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调音师》是最佳悬疑片?这部100%好评的逆天神作不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调音师》是最佳悬疑片?这部100%好评的逆天神作不服

去年的印度“影史第二”——《看不见的旋律》一引进中国,口碑立马就炸了,甚至一度飙至内地实时票房榜第二名,而现在,票房也已经超过三亿。那一次又一次的反转真的看到人下巴脱臼。

文 | 电影头条

近几年,印度电影仿佛开了挂,开启疯狂引进国内模式。

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再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前前后后大约有10部电影。

先看口碑。

《摔跤吧!爸爸》9.0,《小萝莉的猴神大叔》8.5。

再看票房。

从数据上看,印度片的平均单片票房在进口片当中排名第一。

整体来说就是,票房和口碑双赢。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就算引进了这么多,整体的题材还是比较限制的,大多都是一些反应社会问题的励志电影。

至于悬疑犯罪类型这一块,相比于好莱坞和西班牙电影,一直比较缺乏。

知道总有一天他们会填补这块的空白,只是没想到,惊喜来的这么快。

去年的印度“影史第二”——《看不见的旋律》一引进中国,口碑立马就炸了,甚至一度飙至内地实时票房榜第二名,而现在,票房也已经超过三亿。

那一次又一次的反转真的看到人下巴脱臼。

我只能说,你以为的真相都是错的。

那么,印度真的只有这么一部悬疑电影值得看吗?

当然不是,这不,条姐帮你们翻出了一部同样精彩的悬疑犯罪电影。

而且和《看不见的旋律》是同一个女主哦。

就是它,一部因为火的太早而很遗憾没有办法被引进的高智商犯罪电影——《误杀瞒天记》。

超过3万人评分,依然保持在8.4分,好于94%的悬疑片,好于93%的犯罪片。

这个故事有多受人欢迎?

大概就是三年内翻拍了三个版本,一个比一个分高。

没错,也就是说,这2015年版的《误杀瞒天记》已经是第三版了。

原版《较量》,在印度上映后成为史上最卖座的马拉雅拉姆语影片。(咱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咱也不敢问)

你以为翻拍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那你就错了,中国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电影,2018年就已经买下了版权。

导演,郝蕾。

影片质量怎么样现在还没法说,但这海报是不是有点过于眼熟了?

(下图为《看不见的客人》)

真的是有些无话可说。

今天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吧。

时长,两个半小时。

很显然,它不是开头即高潮的电影。

本片的前四十分钟,各种慢镜头,1.5倍速都嫌不带劲。

这确实是个想让人睡觉的前奏。

不过,并不是毫无用处,因为它交代清楚了三件事。(进入正题,剧透预警!但条姐保证会温柔一点...)

第一,男主角维杰,孤儿,四年级辍学,没有收到过良好的教育。

不过他找到了一种最喜爱的自学方法:看电影。

从电影中他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包括法律知识,还包括...(往后看)。

不光是学,他还运用这些知识为一对老夫妻提供了法律帮助。

也因此得罪了一名当地贪污的钱比吃饭的钱还多的黑警察,高图德。

第二,维杰非常爱老婆孩子。

维杰是个孤儿,他收养了同样是孤儿的大女儿安玖。

即使他有些抠门,却还是想尽办法满足妻女的要求,陪她们去逛街游玩,送大女儿去机会难得的夏令营。

不过,正是这个夏令营引出了最重要的第三件事,大女儿安玖认识了一个男孩,叫萨姆。

谁都想不到,这个本来跟他们一家毫无关系的人,成为了这个家庭最不善意的闯入者,并且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永远都驱赶不走的黑暗。

4月2日,维杰依旧在办公室看了一通宵的电影,第二天回到家时,刚进门就发现走廊满是血迹,地面一片狼藉。

维杰惊慌的叫着妻女的名字也没有人应答。

直到走进卧室,大女儿哭着奔向他。

妻子坐在床上满眼泪花。

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闪回到前一天傍晚——

大雨倾盆,萨姆打着雨伞出现在维杰家的后门,在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他对面站着的,是如小鹿般惊恐的安玖。

原来是这个如同禽兽般的萨姆在夏令营时偷拍了安玖洗澡的视频,并且想以此来要挟安玖,强X她。

如果视频流出,安玖的一生大概要就此谢幕,不,不仅如此,整个家庭都会被毁掉。

安玖求助了她的母亲,母女俩人苦苦哀求,母亲甚至已经给萨姆下了跪,可萨姆不但不准备删除,还想让她的母亲也一起满足他。

萨姆的居高临下,母女的胆怯弱小,在这个昏黄的小屋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突然,一切都发生了扭转。

