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白夜行》假唱引发轩然大波,2019音乐剧市场的警铃大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白夜行》假唱引发轩然大波,2019音乐剧市场的警铃大作?

中国音乐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文|文化产业评论  屈欣悦

编辑|李姝婧

4月20日晚,由韩雪、刘令飞主演的音乐剧《白夜行》在宁波站巡演。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因为韩雪急性声带发炎,演出全程3个小时的唱段都是放录音带代替,怒骂团队演员的不敬业,拉低了音乐剧行业的下线。

△豆瓣评论

网友描述,在昨晚的演出开始前,剧院突然告知到场观众,该场次的演出,韩雪因为急性声带发炎、无法使用真声进行演唱,将播出早前上海站的歌曲音源进行代替。同时也通知,如果觉得不妥的话,观众可以选择全款退票。

随后,韩雪站在侧台用沙哑的嗓音解释情况并道歉:

“我很爱唐泽雪穗,很爱这个舞台,也更爱这个月以来台前幕后和我一起工作的工作人员和演员。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取消演出,但是我无法自私地作出这个决定。所以鉴于这个状况,经讨论决定,我们仍然会继续坚持完成今晚的演出。但是由于无法唱歌,演唱的部分,将会采用上海场演唱部分演出录制的声音素材。但我一直会在舞台上,为大家呈现三个小时的完整表演。”

录音版《白夜行》,青天白日下的掩耳盗铃?

音乐剧《白夜行》由日本集英社授权国内舞台剧制作团队“染空间”操刀制作,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奎吾的同名小说《白夜行》,日本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千住明担任音乐总监,多次获得托尼奖最佳舞美设计提名的丹尼尔.奥斯林设计布景,由影视剧演员韩雪,音乐剧演员刘令飞担任男女卡司。2018年12月初在上海进行首演,2019年开启了全国巡演。

从巡演计划一发布,《白夜行》就被各地的书迷、剧迷“翘首以待”。巡演地区几乎都是一开票就遭遇“秒空”。下一巡演地区温州站只剩下最高的两个价位尚有余座。

△大麦网《白夜行》温州站售票信息

原著本身的粉丝积累,卡司阵容发布时的声势浩大,售票的大张旗鼓让此次的观众的愤怒呈几何倍数的发酵。

而此次的话题主人公韩雪的粉丝也在社交网站上公开为其发言,坚持认为在这样的突发状况下,她已经做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选择。

△粉丝评论

在音乐剧的舞台下,我们究竟在愤怒些什么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讨论终究还是要回到事件本身。

  • 违背音乐剧审美

音乐剧是一门戏剧艺术,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为一体。作为一项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它的魅力就在于舞台上下能够互相感知到的热烈的情感呼应。这是一种现场性的情感。身临其境,心之所往。剧本、台词、排练都是为了现场更好的呈现。观众和演员都不知道,下一刻,在剧场中,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每一秒的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体现,无论是对演员还是对节目呈现,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演员需要具有唱、跳、演的综合素质;节目编排上要考虑音乐、舞蹈、走位的衔接与融合;为了达到更好的展现效果,往往会采取乐队的现场伴奏。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音乐剧的巡演时,需要涉及到乐队人员、大量技术人员、舞美道具、群演等等。这样的成本因素,直接体现在了票价上。

所以,这也是观众们在这次事件里,出离愤怒的原因:主办方明目张胆地作弊了。

“音乐剧《白夜行》剧组女主全国十几个城市巡演无B卡,无替补。女主韩雪感冒后已经无法演唱却隐瞒观众直到当天7:30进场播放完演出须知才告知本场演出韩雪个人演唱部分为录音。严重欺诈。且违反我国演出法所规定的不得假唱的相关规定。扰乱我国演出市场。”

在音乐剧的前期排练时,一般会安排同一角色的AB卡司。一方面是为了演出时的以防万一,另一方面时是为了长期巡演时交替演出保证艺术效果。因此,此次《白夜行》宁波站巡演时,突发事故下采用录音播放的方式,难免让人质疑: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巡演,究竟有没有B卡?如果采取录音播放,那么是否连现场乐队都是假的?

