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圆桌实录】个性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守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圆桌实录】个性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守则

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ABCD合伙人&艺术指导广煜、貌似文化创始人毛婷、站酷网总编纪晓亮参与了圆桌环节讨论,共同探讨“个性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守则”。

4月20日,在界面新闻·面谈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一个创新品牌的设计修养”暨年轻人喜爱的十大设计新品牌评选颁奖活动中,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ABCD合伙人&艺术指导广煜、貌似文化创始人毛婷、站酷网总编纪晓亮参与了圆桌环节讨论,共同探讨“个性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守则”,以下为圆桌环节实录(略有删减):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参与本环节的圆桌讨论。首先有请各位嘉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像我们分享下,近期所关注的一个设计上的新趋势或新变化。首先有请青山周平先生。

青山周平:大家好,我是建筑师青山周平,来自日本,在北京大概14年的时间。我是建筑师,所以平时做建筑设计,或者空间设计,以及老房子的改造。我可能只能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在建筑设计行业当中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建筑也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功能性。

现在我们的建筑还是在现代建筑主义下的,这个是大概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建筑应该是按照功能性来设计的,功能是我们建筑时候的一个核心,功能确定它的造型,这是我们学习现代时代建筑的逻辑,但这个已经开始有变化了。就是因为功能性越来越少,比如说书店这样卖书的空间已经移到了我们的手机里面了,比如现在的办公的空间也因为我们办公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很多建筑空间里面功能性其实越来越没有办法成为我们做建筑设计的核心出发点去确定我们建筑设计的造型也好、平面也好、材料也好,之前是这样的,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现在比较好奇的是,当功能性不能确定建筑的时候,那什么会变成你做建筑设计时的一个核心的价值或者出发点呢?我相信这个不仅仅是我,可能是很多在做建筑的人会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

纪晓亮:我是站酷网的纪晓亮,在座应该很多人听说过我们站酷网,相信很多人也是我们的用户。站酷网是一个已经成立13年的设计师平台,应该也是在艺术设计品类里面国内规模非常大的网站,大不大其实并不是我们的追求,但是我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我虽然是学设计的,但是这十多年以来,一直在用一个站在设计师背后,或者站在他旁边看设计师表现的角度去看设计这件事。

在我看来,现在整个设计最大的趋势,就是像刚刚泡泡玛特的王总说的一样,我觉得跟我特别有同感,他说的时候我都有点惊着了,我们看到这个趋势,现在人群的细分跟大家观念的区分越来越严重,我俩想的例子都是一样的,就是关于连续剧的问题。确实是,现在好像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有几千万粉丝的网红,也有一些动辄就转发几亿的社会热点,但是这个事对比5年前、10年前,他仍然是只有非常少的人才知道的事。现在人群的急剧区别化给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我甚至悲观点说,现在已经很难出现一个产品能像之前那样可以征服大部分的市场,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站酷网总编纪晓亮

广煜:我叫广煜,是一名平面设计师,来自北京的A Black Cover Design,我在团队是艺术指导,是两位合伙人中的一个,我们团队平时的工作是涵盖的跟平面设计相关的一些领域,包括品牌的策划和产品包装,还有书籍、海报以及跟印刷和媒体相关的一些工作,这是我们大概的一些情况。

 关于趋势,我只能站在我专业的角度来看,如果站在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的话,现在全球化越来越快,这跟经济发展,比如说贸易自由、全球的政策有关,同时它也跟我们一些媒体的改变有关,比如说互联网的普及,然后就是有经济的原因,也有一些媒介改变的原因,就导致了大家的审美比较趋同,我说的趋同没有褒义或者贬义,比如说对于简洁可能是一种全球的追求这样的“趋同”。

ABCD合伙人兼艺术指导广煜

毛婷:大家好,我是毛婷,我是貌似文化的创始人,那个是我的设计公司。我的公司主要是做什么呢?大家可能知道比如说《奇葩说》,包括爱奇艺最近在上的《我是唱作人》,还有腾讯的《即刻电音》,包括湖南卫视的天猫双十一晚会等等。我本身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误打误撞地进入了综艺的市场,做的整体都是综艺和娱乐方面的设计。我两年前创立一个自己的牌子,叫Mao's IF,我今天穿的都是自己品牌的衣服,可以说是“移动的调色盘”。

我现在是在国内市场当中一个被更多年轻人看到的领域内从事设计,我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做了五年了,发现了圈子里面不同的改变,所以我只针对于在我自己的设计的圈子和在现在的媒体市场的一些和年轻态相关的感受。

首先我要说三个词,一个是速度,第二个是年轻化,第三个是潮流。这个是我看到的现在圈子里面的一些变化。

首先我说速度。比如说经常会有美院或者设计学院人的来到我公司工作,大家刚开始跟我工作的时候非常接受不了,就觉得这些东西很有趣,感觉做得也相对很精致,用了很多软件,比如说3D、AE、PS等等,觉得这个肯定是很大的工程,但其实我们做一场天猫双11的晚会,我们的工作时间从创意到执行完成只需要一个星期,要服务于20多个歌手,包括很多很多演员。包括前一段我们给王老吉做的凉茶的包装,包括最近在做一些快消品的包装设计,设计前期沟通的时候可能需要4、5天,但设计完稿时间给我3天时间,属于特别特别迅速,以致于我经常会一天21个小时都在工作,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我就发现,这个速度的快速感带来我们对于信息,包括一些创意,包括一些阅读的大量的媒介阅读,会经常去看国外各种的网站,不管是视频还是平面海报,或者是我们看艺术展览,或者是看很多与专业不相关的东西,因为你要涉及大量的信息。这个是为什么呢?随便举例啊,我们有个非常好的品牌是故宫,经常会做传统文化和时尚,或者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但是他们90%以上的产品设计看上去都很惨,我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问题,就是这个东西确实很考验设计师的能力,因为如果你要把一个东西设计得很好,你一定要对两种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你自己都不是一个很时髦的人,你要做一个很潮流的东西,我在想这个东西你能做好吗?因为你对于这个潮流的认知就是不完整的。如果你做一个很传统的东西,你对传统的东西又认知非常浅薄,你怎么能把这个传统又跟时尚结合好呢?所谓的跨界可能只是一种传播,或者一种噱头而已,并不能出现好的产品。为什么我说在这个时代虽然好,也会让大家很焦躁,是因为不管市场的需求、产品的更新,包括对设计师的各种专业、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量,又在一个非常快速的时间让你去把这些东西实现出来,其实是非常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能力的。出不来特别好的产品也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时间特别地紧张。

第二个就是年轻化。关于年轻化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因为我在综艺里面,包括和淘宝、天猫、爱奇艺、优酷、腾讯各大平台的合作,以及很多大型的传媒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经常会划分人群,比如是女性的年轻市场占百分之多少,男性会占百分之多少,所以为什么综艺总是会非常有趣、年轻化,因为女性市场非常大,而为什么又在这方面的广告需求特别多?像雪花啤酒的植入,像各种品牌的植入,这些品牌都会植入一些年轻人观看比较多的节目,比如说像《这就是街舞》、《中国有嘻哈》等等,因为年轻人观看的传播口发生了变化,他可能没有太多时间看书和杂志,但是他总是有个手机可以随便放这些视频,因为综艺它时间很短,我可能坐地铁,或者在跟别人讲话特别无聊的时候我看一下,这些传播口又给这些广告和需求,包括各个东西产生了信息的沟通,所以为什么品牌的设计不停地需要年轻化。