就在安玖挥起木棒想砸坏萨姆手机时,不小心打在了他的头上。

萨姆死了,一场命案发生了。

在夜里,维杰的电话也打不通,母女俩只好在惊慌失措中把萨姆的尸体埋在了自家院儿中的大树下。

就这样,角色调换,母女俩一下子变成了杀人犯。

“误杀”之后怎么办?是自首还是隐瞒?电影名字早已告诉了我们,他们选择了“瞒天”。

看到这里,似曾相识的感觉扑面而来,在东野圭吾经典之作《嫌疑人X的献身》中就有类似的桥段:花岗靖子和女儿错杀了前夫之后,住在隔壁的数学老师石神前来帮忙。

与石神老师一样,维杰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动保护家人。

因为家人就是他的一切,所以,他决定放手一搏。

此时,他热爱的电影派上了用场,脑海中不自觉的想到了各种犯罪电影处理犯罪现场的方法。

首先,他想到警察可以通过追踪SIM卡来获取位置,于是他把萨姆手机上的SIM卡换到了另一部二手手机上,并把手机扔在了路边的长途货车里。

随后,他开着萨姆的车,来到一个偏僻的湖边,把车推了下去。

处理好这一切(开始以为他只处理了这些),4月3日男主疲惫地回到家。

此时妻子却告诉他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你知道萨姆是谁的儿子吗?萨姆的父亲是检察长,母亲是警局高官...”。

维杰听到后,并没有慌乱,反而带着家人出门两天,表面上是为了让妻女散心忘记这一切,实际上维杰另有打算。

果然,二十天后萨姆失踪还是被母亲米拉发觉,她命令警察尽快破案。

很快,她的下手高图德,就是那个跟维杰有过节的高图德,立马就把焦点锁定在了维杰一家。

原因很简单,10月3号那天,维杰要出去处理萨姆的车时,被高图德看到了。

安玖和萨姆在夏令营中的联系,也更加重了高图德对这家人的嫌疑。

于是,在高图德的坚持下,警察来到维杰家开始询问他们一家人2号、3号在哪里?

维杰开口就说“2号去听经,然后住旅店,3号去餐厅,然后看电影”。

不仅如此,还拿出了所有的票根,包括车票,电影票还有酒店发票。

就算警察反复询问他们的不在场证明,并且一个个盘查他们留下的票据接触过的人,还是什么证据都找不到,在维杰的精心策划下,一切都显得天衣无缝。

但当我们以为维杰一家逃出生天的时候,米拉的发现反转了局面:这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就是最大的破绽,这是一个周密的计划。

而这个计划靠的就是视觉的错位。

不过,推测没有用,维杰和家人的口供是知道真相的唯一途径。

接着,电影再一次展现了印度警察简单粗暴和公私不分。

不只打大人,还打小孩,最后,小女儿被吓不行,说出了埋尸地点在院子里。

于是,米拉夫妇便带着警察来后院挖尸。

此时,作为观众,我们知道萨姆的尸体埋在院子里都紧张到了嗓子眼;

作为群众,他们因为始终相信维杰的为人而对警方随便指控他们一家充满敌意;

作为警察,他们只等着萨姆的尸体被挖出后立马逮捕维杰;

而作为米拉夫妇,他们既害怕看到儿子萨姆的尸体,又希望能亲眼看到儿子死亡来定维杰一家的罪。

这四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里默默对峙。

可最后不可思议的是,挖出的是一!条!狗!

那么萨姆的尸体究竟到哪去了?条姐就不剧透了,只能说你不可能想到。

突如其来的反转打的警察是措手不及,维杰还告诉民众高图德打了自己的小女儿,民众长久以来积压的愤怒感在这一瞬间爆发,一拥而上痛打高图德。

高图德有错吗?当然有,不过这件事只有他有错吗?并不是。

谁对谁错,你根本说不清楚。

就和《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样,所有的受害者同时又是另一方面的加害者,殊不知,此时,达到了另一种“恶”。

不过,这部电影除了悬疑想讨论的真的是简单的善和恶吗?当然不是。

其实一切的一切都只有一个字:爱。

维杰爱自己的家庭,他选择隐瞒;米拉同样爱自己的家庭,她选择追查到底。

虽然维杰知道自己有错,也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一条不归路,但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以“我们很抱歉”结尾。

