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瑞吉:我不是酒店,而是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瑞吉:我不是酒店,而是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

从纽约到香港,从1904到2019,瑞吉究竟经历了什么?

接连不断的新酒店开幕潮令近期的香港沉浸于狂喜之中,登峰造极的香港瑰丽启幕不到一个月就承办了盛会无数。

▲ 香港瑰丽启幕不到一个月,就凭借他信女儿婚礼;有全城名流出动的酒店开幕晚宴;有杨紫琼、Alexander Skarsgard在内众星助阵的amfAR Gala等一系列盛会迅速证明了其谁与争锋的社交地位。(右下图摘自Tatler)

▲ 香港瑞吉运用革新演绎的水晶吊灯、壁炉和30英尺的挑高开场,巧妙致敬了瑞吉创始人阿斯特四世那位曾在纽约社交界呼风唤雨的母上的第五大道华邸。

而后来者香港瑞吉也毫不示弱,于上周四凭借更精巧的体量、更内敛的场景、和有Gemma Chan助阵的Midnight Supper,回应一水之隔的友邻兼劲敌——瑰丽。

▲ Gemma Chan在《Crazy Rich Asians》里的出场镜头取景于吉隆坡瑞吉,而其上周出没的香港瑞吉刚好和杨紫琼现实生活中的私邸都出自傅厚民之手。

不过,瑞吉举办声势浩大的Midnight Supper(上图),主要动机并非为叫板敌手,而为致敬瑞吉创始人阿斯特四世那位堪称纽约老钱社交圈守门人的母亲卡罗琳(Caroline Webster Schermerhorn)。

本期,我用一部多纬度呈现的瑞吉故事,助兴并解读上周四新近登场的香港瑞吉。

1

镀金年代

很爆米花的《摘金奇缘》里其实蕴藏有趣的隐喻,象征“老钱“的Astrid出场于继承了阿斯特四世旅居精神的瑞吉,而“新钱“代表高夫人的品位则折射于其致敬凡尔赛宫的厅堂、川普同款浴室和三只京巴的名字——Astor、Vanderbilt、Rockfeller。

阿斯特(Astor)无疑是老钱中的老钱,阿斯特夫人卡罗琳当年可看不起靠铁路大发横财、后来居上的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家族。不妨借助另一部电影《纯真年代》回归阿斯特家族最光芒夺目的镀金年代。

不知各位有否注意过老马根据Edith Wharton小说《纯真年代》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开场——满剧院的纽约上流社会都期待着散场后在波伏家的舞厅举行的盛大舞会。随后就出现了丹尼尔·戴·刘易斯抵达舞会现场的华丽片段。

波伏夫人的原型其实就是阿斯特夫人(瑞吉创始人的母上),阿斯特夫人在第五大道的私邸和剧中一样,悬挂着夫人的巨幅全身像(现悬挂于大都会)、拥有罕见的私人舞厅、其盛宴是每个圈中人士都翘首期盼的。阿斯特夫人掌管着一本载有400位贵客的名册,能被载入这本名册的才算真正跻身当时的纽约上流社交圈。

《纯正年代》里的种种恢弘华美的场景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都和阿斯特夫人、其古堡式豪宅、其堪比梦境的Midnight Supper息息相关。

不过,这座位于第五大道840号的四层法式文艺复兴古堡并非阿斯特四世及其母上的最初住址,之所以迁居于此与另一座传奇酒店的崛起有关。

阿斯特四世、及其堂兄威廉·华尔道夫原本住在第五大道和33街交汇处两座并排而立的大宅,1897年,威廉推倒了自己的大宅,盖起了11层高的华尔道夫饭店(此华尔道夫非如今矗立公园大道301号的华尔道夫)。使阿斯特四世的豪宅完全淹没于华尔道夫投射的巨大阴影中。

阿斯特四世在给自己和母亲在第五大道840-842号盖大宅的同时还做了另一件事儿,紧挨着华尔道夫酒店盖起了阿斯多利亚饭店,与堂兄的华尔道夫酒店合并后也就构成了后来如雷贯耳的Waldorf=Astoria,串联两者的走廊就是如今盛名的孔雀径。此华尔道夫的最终命运是——于1929年推倒,为帝国大厦的崛起腾出位置。

