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演讲实录】ziinlife吱音创始人杨熙黎:用创意驱动美好设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演讲实录】ziinlife吱音创始人杨熙黎:用创意驱动美好设计

吱音创始人杨熙黎认为“解决问题”、“美”、“情感共鸣”是吱音产品设计的三个层次。

吱音创始人兼CEO杨熙黎(图片由Vphoto拍摄)

4月20日,在界面新闻·面谈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一个创新品牌的设计修养”暨年轻人喜爱的十大设计新品牌评选颁奖活动中,ziinlife吱音创始人兼CEO在现场进行了主题为《用创意驱动美好设计》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杨熙黎现场发言实录(略有删减):

杨熙黎:大家好!我也先做个自我介绍,其实刚才听宋院长做的分享之后我有点紧张,让我有一种久违的闭塞的感觉。

 刚刚大家都说介绍背景,其实我是一个在文艺世家里成长的孩子,我周边有很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和作家,但是我的父母一直在跟我说,一不要做作家,二不要做艺术家,他说这个把它当作爱好就好了,其实我后来学的是计算机。但是生活就是很奇妙的事情,虽然说我远离艺术圈、文艺圈,但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还是投身到了家居设计这个行业里。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当时在国外看到了很多很好的设计品牌,发现在国内,可能大家想要买好设计的时候,没有更多的选择让大家来挑选。所以当时就创立了吱音这个品牌,因为我们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美好的设计。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它叫做a lovely surprise to be。为什么叫a lovely surprise 呢?其实吱音的初衷,就是希望家具跟人是可以有交流的,是可以产生情感共鸣的,所以用“吱”,另一层含义就是广为人知,我们希望能跟大家成为可以交流的朋友。所以在2013年的夏天,我们成立了这个品牌。

发展了五年多时间,到现在,我们旗下有了一个儿童家具品牌,也是在今年刚刚发布的,叫吱芽,我们鼓励小孩子和想象力做朋友。我们当时为什么要做原创设计?原创设计、创意设计对大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一直有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当时在一个展会上遇到了一个法国人,那个法国人看着我们的logo,他也不懂什么中文,说你这个肯定是日本品牌吧?因为你们中国人只会copy,你们中国人只会山寨,没有什么原创设计。所以我们当时一直心里头憋着这股劲,希望能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希望能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也有一些好的原创设计。

大家可以看到,吱音的设计有北欧风、日系,或者是中系,好像有很多元素,其实都不是。我们希望它背后的设计语言是简而含蓄,又有东方式的幽默在里面,每一个产品的背后都有很多巧思和故事。

我们一开始是从零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背景,团队很小,当时只有10个人,不会做市场营销,也不会做任何的东西,我们唯一所有的就是做好产品、做好设计。我其实也不是学设计的,我的合伙人是吱音的首席设计总监,我是作为一个设计小白,在跟着他一起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设计的。他一直和我讲,设计可能要有三层,像一个金字塔一样,第一层先是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然后用一些创意和巧思去解决这些问题。照片上的叫作达利圆桌,设计它是因为我们发现,当你把桌子靠近墙的时候,会出现两道尴尬的空隙,大家平常不觉得它是问题,但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就设计了一个桌子,让它可以卷叠上墙。怎么去实现它呢?我们当时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就想到了过去的竹简,我们把过去的竹简运用到产品中,当它卷叠上墙的时候是柔软的,但翻转下来之后又可以承重。所以它在家里,靠墙时是一个装饰物,同时也可以当边几来使用。

这个达利吧台桌和达利圆桌是同一系列的。为什么我在最后说“人生总曲折”,是因为我们在拍这个产品的故事时,想到了很多创业中的故事,所以每一句的背后都是我们当时的一些感想。

设计的第二层是“美”,这个很基本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这是基本的要求。很多人知道吱音是从梅花镜开始的,我们在说到原创设计的时候,从来不觉得它是一个发明创造,它不是从零开始的。只是我们把生活中可以发现到的一些美带回到家里。这个镜子的灵感来源于是从苏州园林,我们设计了一个花架,把它带回家。

“日出”也是这样。当时我们想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书桌,这个镜子是可以翻折的,把它放下去时就像日落,让你可以安心写字,当作一张书桌来使用,而把它反转出来时就像日出。

