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报道
今天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最大规模海军阅兵活动” 于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举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32艘舰艇、39架战机,分别编为6个群、10个梯队,依次接受检阅。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在内,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除中方参阅兵力外,俄罗斯、泰国、越南、印度等10多个国家近20艘舰艇也参加检阅活动,包括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不同类型舰艇。
一直以来,海军的武器装备都是各国军事致力研发的重点。目前海军已有护卫舰、驱逐舰、两栖攻击舰、航母、潜艇等武器。而如今,英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众多国家为了增强自己海军的力量,纷纷开始加入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以期获得军事上的主导地位。
英国:“未来作战模式”或成现实
被称为英国军队的“百宝箱” 的欧洲头号军火商BAE系统公司一向以率先提出超前性的技术方案而闻名。去年年底,BAE公司宣布投资2000万英镑,发展增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以便提升未来英国皇家海军舰艇性能,于此同时减少船员的数量,减少海军建设成本。
据悉,BAE用微软公司的HoloLens技术进行测试,技术将整合到现有舰艇的舰桥功能中。“来自雷达、声呐、光电设备等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数据链接入AR眼镜,值班军官就不必非要呆在控制室里,不管在舰上什么地方,他都能及时获取态势数据和关键信息”。公司作战系统分部主管弗兰克·科顿表示,通过AR眼镜等产品可以帮助舰桥值班人员处理复杂信息减轻工作量。
此外,BAE还致力于把AI助手融合进作战系统中去。寄望于舰上的AI助手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最关键、最重要的信息,同时还给出建议采取的行动选项。该原理类似于控制飞行数千英里外的无人机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操作员使用的原理。海军能够远程完成工作,例如操作传感器或武器,可以从安全远离敌人火力的陆地基地进行。甚至船长也可以留在岸上,从陆地上的海军基地指挥他们的船只。
科顿认为:“AI助手具有改变海战样式的潜力,能够大幅提升态势感知能力,并让皇家海军行动更有效率。
西班牙:“未来海军综合维护系统4.0”
无独有偶,西班牙今年早些时候,也在海军舰艇维护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西班牙国防部军备物资局授予英德拉公司一个为期两年的研发创新项目“Soprene”,利用神经网络算法维护西班牙海军的舰艇,使其在海军的各种任务中保持最佳的作战状态。
该项目收集分析大量的舰船数据,这些数据由遍布舰船的数千个传感器采集,然后存储在卡塔赫纳的海军监督和分析监测数据中心。利用分析结果,海军可提高对舰船的预防性维护能力,避免意外故障,提高舰队效率。
届时,操作员可通过仪表或控制面板监控整个维护过程,系统则预测可能的故障、需要更新或维护的组件,并根据紧要程度决定是否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发送警报,要求其介入。据外媒体报道称,该项目成果将成“未来海军综合维护系统4.0”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日本:研制大型无人潜艇抢占先机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则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无人潜艇抢占先机。而“防卫”力量极强的日本也跟随其后,研发可在海中自动航行并收集情报的大型无人潜艇。
美国的无人潜艇使用主动声呐探测发现目标,这使得潜艇能够在海上连续数月执行任务。在某些情况下,还可对敌方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发动攻击。
据悉,美国将新下水的两艘无人潜艇命名为虎鲸超大型无人水下潜航器(XLUUV) 和大排量无人潜航器(LDUUV)。最近,美国海军司令员更是称虎鲸XLUUV的关键设计方案审核已经完成,即将进入"制造"阶段。
此前波音公司声称签订了一份建造4艘虎鲸无人艇的合同,该合同价值4300万美元。波音公司的虎鲸XLUUV是在Echo Ranger无人艇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该潜航器长51英尺,在不与载人母船联系的情况下,可自主航行6500海里。
日本计划研制的大型无人潜艇则被定位为“强化岛屿防御”的亮点装备。据可靠消息称,其全长超过10米,可以在水下自主航行长达1周时间,主要潜伏在深水区,通过主、被动声呐搜索敌方潜艇的动向。
“这种大型无人潜艇更可能是用于执行侦察监视、数据采集等任务,而不是直接用于作战。”有专家表示,日本计划研制的大型无人潜艇更多地是收集目标的声纹特征、航行路线等情报,待其返航后再收集和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潜艇将是必走的一条路。至于无人潜艇能否装备鱼雷等武器,具备“察打一体”的能力,还要看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情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