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25岁印记:图腾向左,后工业化挑战向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苏州工业园区25岁印记:图腾向左,后工业化挑战向右

中国有两种园区:一种叫其他园区,其中叫苏州工业园区。

文|园区荟  陈晨

今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25周岁了,师从新加坡经验的小朋友到了壮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对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学生,打出了70分的评价。在《李光耀回忆录》中,他曾这样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高层领导的智慧与才干,以及各层人员的辛勤努力,我们选择苏州是正确的……我给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成绩打70分,这是个相当高的分数。那里风景宜人,总体规划给人一种很新加坡式的印象。”

在国内,苏州工业园更像是一个行业的图腾。业内戏称,中国有两种园区:一种叫其他园区,其中叫苏州工业园区。可见其在中国园区发展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规划 | 一张规划图,管它到结束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东部,毗邻上海,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位于金鸡湖畔的中新合作区占据了80平方公里。

2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约占苏州全市3.2%的土地、7.6%的人口,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伊始,便以“高调”在业内闻名。1994年,在苏州的GDP仅仅720亿的时候,花了3000万人民币请专业机构为园区编制总体规划,让开发区同行们大吃一惊。

按照规划,园区中部建有居民区,工业区则建在外围。园区的交通和公共设施网络与市区紧密相连。该设计为最大程度的产城融合打下了坚实的的基础。

在当时,苏州园区的规划在三个方面可谓鹤立鸡群。

首先,是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之初,便遵照新加坡在园区建设方面“无规划、不开发,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面”的先进经验。当时很多人认为这笔钱花得不值,但事实证明,苏州的这一超前思维使得园区的发展极为受益。

其次,与国内很多开发区短期内上项目,一路再做调整,以期达到节约有限资源和快速启动的目的的“滚动式”发展战略大为不同,苏州工业园的总体规划体现了用一些列刚性约束机制,让“城市规划大于市长”,实现“一张规划图,管它到结束”,贯穿了自1994年启动以来25年园区成长期的始终。

最后,在处理园区行政版图上的278平方公里行政地域与核心的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的关系时,苏州工业区摒弃了国内开发区普遍采用的“先区内、后区外”的做法。苏州工业园区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区镇、镇域的规划局限,大胆地将周边乡镇定位成“中新合作区”的副中心,综合了园区地貌、乡镇产业布局,以及教育、卫生、商业、文化等社会事业各方资源,统一按照城市标准,与占地30%的中新合作区融为一体。

在上述经验中,苏州工业园区的最重要经验,还是“一张规划图,管它到结束”的理念。

时至今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规划之上。园区实行总规划师负责制,以制度有效制衡行政权力。苏州工业园区设计了一整套机制:园区将政府批准的规划公之于众,授权规划师审批各类规划申请,行政管理层不能干预正常的规划审批,技术管理层无权更改已通过法定程序确定的规划。如果投资者提呈的规划设计书被规划设计师否定,可以有两次申诉机会,一旦裁决,就得严格执行。

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论工业用地、商住用地,还是公建配套设施用地,都严格按照规划用途使用,切实杜绝了开发建设的滥权、随意与盲目。

这让园区的发展保持了科学性和稳定性。

以极为理性和克制的发展态度,在最大限度尊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大体呈现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7年),8平方公里的开发,一流的投资环境,工业招商;

第二阶段(1997-2000年),工业招商、住宅区建设,邻里中心;

第三阶段(2001-2004年),工业区、住宅区扩张,商业区和休闲区建设;

第四阶段(2004-2008年),创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

第五阶段(2008-至今),开放创新试验区、旅游业。

梯度开发、循序渐进。正如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翔近日对媒体的感慨:“园区开发至今已有20年,领导班子调整过多次,但开发区发展格局与当初规划设计几乎一模一样。正是有着这样的法治思维,苏州工业园区才能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证明 | 超前规划的妙用

回到1994年,新加坡带来的超前设计理念在园区建设时并不能被所有人理解。最有代表性的故事,是当时园区花费近30亿元巨资将园区中新合作区一期地基填平并抬高70公分事件。