接下来的产品叫“荣光”(播放视频),为什么说“要努力发光,更要勇敢借光”?是因为中国人的哲学里常常觉得借光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我们当时设计“荣光”时是希望向环境借光,这个电视柜板发光并不是因为它插电了,而是我们用了一块导光板把环境中的光导到了电视柜的背后。我们还有很多创意巧思的功能,都是来自于向自己发问。比如这个优雅的沙发床,当时我问设计团队,为什么世界上看到的沙发床都这么丑?能不能做一张优雅的沙发床?(播放视频)照片上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日常中看它就是一张很优雅的沙发。

设计上最难的,其实就是产生情感共鸣,大家之前也有讲到。这张信凳是我们创业之初实现的第一把凳子,其实这个比例关系是完全不对的,但我们当时已经从大的工厂到小的作坊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工厂,最后是一个很小的作坊里的一个年轻的木匠实现了它,所有大厂都告诉我们这把凳子是不可能实现的,它的比例关系和角度是有问题的,是不可能成立的。后来我们不断地完善它,找到了很好的工厂,最后它成了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的比例,我们给它命名叫信凳,是因为我们觉得它代表了我们创业过程中的一些信念。因为它表面上看起来是摇摆不定的的样子,实际上是四点支地,非常坚固的,骨子里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抛开所有的一切,设计团队是我们公司的脑洞部,他们是一群非常有幽默感的孩子,在我们每个产品背后,我都可以介绍到它的点。比如拂袖椅,它的灵感源自东方绣袍。还有深呼吸床,床的背板是可以拉伸的,它的功能是节约了人背部的空间,让床不会有很厚重的床尾,但当你希望有一个支撑和靠背的时候,可以把靠背拉出来。还有那个suitcase,我们叫它“一个行走的衣柜”,因为它是一个行李箱、一个茶几和一个衣柜三种形态的结合,当你租房的时候,可以非常有仪式感地去用这个衣柜。当你安身立命了以后,有了自己的家时,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茶几来使用。每一个故事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泡泡玛特刚才有介绍到IP,我们也和universal studio合作了一个小黄人系列,枝芽也有和迪士尼合作。关于小黄人系列,我们当时不想只是做一个IP的搬运工,把这个图很简单地印在我们的产品上,所以做了不一样的设计,也很感谢他们让我们把小黄人变成了小黑人,这个茶几和这个沙发背后都是运用了一些这个IP的元素,但是它可以不突兀地,很有设计感地融入到家具中。

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热爱。刚才说到所有的品牌,大家好像都把优雅的那一面呈现在前,但在背后其实是无数的付出和努力、你们可能想象不到的困难和磨炼。这是我们设计部小伙伴的桌面,我们叫它小后花园,设计部还有其他小伙伴的桌面,上面有泡泡玛特的、猫王的很多产品。我觉得这是一个精神共鸣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我有一个Molly,我那个Molly是一个宇航员Molly,其实每个人的情感共鸣可能不一样,对我来说它是一个治愈,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看到它会觉得治愈,这是我的情感共鸣。

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热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中不一定完全只是家具,他也有自己热爱的部分,也会把一些杂志做成一些小花架。这个其实是我的合伙人,这是他在我们的工厂里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头上戴的这个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这其实是我们在3月的设计上海展上刚刚发布的岛屿沙发,这个沙发是功能性的,可以延展开来的,当你躲在里面时,它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孤岛。

说到创意与创新,其实吱音做了很多不一样的设计,里面有很多很丰富的语言和表达。我们从2017年开始从线上走到了线下,在上海开了吱音的生活馆,很奇妙的地方在于我把我过去成长的文艺环境都融入到了里面。这是一个浸入式的话剧体验,在我们的生活馆里可以上上下下,跟着主角一起来体验话剧。我们在朝阳大悦城也开启了一个线下的空间,我们希望它不只是一个家具卖场,所以它里面有着丰富的空间体验感。这就是刚才说到的吱音生活馆,里面有一个粉色的通道。还有我们在马当路做了一个吱音主题展,第一期是复古的回忆,那一套家具都是比较复古创新的产品,我们叫它“文艺复兴”。最近我们在做的是小黄人的特展。欢迎大家去朝阳大悦城体验。

最后,如果将来有同学想要做一个设计品牌,要创业的时候,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们当时也什么都没有,我们营销也没有团队,我一个人就等于一个市场部。但是当它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从0到1看见之后,其实现在更多的挑战是怎么能够让一支队伍更像一个人,这是我们设计部的团队和我们的小伙伴们。