华尔道夫是成功的,但随着社交重心东移至中央公园,阿斯特四世开始筹划在临近中央公园处缔造新酒店,这就成就了落成于1904年、由大名鼎鼎的Trowbridge & Livingston建筑事务所操刀、呈艺术风格的瑞吉酒店。

“瑞吉“之名取自纽约州北部风光秀美的瑞吉湖,那是19世纪后期纽约权贵精英的夏日避世天堂。可见,阿斯特四世有意将其打造为纽约城中隐逸和社交据点。

为了令瑞吉的呈现极尽梦幻、革新,并实现“全球最佳酒店“的构想,阿斯特四世没有给酒店设计师设定预算,任由其施展创作功力。

瑞吉的最终呈现不负重望:挑高6.4米的大堂运用大篇幅大理石和镀金描绘纽约今昔,同时尽显空间即奢华的哲思;酒店各设施恍若宇宙的嘉年华,印度扒房、中国茶室、西班牙休息室、庞贝风格桌球室、德国狩猎室共处同一屋檐下;为了达到足不出城即可感受隐居的逍遥感,9楼的私人包厢仿造成富豪游艇的船舱,并用壁画描绘长岛景致;各套房被赋予各自鲜明的特性——新艺术风格的、帝国时代风格的、文艺复兴式的、致敬凡尔赛的......

不过,最令瑞吉脱颖而出的莫过于先锋科技的植入——厨房和宴会厅间有专门运送食物的电梯、制冰器每天制冰120吨、各层都设有电控防火门、还有当年极尽“黑科技“的空调。

▲ 瑞吉还极为体贴地在门前为门童打造了抵御严寒的玻璃亭子,这个亭子至今仍可施展魔法,当客人需要叫出租时,门童可以走进玻璃亭,按下电钮,雨棚上方的霓虹灯就会向来往的的哥发出召唤,免除了门童冒着严寒和暴雨打车的狼狈。

2

从"喜来登瑞吉"

到"万豪的瑞吉"

阿斯特四世在瑞吉开业次年又揭幕了Knickerbocker,但未能复制瑞吉的成功。不久后,阿斯特四世和第一任妻子的离婚闹得沸沸扬扬,为避风头,他和第二任妻子玛德琳远赴欧洲,最终又因玛德琳怀孕而提前回国。不幸的是,他们返美时搭载的是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的惨剧夺走了阿斯特四世的生命,其妻幸免于难,并在船难后不久诞下了Vincent Astor。

瑞吉酒店在几经易手后,于1966年被喜来登集团购得,易名瑞吉喜来登。随后的几次重大翻修及转手巩固了其全球一线酒店的地位,并完成了由孤店到奢牌的蜕变。

1988    闭门展开彻底翻修

1991    在经历了耗资1亿美金的翻修后重回全球一线酒店神坛

1992    ITT喜来登将旗下28间顶级酒店收录于Luxury Collection

1998    喜达屋从ITT手中购得喜来登,并将瑞吉拓为奢牌线,纽约瑞吉为旗舰

2006    纽约瑞吉8-11层转型为有48个单元构成的瑞吉住宅俱乐部

2013    展开耗资9000万美金的彻底翻修,附加健身房和新餐厅

2015    万豪鲸吞喜达屋,瑞吉变身万豪系奢牌

3

瑞吉符号

成为一间瑞吉酒店,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我将这些瑞吉符号整理如下:

血腥玛丽

纽约瑞吉是血腥玛丽的诞生地,于是,各地瑞吉有了融入当地特质的血腥玛丽版本。沿海的深圳会掺入海盐、成都会融入川辣、佛罗伦萨用意大利烈酒Grappa替代了伏特加......