  • 扰乱音乐剧市场

《白夜行》的主办方,这次显然,有些“店大欺客”的嫌疑。

临开场前的通知显然打了观众一个措手不及,好像吃准了观众“来都来了”的心态。同时,主办方于演出的次日中午,才发布了一条道歉声明。声明中言及剧组应急措施的不周全,提出要对当日演出的观众办理退款手续。但并未提及在主办方究竟有没有安排B卡以防突发状况,下次如遇突发状况应该怎么处理。总给人一种“这次我倒霉,被你们抓住了”的不信任感。

△《白夜行》主办方致歉声明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会让购买了后期场次的观众产生怀疑:我会不会也在观看时被临时告知是录音的播放?

作为主办方,这样演出状况事件的应急处理,力求商业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没有考虑到音乐剧本身的艺术价值。不但将前期这个剧目的成果掩盖,还让观众不断心有余悸:演出突发情况可以理解,但难道我只有被糊弄的选择吗?

  • 名角效应”混淆大众审美意识

一些粉丝声称,他们观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主演。见到了主演就不会觉得失望。

而不少观众都反应,如果音乐剧都不真唱,而采用播放录音的方式,那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在视频网站看官摄视频呢?几百上千元的票价,难道是为了一场明星见面会?

音乐剧作品在舞台上的呈现,是整个剧目所有部门的共同呈现。演员是服务于剧目的。舞台上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整个团队的功劳。演员的知名度应该成为剧目传播过程中的锦上之花,而非烘云托月。

因此,演员的粉丝为其辩驳的行为,反倒火上浇油:作为一部音乐剧作品的表演,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演出效果最佳,而非满足让主要演员登台的条件。

剧目演出的最好状态:因人而来,而非为人而来

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统一的焦点:演员的名气是否会变成一个剧目市场与口碑的决定因素?对于音乐剧市场而言,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在优秀的音乐剧中,演员“偶像化”往往是一种必然趋势:故事、音乐、舞美常常都是为主要人物服务。因为时间原因,情节叙述受到限制,一般只能着重塑造几个主角,通过主角来带动故事发展;主要歌曲的延长也是由主角完成。一场演出结束,让观众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剧中的主角。因此,他们很容易转化为演员本人的粉丝。

而这样的趋势,也证明了剧目的呈现效果。

热门法语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简称“法扎”)从2009年问世以来,在今年开启了第十年的巡演。该剧目的引进方表示,法扎在B站上庞大的粉丝基础是引进这部剧的最初原因。B站上目前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达到了104万。

而在法扎演出的十年时间里,主演米开朗琪罗 勒孔特一直饰演“莫扎特”一角,甚至连替补演员都没有换过。不少观众会特意购买自己喜欢的演员的演出场次,不少观众甚至会跨城演出,反复二刷三刷。

这样的热爱,究竟是对演员的还是对剧目的,其实已经不可分割。在观众心中,演员已经成为了角色本身。“追星”与“追剧”,实际上殊途同归。

这部分观众,已经与演员建立了默契的双向互动。通过各种平台,对演员演出抛出的“梗”了如指掌。在演出现场,这些粉丝往往能营造更加热烈的氛围和演出效果。演员越加高涨的人气,是剧目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

但国内音乐剧演员的“偶像化”并非体现在剧目的传播过程,而是前期的宣传。此次《白夜行》的事件,不免让人担忧:演员知名度是不是快要成为音乐剧市场的话语权决定因素了?

湖南卫视的大型音乐综艺节目《声入人心》将一批音乐剧演员如郑云龙、阿云嘎等人带到了观众的视野中。因为其在综艺中展现出来的过硬的专业素养、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出众的形象,获得了一大批粉丝。不少粉丝专门购买了其音乐剧演出的门票,演出现场几乎变成了“大型追星现场”。

而人气高涨之下,票价随之水涨船高。不久前郑云龙的音乐剧《谋杀歌谣》在北京售票时,票价比相同剧场条件下的上海场次高了接近三倍,依然一票难求。

在这样的状况下,游戏规则一变再变。决定着剧目演出呈现的并非团队,而是主演的人气。剧目也不是演给来看音乐剧的观众,而是演给演员的粉丝。剧目的艺术效果是其次,满足观众的需求是根本。这样的先例只会让音乐剧市场变成“流量为王”而放弃内容。而没有内容的音乐剧只会“赚一笔就跑”,不会成为经典而流传。

结语

在音乐剧市场中,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好的作品能够在漫长的时光流逝中熠熠生辉。无数古老而又经典的音乐剧仍然在不断地复排、巡演。

对于音乐剧而言,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无数的观众抱有着对音乐剧的热爱、憧憬与信念观看着每一部剧。欺骗观众的行为一定会受到市场的反制。中国音乐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白夜行》假唱引发轩然大波,2019音乐剧市场的警铃大作?