谢谢大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演讲实录】ziinlife吱音创始人杨熙黎:用创意驱动美好设计

吱音创始人杨熙黎认为“解决问题”、“美”、“情感共鸣”是吱音产品设计的三个层次。

吱音创始人兼CEO杨熙黎(图片由Vphoto拍摄)

4月20日,在界面新闻·面谈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一个创新品牌的设计修养”暨年轻人喜爱的十大设计新品牌评选颁奖活动中,ziinlife吱音创始人兼CEO在现场进行了主题为《用创意驱动美好设计》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杨熙黎现场发言实录(略有删减):

杨熙黎:大家好!我也先做个自我介绍,其实刚才听宋院长做的分享之后我有点紧张,让我有一种久违的闭塞的感觉。

 刚刚大家都说介绍背景,其实我是一个在文艺世家里成长的孩子,我周边有很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和作家,但是我的父母一直在跟我说,一不要做作家,二不要做艺术家,他说这个把它当作爱好就好了,其实我后来学的是计算机。但是生活就是很奇妙的事情,虽然说我远离艺术圈、文艺圈,但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还是投身到了家居设计这个行业里。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当时在国外看到了很多很好的设计品牌,发现在国内,可能大家想要买好设计的时候,没有更多的选择让大家来挑选。所以当时就创立了吱音这个品牌,因为我们希望能够跟大家分享美好的设计。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它叫做a lovely surprise to be。为什么叫a lovely surprise 呢?其实吱音的初衷,就是希望家具跟人是可以有交流的,是可以产生情感共鸣的,所以用“吱”,另一层含义就是广为人知,我们希望能跟大家成为可以交流的朋友。所以在2013年的夏天,我们成立了这个品牌。

发展了五年多时间,到现在,我们旗下有了一个儿童家具品牌,也是在今年刚刚发布的,叫吱芽,我们鼓励小孩子和想象力做朋友。我们当时为什么要做原创设计?原创设计、创意设计对大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一直有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当时在一个展会上遇到了一个法国人,那个法国人看着我们的logo,他也不懂什么中文,说你这个肯定是日本品牌吧?因为你们中国人只会copy,你们中国人只会山寨,没有什么原创设计。所以我们当时一直心里头憋着这股劲,希望能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希望能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也有一些好的原创设计。

大家可以看到,吱音的设计有北欧风、日系,或者是中系,好像有很多元素,其实都不是。我们希望它背后的设计语言是简而含蓄,又有东方式的幽默在里面,每一个产品的背后都有很多巧思和故事。

我们一开始是从零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背景,团队很小,当时只有10个人,不会做市场营销,也不会做任何的东西,我们唯一所有的就是做好产品、做好设计。我其实也不是学设计的,我的合伙人是吱音的首席设计总监,我是作为一个设计小白,在跟着他一起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设计的。他一直和我讲,设计可能要有三层,像一个金字塔一样,第一层先是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然后用一些创意和巧思去解决这些问题。照片上的叫作达利圆桌,设计它是因为我们发现,当你把桌子靠近墙的时候,会出现两道尴尬的空隙,大家平常不觉得它是问题,但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就设计了一个桌子,让它可以卷叠上墙。怎么去实现它呢?我们当时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就想到了过去的竹简,我们把过去的竹简运用到产品中,当它卷叠上墙的时候是柔软的,但翻转下来之后又可以承重。所以它在家里,靠墙时是一个装饰物,同时也可以当边几来使用。

这个达利吧台桌和达利圆桌是同一系列的。为什么我在最后说“人生总曲折”,是因为我们在拍这个产品的故事时,想到了很多创业中的故事,所以每一句的背后都是我们当时的一些感想。

设计的第二层是“美”,这个很基本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这是基本的要求。很多人知道吱音是从梅花镜开始的,我们在说到原创设计的时候,从来不觉得它是一个发明创造,它不是从零开始的。只是我们把生活中可以发现到的一些美带回到家里。这个镜子的灵感来源于是从苏州园林,我们设计了一个花架,把它带回家。

“日出”也是这样。当时我们想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书桌,这个镜子是可以翻折的,把它放下去时就像日落,让你可以安心写字,当作一张书桌来使用,而把它反转出来时就像日出。