第三点是潮流。我是2017年下半年开始做的自己的服装品牌,我当时也没有关注国潮。但到2018年的时候发现天猫和淘宝各大平台,都在推国潮,比如李宁也在做各种跨界潮流。大家对这种东西需求量很大,但是对于国潮的真正理解还是我刚刚提到的,你对传统的认知和对于时尚和潮流的认知还是比较短,所以它看上去比较尴尬,可能一个品牌提出我立刻想要这个时间段推出这个产品,我会提前搬国外品牌模特儿要怎么搭配,衣服要怎么配,版型色彩直接抄,放上几个中文大字就觉得是国潮了,我觉得这个特别土。好在一点大家都在探索、在尝试,这个特别好。

貌似文化创始人毛婷

主持人:谢谢毛婷的分享,刚刚毛婷给我们提到了三个词,“速度”、“潮流”、“年轻化”,通过她的阐述我们看到这设计师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她的学习能力也要非常强。其实我们在座的四位嘉宾都是学设计出身,并且现在在不同的领域从事着设计相关的工作,也请嘉宾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我们分享下,您认为在学习设计和做设计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哪些思维框架?应该如何突破思维框架去创新?    首先,还是有请我们的广煜老师。

广煜:我本人的经历是尽量不要凭经验去完成一个作品,因为有可能长时间地做一个东西,或者做同类的东西的话,它会有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如果多去了解不同门类的设计的话,比如说我是做平面设计的,我多去观察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他们如何从某一个角度切入问题解决问题,我有可能会得来一些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用这种方法挪用到平面设计里面,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路径。我觉得比如平面设计师,因为他有些比较有经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经常会接相同类型的工作,我们可能就会容易用经验的方法去重复地处理一些事情,很难跳出一个对于原有的事情的理解。如果你通过观察一些别的行业,或者是别的设计门类,他们的工作方法的话,有可能会得来一些不一样的想法,这个是我的理解。

纪晓亮:我觉得设计师们最容易陷入的一个错误的思维框架,就是认为自己是艺术生。你知道高考分成文科生、理科生、艺术生,理科生特别讲理,文科生不太讲理,艺术生完全不讲理,艺术生有时候不但不以不讲理感到耻辱,还沾沾自喜,觉得我是一个艺术生我不用讲理。这是第一个框架。

第二个框架,有可能因为我们是设计平台的原因,看过的作品比较多,设计的东西比较多,就是会感觉到有时候设计师会陷入到对某种小技巧的炫耀或者追求的快感之中,我觉得可能平面是最严重的。

比如说今天活动需要一个主视觉,界面这个活动还好,如果是其他的活动,比如说“十大设计新品牌”这个标题给到设计师之后,他就开始想,这个“设”字是不是拉一下张出个花来啊,这个“界”字怎么能互相一穿插,这个箭头朝南、那个箭头朝北,这是哪个大师哪年用过的手法,要给他致敬一下,脑袋就开始想这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可怕的有相当一部分平面设计师看到这个之后特别开心,就觉得好帅呀、大神哪、太棒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有个比方,像原来那些书生们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等等,里面有很多需要质地的技巧,有很多很严密的规则。我觉得不管做什么设计师,现在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文字游戏里面去,反而忘了你究竟要干的事儿是什么。

这就是两个框架,太自以为是,觉得艺术生多了不起,再一个是特别愿意玩一些小游戏。尤其是一圈设计师坐到一块之后,这个画面就变得更激烈了。

广煜:他眼睛一直在看我,其实他就想说平面设计有这样的问题。

纪晓亮:因为我们网站平面设计师是最多的。

广煜:其实我拿到今天提问提纲的时候,我的回答是跟刚才完全不同,完全是跟纪晓亮先生所说的非常一致的。因为突破思维框架,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我们认为突破思维框架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所以我们才会提这个问题。当我坐在办公桌上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去想突破思维框架这个问题到底对不对的时候,我觉得单纯去聊突破思维框架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是一个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背后都有一个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非常规的方法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那它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比如说我看青山周平先生的空间设计,我觉得他对于狭小空间的处理方式和思考,不完全是他本人有创意的意愿,而是他更多地思考的是如何解决在一个特别局促的空间里大家如何生活,所以创新不是目的,而是一个结果。我认为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所谓的原则的话,我认为就是关注问题本身,跟刚才纪晓亮先生说的一样,就是设计的形式感其实并不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何要创作它的话,只是给一个形式感,它就没有意义了。

主持人:谢谢广煜老师和纪晓亮的精彩分享,广煜老师也提到了青山周平老师,那青山老师也一直在谈功能性和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里做设计和创意,我知道您也在很多学校里和同学们去分享这方面的想法,那么对于思维框架您怎么看?如果存在的话,应该如何去突破和创新呢?

青山周平:首先我的角度来讲,为什么要突破框架?我觉得框架这个东西是压我们的,现代社会的各种系统、大的系统,把我们“压住”,但我们希望开放。对我来说设计的角色是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性,比如说简单的例子,住宅,两室一厅、三室一厅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的比较好的住宅的模式,这个是我们当下时代住宅的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压住”我们。

我希望提供另一种可能性,让大家觉得,”啊,本来也可以这样的,也不一定要按照这个方式去生活的。“我觉得设计的价值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还是需要突破框架。对于我突破框架的方式是,我平时的习惯是希望尽量回到它的本质的状态,比如说彩虹,我们听到彩虹脑子里就会有一个七个颜色的图案出现,但其实我们看自然状态的彩虹的话,它不是七个颜色,它是一个很微妙的颜色的渐变,所以并不是七个颜色。我们现在觉得七个颜色,是因为现在的时代有这样一个框架在,而在过去的英国,认为彩虹是五个颜色,古代日本一些地方认为是两个颜色,所以彩虹可以说是有一百个颜色,也可以说是一万个颜色,因为它是一个渐变的。所以我们怎样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从七个颜色的彩虹回到渐变的彩虹,这个是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设计师突破框架需要一种态度。

另外,怎么样把自己的状态放在不常规的状态。比如说我原来很长时间住在胡同里,那胡同对于我这样一个日本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规的生活空间。我故意把自己的状态放在这种空间,然后看到胡同里经常会有很多大叔在胡同里不穿上半身衣服,我们会从这种场景里面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们在这种城市公共空间里可以不穿衣服呢?如果不去思考这个背后的原因的时候,你会认为这就是一个不文明的、个人的不好的行为而已,但如果继续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胡同里面的他们心理中家的范围和房子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他心理中的家的范围,就是延伸到城市的公共空间的时候,他认为那个空间是自己的家,所以他可以上半身不穿衣服。如果我自己把自己的身体放在胡同这种不常规的空间,那发现的这种不穿衣服的背后的原因就会成为我设计的灵感,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突破思维框架的方式。

毛婷:这个问题是我看完后最沮丧的一个问题,如果真的要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的回答方式肯定是“闭嘴”。因为我们所有说的所有的观点都是框架,这个其实是我自己在训练我自己的一种方式。我大学的时候,包括后来工作以后,我是极度反“logo's”主义的,我反一切观点和反一切固定和属性,包括风格等等所有的东西。因为当你一旦有了自己的观点,比如说我现在说这个观点其实也是框架,当你有一定的固定的观点和固定的形式,包括思考的路径的时候,你就已经有了框架,突破性就会很小。而我自己训练的方式,可以归结为一个词就是让自己不停地变化,不管是在任何的媒介里面变化,还是表现形式里面的变化,还是属性里面的变化,就是不停地变。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很沮丧呢?因为它很耗费你的精力和激情,当你没有太多精力和激情的时候你可能就想把自己框架了,但是还好,我现在还是有点激情。我训练我自己的方式有两种,第一个,我会每天穿不同风格的衣服,包括头型、配饰。我发现一个问题,当你穿一种风格的衣服,比如说你穿西装和穿运动衣,你上完身你会感觉今天一天的状态跟神态是不一样的,你会感觉我第二天变了一个人,我每天都会这样,我每天都会随我当天的心情去搭配我的服装,除非那个场合规定必须不能穿拖鞋了,我就框架了,我就不舒服了。