中国音乐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文|文化产业评论  屈欣悦

编辑|李姝婧

4月20日晚,由韩雪、刘令飞主演的音乐剧《白夜行》在宁波站巡演。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因为韩雪急性声带发炎,演出全程3个小时的唱段都是放录音带代替,怒骂团队演员的不敬业,拉低了音乐剧行业的下线。

△豆瓣评论

网友描述,在昨晚的演出开始前,剧院突然告知到场观众,该场次的演出,韩雪因为急性声带发炎、无法使用真声进行演唱,将播出早前上海站的歌曲音源进行代替。同时也通知,如果觉得不妥的话,观众可以选择全款退票。

随后,韩雪站在侧台用沙哑的嗓音解释情况并道歉:

“我很爱唐泽雪穗,很爱这个舞台,也更爱这个月以来台前幕后和我一起工作的工作人员和演员。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取消演出,但是我无法自私地作出这个决定。所以鉴于这个状况,经讨论决定,我们仍然会继续坚持完成今晚的演出。但是由于无法唱歌,演唱的部分,将会采用上海场演唱部分演出录制的声音素材。但我一直会在舞台上,为大家呈现三个小时的完整表演。”

录音版《白夜行》,青天白日下的掩耳盗铃?

音乐剧《白夜行》由日本集英社授权国内舞台剧制作团队“染空间”操刀制作,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奎吾的同名小说《白夜行》,日本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千住明担任音乐总监,多次获得托尼奖最佳舞美设计提名的丹尼尔.奥斯林设计布景,由影视剧演员韩雪,音乐剧演员刘令飞担任男女卡司。2018年12月初在上海进行首演,2019年开启了全国巡演。

从巡演计划一发布,《白夜行》就被各地的书迷、剧迷“翘首以待”。巡演地区几乎都是一开票就遭遇“秒空”。下一巡演地区温州站只剩下最高的两个价位尚有余座。

△大麦网《白夜行》温州站售票信息

原著本身的粉丝积累,卡司阵容发布时的声势浩大,售票的大张旗鼓让此次的观众的愤怒呈几何倍数的发酵。

而此次的话题主人公韩雪的粉丝也在社交网站上公开为其发言,坚持认为在这样的突发状况下,她已经做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选择。

△粉丝评论

在音乐剧的舞台下,我们究竟在愤怒些什么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讨论终究还是要回到事件本身。

  • 违背音乐剧审美

音乐剧是一门戏剧艺术,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为一体。作为一项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它的魅力就在于舞台上下能够互相感知到的热烈的情感呼应。这是一种现场性的情感。身临其境,心之所往。剧本、台词、排练都是为了现场更好的呈现。观众和演员都不知道,下一刻,在剧场中,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每一秒的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体现,无论是对演员还是对节目呈现,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演员需要具有唱、跳、演的综合素质;节目编排上要考虑音乐、舞蹈、走位的衔接与融合;为了达到更好的展现效果,往往会采取乐队的现场伴奏。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音乐剧的巡演时,需要涉及到乐队人员、大量技术人员、舞美道具、群演等等。这样的成本因素,直接体现在了票价上。

所以,这也是观众们在这次事件里,出离愤怒的原因:主办方明目张胆地作弊了。

“音乐剧《白夜行》剧组女主全国十几个城市巡演无B卡,无替补。女主韩雪感冒后已经无法演唱却隐瞒观众直到当天7:30进场播放完演出须知才告知本场演出韩雪个人演唱部分为录音。严重欺诈。且违反我国演出法所规定的不得假唱的相关规定。扰乱我国演出市场。”

在音乐剧的前期排练时,一般会安排同一角色的AB卡司。一方面是为了演出时的以防万一,另一方面时是为了长期巡演时交替演出保证艺术效果。因此,此次《白夜行》宁波站巡演时,突发事故下采用录音播放的方式,难免让人质疑: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巡演,究竟有没有B卡?如果采取录音播放,那么是否连现场乐队都是假的?

