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年分不清的中粮系地产品牌,都并成了大悦城控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年分不清的中粮系地产品牌,都并成了大悦城控股

8年整合路,中粮集团终于完成了地产业务重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孙梅欣

完成前期的股权整合与更名后, 大悦城控股品牌和新Logo终于正式亮相。

4月16日,中粮集团副总裁、大悦城控股董事长周政表示,完成了中粮集团地产业务整合后,未来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投资和管理平台。

这意味着,过去多年来,中粮集团在销售型物业和持有型物业分立而治的两大平台,终于实现统一,同时成立25年之久的中粮地产,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对外部而言,大悦城控股的成立是国企完成国资委混改的一个成功案例,是2016年9月以来证监会批准的非公开发行第一单,还是首例境内A股上市公司收购收购红筹控股权并保持其上市的交易。

完成重组后,港股大悦城地产的资产装入到A股大悦城控股中,使得两个原本都不够大的上市主体,未来总资产将会有跨越式的增长。今年4月大悦城控股公布的最后一份中粮地产年报(2018年报)显示,彼时尚未完成重组的中粮地产到2018年末,总资产为911.71亿元。

但在4月16日的发布会上,周政表示,整合之后总资产将达到1700亿元,2年后2000亿元的资产规模指日可待。同时,也解决了早前两个上市主体投资不集中、发声不统一的情况,并打破了融资和业务边界。

对内部来说,很多员工也松了一口气,原来“一套班子两个体系”的情况也得以解决。

中粮集团地产业务的整合早在8年前就开始了,期间也经历过三次阶段性的步骤。2010年,彼时还是宁高宁执掌的中粮集团,将当时分散的地产业务品牌中粮置业、中粮地产、酒店事业部和中粮海南进行管理整合,初步放在内部中粮置地的地产统一平台上。

2013年,H股上市的侨福企业以141.67亿元的价格收购中粮置地所有商用物业股权,随后更名为“中粮置地控股”,使得中粮商用物业借壳登陆港股,并在2015年再次更名为“大悦城地产”,打通了集团地产业务在境外的融资渠道。

再到此次重组完成前,A股的中粮地产一直负责中粮旗下住宅开发业务,港股的大悦城地产则负责商业和酒店业务,但是在中粮内部体系下,他们共同属于中粮置地,属于“一套班子两个体系”。

这种构架体系也导致外界难以分清两个上市主体与中粮置地间的关系,内部人员对外联络时也受到颇多质疑。大悦城控股的成立,对企业内部条线的厘清和管理效能提高,都有所帮助。

随着这一启动于赵双连时代,完成于吕军时代的重组结束,意味着中粮集团在过去长达8年的时间里,终于将旗下分散的地产业务,集中在一个大悦城控股平台之下。

实现了统一的大悦城控股,也因此明晰了总脉络和方向,以便较为快速地实现规模化扩张:采用“双轮双核”战略,即销售型和持有型“双轮”、产品和服务“双核”,以“3+X”为主线。

布局城市采用“一线核心-二线中心-三线省域中心”分布格局,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核心重点城市进一步深入,对成渝、长江中游、海西和中原的核心重点城市进行聚焦,三大业务模式包括大悦城综合体、城市更新和产业地产。

从产品线上,也实现了合并统一,包括原属于大悦城知名度最高的购物中心大悦城,已经公布但还尚未落地的新商业产品线大悦春风里,以及原属中粮地产主打住宅和商业结合的城市度假中心祥云小镇,也一同归并在大悦城控股产品线体系内。

大悦城控股副总经理姚长林称,要在3-5年内新增60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其中持有型和销售型比例为2:8,布局城市超过200个,优质销售型项目200个,持有型项目超50个,有质量运营项目50-100个,近三年经营规模复合增长率要达到37.26%。而对于销售规模指标,早在今年3月的业绩会上周政就曾表态,要在2、3年里跨进千亿。

根据上年年报显示,到去年底销售型项目只有90个,要在3-5年实现达到200个,大悦城控股在速度上还要加一把力。

比较乐观的情况则是,到去年年底,两家合同签约总计达到487.47亿元,这比两家重组前,靠中粮地产398亿元的签约量,或是大悦城地产88.83亿元的签约量,拼进千亿要容易得多。更何况重组之后,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资源、资金发力分散的问题,终于能够实现“劲往一处使”的效果。

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在大悦城综合体项目上,随着和GIC等机构投资者合作的境外基金成立,以及加入对存量项目的改造,项目拓展速度有明显提高,到目前已有13个开业项目和11个在建项目,早前提出的“5年20城”计划已经基本实现。

“过去公司名字太多太杂,上市公司独立性不够,这次整合后消除了同业竞争问题,解决了多年的痼疾。”经历了三代集团掌门人更替、完成了历时8年之久的整合,在发布会现场,周政显现出难得的激动和兴奋。他认为,大悦城控股的成立,对于这家央企的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合理化的股权架构和规范化的内部治理结构都有很大帮助。

他认为这家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在可收租金的持有型物业上,“大悦城控股还要进一步走向市场,走专业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不过对于一家刚刚完成合并,内部尚待磨合,要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重资产项目的拓展和运营的央企而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粮集团

