个人来操作这个机器。我在作品创作当中也需要去输入指令,虽然做出来的作品非常抽象,但其实并不是说这件作品就是纯技术、纯抽象的,还是有人的参与在里面,我其实可以看出诗意在里面。

艺·无界:承接上一个问题,会不会机器替代人成为造物主,人就变成了旁观者,只能欣赏机器随机产生出来的美,这是您的目的吗?

夸尤拉: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一方面,我更多想要去传达人在其中做主控,而技术只是作为一个媒介、方式去进行思想和内容的传达。另一方面,这肯定不是非黑即白,在这个过程当中并不一定是人做主导,或者机器做主导,这两者的关系比较模糊。对我来说,我不会在作品当中涉及到完全的自动化,也就是说在这些作品很多时候是人来做控制,我去进行创作的主题,这也是我的作品想要去表达的思想。

之所以我的作品看上去有独特的美感,一方面最初由人来创造出来作品,还有一方面加入科技的陌生感,对于人和机器的互动非常感兴趣,想要在这两者当中找到平衡。

艺·无界:我们知道经典作品其实在他们年代也算是先锋、前卫的当代作品,您现在在这些作品当中融入计算机的元素,给他们带来全新的面貌。可能一百年以后在未来的艺术家里,您的作品就是他们所谓的古典作品了。您觉得一百年后的艺术家会不会从您的作品当中吸收到什么灵感呢?

夸尤拉: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和我在中国的个展主题“非对称考古学”非常契合。相信一百年后,未来艺术家可能不了解作品背后很多的创作背景,但是他们对作品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最重要的不是去呈现原始的创作初衷,其实更加重要的是未来人以怎样的角度、背景去了解这些作品。我的这些作品虽然出处都是古典的图像,但是我相信通过重塑,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吸收到些全新、不同的内容。这也可以认为是对历史作品的“误读”,当然也欢迎未来的人对我的作品进行“误读”。

夸尤拉作品介绍:

△《雕塑工厂》作品。一只大型工业机器臂正不停地雕刻着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普鲁托与普洛舍宾娜》。整个展厅中呈现了各种状态下的《普鲁托与普洛舍宾娜》,但没有一件将整座雕塑原作完整地复现。其结果呈现了一种混合的视角——一个缓慢的发现过程,艺术家其关注点不在于复制原作形象,而在于探索达成原作形象过程中的无限可能。

△《拉奥孔》系列是艺术家以杰作《拉奥孔与儿子们》为原型装作的数码实体雕塑。这尊希腊化时期雕塑的精湛技艺被大批艺术家复制、测量和解剖,是历代艺术学生研习模仿的典范。而在夸尤拉的创作下,《拉奥孔》系列呈现了一种混合的想象——穿梭于模型和遗址、代码、物质和超现实。

△影像作品《地层》系列的创作研究对象包括意大利罗马的耶稣堂和圣彼得大教堂、法国巴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犹士坦堂、法国波尔多大剧院、法国里尔美术宫的馆藏、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馆藏。通常被安置在空间顶部,是夸尤拉持续推进的主要系列之一。

△《图像志》系列专注于通过计算机方法分析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绘画。那些宗教和神话场景,经过变形被转化为复杂的抽象形态。

△《夏日花园》是向法国印象派绘画致敬的系列作品,尤其是向克劳德·莫奈的晚期作品致敬。该系列作品探索了观察、研究和合成自然的方式,这在19世纪被视为走向完全抽象的出发点。在此,夸尤拉则采用大量的技术性设备来捕捉人类感知范围之外的细致微妙的变化。对超高清摄像机和定制计算机软件的运用,使艺术家得以透过作为主观的人类之眼对立面的机器之“眼”观察自然景观。

本期策划:刘丽华

编辑:苑慧琼

——————————————

附:

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2019年03月23日-2019年06月02日

营业时间:

周二至周五13:00 – 22:00

周六\周日 10:00 – 22:00

票价:100元

上海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艺·无界】夸尤拉个展:用机器赋予古典艺术全新的表达

纵观历史,几百年前的艺术家、雕塑家们,可会想到,有朝一日,艺术作品也能由机械自主创作?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说“机器是我的好伙伴”。

图片来源: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机器是我的好伙伴”夸尤拉说。将熟悉的自然视觉转化为由机械和程序创造的全新人造景观,引领观众跳脱出艺术史和自然环境的原有语境,进入新一轮的沉思,正是当代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的作品风格。

图注: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已因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介入发生巨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几百年前的艺术家、雕塑家们,可会想到,有朝一日,艺术作品也能由机械自主创作?