第二个,我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画画,我现在还保持这个习惯,我还画画,但是我画画大部分时间不用于商用的,就是因为自己想画。我会用各种媒介去表现,比如丙烯、油画、手绘板、铅笔都可以,而所选择的媒介也是当天我想要用的媒介,而不是因为我要写一套大纲,我今天要突出个什么风格什么之类的,当天我就想画,而且我当天有情绪的表达,或者是对于当天的事件和心情的表达时候,我会随机选择一个工具去表达,这也是练习我自己的一个变化的状态,我会从穿衣服和画画两个状态去表现,这个就是更加激发我的创造力的一种方式。

因为设计排除所有创意之类的,我们还是在做解决问题的事情,而解决问题的话,你毕竟是个交流的过程,你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服务,包括一些沟通和达成别人的共识和自我的共识的一种共鸣的东西、产物。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个框架,所以我只能说我可能没办法在工作里面去怎么样突破特别大的框架,但我可以在我自己的时间和我自己的生活方向来去突破框架。我让自己保持的状态就是永远不定性,但这个东西可能有一天也会截止,这个截止的关键点就在于我的激情和我的精力。

主持人:谢谢毛婷,她刚刚提到其实我们讨论框架本身无形中也是一个框架,刚刚毛婷分享了一些自己练习的方式,也希望能给我们在座的听众在自己创作的过程当中能有一些启发。

其实在设计风格上,刚刚广煜老师也提到一个词“趋同”,其实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大的风格的流行,比如说这两年家居会有北欧风的流行,像消费品类上有复古风潮流行,这里面我们看到很多非常出色的产品和设计,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出现了设计的千篇一律、同质化,不知道几位嘉宾如何看待设计上的千篇一律,或者同质化的现象?

青山周平:因为我不是做产品,我自己对这个产品本来这个方面也不是特别擅长。这个问题我可以分享一个我最近交流的时候听到的一个话。

前一段时间跟日本的一个非常火的咖啡品牌叫%咖啡,他们在京都、上海等很多地方有店,它的创始人是一个日本人,他们第一个店是在香港开的,生意稍微好一些的时候他在京都也开了店,但是他不是京都人,他是东京人,他自己的店开在京都,后来把这个咖啡店就做成一个从京都来的日本的咖啡品牌。这样的故事来到巴黎、来到伦敦、来到中东的时候,如果只是他把他的咖啡店说成是一个日本人在香港开的品牌再去欧洲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刚刚品牌起来的时候,他故意把自己的店开在京都,然后把品牌的战略调整到从京都来的日本的咖啡品牌,就成功了。

这种思维我完全没有,但我觉得听他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做品牌的思维还是要有这样一个感觉,把自己的品牌跟独特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纪晓亮:我一直认为设计师可以分成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我愿意叫他“科学家型”,或者“艺术家型”的设计师,他努力的方向叫极致,他要做的是一个可能什么用都没有,但就是很极致的东西。另外一种我姑且把他叫做“工程师型”,或者“运营者型”的设计师,他要解决的问题叫效率,我觉得会出现这种遮上标之后大家产品就长得差不多了的现象,其实背后显示出工程师型设计师在目前绝对的统治地位。

其实我觉得这个现象非常不好,任何一个风格出来之后,所有跟风者绝大多数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第一个建立这个风格的人是成功率最高的。所以我们自己作为设计师的话,我的建议还是希望艺术家型的设计师能多一点,一开始不要想这么多有的没的,像刚才毛婷形容的那样,每天就开开心心的,充满随机性完全发自本心的去做一些要做的事,这样反而是个比较好的策略。如果你没有这种发自本心的去创作一个东西的能力,你只有一个市场调研能力说现在什么风格占了上风,但其实作为公司可能还是能抢一点先行者的残羹冷炙,但是作为设计师我认为是非常不好的做法。所以我是比较愿意鼓励设计师们堵一下你就是下一个风格的发起者。我是这么想的。

主持人:谢谢纪老师,其实也是从人才的角度跟我们分享一下他对于设计师的不同的观点。其实我知道我们设计学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去尝试很多前瞻性的实验性的成果,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优秀的设计师从这个学校走出去,下一个是毛婷。其实我知道,像你的风格出来了以后也是被抄得很厉害了。

毛婷:从两个方面说吧,一个方面先说设计师本身的风格被同质化的问题。很多自己创立出风格的设计师,自己是挺不开心自己的风格被复制到好多遍地都是的感觉。因为你的风格极具有个人的特点,其实是因为你很多的经历包括过往,让你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人的性格问题,比如说我可能如果有一天发现另外一个人跟我性格很像站在我面前,我应该并不会对他感兴趣,我会觉得跟我一个相反的性格,跟我有不同观点的人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不太喜欢太多跟我风格一样,因为我建立出来这种风格,我就希望它属于我的一个小天地一样,就像自己的一个小卧室一样的感觉。

再说市场的同质化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公司的策略问题,比如我们先说北欧风、包括简约之类的。比如说无印良品做得很成功,比如一些北欧设计它比较适合家内的搭配,价格又不会非常昂贵,比如说你用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风格的话,它的所有的屋内的摆设和配件是很讲究的,包括一个玩具的摆放和家居装饰搭不搭配,这样子会对购买者的物质方面的水平会有要求。而简约风呢,在心灵上来说,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回家的时候需要一个很安静的空间,会比较放松的状态,从购买的需求来说,更便于流通市场,因为它的价格相对比较平民化,还是会比较有接受度,又能体现你的一个基本的生活需求,二又能给生活添加一些色彩,而在这样一个购买者的需求方面来说,公司方面肯定有很多策略,包括时间、包括安排。而对于公司来说,这个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设计师来说那就不一定了,那就看设计师的需求了。

广煜:我跟大家有时候说一个词的时候,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我跟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太一样。我本人肯定是喜欢差异化的设计,不希望同质化的设计。因为作为设计师你肯定喜欢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东西,你创造的这个东西它的视觉经验是以前没出现过的,作为一个设计师这样才有快感。如果我做了一个跟别人差不太多的,我相信这个设计师是没有快感的。但你仔细想一想,这可能也是一个我的老师告诉我,就是说只有创造与众不同的东西的时候,才是这个职业它应该做到的事情,这个是别人跟我们说的,并且我们不断地在脑子里重复,告诉自己这样才对,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已经被框架了。

我现在就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大家,如果站在一个生意人的角度怎么看,有差异的视觉对应的就是高风险和高利润,同质化的设计对应的是低利润,但是也低风险。不是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以追逐创新带来高利润的,所以站在这个角度的时候,因为我平时跟商人接触得比较多,我就开始表示理解了,我就不是站在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了。我也不是说为那些抄袭或者喜欢做同质化的人在平反和站台,我只是说我活到40岁了,我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以以各种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发现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立场。仅此而已。

主持人:广煜老师是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去阐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其实我们之前在跟有一些嘉宾沟通的时候大家也在说一个好的设计一定是要能够在市场上证明自己的,我觉得这一点也是对于我们在座的设计者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量的一个问题所在。

接下来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其实在最开始宋院长的致辞过程当中也有提到,随着现在科学技术、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今天对于设计者素质的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综合,而且越来越高,在全球化,还有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对于设计师修养的定义也会发生变化,各位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当下的设计师的“修养?”包括你们觉得设计师需要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修养?有请纪晓亮老师先来与我们分享。

