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季度沪京浙居民收入位居全国前三,未来增收要看稳就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季度沪京浙居民收入位居全国前三,未来增收要看稳就业

中国区域间收入不均衡情况明显,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收入水平明显高于西南欠发达地区。从各地“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2019年4月20日,杭州一商场内直播全球电竞比赛,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现场人气爆棚。图片来源:东方IC

记者 辛圆

近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公布了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梳理数据可以发现,区域间收入不均衡情况依然明显,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收入水平明显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04元,位居全国首位,排名第二的是北京,达到17069元。浙江、江苏和天津分列第三至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万元。位于东部的山东、辽宁、福建等省份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分别达到8000到10000万不等。

排名末尾的省份多位于西部,如西藏、新疆、甘肃、云南和贵州等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处在4000至6000元区间,不到京沪的三分之一。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31个省(区、市)中,有9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比增速普遍较高,相比之下,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除浙江外增速都在8.5%以下。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贵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4元,同比增长10.6%,在增速榜单上处于第二位,仅次于西藏。云南省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该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1元,同比增长9.5%。

对于贵州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渝称,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大力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的地方还围绕打造山地旅游升级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有力推动了农村居民工资类收入和经营类收入的增长。

此外,一季度贵州省新增就业20.18万人,同比增长1.1%。农村外出劳动力714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3%,增幅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农民工月均收入3882.9元,同比增长8.8%。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44.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居民增收继续夯实了基础。”王渝表示。

从各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例如,天津市提出,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四川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安徽省提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贵州省提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

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绝对比重,因此,“稳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收入来源分,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838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0%。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净收入和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5%、8.5%和17.1%。工资性收入超过其他三项之和。

去年7月末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被放在首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

4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未来一个时期,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着稳岗的压力,部分劳动者就业也比较困难。

为了稳就业,地方政府纷纷出招。例如,湖北省对不裁员或纳入化解过剩产能清单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70%,高于50%的国家标准;山东省将每年从省级失业保险滚存结余基金中安排不少于10亿元,作为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北京市则继续围绕“一个突出、三个加大”,支持企业稳定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精准施策帮扶就业、优化服务助推就业,为企业减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季度沪京浙居民收入位居全国前三,未来增收要看稳就业

中国区域间收入不均衡情况明显,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收入水平明显高于西南欠发达地区。从各地“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2019年4月20日,杭州一商场内直播全球电竞比赛,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现场人气爆棚。图片来源:东方IC

记者 辛圆

近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公布了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梳理数据可以发现,区域间收入不均衡情况依然明显,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收入水平明显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04元,位居全国首位,排名第二的是北京,达到17069元。浙江、江苏和天津分列第三至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万元。位于东部的山东、辽宁、福建等省份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分别达到8000到10000万不等。

排名末尾的省份多位于西部,如西藏、新疆、甘肃、云南和贵州等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处在4000至6000元区间,不到京沪的三分之一。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31个省(区、市)中,有9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比增速普遍较高,相比之下,收入排名前五位的省份除浙江外增速都在8.5%以下。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贵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4元,同比增长10.6%,在增速榜单上处于第二位,仅次于西藏。云南省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该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1元,同比增长9.5%。

对于贵州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渝称,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大力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的地方还围绕打造山地旅游升级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有力推动了农村居民工资类收入和经营类收入的增长。

此外,一季度贵州省新增就业20.18万人,同比增长1.1%。农村外出劳动力714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3%,增幅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农民工月均收入3882.9元,同比增长8.8%。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44.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居民增收继续夯实了基础。”王渝表示。

从各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例如,天津市提出,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四川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安徽省提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贵州省提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

在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绝对比重,因此,“稳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收入来源分,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838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0%。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净收入和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5%、8.5%和17.1%。工资性收入超过其他三项之和。

去年7月末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被放在首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

4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未来一个时期,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着稳岗的压力,部分劳动者就业也比较困难。

为了稳就业,地方政府纷纷出招。例如,湖北省对不裁员或纳入化解过剩产能清单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70%,高于50%的国家标准;山东省将每年从省级失业保险滚存结余基金中安排不少于10亿元,作为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北京市则继续围绕“一个突出、三个加大”,支持企业稳定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精准施策帮扶就业、优化服务助推就业,为企业减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