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业界风云汇 火火
智能手机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产品已经进入同质化阶段,创新也进入了瓶颈期。
多家数据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已经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下滑,就连中国作为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市场也不能幸免。为了避免手机销量下滑的趋势,各大主流手机厂商开始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期望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4月18日,多家外媒报道,多名三星Galaxy Fold折叠手机的媒体测评者使用该产品一两天后,都发现屏幕出现故障。于是,业界对折叠手机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还未开售就遭到质量问题,这无疑给广大正在准备或者已经在做折叠屏手机的企业泼了一盆冷水。
多家厂商参战
据悉,三星Galaxy Fold折叠手机目前只提供给各大媒体评测,不过有些屏幕已经出现使用故障,始终保持亮起或熄灭的状况。
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的戴尔特·波恩(Dieter Bohn)周三早间发文称,其测评机的铰链处有一个能够摸到的“小凸起”,导致屏幕有点扭曲。他猜测,凸起下面可能是一小块碎片,导致在收到测评机两天后,凸起的地方整块屏幕被划破。
YouTube科技测评者马奎斯·布朗里(Marques Brownlee)撕掉了评测机的保护膜,用了一天多屏幕就损坏了。
许多收到三星Galaxy Fold折叠手机的科技媒体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故障。
对此,三星目前并未做出官方回应。
三星Galaxy Fold在上周末就开始接受预订,很多便销售一空,说明这款手机在4月26日正式上市前处于供应紧张的状况。不过,CNBC指出,照目前的情况看来,考虑买三星Galaxy Fold的消费者应该三思而后行,以免买到故障手机。
一个多月以前,巴塞罗那通信展期间,折叠手机和5G成为最大的亮点之一,中国手机厂商华为、小米、OPPO等均发布了其首款5G手机。其中最为亮眼的,要数华为2月24日推出的5G折叠手机Mate X,价格近1.75万,引发热议。同时,它也被视为三星2月20发布的业内第一款主流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Fold的主要竞争对手,后者的定价为1980美元(约合人民币13300元)。
除了华为和三星,LG也发布了一款双折叠手机LG V50 ThinQ 5G,不过LG并没有公布这一款手机的发售价格和时间。
其实,早在2018年10月,柔宇科技就推出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只不过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比较少。以至于后来小米推出折叠手机,柔宇指控小米抄袭,而引发口水战。
针对市场上众多厂商推出折叠手机,迪显咨询公司分析师崔吉龙表示,“折叠屏手机的发布给近几年乏善可陈的手机产业硬件创新带来了变革和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因一款手机就判断柔性屏手机成熟还为时尚早。一个产业或者产品的成熟至少要以大批量稳定出货、稳定的高良品率和可预见的稳定需求为前提。”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折叠屏手机更多地处于概念阶段,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其销量也比较难预测,甚至目前来说较难取得不错的成绩。”
面临众多问题
针对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下滑的问题,众多手机厂商希望通过创新来赢得市场的认可,想试试折叠屏是不是新的机会。
不过,目前来看,折叠屏手机面临着很多问题,短时间也难以解决。业界普遍认为,折叠屏在软硬件方面,除了在原有的主流手机上,增大了屏幕,并没有太多颠覆性的体验。
使用上,折叠屏夹杂在主流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略显尴尬。虽然屏幕变大了,看起来像小的平板电脑,但使用起来又没有平板电脑方便,屏幕不够大,看视频、办公、绘图、PPT展示等远不及后者。而且平板电脑本身也出现了销量下滑的趋势,更别说折叠手机能有多大的市场前景。
由于现在的折叠手机屏幕技术还不完善,都拥有一个致命且无法容忍的缺陷——折叠痕迹无法还原。虽然用起来会感觉很酷炫,但是外观极容易出现破损,甚至是使用寿命跟不上。
功耗方面也存在问题,由于折叠手机屏幕比主流机型的屏幕更大,耗电量也越大。外出时使用,容易出现手机电量不足的情况,那就得经常携带充电宝。
安全方面问题也不可小觑。防水防尘防震不及主流的智能手机,对于双屏的折叠手机来说,如果没有适宜的手机壳或钢化膜,稍不留意掉在地上屏幕就容易破碎,甚至可能整机被摔成两部分,直接“game over”。
此外,站在商家角度,折叠手机的造价成本受制于屏幕良品率低、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问题,量产难,生产成本高。
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屏幕厂商柔性科技,公布的折叠屏良品率在60%~70%之间。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指综合良品率,分段来看包括显示屏的良率、模组的良率等,“以同行的经验来看,柔性屏的良品率都比较低,30%左右算是比较高的。”
消费者角度,由于折叠手机价格动辄1万元以上,远高于市面上绝大多数中高档手机,甚至比iPhone都贵,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愿意高价购买一个不太实用的产品。只有极少数极客,或者狂热的粉丝才会购买。
综合来看,目前折叠手机还面临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想要攻克眼前的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被“折叠”的美梦
折叠手机今年大火,国内外各厂商跟进,甚至业内有说法称,这是2007 iPhone问世后,手机形态的再一次更新。但是从目前来看,未来还远没有到来,硬件软件层面就都已经泼上一盆冷水。
从手机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前还出现过翻盖、滑盖手机,但经过多年的市场验证,直板屏幕的手机已经基本占领全部市场,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而折叠手机,从外观形态上来看,和过往的翻盖、滑盖手机颇为相似。给人一种“中看不中用”的感觉,绝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都不会选择它。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目前要做还是应该从颜色、性能、产业链、成本控制、服务等方面入手。而不是盲目推出市场还不成熟,且售价过高的折叠屏手机。
接下来,人们在探寻手机下一种形态时,也许折叠屏手机会逐渐成熟,但到时候市场还需不需要也要打上一个问号。毕竟,折叠屏本身不是伪需求,但折叠手机很可能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