纪晓亮:我刚才说到有分两个类型,我就按照这个思路来接着说。我觉得现在设计师、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包括设计驱动的企业,过得心里不太舒服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们的要求有点太贪心了,我们要求一个设计师这也得会,那也得懂,恨不得你是个圣人。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无理的要求。在我看来我心中理想的画面,其实也在现在很多今天到场的优秀的设计企业里发生了,就是我除了一个我发明的或者深度钻研的风格之外,我什么都不会,但是我就靠着这个设计、我独创的东西,也可以过得很好,这个是我心中一个比较理想的画面。我觉得在一开始我说的人群越来越细分的现象,反而是给这种事带来了越来越高的可能性,你之前是没办法在暑假期间抢到这些黄金时段去放你的内容的,但是现在不管这个想法多奇怪,你都能找到一群认同你的人,这些人很可能至少把你养活了是没有问题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痛苦的点了,其实现在很多企业,包括社会对设计师的期望只是说你给我做一个美术的工程师,我这儿有一个商业计划,我不会软件,我也不知道怎么用设计这种办法解决它,你来只是帮我用软件把它操作出来,用我能理解的设计的方法把它实现出来。我觉得就是设计师可以努力地试一下,自己能不能成为“天才型”的设计师,实在不行你就要管住自己的期望,告诉自己不是天才型的,一点天才型的主意都不要打了。我觉得大家痛苦其实就来源于,你其实更适合于做一个工程师型的,但是自己和外界不停地暗示你要做点创作,然后自己和外界又不停地提示你你要观察观察市场、熟悉熟悉业务,如果大家都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究竟是哪一种,并且整个社会也能认同说他就是一个创作型的设计师,我不需要他会photoshop,如果这种共识能达成的话,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了。

主持人:听了纪老师的观点,我想问一下毛婷,纪老师说要做到科学型的、艺术型的设计师,我跟毛婷之间也讨论过关于设计的风格化和多样化的辨证关系问题,你怎么看刚刚纪老师所提到的问题?

毛婷:我觉得风格化和多样化,我先不从工作角度来说,先从设计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必须都要具备的,就在这个理念上都要具备,怎么讲?我对于风格化的理解和对于多样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理解的风格化是你形成一种风格,这个是一个设计师应该有的,因为如果我看你的东西,我不知道、我记不住,或者是我感受不到挺特别、挺有意思,我会觉得你只是一个工作,不是在创作。所以这个风格化也就代表一个人,比如说我们五个人坐在台上,我们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个就是风格化,而不是说今天我必须穿粉色,我一年、两年、三年都要穿粉色,这个可能不是我风格,因为我没有故意要戴一个墨镜,要戴五六十年体现我的“logo's”,风格我觉得是一种气质的传达。

而多样化我理解的是不同的媒介和属性的尝试,比如说我未来特别喜欢电影,我想去拍电影,可能我拍不了像大师那样的,我想去尝试,是我另外表达观点的一种传播口,而我并不是说要拍一个电影,为了我要当电影大师,我要获取多少的钱或资源。这个是从设计方面理解。

再从发展和工作方面理解,纪老师说那一点是我近两年挺注意的,因为我之前还是比较全心在创作这个口,很喜欢创作,但后来我发现我会不会因为创作会有一些瓶颈,我只是在做艺术、创作和设计,并没有跟生意接触或者打交道,这可能会对于我的认知方面有瓶颈。由于这几年我不停和各个平台、各个老板打交道,各个服装的投资人打交道,我发现大家观点都很对,但大家都站在各自立场上去讲这个观点,但如果你自我意识不够强烈的话,可能就会给自己制造很多焦虑,会带来很多负担。包括我们公司有很多94年左右,有的甚至是96年、97年的员工,我说为什么你们经常跳槽,经常比较喜新厌旧?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的目标感很明确,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往往我又觉得难道你觉得短期时间内你想要的东西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可能会缺少那个执着度、专注度,如果做一个设计我可以专注好几年一直做这个事情,而不是我今天做了两个月设计,我做了一个大项目,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大师了,我可以去谈判,我要让我的羽毛更丰盈,就是专注度的问题。

主持人:谢谢毛婷,毛婷的风格很强,我们也看到她设计出了很多不一样风格的东西,比如像今年的北京电视台春晚的logo,就是一个很传统的形象,其实也是出自毛婷的设计,对于这个问题青山老师怎么看呢?

青山周平:今天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谈到了建筑在变化,建筑原来是功能性来决定设计,现在越来越不是功能性,那到底什么是下一步做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呢?

这个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任何行业都一样。我分享我现阶段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我比较喜欢德国的哲学家、思想家是汉娜·阿伦特,她把人的行为分成三种,就是劳动(labor)、工作(work)、活动(action),其实“劳动”更多的是维持我们生命的,比如说最简单的吃饭、衣服、最基本的房子,这些就是维持生物学上面的寿命的东西。“工作”就是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在做的事情,比如说这些好看的衣服、好看的房子,这与我们的生物没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是“工作”的阶段。“活动”其实它更多的是像唱一首歌一样,活动本身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唱艺术诗歌是因为我们享受其中。

    这个跟建筑的变化我觉得也有关系,其实很多功能性的东西,比如传统意义上来讲,要解决很多功能,比如说卖书、提供很好的工作的场所,但现在各种功能去了很多其他的地方,包括在可以在互联网上、手机上获得这些功能,也包括虚拟的空间,这个时候建筑的实体的东西的价值所在越来越发生转移,但是建筑所带来的体验感是表达此地、此刻的一个东西,它没有办法转换,这个是建筑越来越明确出现的一种新的趋势或者重要的地方。所以我在设计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说一个细节是我最近的作品当中,很多时候把进入空间核心区的路径故意做得一个比较长。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北京做一个木木美术馆的改造,它的改造也是在北京繁华的城市当中,我们把进到展览空间的路径故意深到地下,因为原来地下是有一个防空洞一样的地下室,有一条很暗、很窄的路,我们故意让所有的客人先到这个地方,然后到一层进入美术馆的空间。这个思考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希望进到这个空间的人能通过这条路切换他的心情,通过心情的切换让他在这个艺术空间里的体验更不一样一点。如果只考虑功能性的话,从一层直接进去一层的展厅会更好,但是建筑的意义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我的设计也出现了这样的变化,这个是我现在每天在做设计当中思考的问题,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主持人:现在已经改造完毕了是吗?

青山周平:马上就改造完了。

主持人:之后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美术馆体验一下。广煜老师,来给我们做一个总结。

广煜: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首先我觉得风格化和多元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因为只有风格多了多了才可能多元,这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理解风格化和多元化。

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风格和多元的话,其实风格无非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的一个依据,如果你是极简的,我喜欢极简的我选你,如果你是复杂的古典的,那么我喜欢古典的就会选你。就是我认为从设计师眼里描述的风格和多元,在消费者那里无非是我要选谁的问题。

对于年轻人的一些建议,我觉得就是大家应该比较科学地来理解设计这个学科,因为设计这个学科在我那个年代,在中央美院学的时候,有点像艺术类的学科,大家都是把它当绘画差不多来学,表现出来的也是,一提案的时候你看我这个东西特别棒,多么有艺术气质,但是我觉得它其实没有当成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没有当成一个像建筑、像工程一样这样的学科去算我给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一个什么样的色彩,以及什么样的状态的时候,它可以引起消费者如何地选择,我觉得到现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科学的学科的层面推到日程上来,而不是我创作了一张多么伟大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美学上的问题,这是我对比我小一些的学设计的人的建议,他们多思考一些这方面的,而不是美不美,美不美是非常个人的主观的理解。

主持人:就是要更加地结合具体的场景和人们的一个切实的需求去进行一个创作和设计。

好的,非常感谢台上的四位嘉宾参与我们的圆桌讨论,希望今天这个讨论能给我们台下的观众带来一些思考或者是一些启迪和帮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四位嘉宾!