军刀开香槟

用军刀开香槟是瑞吉日夜交替时进行的一项传统,当然,如今也衍生了一系列“接地气“的表达。比如,巴厘岛会运用火把舞。

管家

自认为自主能力还算强的我不觉得是能用好或评判好管家服务的人(加之当下跟风提出管家理念的酒店不计其数),但时间和空间为至尊奢侈品、论归属感为酒店至高境界的当下,有人可以把你从抓狂的开包和打包中解放出来,有人能悉心遵照你的喜好行事,显然弥足珍贵。

跨界

跨界绝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我依然清楚头一次看到把BV和Dior的品牌精神融入套房的惊艳。

令套房充满Tiffany蓝和Tiffany银器、让宾利的座驾场景由路上无缝铺展到居室、让Jason Wu操刀瑞吉特款手袋和丝巾、让调香师Carlos Huber以镀金年代和《400》名单为灵感创作香氛蜡烛.....

更妙的在于“衣帽间血拼“,即和精品百货Neiman Marcus合作,宾客在入住前告知自己的时尚Icon和衣码鞋号,形象顾问提前将所有潜在战利品摆入客房衣帽间供宾客在屋里选购。

触电

 瑞吉有着数不胜数的从影经历。《穿普拉达的恶魔》中,Simon Baker为安妮·海瑟薇搞到尚未出版的哈利波特手稿后,约定的交接地点是瑞吉。

巴黎之行中,他们下榻的酒店并非在巴黎(小说中描述是巴黎丽兹),而是在纽约瑞吉,多亏了瑞吉的法式内饰。

这场巴黎戏穿帮有点厉害,因为窗外是和纽约瑞吉一街之隔的纽约半岛。

《北京爱上西雅图》里,汤唯在纽约酒店订在纽约瑞吉(外景镜头),尽管内景是在温哥华瑰丽Hotel Georgia完成的,但瑞吉高区确实有公园景观房。

《教父》那场超出名的大清洗戏,旋转门刺杀戏借用的是纽约瑞吉的金色旋转门。另外,邬君梅也有部叫《上海红美丽》的戏,里面有大段上海瑞吉红塔的戏码。07年007首次在中国上映时,我还真跑去影城朝圣了有丹尼尔·克雷格和艾娃·格林助阵的首映红毯,门外停的保姆车上赫然刻着“瑞吉“的Logo(那时的瑞吉红塔)。

比较近的瑞吉出镜自然少不了《摘金奇缘》里Gemma Chan饰演的Astrid气场十足的出场,背衬吉隆坡瑞吉当代由不失古典的内饰那个恰到好处。

阿斯特四世

在世界各地的家

如今,每间瑞吉都尊崇“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的营造主题(阿斯特四世本身就是一位旅行狂人),无论新旧建筑都会恰如其分地表达对镀金年代的敬意、及对阿斯特四世气韵和喜好的体现。当下,阿斯特四世在全球有42处已落成的私邸,另至少有4处“阿斯特之家“正在雕琢,先看3处“曾为阿斯特四世之家“。

伦敦

The Lanesborough

如今归入Oetker阵营的伦敦Lanesborough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刚变身酒店时挂牌瑰丽,而后转入瑞吉名下,我还翻出了瑞吉时期的brochure。

前一周刚在伦敦尝试了这间,封存完好的乡间大宅氛围和无比强大的水疗设施(Oetker新建)都令其存为伦敦最独特的旅居所在。

纽约

The Essex House

在纽约下过双黄的酒店奢牌可不只文华东方(The Mark曾是MO)和四季(纽约回到了双四季时代,不过Pierre也曾为四季),瑞吉的发源地纽约也曾是“双瑞吉“布局。

相比瑞吉创世旗舰,这间昔日的The St. Regis Club at The Essex House毫不客气地占据了中央公园南边第一排中部位置的19-39层,中央公园的绿洲景致美到让人屏息。

其精巧体量和俱乐部氛围令其私邸范儿十足。酒店曾短期为Jumeirah,如今挂上了JW万豪的牌匾。

上海

瑞吉红塔

瑞吉红塔除了管家服务,还在上海开创了很多创举,乞丐房即标配数千大洋的Aeron人体工学椅、并设置了跃层格局的皇家套房,其浴室、镜面、掺入金粉的水晶吊灯的造价在当年的上海都堪称奇迹。酒店如今被收编在豪华精选。

