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面四川 晓晨
三十而立!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三十岁的人生在历经磨练后自立于世;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三十年岁月,如果一部风雨兼程的发展史……
每天,赶着快节奏步伐出门,步履匆匆,偶尔经过你,却从未停下静静地欣赏。五大花园,或者叫他“晋阳路“、“龙爪堰“、“”金楠天街……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十年……
多想停下脚步,触摸那厚重的回忆;多想驻足静思,感受曾经与表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1986年的一天,表弟出生在这里,我只比表弟大两岁!
时光流转,原来的老房子、良田、篱笆上的瓜果、房前的池塘、甚至是犬吠声早已不见,但少从过去的老照片中,依稀还有片段时不时的一闲而过。
好像长大后,翻看这些已泛黄的照片,虽现在已告别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龄。但因工作的缘故,时常会去到金楠天街,虽只是短暂的停留,但愈久,反而愈像个匆忙的过客,来不及看一眼。
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我们的目标明确又毫不拖泥带水,而在此,带给我的好像只是成了一段必经之路的短短一程。
五大花园,这里不是一个整体,但我们却可以用线段划分,用时间精确,比起品味老城,我们在意的仿佛仅仅是对这里曾经有过的回忆……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成都红运花园(摄影/晓晨)
Part 1
朦胧的天,湿冷的空气,湿了多少时光。
斜风弄影之下,这里又承载了多少人的多少回忆。
清点岁月,只叹流年如梦,唯有对此的回忆,只愿用文字深藏于此……
踌蹉在回忆的路口,一时间,仿佛像个陌生人般望着自己地过往。
这里的每一个脚印也都仿佛是在邂逅每一个日出——每一次迈进,都是没有退路的前行。
只是脚印里盛满的,是犹如涟漪般的点滴过往,沉重而略显忧伤。
入眼处,一层薄雾,侵染衣衫,湿了泪角,也湿了曾经在此成长过的每个人对这里的无限眷念……
——眷念之下,是城市发展步伐的缓缓展开,而这里的小区,仿佛让时间停滞,可说、可圈、可点,都有着达多的人情世故,回味无穷!
▲红运花园一角(摄影/晓晨)
邻里间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行走于此,行走在拥挤的小区道路之中,散发着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活的气息。
这里的人们,大多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也有外来的房客。
这里的老人,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围坐在楼下,下棋、打麻将、喝喝茶、聊聊天……或带着自己的孙子,在院子里买点零食什么的,每天都过得那么充实而又实在。
清晨年轻人一个个上班经过他们,轻声地打着招呼,老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又是谁家的闺女,在哪儿上班,又或者那是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
看着爷爷奶奶,推着车,或牵着那稚嫩的小手送孙子上学的场景,一时间,回忆涌现——老小区的人际关系就是这么的纯朴而富有温度。
当然,也许这只不过是我的臆想,只不过是我对此回忆的点滴之情。
▲五大花园某小区一角(摄影/晓晨)
Part 2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却也是公平的……
日日夜夜,每一个游走在这里的人们,无不抱着自己的生活状况叹气,然后在一个偶然的早上却又发现——原来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深渊里无法释怀。
或许住在这里的人们,想要改变,却从没做出过改变的姿态,想要遗忘却从没试着遗忘过……
从龙爪堰一直走到龙楠天街,这里的一切都与34年前所见不一样,特别是从小到毕业再到现在,随意时间点滴的流逝,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如同电影般讲述着区域的变化。
▲成都晋阳路(摄影/晓晨)
特别是今年这个冬天,视乎来得特别早,以至还没来得及看见落叶就看见看见树枝已光秃。但傍晚川流在路上的车灯,却显得那么的温暖。
耳机里传来的歌声,伴着斑驳的路灯下的倒影,忽明忽暗中开始有恍惚的感觉。
闭眼深吸着略带寒意的空气,脑海里闪现的,是与表弟坐在电视机前,玩超级玛丽、冒险岛、坦克大战时的场景……又或是在池塘边的表弟家,与他一同开着Win98,一遍又一遍地用Word排着小报……
——想一个游戏,回想一段经历,在那些回不去的岁月里,我们视乎什么也没留下,两手空空地继续前行。
…………
修路、修房子、修商场……成都其实每天都在改变,城市扩大了,楼长高了,路扩宽了,有些时候真觉得“变”得连老成都人都不一定能记得她从前的模样了。
▲五大花园一景(摄影/晓晨)
这些年,这里又是如何被改变的?
记得最初的一环,外还农田的时候,这里便诞生了当年最“洋盘”的住宅小区。那个时候,成都人还知道什么是内双楠,外双南,只知道,房子可以卖到666元/平米,很贵,住在这里的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如今,这里被称为外双楠,有一部分,也被划入了武侯新城,以至于很难想象,上世纪90年代的这里,一个叫红运花园的楼盘开启了成都人居的新时代。当时的五大花园,开着奔驰宝马,住在这里是成都富豪阶层的典型标志。
而后的金林半岛、草堂之春这些让成都人耳熟能详的豪宅,也都是在21世纪初出现在浣花溪板块的。
其实,在这些如今成都最高档的别墅群出现之前,包括武侯别墅、领袖别墅周边曾经其实都是一些坑坑洼洼的棚户区,与如今的这里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Part 3
改革开放40年了,如今的80后们也纷纷成家立业。
而在小编的记忆中,这里的农田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一条条马路,一个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的拔地而起。
再闻不到风中飘荡的青草香,再看不到迎风飞舞的红蜻蜓。没了过去的池塘,没了熟悉的风景,依然走在过去回忆中的田间路上。
过去低矮的小平房,成了高层住宅楼,成了金楠天街。过去表弟家的一亩三分田,如今也成了鹭岛国际社区。
▲成都鹭岛国际社区(摄影/晓晨)
过去的空地,成了公园,就连过去的清水河,也都成了以市树银杏、市花芙蓉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五大花园变了,变大了,变美了,变得如果不是行走在五大花园的老小区里,已越来越让人不认识了。
而我们,一群见证了城市发展的80后们,也在变化中逐渐成长。
30多年过去了,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少不更事再到中年,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从原来的平房住进了100多平米的花园洋房。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十字方针,使城市的边缘不断向外扩展。
▲龙湖金楠天街(摄影/晓晨)
外地务工人员住进中央花园、红运花园,也算在成都扎根了……
…………
行走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变化带来的美好,但这里的人,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一切又仿佛不曾改变——或许只是在我们所拥有的不短的年华里回忆罢了。
但毕竟城市的发展却始终在蜕变,未来的五大花园会成什么样,给人无尽遐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