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相互挖角是常有之事,为了防止人才流失,公司们真是放出过不少大招。
谷歌的做法一贯土豪,按照几年前的行情,只要Facebook或者Twitter来挖,它们会在24小时之内给员工高于对方15%-20%的薪水和多至50万美金的期权留人。2010年,谷歌花了350万美金挽留一位工程师。还没等大家消化这个数字,第二年它又分别花了价值5千万和一亿美金的股权来留两位重要的产品高管。其中被Twitter看上的广告副总裁尼尔•莫汉(Neal Mohan)获得价值一亿美金的股票,被限制在3-4年后才能兑现。
Twitter硬是没把莫汉挖动。
四年多以后,就在6月上旬,美国科技网站re/code爆出莫汉已经与网络云存储平台Dropbox谈妥,即将跳槽的猛料。就在大家感叹一亿美金也没多好使的时候,最新消息又说莫汉最终决定留在谷歌了——谷歌开出的新offer未知。
用砸钱这招的也不一定非得是土豪。2012年,在破产后进行重组的柯达公司为了挽留核心员工,向大约300名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支付1350万美金的资金,说服他们在重组过程中留在公司。柯达称,这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帮助公司脱离破产保护非常重要,如果他们离职,公司将很难再找到替代人选。
砸钱这一招并不是每个公司都学得来的。2012年,为了防止其他公司抢走人才,苹果推出了“蓝天”计划,允许一部分员工花费两周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项计划与谷歌的“20%计划”十分相似。谷歌的这个计划也是让工程师每周可以花费一天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其它项目,而这些项目可能最终成为谷歌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在中国,也有企业采用让人下巴久久合不上的挖人招式。根据科技网站TechWeb报道,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5月1日表示:“对于偷偷摸摸挖人的行为我们是非常痛恨的”。并透露“去年曾经有一家国内知名家电企业的领导,带来一个班子来珠海驻扎挖我们的人。知道这件事后,格力电器派人去将对方打了一顿。”看来想要挖格力的人,还得做好被打的准备。
去年台湾地区的科技企业相继推出不少留才奇招,一直嚷着人不够用的富士康,不仅早就推出了“英雄好汉计划”,凡部门主管或自荐者,都可以报名角逐35万张限制员工权利新股。还针对很多台湾人“无壳”的痛处,计划推出“工者有其屋”配套方案,将征得的土地建好后,45%提供给内部员工,且员工认购价格设定在每坪不到15万新台币(当地新屋市价为40万新台币)。
互联网公司对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反挖角提高薪酬和股权激励也成了多数互联网公司的选择。2011年,阿里巴巴针对内部员工推出30亿的“iHome”置业贷款计划,并投入5亿元成立教育基金,解决员工子女的学前和小学教育问题,同时,阿里还给基层员工发放超过4000万元的一次性物价和子女教育补贴。
总之一句话,都是别人的老板在放大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