(文中现场图片均由Vphoto拍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圆桌实录】个性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守则

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ABCD合伙人&艺术指导广煜、貌似文化创始人毛婷、站酷网总编纪晓亮参与了圆桌环节讨论,共同探讨“个性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守则”。

4月20日,在界面新闻·面谈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一个创新品牌的设计修养”暨年轻人喜爱的十大设计新品牌评选颁奖活动中,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ABCD合伙人&艺术指导广煜、貌似文化创始人毛婷、站酷网总编纪晓亮参与了圆桌环节讨论,共同探讨“个性化时代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守则”,以下为圆桌环节实录(略有删减):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参与本环节的圆桌讨论。首先有请各位嘉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像我们分享下,近期所关注的一个设计上的新趋势或新变化。首先有请青山周平先生。

青山周平:大家好,我是建筑师青山周平,来自日本,在北京大概14年的时间。我是建筑师,所以平时做建筑设计,或者空间设计,以及老房子的改造。我可能只能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在建筑设计行业当中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建筑也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功能性。

现在我们的建筑还是在现代建筑主义下的,这个是大概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建筑应该是按照功能性来设计的,功能是我们建筑时候的一个核心,功能确定它的造型,这是我们学习现代时代建筑的逻辑,但这个已经开始有变化了。就是因为功能性越来越少,比如说书店这样卖书的空间已经移到了我们的手机里面了,比如现在的办公的空间也因为我们办公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很多建筑空间里面功能性其实越来越没有办法成为我们做建筑设计的核心出发点去确定我们建筑设计的造型也好、平面也好、材料也好,之前是这样的,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现在比较好奇的是,当功能性不能确定建筑的时候,那什么会变成你做建筑设计时的一个核心的价值或者出发点呢?我相信这个不仅仅是我,可能是很多在做建筑的人会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

纪晓亮:我是站酷网的纪晓亮,在座应该很多人听说过我们站酷网,相信很多人也是我们的用户。站酷网是一个已经成立13年的设计师平台,应该也是在艺术设计品类里面国内规模非常大的网站,大不大其实并不是我们的追求,但是我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我虽然是学设计的,但是这十多年以来,一直在用一个站在设计师背后,或者站在他旁边看设计师表现的角度去看设计这件事。

在我看来,现在整个设计最大的趋势,就是像刚刚泡泡玛特的王总说的一样,我觉得跟我特别有同感,他说的时候我都有点惊着了,我们看到这个趋势,现在人群的细分跟大家观念的区分越来越严重,我俩想的例子都是一样的,就是关于连续剧的问题。确实是,现在好像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有几千万粉丝的网红,也有一些动辄就转发几亿的社会热点,但是这个事对比5年前、10年前,他仍然是只有非常少的人才知道的事。现在人群的急剧区别化给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我甚至悲观点说,现在已经很难出现一个产品能像之前那样可以征服大部分的市场,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站酷网总编纪晓亮

广煜:我叫广煜,是一名平面设计师,来自北京的A Black Cover Design,我在团队是艺术指导,是两位合伙人中的一个,我们团队平时的工作是涵盖的跟平面设计相关的一些领域,包括品牌的策划和产品包装,还有书籍、海报以及跟印刷和媒体相关的一些工作,这是我们大概的一些情况。

 关于趋势,我只能站在我专业的角度来看,如果站在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的话,现在全球化越来越快,这跟经济发展,比如说贸易自由、全球的政策有关,同时它也跟我们一些媒体的改变有关,比如说互联网的普及,然后就是有经济的原因,也有一些媒介改变的原因,就导致了大家的审美比较趋同,我说的趋同没有褒义或者贬义,比如说对于简洁可能是一种全球的追求这样的“趋同”。

ABCD合伙人兼艺术指导广煜

毛婷:大家好,我是毛婷,我是貌似文化的创始人,那个是我的设计公司。我的公司主要是做什么呢?大家可能知道比如说《奇葩说》,包括爱奇艺最近在上的《我是唱作人》,还有腾讯的《即刻电音》,包括湖南卫视的天猫双十一晚会等等。我本身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误打误撞地进入了综艺的市场,做的整体都是综艺和娱乐方面的设计。我两年前创立一个自己的牌子,叫Mao's IF,我今天穿的都是自己品牌的衣服,可以说是“移动的调色盘”。

我现在是在国内市场当中一个被更多年轻人看到的领域内从事设计,我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做了五年了,发现了圈子里面不同的改变,所以我只针对于在我自己的设计的圈子和在现在的媒体市场的一些和年轻态相关的感受。

首先我要说三个词,一个是速度,第二个是年轻化,第三个是潮流。这个是我看到的现在圈子里面的一些变化。

首先我说速度。比如说经常会有美院或者设计学院人的来到我公司工作,大家刚开始跟我工作的时候非常接受不了,就觉得这些东西很有趣,感觉做得也相对很精致,用了很多软件,比如说3D、AE、PS等等,觉得这个肯定是很大的工程,但其实我们做一场天猫双11的晚会,我们的工作时间从创意到执行完成只需要一个星期,要服务于20多个歌手,包括很多很多演员。包括前一段我们给王老吉做的凉茶的包装,包括最近在做一些快消品的包装设计,设计前期沟通的时候可能需要4、5天,但设计完稿时间给我3天时间,属于特别特别迅速,以致于我经常会一天21个小时都在工作,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我就发现,这个速度的快速感带来我们对于信息,包括一些创意,包括一些阅读的大量的媒介阅读,会经常去看国外各种的网站,不管是视频还是平面海报,或者是我们看艺术展览,或者是看很多与专业不相关的东西,因为你要涉及大量的信息。这个是为什么呢?随便举例啊,我们有个非常好的品牌是故宫,经常会做传统文化和时尚,或者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但是他们90%以上的产品设计看上去都很惨,我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问题,就是这个东西确实很考验设计师的能力,因为如果你要把一个东西设计得很好,你一定要对两种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你自己都不是一个很时髦的人,你要做一个很潮流的东西,我在想这个东西你能做好吗?因为你对于这个潮流的认知就是不完整的。如果你做一个很传统的东西,你对传统的东西又认知非常浅薄,你怎么能把这个传统又跟时尚结合好呢?所谓的跨界可能只是一种传播,或者一种噱头而已,并不能出现好的产品。为什么我说在这个时代虽然好,也会让大家很焦躁,是因为不管市场的需求、产品的更新,包括对设计师的各种专业、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量,又在一个非常快速的时间让你去把这些东西实现出来,其实是非常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能力的。出不来特别好的产品也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时间特别地紧张。

第二个就是年轻化。关于年轻化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因为我在综艺里面,包括和淘宝、天猫、爱奇艺、优酷、腾讯各大平台的合作,以及很多大型的传媒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经常会划分人群,比如是女性的年轻市场占百分之多少,男性会占百分之多少,所以为什么综艺总是会非常有趣、年轻化,因为女性市场非常大,而为什么又在这方面的广告需求特别多?像雪花啤酒的植入,像各种品牌的植入,这些品牌都会植入一些年轻人观看比较多的节目,比如说像《这就是街舞》、《中国有嘻哈》等等,因为年轻人观看的传播口发生了变化,他可能没有太多时间看书和杂志,但是他总是有个手机可以随便放这些视频,因为综艺它时间很短,我可能坐地铁,或者在跟别人讲话特别无聊的时候我看一下,这些传播口又给这些广告和需求,包括各个东西产生了信息的沟通,所以为什么品牌的设计不停地需要年轻化。

