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探险家揭示太空自拍,在现场还原照片情景。摄/《玩趣天下》
成都展汇集70余幅作品创三站之最探险家“太空“合影地球
“壮美极境”是今年自然资源部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环节、全国系列示范性活动之一。”展览首次集结南极、北极、赤道珊瑚海三个地区的影像作品同场展出。展出作品由三极探索项目、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海洋世界》杂志和李光洁共同提供。为让更多公众一睹三极的壮阔景象,联合发起方百度百家号推出壮美极境线上展览,汇集100余幅影像作品;除此以外,为丰富看展形式,四十余位艺人还为百家号线上展作品录制了音频,观众可以一键语音听展。线下展继在北京、上海开展后,获得良好反响。最后一站来到成都,展览数量达到了70余幅,创三站之最,多幅照片系首次向公众曝光。
三极探索项目首席科学家“深海女王”西尔维亚·厄尔博士,项目总监迈克·欧,首席摄影师大卫·杜比勒、珍妮弗·海斯共同出席了开幕活动,劳力士还赞助了探险家的本次国际行程。四位探险家在开幕现场,还揭晓了九天微星“瓢虫一号“卫星为他们特别拍摄的太空自拍。
#众筹艺塑#环节,四位探险家在空塑料瓶上写下自己的环保心愿,投掷入代表北极的北极熊艺术装置中。成都站选择使用北极熊作为众筹艺塑互动的装置,除了是为了与北京、上海加以区别,还因为成都是熊猫之城,而我们本次展览的城市合作伙伴成都IFS也拥有一只大熊猫户外艺术装置“I AM HERE”。希望借此呼吁更多人像关注熊猫一样,关注北极熊的生存状况。
探险家导展讲述背后故事三极生态面临挑战
项目总监迈克·欧,首席摄影师大卫·杜比勒、珍妮弗·海斯为观众进行了导展。迈克·欧讲述了《死亡》的创作故事,这是在他考察北极探险线路的途中拍摄到的,远远看去,以为是一块积雪,但当走进,才发现是一只死去的雄性北极熊。由于气候变化加剧,北极熊面临生存危机,这只死亡的北极熊绝不是个案。
▲作品名:死亡。拍摄地:北极。摄影师:Michael AW
大卫·杜比勒讲述了作品《庇护》,他表示自己非常开心能够来到上海,上海是他最想居住的城市。另外一个想要居住的地方就是《庇护》的拍摄地印尼四王岛。正如纽约和上海有很多的地下交通枢纽,海洋里面也有这样的通道,那就是珊瑚。这些珊瑚为当地生活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庇护所,就如这张照片所反应的那样。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些珊瑚礁正受到严重的威胁。
珍妮弗·海斯讲述了作品《安抚》和《小雪团》,两幅作品都在拍摄格陵兰海豹,海豹一直是珍妮弗的重要拍摄对象,而格陵兰海豹尤为特别,它出生就在冰面上,但气候变化,令冰雪减少,很难想象如此可爱的生物未来会是怎样。
探险家最后强调,三极是面临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尽量延缓甚至阻止三极生态的额外,让这次展出的美景和神奇生物能一直在地球上存在下去。
▲大卫讲述作品《庇护(Shelter)》
据了解,本次“壮美极境——海洋公益影像巡展”成都站展览将在成都IFS地下二层中庭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出到5月10日。
此外,本次展览还得到了百度地图、曹操出行、美图、悦跑圈、活动行、最榜、金泰旅游、陌蓝、生米组成、去哪儿网、碧桂园海南区域、BestDive和飞利浦电视的大力支持。这些都体现了企业关注环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