接下来的产品叫“荣光”(播放视频),为什么说“要努力发光,更要勇敢借光”?是因为中国人的哲学里常常觉得借光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我们当时设计“荣光”时是希望向环境借光,这个电视柜板发光并不是因为它插电了,而是我们用了一块导光板把环境中的光导到了电视柜的背后。我们还有很多创意巧思的功能,都是来自于向自己发问。比如这个优雅的沙发床,当时我问设计团队,为什么世界上看到的沙发床都这么丑?能不能做一张优雅的沙发床?(播放视频)照片上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日常中看它就是一张很优雅的沙发。

设计上最难的,其实就是产生情感共鸣,大家之前也有讲到。这张信凳是我们创业之初实现的第一把凳子,其实这个比例关系是完全不对的,但我们当时已经从大的工厂到小的作坊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工厂,最后是一个很小的作坊里的一个年轻的木匠实现了它,所有大厂都告诉我们这把凳子是不可能实现的,它的比例关系和角度是有问题的,是不可能成立的。后来我们不断地完善它,找到了很好的工厂,最后它成了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的比例,我们给它命名叫信凳,是因为我们觉得它代表了我们创业过程中的一些信念。因为它表面上看起来是摇摆不定的的样子,实际上是四点支地,非常坚固的,骨子里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抛开所有的一切,设计团队是我们公司的脑洞部,他们是一群非常有幽默感的孩子,在我们每个产品背后,我都可以介绍到它的点。比如拂袖椅,它的灵感源自东方绣袍。还有深呼吸床,床的背板是可以拉伸的,它的功能是节约了人背部的空间,让床不会有很厚重的床尾,但当你希望有一个支撑和靠背的时候,可以把靠背拉出来。还有那个suitcase,我们叫它“一个行走的衣柜”,因为它是一个行李箱、一个茶几和一个衣柜三种形态的结合,当你租房的时候,可以非常有仪式感地去用这个衣柜。当你安身立命了以后,有了自己的家时,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茶几来使用。每一个故事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泡泡玛特刚才有介绍到IP,我们也和universal studio合作了一个小黄人系列,枝芽也有和迪士尼合作。关于小黄人系列,我们当时不想只是做一个IP的搬运工,把这个图很简单地印在我们的产品上,所以做了不一样的设计,也很感谢他们让我们把小黄人变成了小黑人,这个茶几和这个沙发背后都是运用了一些这个IP的元素,但是它可以不突兀地,很有设计感地融入到家具中。

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热爱。刚才说到所有的品牌,大家好像都把优雅的那一面呈现在前,但在背后其实是无数的付出和努力、你们可能想象不到的困难和磨炼。这是我们设计部小伙伴的桌面,我们叫它小后花园,设计部还有其他小伙伴的桌面,上面有泡泡玛特的、猫王的很多产品。我觉得这是一个精神共鸣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我有一个Molly,我那个Molly是一个宇航员Molly,其实每个人的情感共鸣可能不一样,对我来说它是一个治愈,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看到它会觉得治愈,这是我的情感共鸣。

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热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中不一定完全只是家具,他也有自己热爱的部分,也会把一些杂志做成一些小花架。这个其实是我的合伙人,这是他在我们的工厂里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头上戴的这个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这其实是我们在3月的设计上海展上刚刚发布的岛屿沙发,这个沙发是功能性的,可以延展开来的,当你躲在里面时,它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孤岛。

说到创意与创新,其实吱音做了很多不一样的设计,里面有很多很丰富的语言和表达。我们从2017年开始从线上走到了线下,在上海开了吱音的生活馆,很奇妙的地方在于我把我过去成长的文艺环境都融入到了里面。这是一个浸入式的话剧体验,在我们的生活馆里可以上上下下,跟着主角一起来体验话剧。我们在朝阳大悦城也开启了一个线下的空间,我们希望它不只是一个家具卖场,所以它里面有着丰富的空间体验感。这就是刚才说到的吱音生活馆,里面有一个粉色的通道。还有我们在马当路做了一个吱音主题展,第一期是复古的回忆,那一套家具都是比较复古创新的产品,我们叫它“文艺复兴”。最近我们在做的是小黄人的特展。欢迎大家去朝阳大悦城体验。

最后,如果将来有同学想要做一个设计品牌,要创业的时候,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们当时也什么都没有,我们营销也没有团队,我一个人就等于一个市场部。但是当它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从0到1看见之后,其实现在更多的挑战是怎么能够让一支队伍更像一个人,这是我们设计部的团队和我们的小伙伴们。

谢谢大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