第三点是潮流。我是2017年下半年开始做的自己的服装品牌,我当时也没有关注国潮。但到2018年的时候发现天猫和淘宝各大平台,都在推国潮,比如李宁也在做各种跨界潮流。大家对这种东西需求量很大,但是对于国潮的真正理解还是我刚刚提到的,你对传统的认知和对于时尚和潮流的认知还是比较短,所以它看上去比较尴尬,可能一个品牌提出我立刻想要这个时间段推出这个产品,我会提前搬国外品牌模特儿要怎么搭配,衣服要怎么配,版型色彩直接抄,放上几个中文大字就觉得是国潮了,我觉得这个特别土。好在一点大家都在探索、在尝试,这个特别好。

貌似文化创始人毛婷

主持人:谢谢毛婷的分享,刚刚毛婷给我们提到了三个词,“速度”、“潮流”、“年轻化”,通过她的阐述我们看到这设计师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她的学习能力也要非常强。其实我们在座的四位嘉宾都是学设计出身,并且现在在不同的领域从事着设计相关的工作,也请嘉宾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我们分享下,您认为在学习设计和做设计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哪些思维框架?应该如何突破思维框架去创新?    首先,还是有请我们的广煜老师。

广煜:我本人的经历是尽量不要凭经验去完成一个作品,因为有可能长时间地做一个东西,或者做同类的东西的话,它会有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如果多去了解不同门类的设计的话,比如说我是做平面设计的,我多去观察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他们如何从某一个角度切入问题解决问题,我有可能会得来一些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用这种方法挪用到平面设计里面,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路径。我觉得比如平面设计师,因为他有些比较有经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经常会接相同类型的工作,我们可能就会容易用经验的方法去重复地处理一些事情,很难跳出一个对于原有的事情的理解。如果你通过观察一些别的行业,或者是别的设计门类,他们的工作方法的话,有可能会得来一些不一样的想法,这个是我的理解。

纪晓亮:我觉得设计师们最容易陷入的一个错误的思维框架,就是认为自己是艺术生。你知道高考分成文科生、理科生、艺术生,理科生特别讲理,文科生不太讲理,艺术生完全不讲理,艺术生有时候不但不以不讲理感到耻辱,还沾沾自喜,觉得我是一个艺术生我不用讲理。这是第一个框架。

第二个框架,有可能因为我们是设计平台的原因,看过的作品比较多,设计的东西比较多,就是会感觉到有时候设计师会陷入到对某种小技巧的炫耀或者追求的快感之中,我觉得可能平面是最严重的。

比如说今天活动需要一个主视觉,界面这个活动还好,如果是其他的活动,比如说“十大设计新品牌”这个标题给到设计师之后,他就开始想,这个“设”字是不是拉一下张出个花来啊,这个“界”字怎么能互相一穿插,这个箭头朝南、那个箭头朝北,这是哪个大师哪年用过的手法,要给他致敬一下,脑袋就开始想这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可怕的有相当一部分平面设计师看到这个之后特别开心,就觉得好帅呀、大神哪、太棒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有个比方,像原来那些书生们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等等,里面有很多需要质地的技巧,有很多很严密的规则。我觉得不管做什么设计师,现在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文字游戏里面去,反而忘了你究竟要干的事儿是什么。

这就是两个框架,太自以为是,觉得艺术生多了不起,再一个是特别愿意玩一些小游戏。尤其是一圈设计师坐到一块之后,这个画面就变得更激烈了。

广煜:他眼睛一直在看我,其实他就想说平面设计有这样的问题。

纪晓亮:因为我们网站平面设计师是最多的。

广煜:其实我拿到今天提问提纲的时候,我的回答是跟刚才完全不同,完全是跟纪晓亮先生所说的非常一致的。因为突破思维框架,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我们认为突破思维框架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所以我们才会提这个问题。当我坐在办公桌上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去想突破思维框架这个问题到底对不对的时候,我觉得单纯去聊突破思维框架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是一个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背后都有一个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非常规的方法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那它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比如说我看青山周平先生的空间设计,我觉得他对于狭小空间的处理方式和思考,不完全是他本人有创意的意愿,而是他更多地思考的是如何解决在一个特别局促的空间里大家如何生活,所以创新不是目的,而是一个结果。我认为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所谓的原则的话,我认为就是关注问题本身,跟刚才纪晓亮先生说的一样,就是设计的形式感其实并不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何要创作它的话,只是给一个形式感,它就没有意义了。

主持人:谢谢广煜老师和纪晓亮的精彩分享,广煜老师也提到了青山周平老师,那青山老师也一直在谈功能性和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里做设计和创意,我知道您也在很多学校里和同学们去分享这方面的想法,那么对于思维框架您怎么看?如果存在的话,应该如何去突破和创新呢?

青山周平:首先我的角度来讲,为什么要突破框架?我觉得框架这个东西是压我们的,现代社会的各种系统、大的系统,把我们“压住”,但我们希望开放。对我来说设计的角色是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性,比如说简单的例子,住宅,两室一厅、三室一厅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的比较好的住宅的模式,这个是我们当下时代住宅的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压住”我们。

我希望提供另一种可能性,让大家觉得,”啊,本来也可以这样的,也不一定要按照这个方式去生活的。“我觉得设计的价值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还是需要突破框架。对于我突破框架的方式是,我平时的习惯是希望尽量回到它的本质的状态,比如说彩虹,我们听到彩虹脑子里就会有一个七个颜色的图案出现,但其实我们看自然状态的彩虹的话,它不是七个颜色,它是一个很微妙的颜色的渐变,所以并不是七个颜色。我们现在觉得七个颜色,是因为现在的时代有这样一个框架在,而在过去的英国,认为彩虹是五个颜色,古代日本一些地方认为是两个颜色,所以彩虹可以说是有一百个颜色,也可以说是一万个颜色,因为它是一个渐变的。所以我们怎样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从七个颜色的彩虹回到渐变的彩虹,这个是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设计师突破框架需要一种态度。

另外,怎么样把自己的状态放在不常规的状态。比如说我原来很长时间住在胡同里,那胡同对于我这样一个日本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规的生活空间。我故意把自己的状态放在这种空间,然后看到胡同里经常会有很多大叔在胡同里不穿上半身衣服,我们会从这种场景里面开始思考,为什么他们在这种城市公共空间里可以不穿衣服呢?如果不去思考这个背后的原因的时候,你会认为这就是一个不文明的、个人的不好的行为而已,但如果继续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胡同里面的他们心理中家的范围和房子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他心理中的家的范围,就是延伸到城市的公共空间的时候,他认为那个空间是自己的家,所以他可以上半身不穿衣服。如果我自己把自己的身体放在胡同这种不常规的空间,那发现的这种不穿衣服的背后的原因就会成为我设计的灵感,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突破思维框架的方式。

毛婷:这个问题是我看完后最沮丧的一个问题,如果真的要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的回答方式肯定是“闭嘴”。因为我们所有说的所有的观点都是框架,这个其实是我自己在训练我自己的一种方式。我大学的时候,包括后来工作以后,我是极度反“logo's”主义的,我反一切观点和反一切固定和属性,包括风格等等所有的东西。因为当你一旦有了自己的观点,比如说我现在说这个观点其实也是框架,当你有一定的固定的观点和固定的形式,包括思考的路径的时候,你就已经有了框架,突破性就会很小。而我自己训练的方式,可以归结为一个词就是让自己不停地变化,不管是在任何的媒介里面变化,还是表现形式里面的变化,还是属性里面的变化,就是不停地变。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很沮丧呢?因为它很耗费你的精力和激情,当你没有太多精力和激情的时候你可能就想把自己框架了,但是还好,我现在还是有点激情。我训练我自己的方式有两种,第一个,我会每天穿不同风格的衣服,包括头型、配饰。我发现一个问题,当你穿一种风格的衣服,比如说你穿西装和穿运动衣,你上完身你会感觉今天一天的状态跟神态是不一样的,你会感觉我第二天变了一个人,我每天都会这样,我每天都会随我当天的心情去搭配我的服装,除非那个场合规定必须不能穿拖鞋了,我就框架了,我就不舒服了。

