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半价买房、购房最高补贴60万,抢人大战持续升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半价买房、购房最高补贴60万,抢人大战持续升温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得年轻人则得天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阵子,鹤岗楼房“白菜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风波,据报道:该市今年3月份住房均价为1240元/平方米,其中九州兴建小区周围仅为300元/平方米,320平方米的复式高层只要15万元。

一时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地区的小城迅速的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白菜价”的背后更需关注的是该类收缩型城市的未来与发展。人口外流严重、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落后等多种原因使其缺乏了活力。

继鹤岗的“白菜价”一夜成名后,内蒙古呼和浩特半价买房再一次刷屏。

自进入2019年来,各地的人才之争愈演愈烈,4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也发出大招: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往届3年及以内),可半价买房。

该文件指出为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切实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青年人才在呼和浩特创业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本办法。

文件第七条指出大学毕业生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按照项目所在区域市场价格的50%确定,产权交易涉及相关税费按规定由建设单位和购房者分别承担,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市场价格每年调整一次,由辖区政府提出,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执行。采取按揭或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最低可按20%支付。

大学生公寓免租金周期为2年,超过2年仍需续租的,按照公租房标准缴纳租金,居住涉及的水、电、气、暖和物业费用由承租人承担。

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可申租大学生公寓,其中已婚大学毕业生且具有呼和浩特市户籍的,可申购大学生住宅。夫妻双方均符合申购条件的,最多可申购一套大学生住宅。

呼和浩特为和会推出此类政策?

根据201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8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12.64万人,在内蒙古12个盟市中居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赤峰市432.18万人、通辽市313.32万人。

具体看,2018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为312.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32万人,比上年增加3.15万人,城镇化率为69.83%,比上年提高0.75个百分点,属于中型城市。但人口增量明显比不上杭州、武汉、长沙、西安、南京等强二线城市,更随着该型城市的人才政策频出,呼和浩特的吸引力更显得微不足道,“抢人”势在必行。

而在房价方面,刚公布的3月房价数据显示,呼和浩特房价涨幅居前,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2.8%,环比涨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安的24.4%;二手房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20.8%,同比涨幅全国第一。

而早在去年8月,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网发布《我市将多措并举调控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明确全面停止房地产去库存调控措施,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作为房地产调控的总体目标,拟采取多项措施调控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去化周期由2018年7月的10个月升至2019年3月的17个月,呼市商品住宅库存再度形成了一定的积压。

不过这次出台政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抢人”。

宁波引进人才购房最高补贴60万

除呼和浩特外,4月21日,“宁波发布”消息称,对5类人才给予安家补助或购房补贴。五类人才分别为高层次人才、基础人才、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青年精英人才、青年留学归国人才。

在补助额度最高的人才类别——高层次人才中,宁波人才新政又将其细分为顶尖人才、特优人才等五小类,安家补助额度为15万~800万元,而购房补贴规定为“购房总额20%,最高20万~60万元”。

其中最高60万元的购房补贴,针对的是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人才、“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条件相对宽松的“其他人才”而言,最高只能拿到8万元购房补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宁波此次人才政策对于降低购房成本、刺激住房消费等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近期多地的人才政策,出发点都是“引智”而非“救市”,但客观来说,确实会刺激楼市交易。尤其是3月份的小阳春态势,多少会带来市场预期的调整,人才住房补贴力度较大的城市随后可能会出现住房交易活跃的现象,这个过程中也要防范房价炒作等风险。

南京落户政策会进一步放松?

4月17日,南京日报A9版整版刊发了《专家谈抢抓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新政机遇——调整政策扩大人口规模增强城市竞争力》。

文章内指出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人口规模偏小,不仅影响了南京的首位度,也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南京市社科院、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吴海瑾建议南京首先调整人才引进结构,放宽技能型人才落户要求。“落户政策可以更加聚焦行业需求、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产业发展确定人才引进标准,而不是仅限于博士、海归等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同样应该重视。”她说,南京可以继续放宽高级技师、技师落户条件,放宽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院校毕业生落户条件。

此外,吴海瑾还建议在‘特别合作区’尝试构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南京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可以在‘特别合作区’尝试构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鼓励宁镇扬城市群及南京都市圈内户籍、居住证以及以户籍、居住证为载体的各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互认,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都市圈内人才要素等市场经济发展要素资源自由流动、自由配置,推进南京都市圈健康发展。

其实早在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少城市落户条件将进一步放松。

2月27日,南京市发文,将自2018年3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的实施办法(试行)》继续试行一年。也就是说40岁以下本科可以直接落户南京,先落户后就业,研究生落户南京不受年龄限制,但专科落户依旧受限制。积分落户的门槛也相对放宽,由“2年内连续缴纳社保”变为“累计缴纳社保不少于24个月”。

此外,4月4日,南京市房产局保障处副处长于飞在“人才安居工程政策”的专场宣讲会上透露,25周岁以内本科毕业生,来南京工作,不落户无社保也能直接在南京买房,博士生未来买房的贷款额度或将再提升。