1994年,在80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区工程建设伊始,在首期建设的2平方公里现场,中新两国工作人员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原来,这块地块是一片低洼的稻田,极易发生积水。按照中国的老办法,如果要梳理这块地基,只要挖渠建坝就行了。但新加坡同行坚持,必须用土将低洼的稻田填平并抬高70公分以上(需要填土5米以上)。中国的工程师急切地询问他们的新加坡同行,质疑这种严格而耗钱的土地夯填是否必要——按照这样的规模,除了更加耗时外,每增加一厘米的土地夯填,会大大增加土地的成本。

新方严守自己的立场——新方严肃地指出,作为资金密集的高新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必须万无一失,确保存有贵重装备的工厂免遭洪水袭击,不能报任何侥幸的心理。新方的这个论证是建立在严密的调查基础上的。1991年,一场洪水曾经袭击过苏州,新方专家对其研究后得出结论,园区土地夯填5米,耗钱是多了一些,但是可以抵抗将来可能发生的洪灾。

新方的坚持得到了验证。1999年,也就是工程开工5年后,长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园区的工厂幸免于难,而它附近的地带几乎被洪水破坏殆尽。

事实上,园区超前科学的规划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可谓时间越久越见妙用,产业、住宅、商业,无一不受用终身。

大量的“地下功夫”,使得园区核心区看不到传统工业区密集的线缆,园区25年来也从未受到过暴雨积水和洪水的困扰。此外,由于科学的道路交通系统设计,这里几乎不会发生堵车的现象。

2009年,时任园区规划局副局长徐国平曾对媒体透露其中的奥妙:园区早在规划时就预先排除了导致交通拥堵的种种因素,采用由西向东“轴向布局”——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南北两侧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这样,上班、逛街的人流车流就自然分开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分工明确,不允许支路与主干道交叉,不允许单位面向主干道开门,不允许路边的房屋“破墙开店”。于是,货车、客车、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在这里,把规划视作法律、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九通一平、亲商、一站式服务、邻里中心、预筹积累公积金、教学工厂和教学办公室等一系列源于新加坡,又在这里生根开花的新理念迅速传遍全国。

借鉴 | 从“外引”到“内生”

苏州工业园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新加坡在一站服务、投资需求反馈、效益和透明度、城市管理与规划、养老金规划、政府经济房工程、环境保护以及绿化建设等领域的经验(软件转移)。

这些经验的获得,离不开一个名字颇显另类的机构——借鉴办。他的全称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

这个独特的机构,在苏州工业园诞生伊始,便对园区从规划建设到招商亲商,从人才引育到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园区在国内强手如林的开发区中后来居上、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园区荟(ID:chuangyi-icity)查阅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资料发现,为了更好地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25 年来,园区先后派出数百批次的各类人员赴新培训,编制、实施了多项融合国际先进发展理念、又符合园区实际的政策制度。大到工委领导、小到普通科员都有过赴新培训的经历。

对于新加坡的经验,园区并不是原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自主借鉴。在园区最早的工作制度里,就明确规定了对第一层次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开发等内容,要系统引进,全面运用;对第二层次的招商引资、企业经营等内容,基本引进,吸收主要经验;对第三层次的高效服务、民主法制等内容,部分引进,吸取适合自己的成分。

如今,今天,苏州工业园已经成为中国几个大型工业园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已经从“外引”迈向“内生”。一方面,新加坡经验在园区本土化实践后走出园区;另一方面,苏州工业园作为改革开放的催化剂,在很多方面担任了先行先试的角色。两方面的经验,都在国内甚至国际的一些地区得到复制推广。

在强大的活力之下,苏州工业园成了一块吸引优质外国直接投资的磁铁。

据公开数据,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315亿美元,累计创造税收8000多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万亿美元,人均GDP、单位GDP能耗、研发投入占比等指标均达全国最好水平,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外资企业在园区深耕发展,500多家中外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居全国高新区首位;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支持309家中国企业赴5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布局,参与合作共建的中外产业园区达12个,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军。

眼光 | 工业化的产物,面临后工业的挑战

虽然被命名为工业园区,但苏州工业园区显然不只是一个“工业园”,而是一个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城。有人担心,“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名称对一些投资者造成了困惑。

苏州工业园的管理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多年来,在品牌打造方面,园区正在努力摒弃旧的制造业园区的身份,着力打造成为创新研发的新高地。在一些新的项目名称上,苏州正在刻意去掉“工业”两字,比如“苏州园区站”。