现实就是,意大利人夸尤拉正在这么做。

五百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用双手将艺术情感一点一滴的融入在硬石面的雕刻中,那些极富创造的作品至今仍感动着世人。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夸尤拉直接将“双手”换成了“机器臂”。作品《雕塑工厂》在美术馆里开放的“艺术生产”现场挥洒创作:一只大型的工业机器臂在不停地进行雕刻,夸尤拉不在现场,但一切,又在夸尤拉的预估之下。

图注: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开幕现场,摄影:林剑文

夸尤拉,一位出生在意大利,工作生活在伦敦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如他的成长与工作背景一样:既带着梵蒂冈壁画的古典和罗马雕塑的优雅,又具备操控机器和算法等数字工具的精准科技。

他擅长借用古典的语境探讨人类与机器关系,用“机器眼”重新审视莫奈花园之景,用算法将美景变成流动的油画,用复杂的计算机算法分析古典绘画、雕塑和建筑,重建当代抽象作品,从而赋予这些古典艺术全新表达。

过去几年中,不少国际重要美术馆和艺术节亦呈现过夸尤拉的作品,如公园大道军械库、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巴黎东京宫、巴塞罗那国立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等。

近日,他的首场中国个展于昊美术馆上海馆开幕,涵盖夸尤拉11组多种类型的作品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本期《艺·无界》也有幸与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共同探讨人类和机器、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神奇关系。

艺·无界:科技从文艺复兴以来,体现在各个艺术作品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者是面像也在发生变化,您认为,科技和艺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夸尤拉: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和科技、技术、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同时又是工程师、建筑师,包括颜料也需要化学技术的支撑,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常见,从古至今,技术和艺术相关性很强,应该这么说:技术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面向中都非常领先,但是在艺术角度我们才刚刚开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思考现在的社会,在我们生活各个方面,技术都无处不在。作为艺术家来讲,如果你想要去探索全新的视野,那技术可以说是很有意思的语境,因为技术可以找到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式,应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想法,而且技术能试图发展出全新的事情。

艺·无界:艺术家是否可以用科学家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夸尤拉: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的互动,不仅为了让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去了解一个学科,催生一个作品的创作,而是希望二者的互动能够激发出更多新的想法,像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中心,他们就会邀请艺术家去和科学家进行合作,期许碰撞出更多新鲜想法。

除此之外,用科学家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可以让艺术家获得全新的灵感,对我而言,之前在访问机器人工厂时,让我学到很多平时在艺术创作中不会用到和想到的技术方法,而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东西可以为我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很好的帮助。

艺·无界:您在创作过程当中,尤其和新的机器的合作中您的创作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夸尤拉: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可以说这部分最难。在我的艺术创作中耗费时间最久的不是开发一个系统和体系,而是去创作这个作品,去给机器提供指示。比如我们做一个比较,以音乐为例,我们前期对所要呈现的音乐有很多的思考和构想,但是重要的是乐器是否可以呈现出你想要的曲调,就像谱曲完以后怎么样协调这些乐器创作出理想中的作品,这是更难的部分。

所以对我来讲我们的纬度非常多,非常难,可能有几百个不同的纬度,为了更好设计、探索、研究作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知道怎么样去创作,包括在工作室当中,你需要做笔记,这当中可能有代码、有指令。所以我的做法:会有一个很长的EXCEL表格,会写下代码和笔记,把些不同的指示写下来。调整确认这些代码也就是我和机器的沟通,通过不停的实验,最终来找到我们想要的纬度和标准。

艺·无界:在您的作品《漫步》与《遗存》中,我们看到森林用高科技被变成我们印象之外的样子,在黑和白的景象中,可以感受到细胞和宇宙。这些景象是否包含了一些思想,像是人类,或者是永恒生存的话题,您创作的时候是否想把这些思想呈现给观众们?

图注:来自昊美术馆(上海),“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摄影:1st-im studio

夸尤拉:您的解读我非常地欣赏,从一个方面来说,它非常明确地给大家带来图像,那就是森林的图像。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深思看透这样的作品。所以这就像2001年太空漫游一样,我很喜欢这个电影,因为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可以从中抓取出一些非常深奥的东西,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很深奥,对这个电影可能不理解,但是不影响你去看这个电影。

艺·无界:曾经,在莫奈的画作里,我们经过小屋,穿过窄道,抵达静谧的荷塘花园,如今,在您的作品《夏日花园》中,用科技再造了一个新的莫奈花园。瞬间觉得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模拟,艺术变成了技术的问题,不知道您在做这些作品的时候,有没有对艺术本身产生过一些怀疑,觉得在科技面前艺术蕴含的意义还是回归到视觉上的变化?