一切因果都早已注定。

那么,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们身上,会和维杰的选择相同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调音师》是最佳悬疑片?这部100%好评的逆天神作不服

去年的印度“影史第二”——《看不见的旋律》一引进中国,口碑立马就炸了,甚至一度飙至内地实时票房榜第二名,而现在,票房也已经超过三亿。那一次又一次的反转真的看到人下巴脱臼。

文 | 电影头条

近几年,印度电影仿佛开了挂,开启疯狂引进国内模式。

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再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前前后后大约有10部电影。

先看口碑。

《摔跤吧!爸爸》9.0,《小萝莉的猴神大叔》8.5。

再看票房。

从数据上看,印度片的平均单片票房在进口片当中排名第一。

整体来说就是,票房和口碑双赢。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就算引进了这么多,整体的题材还是比较限制的,大多都是一些反应社会问题的励志电影。

至于悬疑犯罪类型这一块,相比于好莱坞和西班牙电影,一直比较缺乏。

知道总有一天他们会填补这块的空白,只是没想到,惊喜来的这么快。

去年的印度“影史第二”——《看不见的旋律》一引进中国,口碑立马就炸了,甚至一度飙至内地实时票房榜第二名,而现在,票房也已经超过三亿。

那一次又一次的反转真的看到人下巴脱臼。

我只能说,你以为的真相都是错的。

那么,印度真的只有这么一部悬疑电影值得看吗?

当然不是,这不,条姐帮你们翻出了一部同样精彩的悬疑犯罪电影。

而且和《看不见的旋律》是同一个女主哦。

就是它,一部因为火的太早而很遗憾没有办法被引进的高智商犯罪电影——《误杀瞒天记》。

超过3万人评分,依然保持在8.4分,好于94%的悬疑片,好于93%的犯罪片。

这个故事有多受人欢迎?

大概就是三年内翻拍了三个版本,一个比一个分高。

没错,也就是说,这2015年版的《误杀瞒天记》已经是第三版了。

原版《较量》,在印度上映后成为史上最卖座的马拉雅拉姆语影片。(咱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咱也不敢问)

你以为翻拍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那你就错了,中国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电影,2018年就已经买下了版权。

导演,郝蕾。

影片质量怎么样现在还没法说,但这海报是不是有点过于眼熟了?

(下图为《看不见的客人》)

真的是有些无话可说。

今天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吧。

时长,两个半小时。

很显然,它不是开头即高潮的电影。

本片的前四十分钟,各种慢镜头,1.5倍速都嫌不带劲。

这确实是个想让人睡觉的前奏。

不过,并不是毫无用处,因为它交代清楚了三件事。(进入正题,剧透预警!但条姐保证会温柔一点...)

第一,男主角维杰,孤儿,四年级辍学,没有收到过良好的教育。

不过他找到了一种最喜爱的自学方法:看电影。

从电影中他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包括法律知识,还包括...(往后看)。

不光是学,他还运用这些知识为一对老夫妻提供了法律帮助。

也因此得罪了一名当地贪污的钱比吃饭的钱还多的黑警察,高图德。

第二,维杰非常爱老婆孩子。

维杰是个孤儿,他收养了同样是孤儿的大女儿安玖。

即使他有些抠门,却还是想尽办法满足妻女的要求,陪她们去逛街游玩,送大女儿去机会难得的夏令营。

不过,正是这个夏令营引出了最重要的第三件事,大女儿安玖认识了一个男孩,叫萨姆。

谁都想不到,这个本来跟他们一家毫无关系的人,成为了这个家庭最不善意的闯入者,并且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永远都驱赶不走的黑暗。

4月2日,维杰依旧在办公室看了一通宵的电影,第二天回到家时,刚进门就发现走廊满是血迹,地面一片狼藉。

维杰惊慌的叫着妻女的名字也没有人应答。

直到走进卧室,大女儿哭着奔向他。

妻子坐在床上满眼泪花。

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闪回到前一天傍晚——

大雨倾盆,萨姆打着雨伞出现在维杰家的后门,在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他对面站着的,是如小鹿般惊恐的安玖。

原来是这个如同禽兽般的萨姆在夏令营时偷拍了安玖洗澡的视频,并且想以此来要挟安玖,强X她。

如果视频流出,安玖的一生大概要就此谢幕,不,不仅如此,整个家庭都会被毁掉。

安玖求助了她的母亲,母女俩人苦苦哀求,母亲甚至已经给萨姆下了跪,可萨姆不但不准备删除,还想让她的母亲也一起满足他。

萨姆的居高临下,母女的胆怯弱小,在这个昏黄的小屋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突然,一切都发生了扭转。