/现役瑞吉/

纽约

除了前述提到诸多亮点,纽约瑞吉的精髓无疑是时光留痕及其风格迥异的套房。第五大道、米兰、迪奥、Tiffany、宾利,每个命题皆有一派令人眼前一亮的旅居盛宴。

King Cole Bar里的壁画原先位于阿斯特四世的另一间酒店Knickerbocker。

休斯顿

这件瑞吉的早期力作尽管并非古董建筑,但完美呈现了旧世界的迷人风貌,虚实并进的手法尽显高贵稳重的同时,也让人忍俊不禁。

旧金山

2005年落成的瑞吉旧金山分号,大胆启用了出品明快简约的设计组合Yabu Pushelberg,为保守老派的瑞吉引入了清新的当代之风,对推动瑞吉品牌的现代化进程功不可没。

SOM操刀的建筑恍若当代雕塑,包括美国前总统在内的很多大亨都购置了酒店之上的住宅单元。而酒店的拥趸则包括阿汤哥、碧昂斯、和波姬·小丝。

为了契合环绕酒店的诸多艺术圣殿(包括MoMA),Yabu尝试将酒店空间装扮成当代艺术馆,其客房恍若可住的当代艺术展间。揽入无敌景致的窗户俨然酒店最引以为傲的艺术陈列。

BORA BORA

这间度假村刚开不久就引得妮可·基德曼和凯斯·厄本两口子前去蜜月。伊瓦·朗格利亚在内的诸多美人也都将其征为隐世据点。为此,一些高阶别墅很知趣地配备了直通直升机平台的秘径,确保名人最珍视的隐私滴水不漏。

当然,酒店最令人赞叹的从来都是无可挑剔的五十度蓝海水及美妙的生态。

上海

静安瑞吉出自我最心水的设计事务所之一——GA(他们操刀了东京皇宫饭店、伦敦Corinthia等深得我心的酒店)。

恢弘的酒店大堂层层递进,有对传统中式大宅场景的演绎、也不失对老上海花园洋房的敬意,深藏大堂尽头的圆月造型吊灯与传统枝形吊灯相映成趣,端庄又不失调皮。

马尔代夫

这座阿斯特四世水上之家,将阿斯特四世丰富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阿斯特四世可是写过小说的人)。酒店的很多建筑物被幻化为水生物,尽显陆地与水交融的无限可能。

香港

回到最新揭幕的香港瑞吉,一部分看官觉得傅厚民的表达太过温婉,很难直观感受到突破,另一派则对其高昂的房价疑惑不解。个人觉得,一百间出头的精巧体量是令香港瑞吉迷人的一大因素。另外,傅厚民在这件作品中所做的表达也是细腻精妙的。

比如在客房中,除了傅厚民招牌的印象画布式地毯和“宫灯“,还引入了致敬阿斯特四式的床头和扶手椅,床背板其实影射了香港街头商铺的卷帘门。镀金年代的优雅风范和香港本地的市井气息交融得迷人又流畅。

▲ 傅厚民钟爱的沉静薰衣草色冲撞耀眼的橙色屏风镶板,浓烈的冲突感让人很振奋也很提神。

▲ 有海景相伴的高阶套房在通透的海景和采光外,还引入了庭院的神韵,置身其间,如同在精美的园艺间闲庭信步。

▲ 八角形和圆形浴缸有致交融,半围起圆形浴缸的坐凳更是神来之笔。另外,傅厚民再次展现了其如有神助的选材功力,石材上流畅自如的花纹起到了极为惊艳的装点效果。

再回到文首提到的酒店到达大厅,革新演绎的壁炉、吊灯和坐席在默默致敬镀金年代。铜屏风将厅堂分割成一个个若即若离的小厅,仿佛不标示文字和箭头的指引牌,静静操作着宾客的动线。大篇幅运用的石材被刻意抛去了光芒,以朦胧感展现家应有的深邃与宁静。

来源:樊森的酒店Lab

原标题:瑞吉:我不是酒店,而是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瑞吉:我不是酒店,而是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

从纽约到香港,从1904到2019,瑞吉究竟经历了什么?