如今,园区已经从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发展成为今天具备高新技术和主导新兴产业的生态园区,确立了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

尽管苏州工业园区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展望未来,为保持其长久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园区也面临一些挑战。

鉴于迅速上升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中国发展模式从低成本的制造业基地向高端知识技术驱动型经济的转型,苏州工业园区只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

然而,如何在竞争激励的长三角地区保持和提升这些优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较弱的本土企业和有限的溢出效应,园区主要靠从外部吸引创新型企业,而不是从内部产生。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民营创投企业仍然十分缺乏。”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对苏州工业园的未来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这份报告认为,为了实现从工业园区向科技城的转变,园区需要克服传统“工业区”的固有形象,逐渐淘汰掉那些不符合科学城定位的现有产业。

来源|园区荟(ID:chuangyi-icity)

制图|李蕾

排版|卢宇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苏州工业园区25岁印记:图腾向左,后工业化挑战向右

中国有两种园区:一种叫其他园区,其中叫苏州工业园区。

文|园区荟  陈晨

今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25周岁了,师从新加坡经验的小朋友到了壮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对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学生,打出了70分的评价。在《李光耀回忆录》中,他曾这样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高层领导的智慧与才干,以及各层人员的辛勤努力,我们选择苏州是正确的……我给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成绩打70分,这是个相当高的分数。那里风景宜人,总体规划给人一种很新加坡式的印象。”

在国内,苏州工业园更像是一个行业的图腾。业内戏称,中国有两种园区:一种叫其他园区,其中叫苏州工业园区。可见其在中国园区发展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规划 | 一张规划图,管它到结束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东部,毗邻上海,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位于金鸡湖畔的中新合作区占据了80平方公里。

2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约占苏州全市3.2%的土地、7.6%的人口,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伊始,便以“高调”在业内闻名。1994年,在苏州的GDP仅仅720亿的时候,花了3000万人民币请专业机构为园区编制总体规划,让开发区同行们大吃一惊。

按照规划,园区中部建有居民区,工业区则建在外围。园区的交通和公共设施网络与市区紧密相连。该设计为最大程度的产城融合打下了坚实的的基础。

在当时,苏州园区的规划在三个方面可谓鹤立鸡群。

首先,是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之初,便遵照新加坡在园区建设方面“无规划、不开发,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面”的先进经验。当时很多人认为这笔钱花得不值,但事实证明,苏州的这一超前思维使得园区的发展极为受益。

其次,与国内很多开发区短期内上项目,一路再做调整,以期达到节约有限资源和快速启动的目的的“滚动式”发展战略大为不同,苏州工业园的总体规划体现了用一些列刚性约束机制,让“城市规划大于市长”,实现“一张规划图,管它到结束”,贯穿了自1994年启动以来25年园区成长期的始终。

最后,在处理园区行政版图上的278平方公里行政地域与核心的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的关系时,苏州工业区摒弃了国内开发区普遍采用的“先区内、后区外”的做法。苏州工业园区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区镇、镇域的规划局限,大胆地将周边乡镇定位成“中新合作区”的副中心,综合了园区地貌、乡镇产业布局,以及教育、卫生、商业、文化等社会事业各方资源,统一按照城市标准,与占地30%的中新合作区融为一体。

在上述经验中,苏州工业园区的最重要经验,还是“一张规划图,管它到结束”的理念。

时至今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规划之上。园区实行总规划师负责制,以制度有效制衡行政权力。苏州工业园区设计了一整套机制:园区将政府批准的规划公之于众,授权规划师审批各类规划申请,行政管理层不能干预正常的规划审批,技术管理层无权更改已通过法定程序确定的规划。如果投资者提呈的规划设计书被规划设计师否定,可以有两次申诉机会,一旦裁决,就得严格执行。

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论工业用地、商住用地,还是公建配套设施用地,都严格按照规划用途使用,切实杜绝了开发建设的滥权、随意与盲目。

这让园区的发展保持了科学性和稳定性。

以极为理性和克制的发展态度,在最大限度尊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大体呈现了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7年),8平方公里的开发,一流的投资环境,工业招商;