这一新政还有细节,年龄应在25周岁以下,毕业2年内在我市就业且签订一年合同。

不过,于飞也同样表示,这只是针对人才开了一道很小的口子。为了支持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在本市无住房、购买首套房的,可不受户籍限制。目前新政还在筹备中,尚未颁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半价买房、购房最高补贴60万,抢人大战持续升温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得年轻人则得天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阵子,鹤岗楼房“白菜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风波,据报道:该市今年3月份住房均价为1240元/平方米,其中九州兴建小区周围仅为300元/平方米,320平方米的复式高层只要15万元。

一时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地区的小城迅速的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白菜价”的背后更需关注的是该类收缩型城市的未来与发展。人口外流严重、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落后等多种原因使其缺乏了活力。

继鹤岗的“白菜价”一夜成名后,内蒙古呼和浩特半价买房再一次刷屏。

自进入2019年来,各地的人才之争愈演愈烈,4月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也发出大招: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往届3年及以内),可半价买房。

该文件指出为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切实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青年人才在呼和浩特创业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本办法。

文件第七条指出大学毕业生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按照项目所在区域市场价格的50%确定,产权交易涉及相关税费按规定由建设单位和购房者分别承担,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市场价格每年调整一次,由辖区政府提出,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执行。采取按揭或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最低可按20%支付。

大学生公寓免租金周期为2年,超过2年仍需续租的,按照公租房标准缴纳租金,居住涉及的水、电、气、暖和物业费用由承租人承担。

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可申租大学生公寓,其中已婚大学毕业生且具有呼和浩特市户籍的,可申购大学生住宅。夫妻双方均符合申购条件的,最多可申购一套大学生住宅。

呼和浩特为和会推出此类政策?

根据201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8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12.64万人,在内蒙古12个盟市中居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赤峰市432.18万人、通辽市313.32万人。

具体看,2018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为312.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32万人,比上年增加3.15万人,城镇化率为69.83%,比上年提高0.75个百分点,属于中型城市。但人口增量明显比不上杭州、武汉、长沙、西安、南京等强二线城市,更随着该型城市的人才政策频出,呼和浩特的吸引力更显得微不足道,“抢人”势在必行。

而在房价方面,刚公布的3月房价数据显示,呼和浩特房价涨幅居前,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2.8%,环比涨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安的24.4%;二手房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20.8%,同比涨幅全国第一。

而早在去年8月,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网发布《我市将多措并举调控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明确全面停止房地产去库存调控措施,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作为房地产调控的总体目标,拟采取多项措施调控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去化周期由2018年7月的10个月升至2019年3月的17个月,呼市商品住宅库存再度形成了一定的积压。

不过这次出台政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抢人”。

宁波引进人才购房最高补贴60万

除呼和浩特外,4月21日,“宁波发布”消息称,对5类人才给予安家补助或购房补贴。五类人才分别为高层次人才、基础人才、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青年精英人才、青年留学归国人才。

在补助额度最高的人才类别——高层次人才中,宁波人才新政又将其细分为顶尖人才、特优人才等五小类,安家补助额度为15万~800万元,而购房补贴规定为“购房总额20%,最高20万~60万元”。

其中最高60万元的购房补贴,针对的是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人才、“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内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条件相对宽松的“其他人才”而言,最高只能拿到8万元购房补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宁波此次人才政策对于降低购房成本、刺激住房消费等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近期多地的人才政策,出发点都是“引智”而非“救市”,但客观来说,确实会刺激楼市交易。尤其是3月份的小阳春态势,多少会带来市场预期的调整,人才住房补贴力度较大的城市随后可能会出现住房交易活跃的现象,这个过程中也要防范房价炒作等风险。

南京落户政策会进一步放松?

4月17日,南京日报A9版整版刊发了《专家谈抢抓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新政机遇——调整政策扩大人口规模增强城市竞争力》。

文章内指出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人口规模偏小,不仅影响了南京的首位度,也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南京市社科院、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吴海瑾建议南京首先调整人才引进结构,放宽技能型人才落户要求。“落户政策可以更加聚焦行业需求、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产业发展确定人才引进标准,而不是仅限于博士、海归等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同样应该重视。”她说,南京可以继续放宽高级技师、技师落户条件,放宽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院校毕业生落户条件。

此外,吴海瑾还建议在‘特别合作区’尝试构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南京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可以在‘特别合作区’尝试构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鼓励宁镇扬城市群及南京都市圈内户籍、居住证以及以户籍、居住证为载体的各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互认,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都市圈内人才要素等市场经济发展要素资源自由流动、自由配置,推进南京都市圈健康发展。

其实早在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少城市落户条件将进一步放松。

2月27日,南京市发文,将自2018年3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的实施办法(试行)》继续试行一年。也就是说40岁以下本科可以直接落户南京,先落户后就业,研究生落户南京不受年龄限制,但专科落户依旧受限制。积分落户的门槛也相对放宽,由“2年内连续缴纳社保”变为“累计缴纳社保不少于24个月”。

此外,4月4日,南京市房产局保障处副处长于飞在“人才安居工程政策”的专场宣讲会上透露,25周岁以内本科毕业生,来南京工作,不落户无社保也能直接在南京买房,博士生未来买房的贷款额度或将再提升。

这一新政还有细节,年龄应在25周岁以下,毕业2年内在我市就业且签订一年合同。

不过,于飞也同样表示,这只是针对人才开了一道很小的口子。为了支持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在本市无住房、购买首套房的,可不受户籍限制。目前新政还在筹备中,尚未颁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