接连不断的新酒店开幕潮令近期的香港沉浸于狂喜之中,登峰造极的香港瑰丽启幕不到一个月就承办了盛会无数。

▲ 香港瑰丽启幕不到一个月,就凭借他信女儿婚礼;有全城名流出动的酒店开幕晚宴;有杨紫琼、Alexander Skarsgard在内众星助阵的amfAR Gala等一系列盛会迅速证明了其谁与争锋的社交地位。(右下图摘自Tatler)

▲ 香港瑞吉运用革新演绎的水晶吊灯、壁炉和30英尺的挑高开场,巧妙致敬了瑞吉创始人阿斯特四世那位曾在纽约社交界呼风唤雨的母上的第五大道华邸。

而后来者香港瑞吉也毫不示弱,于上周四凭借更精巧的体量、更内敛的场景、和有Gemma Chan助阵的Midnight Supper,回应一水之隔的友邻兼劲敌——瑰丽。

▲ Gemma Chan在《Crazy Rich Asians》里的出场镜头取景于吉隆坡瑞吉,而其上周出没的香港瑞吉刚好和杨紫琼现实生活中的私邸都出自傅厚民之手。

不过,瑞吉举办声势浩大的Midnight Supper(上图),主要动机并非为叫板敌手,而为致敬瑞吉创始人阿斯特四世那位堪称纽约老钱社交圈守门人的母亲卡罗琳(Caroline Webster Schermerhorn)。

本期,我用一部多纬度呈现的瑞吉故事,助兴并解读上周四新近登场的香港瑞吉。

1

镀金年代

很爆米花的《摘金奇缘》里其实蕴藏有趣的隐喻,象征“老钱“的Astrid出场于继承了阿斯特四世旅居精神的瑞吉,而“新钱“代表高夫人的品位则折射于其致敬凡尔赛宫的厅堂、川普同款浴室和三只京巴的名字——Astor、Vanderbilt、Rockfeller。

阿斯特(Astor)无疑是老钱中的老钱,阿斯特夫人卡罗琳当年可看不起靠铁路大发横财、后来居上的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家族。不妨借助另一部电影《纯真年代》回归阿斯特家族最光芒夺目的镀金年代。

不知各位有否注意过老马根据Edith Wharton小说《纯真年代》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开场——满剧院的纽约上流社会都期待着散场后在波伏家的舞厅举行的盛大舞会。随后就出现了丹尼尔·戴·刘易斯抵达舞会现场的华丽片段。

波伏夫人的原型其实就是阿斯特夫人(瑞吉创始人的母上),阿斯特夫人在第五大道的私邸和剧中一样,悬挂着夫人的巨幅全身像(现悬挂于大都会)、拥有罕见的私人舞厅、其盛宴是每个圈中人士都翘首期盼的。阿斯特夫人掌管着一本载有400位贵客的名册,能被载入这本名册的才算真正跻身当时的纽约上流社交圈。

《纯正年代》里的种种恢弘华美的场景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都和阿斯特夫人、其古堡式豪宅、其堪比梦境的Midnight Supper息息相关。

不过,这座位于第五大道840号的四层法式文艺复兴古堡并非阿斯特四世及其母上的最初住址,之所以迁居于此与另一座传奇酒店的崛起有关。

阿斯特四世、及其堂兄威廉·华尔道夫原本住在第五大道和33街交汇处两座并排而立的大宅,1897年,威廉推倒了自己的大宅,盖起了11层高的华尔道夫饭店(此华尔道夫非如今矗立公园大道301号的华尔道夫)。使阿斯特四世的豪宅完全淹没于华尔道夫投射的巨大阴影中。

阿斯特四世在给自己和母亲在第五大道840-842号盖大宅的同时还做了另一件事儿,紧挨着华尔道夫酒店盖起了阿斯多利亚饭店,与堂兄的华尔道夫酒店合并后也就构成了后来如雷贯耳的Waldorf=Astoria,串联两者的走廊就是如今盛名的孔雀径。此华尔道夫的最终命运是——于1929年推倒,为帝国大厦的崛起腾出位置。

