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电影节·故事】《公民凯恩》的上海奇幻漂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电影节·故事】《公民凯恩》的上海奇幻漂流

对于一部老电影拷贝版权的全球追踪

每年春夏之交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水准的电影盛事,它所提供的电影产业论坛为国内的电影从业者指出行业方向。不过对于普通观众,吸引他们的则是电影节期间在45家市内影剧院上映的1200多场次电影。

2015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中国观众带来了诸多大师作品,“向大师致敬”单元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固定单元,也是最受影迷认可的活动之一。这一单元在过去曾经为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罗西里尼(Rossellini)以及阿伦·雷乃(Alain Renais)等电影大师举办回顾影展。

从6月6日起,对于电影节展映单元的购票活动自一开始就异常激烈,最为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公民凯恩》(Citizen Kane),相当多的购票者是专为这部电影而来。今年是它首次在中国地区上映,而鲜为人知的是,其版权拷贝抵达上海的过程更经历了一次跨越全球的“漂流”。

这部1940年代拍摄的传记电影,在影史上享受崇高声誉的同时,还在中国拥有一大批影迷。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工作人员眼中,它是2015年的必选电影。早在今年三月,电影节组委会便已将《公民凯恩》的放映纳入了邀片计划。

对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组委会来说,“向大师致敬单元”的邀片十分重要,这不仅涉及到海外复杂的版权购买合作,还由于许多电影年代久远,其版权所有方在多次交易中变得难觅踪迹。这无疑增加了邀片难度。电影节的组委会专门为邀片工作划分了美非、欧洲、亚太、华语等四个区域,通过日常的资源积累以及与海外制片公司的合作,邀请到世界各地的佳片前来展映。

此外,组委会在全球拥有30到40位有资源有经验的选片人,为电影节在全球寻找佳片。

《公民凯恩》的邀片任务自然被分配给了美非地区负责人顾佳敏,当最先找到的英国修复公司Park Circle告知她公司仅持有拉丁美洲的放映权后,顾佳敏意识到这部电影的拷贝版权问题可能会相当棘手。

在一系列电影版权方面的咨询后,顾佳敏获知华纳兄弟才是《公民凯恩》目前的版权方。与华纳兄弟总部取得联系后,总部的联系人遗憾地表示,华纳兄弟拥有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公民凯恩》的版权,但唯独缺少亚洲地区影院和电影节的放映权。他向顾佳敏证实,这部电影的版权问题确实极为复杂,甚至用“微妙”(Tricky)形容。

寻找亚洲地区电影版权方的行动无果,促使顾佳敏的团队重新研究投拍《公民凯恩》的雷电华电影公司(RKO),这家企业早在1950年代就退出了电影制作。几经波折,组委会最终得知雷电华电影公司的版权库在1970年代被全数卖给一家法国企业。奥逊·威尔斯的作品版权如图藏宝图一般再次从美国被重新锁定回欧洲。

根据RKO负责人提供的联系人,顾佳敏与团队开始与法国方面沟通,然而事实再次令人遗憾,《公民凯恩》的亚洲放映版权在多年前以被二次出售,这让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真切感受到了疲于奔命后的失落。不过这同样使得美非区域的选片团队觉得距离完成任务又近了一步。

“知道还有下一家的公司时,我心里有点底了,感觉一定能找到,只是时间紧张,不知道能不能及时赶上。”顾佳敏开始为时间紧迫感到焦虑,她开始对拥有电影亚洲放映权版的公司展开电话轰炸。最终,在距离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不到两个星期的6月1日,拥有《公民凯恩》亚洲放映版权的公司明确回应组委会,愿意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

这段《公民凯恩》亚洲放映版权的追踪之旅,仅仅揭开了围绕这部电影的历史一角,却牵涉出许多被关联的故事和人物,其中一些早已不存在于今日。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跨度,这场追溯多少都带有戏剧化的成分。在上海电影节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眼里,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藏宝图式的冒险。

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在中国相当有名。今年是这位了不起的电影人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年,年初,加拿大温哥华的电影论坛剧院(Film Forum)举办了为期五周的“奥逊·威尔斯百年”(Orson Welles 100)电影回顾活动。而作为1月1日活动开幕的电影,正是修复版《公民凯恩》。

“实在找不到只能放弃,甚至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明年继续尝试。但错过威尔斯诞辰100周年,心里总觉得有点可惜”,顾佳敏为顺利实现了任务感到开心。