  • 扰乱音乐剧市场

《白夜行》的主办方,这次显然,有些“店大欺客”的嫌疑。

临开场前的通知显然打了观众一个措手不及,好像吃准了观众“来都来了”的心态。同时,主办方于演出的次日中午,才发布了一条道歉声明。声明中言及剧组应急措施的不周全,提出要对当日演出的观众办理退款手续。但并未提及在主办方究竟有没有安排B卡以防突发状况,下次如遇突发状况应该怎么处理。总给人一种“这次我倒霉,被你们抓住了”的不信任感。

△《白夜行》主办方致歉声明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会让购买了后期场次的观众产生怀疑:我会不会也在观看时被临时告知是录音的播放?

作为主办方,这样演出状况事件的应急处理,力求商业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没有考虑到音乐剧本身的艺术价值。不但将前期这个剧目的成果掩盖,还让观众不断心有余悸:演出突发情况可以理解,但难道我只有被糊弄的选择吗?

  • 名角效应”混淆大众审美意识

一些粉丝声称,他们观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主演。见到了主演就不会觉得失望。

而不少观众都反应,如果音乐剧都不真唱,而采用播放录音的方式,那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在视频网站看官摄视频呢?几百上千元的票价,难道是为了一场明星见面会?

音乐剧作品在舞台上的呈现,是整个剧目所有部门的共同呈现。演员是服务于剧目的。舞台上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整个团队的功劳。演员的知名度应该成为剧目传播过程中的锦上之花,而非烘云托月。

因此,演员的粉丝为其辩驳的行为,反倒火上浇油:作为一部音乐剧作品的表演,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演出效果最佳,而非满足让主要演员登台的条件。

剧目演出的最好状态:因人而来,而非为人而来

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统一的焦点:演员的名气是否会变成一个剧目市场与口碑的决定因素?对于音乐剧市场而言,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在优秀的音乐剧中,演员“偶像化”往往是一种必然趋势:故事、音乐、舞美常常都是为主要人物服务。因为时间原因,情节叙述受到限制,一般只能着重塑造几个主角,通过主角来带动故事发展;主要歌曲的延长也是由主角完成。一场演出结束,让观众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剧中的主角。因此,他们很容易转化为演员本人的粉丝。

而这样的趋势,也证明了剧目的呈现效果。

热门法语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简称“法扎”)从2009年问世以来,在今年开启了第十年的巡演。该剧目的引进方表示,法扎在B站上庞大的粉丝基础是引进这部剧的最初原因。B站上目前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达到了104万。

而在法扎演出的十年时间里,主演米开朗琪罗 勒孔特一直饰演“莫扎特”一角,甚至连替补演员都没有换过。不少观众会特意购买自己喜欢的演员的演出场次,不少观众甚至会跨城演出,反复二刷三刷。

这样的热爱,究竟是对演员的还是对剧目的,其实已经不可分割。在观众心中,演员已经成为了角色本身。“追星”与“追剧”,实际上殊途同归。

这部分观众,已经与演员建立了默契的双向互动。通过各种平台,对演员演出抛出的“梗”了如指掌。在演出现场,这些粉丝往往能营造更加热烈的氛围和演出效果。演员越加高涨的人气,是剧目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

但国内音乐剧演员的“偶像化”并非体现在剧目的传播过程,而是前期的宣传。此次《白夜行》的事件,不免让人担忧:演员知名度是不是快要成为音乐剧市场的话语权决定因素了?

湖南卫视的大型音乐综艺节目《声入人心》将一批音乐剧演员如郑云龙、阿云嘎等人带到了观众的视野中。因为其在综艺中展现出来的过硬的专业素养、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出众的形象,获得了一大批粉丝。不少粉丝专门购买了其音乐剧演出的门票,演出现场几乎变成了“大型追星现场”。

而人气高涨之下,票价随之水涨船高。不久前郑云龙的音乐剧《谋杀歌谣》在北京售票时,票价比相同剧场条件下的上海场次高了接近三倍,依然一票难求。

在这样的状况下,游戏规则一变再变。决定着剧目演出呈现的并非团队,而是主演的人气。剧目也不是演给来看音乐剧的观众,而是演给演员的粉丝。剧目的艺术效果是其次,满足观众的需求是根本。这样的先例只会让音乐剧市场变成“流量为王”而放弃内容。而没有内容的音乐剧只会“赚一笔就跑”,不会成为经典而流传。

结语

在音乐剧市场中,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好的作品能够在漫长的时光流逝中熠熠生辉。无数古老而又经典的音乐剧仍然在不断地复排、巡演。

对于音乐剧而言,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无数的观众抱有着对音乐剧的热爱、憧憬与信念观看着每一部剧。欺骗观众的行为一定会受到市场的反制。中国音乐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