华尔道夫是成功的,但随着社交重心东移至中央公园,阿斯特四世开始筹划在临近中央公园处缔造新酒店,这就成就了落成于1904年、由大名鼎鼎的Trowbridge & Livingston建筑事务所操刀、呈艺术风格的瑞吉酒店。

“瑞吉“之名取自纽约州北部风光秀美的瑞吉湖,那是19世纪后期纽约权贵精英的夏日避世天堂。可见,阿斯特四世有意将其打造为纽约城中隐逸和社交据点。

为了令瑞吉的呈现极尽梦幻、革新,并实现“全球最佳酒店“的构想,阿斯特四世没有给酒店设计师设定预算,任由其施展创作功力。

瑞吉的最终呈现不负重望:挑高6.4米的大堂运用大篇幅大理石和镀金描绘纽约今昔,同时尽显空间即奢华的哲思;酒店各设施恍若宇宙的嘉年华,印度扒房、中国茶室、西班牙休息室、庞贝风格桌球室、德国狩猎室共处同一屋檐下;为了达到足不出城即可感受隐居的逍遥感,9楼的私人包厢仿造成富豪游艇的船舱,并用壁画描绘长岛景致;各套房被赋予各自鲜明的特性——新艺术风格的、帝国时代风格的、文艺复兴式的、致敬凡尔赛的......

不过,最令瑞吉脱颖而出的莫过于先锋科技的植入——厨房和宴会厅间有专门运送食物的电梯、制冰器每天制冰120吨、各层都设有电控防火门、还有当年极尽“黑科技“的空调。

▲ 瑞吉还极为体贴地在门前为门童打造了抵御严寒的玻璃亭子,这个亭子至今仍可施展魔法,当客人需要叫出租时,门童可以走进玻璃亭,按下电钮,雨棚上方的霓虹灯就会向来往的的哥发出召唤,免除了门童冒着严寒和暴雨打车的狼狈。

2

从"喜来登瑞吉"

到"万豪的瑞吉"

阿斯特四世在瑞吉开业次年又揭幕了Knickerbocker,但未能复制瑞吉的成功。不久后,阿斯特四世和第一任妻子的离婚闹得沸沸扬扬,为避风头,他和第二任妻子玛德琳远赴欧洲,最终又因玛德琳怀孕而提前回国。不幸的是,他们返美时搭载的是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的惨剧夺走了阿斯特四世的生命,其妻幸免于难,并在船难后不久诞下了Vincent Astor。

瑞吉酒店在几经易手后,于1966年被喜来登集团购得,易名瑞吉喜来登。随后的几次重大翻修及转手巩固了其全球一线酒店的地位,并完成了由孤店到奢牌的蜕变。

1988    闭门展开彻底翻修

1991    在经历了耗资1亿美金的翻修后重回全球一线酒店神坛

1992    ITT喜来登将旗下28间顶级酒店收录于Luxury Collection

1998    喜达屋从ITT手中购得喜来登,并将瑞吉拓为奢牌线,纽约瑞吉为旗舰

2006    纽约瑞吉8-11层转型为有48个单元构成的瑞吉住宅俱乐部

2013    展开耗资9000万美金的彻底翻修,附加健身房和新餐厅

2015    万豪鲸吞喜达屋,瑞吉变身万豪系奢牌

3

瑞吉符号

成为一间瑞吉酒店,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我将这些瑞吉符号整理如下:

血腥玛丽

纽约瑞吉是血腥玛丽的诞生地,于是,各地瑞吉有了融入当地特质的血腥玛丽版本。沿海的深圳会掺入海盐、成都会融入川辣、佛罗伦萨用意大利烈酒Grappa替代了伏特加......