图注:来自昊美术馆(上海),“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摄影:1st-im studio

夸尤拉:我觉得机器为我们创作艺术,也是对机器的误读。技术的介入反而让创作过程更加复杂,因为有艺术的介入,需要一针针去画,其实更加复杂。我的作品当中用到这些自动化的形式,我觉得并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一个作曲家,合成器是一种可以对声音进行数字编码的音乐创作工具,如果说只是一个机器放在那里,不会产生任何的音乐,只有去操作机器的时候才会有声音。

作为艺术家,我需要操纵这样的物件,让它创作出非常优美的作品。用机器去创造一种幻象,其实也是非常人性化的结果,因为最终由我自己作为一个人来操作这个机器。我在作品创作当中也需要去输入指令,虽然做出来的作品非常抽象,但其实并不是说这件作品就是纯技术、纯抽象的,还是有人的参与在里面,我其实可以看出诗意在里面。

艺·无界:承接上一个问题,会不会机器替代人成为造物主,人就变成了旁观者,只能欣赏机器随机产生出来的美,这是您的目的吗?

夸尤拉: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一方面,我更多想要去传达人在其中做主控,而技术只是作为一个媒介、方式去进行思想和内容的传达。另一方面,这肯定不是非黑即白,在这个过程当中并不一定是人做主导,或者机器做主导,这两者的关系比较模糊。对我来说,我不会在作品当中涉及到完全的自动化,也就是说在这些作品很多时候是人来做控制,我去进行创作的主题,这也是我的作品想要去表达的思想。

之所以我的作品看上去有独特的美感,一方面最初由人来创造出来作品,还有一方面加入科技的陌生感,对于人和机器的互动非常感兴趣,想要在这两者当中找到平衡。

艺·无界:我们知道经典作品其实在他们年代也算是先锋、前卫的当代作品,您现在在这些作品当中融入计算机的元素,给他们带来全新的面貌。可能一百年以后在未来的艺术家里,您的作品就是他们所谓的古典作品了。您觉得一百年后的艺术家会不会从您的作品当中吸收到什么灵感呢?

夸尤拉: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和我在中国的个展主题“非对称考古学”非常契合。相信一百年后,未来艺术家可能不了解作品背后很多的创作背景,但是他们对作品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最重要的不是去呈现原始的创作初衷,其实更加重要的是未来人以怎样的角度、背景去了解这些作品。我的这些作品虽然出处都是古典的图像,但是我相信通过重塑,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吸收到些全新、不同的内容。这也可以认为是对历史作品的“误读”,当然也欢迎未来的人对我的作品进行“误读”。

夸尤拉作品介绍:

△《雕塑工厂》作品。一只大型工业机器臂正不停地雕刻着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普鲁托与普洛舍宾娜》。整个展厅中呈现了各种状态下的《普鲁托与普洛舍宾娜》,但没有一件将整座雕塑原作完整地复现。其结果呈现了一种混合的视角——一个缓慢的发现过程,艺术家其关注点不在于复制原作形象,而在于探索达成原作形象过程中的无限可能。

△《拉奥孔》系列是艺术家以杰作《拉奥孔与儿子们》为原型装作的数码实体雕塑。这尊希腊化时期雕塑的精湛技艺被大批艺术家复制、测量和解剖,是历代艺术学生研习模仿的典范。而在夸尤拉的创作下,《拉奥孔》系列呈现了一种混合的想象——穿梭于模型和遗址、代码、物质和超现实。

△影像作品《地层》系列的创作研究对象包括意大利罗马的耶稣堂和圣彼得大教堂、法国巴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犹士坦堂、法国波尔多大剧院、法国里尔美术宫的馆藏、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馆藏。通常被安置在空间顶部,是夸尤拉持续推进的主要系列之一。

△《图像志》系列专注于通过计算机方法分析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绘画。那些宗教和神话场景,经过变形被转化为复杂的抽象形态。

△《夏日花园》是向法国印象派绘画致敬的系列作品,尤其是向克劳德·莫奈的晚期作品致敬。该系列作品探索了观察、研究和合成自然的方式,这在19世纪被视为走向完全抽象的出发点。在此,夸尤拉则采用大量的技术性设备来捕捉人类感知范围之外的细致微妙的变化。对超高清摄像机和定制计算机软件的运用,使艺术家得以透过作为主观的人类之眼对立面的机器之“眼”观察自然景观。

本期策划:刘丽华

编辑:苑慧琼

——————————————

附:

昊美术馆——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2019年03月23日-2019年06月02日

营业时间:

周二至周五13:00 – 22:00

周六\周日 10:00 – 22:00

票价:100元

上海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