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林
一季度,财政政策快速发力,一般公共预算加政府性基金累计赤字955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盈余2691亿元相比,大幅扩张。
财政部4月16日公布数据显示,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656亿元,同比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629亿元,增长1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24.9%,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300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881亿元,前者同比下降6.2%,后者同比增长55.9%。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在1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指出,较高的财政支出强度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中金公司分析师刘鎏认为,按照全年预算,年内仍有5.5万亿元赤字空间,远高于去年同期实际赤字4.5万亿元。往前看,随着4月1日开始减税降费,5月1日降低社保费率,财政政策将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已全部下达
2018年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批准提前下达了部分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39万亿元。今年3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又下达了剩余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目前2019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万亿元已全部下达,”郝磊指出,“财政部已经要求各地加快发行和使用。”
截至2019年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11846.93亿元,占提前下达部分的85.2%。据郝磊总结,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表现出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发行进度大幅提前,比往年提前了4-5个月时间;二是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一季度新增债券平均利率3.34%,较2018年平均发行利率3.89%下降55个基点;三是债券平均期限更长,达到7.37年,较2018年平均期限增加约1.27年;四是资金使用重点用于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根据地方上报数据初步统计,新增债券资金超过6成用于在建项目,重点投向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铁路、公路、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三区三州”等重点地区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水利等领域重大公益性项目,对当前稳投资、促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财政收入增长面临更大压力
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4%,增幅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0.7%,增幅同比回落9.4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29.7%,增幅同比回落50.4个百分点;关税同比下降6.8%,增幅同比回落13.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出口退税进度加快,同比增长32%(体现为财政减收),增幅同比加快20.3个百分点。
“减税效应持续显现,相关税收增速继续放缓,主要是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涉及小微企业税收等普惠性减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财政部国库司副巡视员李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涉及降费政策的有关收入继续下降。一季度,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同比下降0.8%,增幅同比回落14.3个百分点,其中,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影响,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增幅同比分别回落17.2个、22.4个百分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2.2%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下降0.1%。
为平衡收支压力,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1.8%,较上年同期的下降7.5%显著扩张。
李大伟指出,从后期收入看,深化增值税改革的相关措施,将给财政收入增长带来更大压力。“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主动挖潜,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组织做好非税收入收缴工作,”他说。
近期财政部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统筹采取加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力度、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努力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同时要求地方财政部门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把预算支出关口,除应急救灾等支出外,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将省出的资金优先用于“三保”支出等。此外,还要求省级财政部门统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本地区自有财力,进一步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财政困难地区托底能力。
“目前来看,中央部门压减一般性支出比例超过5%,各地压减一般性支出力度也很大,有些地区也超过了5%,”郝磊说。
不过,李大伟认为,全年财政收入增长预期目标有望实现。他说,“我们相信,随着企业负担的明显减轻、市场活力的不断激发、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必将夯实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