军刀开香槟

用军刀开香槟是瑞吉日夜交替时进行的一项传统,当然,如今也衍生了一系列“接地气“的表达。比如,巴厘岛会运用火把舞。

管家

自认为自主能力还算强的我不觉得是能用好或评判好管家服务的人(加之当下跟风提出管家理念的酒店不计其数),但时间和空间为至尊奢侈品、论归属感为酒店至高境界的当下,有人可以把你从抓狂的开包和打包中解放出来,有人能悉心遵照你的喜好行事,显然弥足珍贵。

跨界

跨界绝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我依然清楚头一次看到把BV和Dior的品牌精神融入套房的惊艳。

令套房充满Tiffany蓝和Tiffany银器、让宾利的座驾场景由路上无缝铺展到居室、让Jason Wu操刀瑞吉特款手袋和丝巾、让调香师Carlos Huber以镀金年代和《400》名单为灵感创作香氛蜡烛.....

更妙的在于“衣帽间血拼“,即和精品百货Neiman Marcus合作,宾客在入住前告知自己的时尚Icon和衣码鞋号,形象顾问提前将所有潜在战利品摆入客房衣帽间供宾客在屋里选购。

触电

 瑞吉有着数不胜数的从影经历。《穿普拉达的恶魔》中,Simon Baker为安妮·海瑟薇搞到尚未出版的哈利波特手稿后,约定的交接地点是瑞吉。

巴黎之行中,他们下榻的酒店并非在巴黎(小说中描述是巴黎丽兹),而是在纽约瑞吉,多亏了瑞吉的法式内饰。

这场巴黎戏穿帮有点厉害,因为窗外是和纽约瑞吉一街之隔的纽约半岛。

《北京爱上西雅图》里,汤唯在纽约酒店订在纽约瑞吉(外景镜头),尽管内景是在温哥华瑰丽Hotel Georgia完成的,但瑞吉高区确实有公园景观房。

《教父》那场超出名的大清洗戏,旋转门刺杀戏借用的是纽约瑞吉的金色旋转门。另外,邬君梅也有部叫《上海红美丽》的戏,里面有大段上海瑞吉红塔的戏码。07年007首次在中国上映时,我还真跑去影城朝圣了有丹尼尔·克雷格和艾娃·格林助阵的首映红毯,门外停的保姆车上赫然刻着“瑞吉“的Logo(那时的瑞吉红塔)。

比较近的瑞吉出镜自然少不了《摘金奇缘》里Gemma Chan饰演的Astrid气场十足的出场,背衬吉隆坡瑞吉当代由不失古典的内饰那个恰到好处。

阿斯特四世

在世界各地的家

如今,每间瑞吉都尊崇“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的营造主题(阿斯特四世本身就是一位旅行狂人),无论新旧建筑都会恰如其分地表达对镀金年代的敬意、及对阿斯特四世气韵和喜好的体现。当下,阿斯特四世在全球有42处已落成的私邸,另至少有4处“阿斯特之家“正在雕琢,先看3处“曾为阿斯特四世之家“。

伦敦

The Lanesborough

如今归入Oetker阵营的伦敦Lanesborough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刚变身酒店时挂牌瑰丽,而后转入瑞吉名下,我还翻出了瑞吉时期的brochure。

前一周刚在伦敦尝试了这间,封存完好的乡间大宅氛围和无比强大的水疗设施(Oetker新建)都令其存为伦敦最独特的旅居所在。

纽约

The Essex House

在纽约下过双黄的酒店奢牌可不只文华东方(The Mark曾是MO)和四季(纽约回到了双四季时代,不过Pierre也曾为四季),瑞吉的发源地纽约也曾是“双瑞吉“布局。

相比瑞吉创世旗舰,这间昔日的The St. Regis Club at The Essex House毫不客气地占据了中央公园南边第一排中部位置的19-39层,中央公园的绿洲景致美到让人屏息。

其精巧体量和俱乐部氛围令其私邸范儿十足。酒店曾短期为Jumeirah,如今挂上了JW万豪的牌匾。

上海

瑞吉红塔

瑞吉红塔除了管家服务,还在上海开创了很多创举,乞丐房即标配数千大洋的Aeron人体工学椅、并设置了跃层格局的皇家套房,其浴室、镜面、掺入金粉的水晶吊灯的造价在当年的上海都堪称奇迹。酒店如今被收编在豪华精选。