就在安玖挥起木棒想砸坏萨姆手机时,不小心打在了他的头上。

萨姆死了,一场命案发生了。

在夜里,维杰的电话也打不通,母女俩只好在惊慌失措中把萨姆的尸体埋在了自家院儿中的大树下。

就这样,角色调换,母女俩一下子变成了杀人犯。

“误杀”之后怎么办?是自首还是隐瞒?电影名字早已告诉了我们,他们选择了“瞒天”。

看到这里,似曾相识的感觉扑面而来,在东野圭吾经典之作《嫌疑人X的献身》中就有类似的桥段:花岗靖子和女儿错杀了前夫之后,住在隔壁的数学老师石神前来帮忙。

与石神老师一样,维杰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动保护家人。

因为家人就是他的一切,所以,他决定放手一搏。

此时,他热爱的电影派上了用场,脑海中不自觉的想到了各种犯罪电影处理犯罪现场的方法。

首先,他想到警察可以通过追踪SIM卡来获取位置,于是他把萨姆手机上的SIM卡换到了另一部二手手机上,并把手机扔在了路边的长途货车里。

随后,他开着萨姆的车,来到一个偏僻的湖边,把车推了下去。

处理好这一切(开始以为他只处理了这些),4月3日男主疲惫地回到家。

此时妻子却告诉他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你知道萨姆是谁的儿子吗?萨姆的父亲是检察长,母亲是警局高官...”。

维杰听到后,并没有慌乱,反而带着家人出门两天,表面上是为了让妻女散心忘记这一切,实际上维杰另有打算。

果然,二十天后萨姆失踪还是被母亲米拉发觉,她命令警察尽快破案。

很快,她的下手高图德,就是那个跟维杰有过节的高图德,立马就把焦点锁定在了维杰一家。

原因很简单,10月3号那天,维杰要出去处理萨姆的车时,被高图德看到了。

安玖和萨姆在夏令营中的联系,也更加重了高图德对这家人的嫌疑。

于是,在高图德的坚持下,警察来到维杰家开始询问他们一家人2号、3号在哪里?

维杰开口就说“2号去听经,然后住旅店,3号去餐厅,然后看电影”。

不仅如此,还拿出了所有的票根,包括车票,电影票还有酒店发票。

就算警察反复询问他们的不在场证明,并且一个个盘查他们留下的票据接触过的人,还是什么证据都找不到,在维杰的精心策划下,一切都显得天衣无缝。

但当我们以为维杰一家逃出生天的时候,米拉的发现反转了局面:这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就是最大的破绽,这是一个周密的计划。

而这个计划靠的就是视觉的错位。

不过,推测没有用,维杰和家人的口供是知道真相的唯一途径。

接着,电影再一次展现了印度警察简单粗暴和公私不分。

不只打大人,还打小孩,最后,小女儿被吓不行,说出了埋尸地点在院子里。

于是,米拉夫妇便带着警察来后院挖尸。

此时,作为观众,我们知道萨姆的尸体埋在院子里都紧张到了嗓子眼;

作为群众,他们因为始终相信维杰的为人而对警方随便指控他们一家充满敌意;

作为警察,他们只等着萨姆的尸体被挖出后立马逮捕维杰;

而作为米拉夫妇,他们既害怕看到儿子萨姆的尸体,又希望能亲眼看到儿子死亡来定维杰一家的罪。

这四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里默默对峙。

可最后不可思议的是,挖出的是一!条!狗!

那么萨姆的尸体究竟到哪去了?条姐就不剧透了,只能说你不可能想到。

突如其来的反转打的警察是措手不及,维杰还告诉民众高图德打了自己的小女儿,民众长久以来积压的愤怒感在这一瞬间爆发,一拥而上痛打高图德。

高图德有错吗?当然有,不过这件事只有他有错吗?并不是。

谁对谁错,你根本说不清楚。

就和《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样,所有的受害者同时又是另一方面的加害者,殊不知,此时,达到了另一种“恶”。

不过,这部电影除了悬疑想讨论的真的是简单的善和恶吗?当然不是。

其实一切的一切都只有一个字:爱。

维杰爱自己的家庭,他选择隐瞒;米拉同样爱自己的家庭,她选择追查到底。

虽然维杰知道自己有错,也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一条不归路,但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以“我们很抱歉”结尾。

一切因果都早已注定。

那么,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们身上,会和维杰的选择相同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