2.4k
  • 中粮包装(0906.HK):2023年净利4.75亿元,同比下降2.4%
  • 中粮包装:2023年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利润4.75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些年分不清的中粮系地产品牌,都并成了大悦城控股

8年整合路,中粮集团终于完成了地产业务重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孙梅欣

完成前期的股权整合与更名后, 大悦城控股品牌和新Logo终于正式亮相。

4月16日,中粮集团副总裁、大悦城控股董事长周政表示,完成了中粮集团地产业务整合后,未来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投资和管理平台。

这意味着,过去多年来,中粮集团在销售型物业和持有型物业分立而治的两大平台,终于实现统一,同时成立25年之久的中粮地产,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对外部而言,大悦城控股的成立是国企完成国资委混改的一个成功案例,是2016年9月以来证监会批准的非公开发行第一单,还是首例境内A股上市公司收购收购红筹控股权并保持其上市的交易。

完成重组后,港股大悦城地产的资产装入到A股大悦城控股中,使得两个原本都不够大的上市主体,未来总资产将会有跨越式的增长。今年4月大悦城控股公布的最后一份中粮地产年报(2018年报)显示,彼时尚未完成重组的中粮地产到2018年末,总资产为911.71亿元。

但在4月16日的发布会上,周政表示,整合之后总资产将达到1700亿元,2年后2000亿元的资产规模指日可待。同时,也解决了早前两个上市主体投资不集中、发声不统一的情况,并打破了融资和业务边界。

对内部来说,很多员工也松了一口气,原来“一套班子两个体系”的情况也得以解决。

中粮集团地产业务的整合早在8年前就开始了,期间也经历过三次阶段性的步骤。2010年,彼时还是宁高宁执掌的中粮集团,将当时分散的地产业务品牌中粮置业、中粮地产、酒店事业部和中粮海南进行管理整合,初步放在内部中粮置地的地产统一平台上。

2013年,H股上市的侨福企业以141.67亿元的价格收购中粮置地所有商用物业股权,随后更名为“中粮置地控股”,使得中粮商用物业借壳登陆港股,并在2015年再次更名为“大悦城地产”,打通了集团地产业务在境外的融资渠道。

再到此次重组完成前,A股的中粮地产一直负责中粮旗下住宅开发业务,港股的大悦城地产则负责商业和酒店业务,但是在中粮内部体系下,他们共同属于中粮置地,属于“一套班子两个体系”。

这种构架体系也导致外界难以分清两个上市主体与中粮置地间的关系,内部人员对外联络时也受到颇多质疑。大悦城控股的成立,对企业内部条线的厘清和管理效能提高,都有所帮助。

随着这一启动于赵双连时代,完成于吕军时代的重组结束,意味着中粮集团在过去长达8年的时间里,终于将旗下分散的地产业务,集中在一个大悦城控股平台之下。

实现了统一的大悦城控股,也因此明晰了总脉络和方向,以便较为快速地实现规模化扩张:采用“双轮双核”战略,即销售型和持有型“双轮”、产品和服务“双核”,以“3+X”为主线。

布局城市采用“一线核心-二线中心-三线省域中心”分布格局,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核心重点城市进一步深入,对成渝、长江中游、海西和中原的核心重点城市进行聚焦,三大业务模式包括大悦城综合体、城市更新和产业地产。

从产品线上,也实现了合并统一,包括原属于大悦城知名度最高的购物中心大悦城,已经公布但还尚未落地的新商业产品线大悦春风里,以及原属中粮地产主打住宅和商业结合的城市度假中心祥云小镇,也一同归并在大悦城控股产品线体系内。

大悦城控股副总经理姚长林称,要在3-5年内新增60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其中持有型和销售型比例为2:8,布局城市超过200个,优质销售型项目200个,持有型项目超50个,有质量运营项目50-100个,近三年经营规模复合增长率要达到37.26%。而对于销售规模指标,早在今年3月的业绩会上周政就曾表态,要在2、3年里跨进千亿。

根据上年年报显示,到去年底销售型项目只有90个,要在3-5年实现达到200个,大悦城控股在速度上还要加一把力。

比较乐观的情况则是,到去年年底,两家合同签约总计达到487.47亿元,这比两家重组前,靠中粮地产398亿元的签约量,或是大悦城地产88.83亿元的签约量,拼进千亿要容易得多。更何况重组之后,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资源、资金发力分散的问题,终于能够实现“劲往一处使”的效果。

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在大悦城综合体项目上,随着和GIC等机构投资者合作的境外基金成立,以及加入对存量项目的改造,项目拓展速度有明显提高,到目前已有13个开业项目和11个在建项目,早前提出的“5年20城”计划已经基本实现。

“过去公司名字太多太杂,上市公司独立性不够,这次整合后消除了同业竞争问题,解决了多年的痼疾。”经历了三代集团掌门人更替、完成了历时8年之久的整合,在发布会现场,周政显现出难得的激动和兴奋。他认为,大悦城控股的成立,对于这家央企的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合理化的股权架构和规范化的内部治理结构都有很大帮助。

他认为这家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在可收租金的持有型物业上,“大悦城控股还要进一步走向市场,走专业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不过对于一家刚刚完成合并,内部尚待磨合,要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重资产项目的拓展和运营的央企而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