/现役瑞吉/

纽约

除了前述提到诸多亮点,纽约瑞吉的精髓无疑是时光留痕及其风格迥异的套房。第五大道、米兰、迪奥、Tiffany、宾利,每个命题皆有一派令人眼前一亮的旅居盛宴。

King Cole Bar里的壁画原先位于阿斯特四世的另一间酒店Knickerbocker。

休斯顿

这件瑞吉的早期力作尽管并非古董建筑,但完美呈现了旧世界的迷人风貌,虚实并进的手法尽显高贵稳重的同时,也让人忍俊不禁。

旧金山

2005年落成的瑞吉旧金山分号,大胆启用了出品明快简约的设计组合Yabu Pushelberg,为保守老派的瑞吉引入了清新的当代之风,对推动瑞吉品牌的现代化进程功不可没。

SOM操刀的建筑恍若当代雕塑,包括美国前总统在内的很多大亨都购置了酒店之上的住宅单元。而酒店的拥趸则包括阿汤哥、碧昂斯、和波姬·小丝。

为了契合环绕酒店的诸多艺术圣殿(包括MoMA),Yabu尝试将酒店空间装扮成当代艺术馆,其客房恍若可住的当代艺术展间。揽入无敌景致的窗户俨然酒店最引以为傲的艺术陈列。

BORA BORA

这间度假村刚开不久就引得妮可·基德曼和凯斯·厄本两口子前去蜜月。伊瓦·朗格利亚在内的诸多美人也都将其征为隐世据点。为此,一些高阶别墅很知趣地配备了直通直升机平台的秘径,确保名人最珍视的隐私滴水不漏。

当然,酒店最令人赞叹的从来都是无可挑剔的五十度蓝海水及美妙的生态。

上海

静安瑞吉出自我最心水的设计事务所之一——GA(他们操刀了东京皇宫饭店、伦敦Corinthia等深得我心的酒店)。

恢弘的酒店大堂层层递进,有对传统中式大宅场景的演绎、也不失对老上海花园洋房的敬意,深藏大堂尽头的圆月造型吊灯与传统枝形吊灯相映成趣,端庄又不失调皮。

马尔代夫

这座阿斯特四世水上之家,将阿斯特四世丰富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阿斯特四世可是写过小说的人)。酒店的很多建筑物被幻化为水生物,尽显陆地与水交融的无限可能。

香港

回到最新揭幕的香港瑞吉,一部分看官觉得傅厚民的表达太过温婉,很难直观感受到突破,另一派则对其高昂的房价疑惑不解。个人觉得,一百间出头的精巧体量是令香港瑞吉迷人的一大因素。另外,傅厚民在这件作品中所做的表达也是细腻精妙的。

比如在客房中,除了傅厚民招牌的印象画布式地毯和“宫灯“,还引入了致敬阿斯特四式的床头和扶手椅,床背板其实影射了香港街头商铺的卷帘门。镀金年代的优雅风范和香港本地的市井气息交融得迷人又流畅。

▲ 傅厚民钟爱的沉静薰衣草色冲撞耀眼的橙色屏风镶板,浓烈的冲突感让人很振奋也很提神。

▲ 有海景相伴的高阶套房在通透的海景和采光外,还引入了庭院的神韵,置身其间,如同在精美的园艺间闲庭信步。

▲ 八角形和圆形浴缸有致交融,半围起圆形浴缸的坐凳更是神来之笔。另外,傅厚民再次展现了其如有神助的选材功力,石材上流畅自如的花纹起到了极为惊艳的装点效果。

再回到文首提到的酒店到达大厅,革新演绎的壁炉、吊灯和坐席在默默致敬镀金年代。铜屏风将厅堂分割成一个个若即若离的小厅,仿佛不标示文字和箭头的指引牌,静静操作着宾客的动线。大篇幅运用的石材被刻意抛去了光芒,以朦胧感展现家应有的深邃与宁静。

来源:樊森的酒店Lab

原标题:瑞吉:我不是酒店,而是阿斯特四世在世界各地的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