第二个,我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画画,我现在还保持这个习惯,我还画画,但是我画画大部分时间不用于商用的,就是因为自己想画。我会用各种媒介去表现,比如丙烯、油画、手绘板、铅笔都可以,而所选择的媒介也是当天我想要用的媒介,而不是因为我要写一套大纲,我今天要突出个什么风格什么之类的,当天我就想画,而且我当天有情绪的表达,或者是对于当天的事件和心情的表达时候,我会随机选择一个工具去表达,这也是练习我自己的一个变化的状态,我会从穿衣服和画画两个状态去表现,这个就是更加激发我的创造力的一种方式。

因为设计排除所有创意之类的,我们还是在做解决问题的事情,而解决问题的话,你毕竟是个交流的过程,你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服务,包括一些沟通和达成别人的共识和自我的共识的一种共鸣的东西、产物。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个框架,所以我只能说我可能没办法在工作里面去怎么样突破特别大的框架,但我可以在我自己的时间和我自己的生活方向来去突破框架。我让自己保持的状态就是永远不定性,但这个东西可能有一天也会截止,这个截止的关键点就在于我的激情和我的精力。

主持人:谢谢毛婷,她刚刚提到其实我们讨论框架本身无形中也是一个框架,刚刚毛婷分享了一些自己练习的方式,也希望能给我们在座的听众在自己创作的过程当中能有一些启发。

其实在设计风格上,刚刚广煜老师也提到一个词“趋同”,其实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大的风格的流行,比如说这两年家居会有北欧风的流行,像消费品类上有复古风潮流行,这里面我们看到很多非常出色的产品和设计,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出现了设计的千篇一律、同质化,不知道几位嘉宾如何看待设计上的千篇一律,或者同质化的现象?

青山周平:因为我不是做产品,我自己对这个产品本来这个方面也不是特别擅长。这个问题我可以分享一个我最近交流的时候听到的一个话。

前一段时间跟日本的一个非常火的咖啡品牌叫%咖啡,他们在京都、上海等很多地方有店,它的创始人是一个日本人,他们第一个店是在香港开的,生意稍微好一些的时候他在京都也开了店,但是他不是京都人,他是东京人,他自己的店开在京都,后来把这个咖啡店就做成一个从京都来的日本的咖啡品牌。这样的故事来到巴黎、来到伦敦、来到中东的时候,如果只是他把他的咖啡店说成是一个日本人在香港开的品牌再去欧洲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刚刚品牌起来的时候,他故意把自己的店开在京都,然后把品牌的战略调整到从京都来的日本的咖啡品牌,就成功了。

这种思维我完全没有,但我觉得听他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做品牌的思维还是要有这样一个感觉,把自己的品牌跟独特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纪晓亮:我一直认为设计师可以分成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我愿意叫他“科学家型”,或者“艺术家型”的设计师,他努力的方向叫极致,他要做的是一个可能什么用都没有,但就是很极致的东西。另外一种我姑且把他叫做“工程师型”,或者“运营者型”的设计师,他要解决的问题叫效率,我觉得会出现这种遮上标之后大家产品就长得差不多了的现象,其实背后显示出工程师型设计师在目前绝对的统治地位。

其实我觉得这个现象非常不好,任何一个风格出来之后,所有跟风者绝大多数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第一个建立这个风格的人是成功率最高的。所以我们自己作为设计师的话,我的建议还是希望艺术家型的设计师能多一点,一开始不要想这么多有的没的,像刚才毛婷形容的那样,每天就开开心心的,充满随机性完全发自本心的去做一些要做的事,这样反而是个比较好的策略。如果你没有这种发自本心的去创作一个东西的能力,你只有一个市场调研能力说现在什么风格占了上风,但其实作为公司可能还是能抢一点先行者的残羹冷炙,但是作为设计师我认为是非常不好的做法。所以我是比较愿意鼓励设计师们堵一下你就是下一个风格的发起者。我是这么想的。

主持人:谢谢纪老师,其实也是从人才的角度跟我们分享一下他对于设计师的不同的观点。其实我知道我们设计学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去尝试很多前瞻性的实验性的成果,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优秀的设计师从这个学校走出去,下一个是毛婷。其实我知道,像你的风格出来了以后也是被抄得很厉害了。

毛婷:从两个方面说吧,一个方面先说设计师本身的风格被同质化的问题。很多自己创立出风格的设计师,自己是挺不开心自己的风格被复制到好多遍地都是的感觉。因为你的风格极具有个人的特点,其实是因为你很多的经历包括过往,让你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比如说人的性格问题,比如说我可能如果有一天发现另外一个人跟我性格很像站在我面前,我应该并不会对他感兴趣,我会觉得跟我一个相反的性格,跟我有不同观点的人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不太喜欢太多跟我风格一样,因为我建立出来这种风格,我就希望它属于我的一个小天地一样,就像自己的一个小卧室一样的感觉。

再说市场的同质化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公司的策略问题,比如我们先说北欧风、包括简约之类的。比如说无印良品做得很成功,比如一些北欧设计它比较适合家内的搭配,价格又不会非常昂贵,比如说你用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风格的话,它的所有的屋内的摆设和配件是很讲究的,包括一个玩具的摆放和家居装饰搭不搭配,这样子会对购买者的物质方面的水平会有要求。而简约风呢,在心灵上来说,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回家的时候需要一个很安静的空间,会比较放松的状态,从购买的需求来说,更便于流通市场,因为它的价格相对比较平民化,还是会比较有接受度,又能体现你的一个基本的生活需求,二又能给生活添加一些色彩,而在这样一个购买者的需求方面来说,公司方面肯定有很多策略,包括时间、包括安排。而对于公司来说,这个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设计师来说那就不一定了,那就看设计师的需求了。

广煜:我跟大家有时候说一个词的时候,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我跟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太一样。我本人肯定是喜欢差异化的设计,不希望同质化的设计。因为作为设计师你肯定喜欢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东西,你创造的这个东西它的视觉经验是以前没出现过的,作为一个设计师这样才有快感。如果我做了一个跟别人差不太多的,我相信这个设计师是没有快感的。但你仔细想一想,这可能也是一个我的老师告诉我,就是说只有创造与众不同的东西的时候,才是这个职业它应该做到的事情,这个是别人跟我们说的,并且我们不断地在脑子里重复,告诉自己这样才对,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已经被框架了。

我现在就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大家,如果站在一个生意人的角度怎么看,有差异的视觉对应的就是高风险和高利润,同质化的设计对应的是低利润,但是也低风险。不是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以追逐创新带来高利润的,所以站在这个角度的时候,因为我平时跟商人接触得比较多,我就开始表示理解了,我就不是站在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了。我也不是说为那些抄袭或者喜欢做同质化的人在平反和站台,我只是说我活到40岁了,我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以以各种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发现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立场。仅此而已。

主持人:广煜老师是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去阐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其实我们之前在跟有一些嘉宾沟通的时候大家也在说一个好的设计一定是要能够在市场上证明自己的,我觉得这一点也是对于我们在座的设计者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量的一个问题所在。

接下来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其实在最开始宋院长的致辞过程当中也有提到,随着现在科学技术、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今天对于设计者素质的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综合,而且越来越高,在全球化,还有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对于设计师修养的定义也会发生变化,各位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当下的设计师的“修养?”包括你们觉得设计师需要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修养?有请纪晓亮老师先来与我们分享。