在开票付款与电影拷贝工作全部完成后,《公民凯恩》将于6月17日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正式亮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电影节·故事】《公民凯恩》的上海奇幻漂流

对于一部老电影拷贝版权的全球追踪

每年春夏之交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水准的电影盛事,它所提供的电影产业论坛为国内的电影从业者指出行业方向。不过对于普通观众,吸引他们的则是电影节期间在45家市内影剧院上映的1200多场次电影。

2015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中国观众带来了诸多大师作品,“向大师致敬”单元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固定单元,也是最受影迷认可的活动之一。这一单元在过去曾经为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罗西里尼(Rossellini)以及阿伦·雷乃(Alain Renais)等电影大师举办回顾影展。

从6月6日起,对于电影节展映单元的购票活动自一开始就异常激烈,最为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公民凯恩》(Citizen Kane),相当多的购票者是专为这部电影而来。今年是它首次在中国地区上映,而鲜为人知的是,其版权拷贝抵达上海的过程更经历了一次跨越全球的“漂流”。

这部1940年代拍摄的传记电影,在影史上享受崇高声誉的同时,还在中国拥有一大批影迷。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工作人员眼中,它是2015年的必选电影。早在今年三月,电影节组委会便已将《公民凯恩》的放映纳入了邀片计划。

对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组委会来说,“向大师致敬单元”的邀片十分重要,这不仅涉及到海外复杂的版权购买合作,还由于许多电影年代久远,其版权所有方在多次交易中变得难觅踪迹。这无疑增加了邀片难度。电影节的组委会专门为邀片工作划分了美非、欧洲、亚太、华语等四个区域,通过日常的资源积累以及与海外制片公司的合作,邀请到世界各地的佳片前来展映。

此外,组委会在全球拥有30到40位有资源有经验的选片人,为电影节在全球寻找佳片。

《公民凯恩》的邀片任务自然被分配给了美非地区负责人顾佳敏,当最先找到的英国修复公司Park Circle告知她公司仅持有拉丁美洲的放映权后,顾佳敏意识到这部电影的拷贝版权问题可能会相当棘手。

在一系列电影版权方面的咨询后,顾佳敏获知华纳兄弟才是《公民凯恩》目前的版权方。与华纳兄弟总部取得联系后,总部的联系人遗憾地表示,华纳兄弟拥有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公民凯恩》的版权,但唯独缺少亚洲地区影院和电影节的放映权。他向顾佳敏证实,这部电影的版权问题确实极为复杂,甚至用“微妙”(Tricky)形容。

寻找亚洲地区电影版权方的行动无果,促使顾佳敏的团队重新研究投拍《公民凯恩》的雷电华电影公司(RKO),这家企业早在1950年代就退出了电影制作。几经波折,组委会最终得知雷电华电影公司的版权库在1970年代被全数卖给一家法国企业。奥逊·威尔斯的作品版权如图藏宝图一般再次从美国被重新锁定回欧洲。

根据RKO负责人提供的联系人,顾佳敏与团队开始与法国方面沟通,然而事实再次令人遗憾,《公民凯恩》的亚洲放映版权在多年前以被二次出售,这让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真切感受到了疲于奔命后的失落。不过这同样使得美非区域的选片团队觉得距离完成任务又近了一步。

“知道还有下一家的公司时,我心里有点底了,感觉一定能找到,只是时间紧张,不知道能不能及时赶上。”顾佳敏开始为时间紧迫感到焦虑,她开始对拥有电影亚洲放映权版的公司展开电话轰炸。最终,在距离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不到两个星期的6月1日,拥有《公民凯恩》亚洲放映版权的公司明确回应组委会,愿意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

这段《公民凯恩》亚洲放映版权的追踪之旅,仅仅揭开了围绕这部电影的历史一角,却牵涉出许多被关联的故事和人物,其中一些早已不存在于今日。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跨度,这场追溯多少都带有戏剧化的成分。在上海电影节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眼里,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藏宝图式的冒险。

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在中国相当有名。今年是这位了不起的电影人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年,年初,加拿大温哥华的电影论坛剧院(Film Forum)举办了为期五周的“奥逊·威尔斯百年”(Orson Welles 100)电影回顾活动。而作为1月1日活动开幕的电影,正是修复版《公民凯恩》。

“实在找不到只能放弃,甚至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明年继续尝试。但错过威尔斯诞辰100周年,心里总觉得有点可惜”,顾佳敏为顺利实现了任务感到开心。

在开票付款与电影拷贝工作全部完成后,《公民凯恩》将于6月17日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正式亮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