纪晓亮:我刚才说到有分两个类型,我就按照这个思路来接着说。我觉得现在设计师、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包括设计驱动的企业,过得心里不太舒服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们的要求有点太贪心了,我们要求一个设计师这也得会,那也得懂,恨不得你是个圣人。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无理的要求。在我看来我心中理想的画面,其实也在现在很多今天到场的优秀的设计企业里发生了,就是我除了一个我发明的或者深度钻研的风格之外,我什么都不会,但是我就靠着这个设计、我独创的东西,也可以过得很好,这个是我心中一个比较理想的画面。我觉得在一开始我说的人群越来越细分的现象,反而是给这种事带来了越来越高的可能性,你之前是没办法在暑假期间抢到这些黄金时段去放你的内容的,但是现在不管这个想法多奇怪,你都能找到一群认同你的人,这些人很可能至少把你养活了是没有问题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痛苦的点了,其实现在很多企业,包括社会对设计师的期望只是说你给我做一个美术的工程师,我这儿有一个商业计划,我不会软件,我也不知道怎么用设计这种办法解决它,你来只是帮我用软件把它操作出来,用我能理解的设计的方法把它实现出来。我觉得就是设计师可以努力地试一下,自己能不能成为“天才型”的设计师,实在不行你就要管住自己的期望,告诉自己不是天才型的,一点天才型的主意都不要打了。我觉得大家痛苦其实就来源于,你其实更适合于做一个工程师型的,但是自己和外界不停地暗示你要做点创作,然后自己和外界又不停地提示你你要观察观察市场、熟悉熟悉业务,如果大家都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究竟是哪一种,并且整个社会也能认同说他就是一个创作型的设计师,我不需要他会photoshop,如果这种共识能达成的话,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了。

主持人:听了纪老师的观点,我想问一下毛婷,纪老师说要做到科学型的、艺术型的设计师,我跟毛婷之间也讨论过关于设计的风格化和多样化的辨证关系问题,你怎么看刚刚纪老师所提到的问题?

毛婷:我觉得风格化和多样化,我先不从工作角度来说,先从设计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必须都要具备的,就在这个理念上都要具备,怎么讲?我对于风格化的理解和对于多样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理解的风格化是你形成一种风格,这个是一个设计师应该有的,因为如果我看你的东西,我不知道、我记不住,或者是我感受不到挺特别、挺有意思,我会觉得你只是一个工作,不是在创作。所以这个风格化也就代表一个人,比如说我们五个人坐在台上,我们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个就是风格化,而不是说今天我必须穿粉色,我一年、两年、三年都要穿粉色,这个可能不是我风格,因为我没有故意要戴一个墨镜,要戴五六十年体现我的“logo's”,风格我觉得是一种气质的传达。

而多样化我理解的是不同的媒介和属性的尝试,比如说我未来特别喜欢电影,我想去拍电影,可能我拍不了像大师那样的,我想去尝试,是我另外表达观点的一种传播口,而我并不是说要拍一个电影,为了我要当电影大师,我要获取多少的钱或资源。这个是从设计方面理解。

再从发展和工作方面理解,纪老师说那一点是我近两年挺注意的,因为我之前还是比较全心在创作这个口,很喜欢创作,但后来我发现我会不会因为创作会有一些瓶颈,我只是在做艺术、创作和设计,并没有跟生意接触或者打交道,这可能会对于我的认知方面有瓶颈。由于这几年我不停和各个平台、各个老板打交道,各个服装的投资人打交道,我发现大家观点都很对,但大家都站在各自立场上去讲这个观点,但如果你自我意识不够强烈的话,可能就会给自己制造很多焦虑,会带来很多负担。包括我们公司有很多94年左右,有的甚至是96年、97年的员工,我说为什么你们经常跳槽,经常比较喜新厌旧?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的目标感很明确,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往往我又觉得难道你觉得短期时间内你想要的东西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可能会缺少那个执着度、专注度,如果做一个设计我可以专注好几年一直做这个事情,而不是我今天做了两个月设计,我做了一个大项目,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大师了,我可以去谈判,我要让我的羽毛更丰盈,就是专注度的问题。

主持人:谢谢毛婷,毛婷的风格很强,我们也看到她设计出了很多不一样风格的东西,比如像今年的北京电视台春晚的logo,就是一个很传统的形象,其实也是出自毛婷的设计,对于这个问题青山老师怎么看呢?

青山周平:今天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谈到了建筑在变化,建筑原来是功能性来决定设计,现在越来越不是功能性,那到底什么是下一步做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呢?

这个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任何行业都一样。我分享我现阶段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我比较喜欢德国的哲学家、思想家是汉娜·阿伦特,她把人的行为分成三种,就是劳动(labor)、工作(work)、活动(action),其实“劳动”更多的是维持我们生命的,比如说最简单的吃饭、衣服、最基本的房子,这些就是维持生物学上面的寿命的东西。“工作”就是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在做的事情,比如说这些好看的衣服、好看的房子,这与我们的生物没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是“工作”的阶段。“活动”其实它更多的是像唱一首歌一样,活动本身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唱艺术诗歌是因为我们享受其中。

    这个跟建筑的变化我觉得也有关系,其实很多功能性的东西,比如传统意义上来讲,要解决很多功能,比如说卖书、提供很好的工作的场所,但现在各种功能去了很多其他的地方,包括在可以在互联网上、手机上获得这些功能,也包括虚拟的空间,这个时候建筑的实体的东西的价值所在越来越发生转移,但是建筑所带来的体验感是表达此地、此刻的一个东西,它没有办法转换,这个是建筑越来越明确出现的一种新的趋势或者重要的地方。所以我在设计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说一个细节是我最近的作品当中,很多时候把进入空间核心区的路径故意做得一个比较长。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北京做一个木木美术馆的改造,它的改造也是在北京繁华的城市当中,我们把进到展览空间的路径故意深到地下,因为原来地下是有一个防空洞一样的地下室,有一条很暗、很窄的路,我们故意让所有的客人先到这个地方,然后到一层进入美术馆的空间。这个思考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希望进到这个空间的人能通过这条路切换他的心情,通过心情的切换让他在这个艺术空间里的体验更不一样一点。如果只考虑功能性的话,从一层直接进去一层的展厅会更好,但是建筑的意义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我的设计也出现了这样的变化,这个是我现在每天在做设计当中思考的问题,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主持人:现在已经改造完毕了是吗?

青山周平:马上就改造完了。

主持人:之后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美术馆体验一下。广煜老师,来给我们做一个总结。

广煜: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首先我觉得风格化和多元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因为只有风格多了多了才可能多元,这是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理解风格化和多元化。

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风格和多元的话,其实风格无非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的一个依据,如果你是极简的,我喜欢极简的我选你,如果你是复杂的古典的,那么我喜欢古典的就会选你。就是我认为从设计师眼里描述的风格和多元,在消费者那里无非是我要选谁的问题。

对于年轻人的一些建议,我觉得就是大家应该比较科学地来理解设计这个学科,因为设计这个学科在我那个年代,在中央美院学的时候,有点像艺术类的学科,大家都是把它当绘画差不多来学,表现出来的也是,一提案的时候你看我这个东西特别棒,多么有艺术气质,但是我觉得它其实没有当成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没有当成一个像建筑、像工程一样这样的学科去算我给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一个什么样的色彩,以及什么样的状态的时候,它可以引起消费者如何地选择,我觉得到现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科学的学科的层面推到日程上来,而不是我创作了一张多么伟大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美学上的问题,这是我对比我小一些的学设计的人的建议,他们多思考一些这方面的,而不是美不美,美不美是非常个人的主观的理解。

主持人:就是要更加地结合具体的场景和人们的一个切实的需求去进行一个创作和设计。

好的,非常感谢台上的四位嘉宾参与我们的圆桌讨论,希望今天这个讨论能给我们台下的观众带来一些思考或者是一些启迪和帮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四位嘉宾!

(文中现场图片均由Vphoto拍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