第二阶段(1997-2000年),工业招商、住宅区建设,邻里中心;

第三阶段(2001-2004年),工业区、住宅区扩张,商业区和休闲区建设;

第四阶段(2004-2008年),创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

第五阶段(2008-至今),开放创新试验区、旅游业。

梯度开发、循序渐进。正如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翔近日对媒体的感慨:“园区开发至今已有20年,领导班子调整过多次,但开发区发展格局与当初规划设计几乎一模一样。正是有着这样的法治思维,苏州工业园区才能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证明 | 超前规划的妙用

回到1994年,新加坡带来的超前设计理念在园区建设时并不能被所有人理解。最有代表性的故事,是当时园区花费近30亿元巨资将园区中新合作区一期地基填平并抬高70公分事件。

1994年,在80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区工程建设伊始,在首期建设的2平方公里现场,中新两国工作人员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原来,这块地块是一片低洼的稻田,极易发生积水。按照中国的老办法,如果要梳理这块地基,只要挖渠建坝就行了。但新加坡同行坚持,必须用土将低洼的稻田填平并抬高70公分以上(需要填土5米以上)。中国的工程师急切地询问他们的新加坡同行,质疑这种严格而耗钱的土地夯填是否必要——按照这样的规模,除了更加耗时外,每增加一厘米的土地夯填,会大大增加土地的成本。

新方严守自己的立场——新方严肃地指出,作为资金密集的高新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必须万无一失,确保存有贵重装备的工厂免遭洪水袭击,不能报任何侥幸的心理。新方的这个论证是建立在严密的调查基础上的。1991年,一场洪水曾经袭击过苏州,新方专家对其研究后得出结论,园区土地夯填5米,耗钱是多了一些,但是可以抵抗将来可能发生的洪灾。

新方的坚持得到了验证。1999年,也就是工程开工5年后,长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园区的工厂幸免于难,而它附近的地带几乎被洪水破坏殆尽。

事实上,园区超前科学的规划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可谓时间越久越见妙用,产业、住宅、商业,无一不受用终身。

大量的“地下功夫”,使得园区核心区看不到传统工业区密集的线缆,园区25年来也从未受到过暴雨积水和洪水的困扰。此外,由于科学的道路交通系统设计,这里几乎不会发生堵车的现象。

2009年,时任园区规划局副局长徐国平曾对媒体透露其中的奥妙:园区早在规划时就预先排除了导致交通拥堵的种种因素,采用由西向东“轴向布局”——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南北两侧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这样,上班、逛街的人流车流就自然分开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分工明确,不允许支路与主干道交叉,不允许单位面向主干道开门,不允许路边的房屋“破墙开店”。于是,货车、客车、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在这里,把规划视作法律、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九通一平、亲商、一站式服务、邻里中心、预筹积累公积金、教学工厂和教学办公室等一系列源于新加坡,又在这里生根开花的新理念迅速传遍全国。

借鉴 | 从“外引”到“内生”

苏州工业园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新加坡在一站服务、投资需求反馈、效益和透明度、城市管理与规划、养老金规划、政府经济房工程、环境保护以及绿化建设等领域的经验(软件转移)。

这些经验的获得,离不开一个名字颇显另类的机构——借鉴办。他的全称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

这个独特的机构,在苏州工业园诞生伊始,便对园区从规划建设到招商亲商,从人才引育到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园区在国内强手如林的开发区中后来居上、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园区荟(ID:chuangyi-icity)查阅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资料发现,为了更好地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25 年来,园区先后派出数百批次的各类人员赴新培训,编制、实施了多项融合国际先进发展理念、又符合园区实际的政策制度。大到工委领导、小到普通科员都有过赴新培训的经历。

对于新加坡的经验,园区并不是原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自主借鉴。在园区最早的工作制度里,就明确规定了对第一层次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开发等内容,要系统引进,全面运用;对第二层次的招商引资、企业经营等内容,基本引进,吸收主要经验;对第三层次的高效服务、民主法制等内容,部分引进,吸取适合自己的成分。

如今,今天,苏州工业园已经成为中国几个大型工业园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已经从“外引”迈向“内生”。一方面,新加坡经验在园区本土化实践后走出园区;另一方面,苏州工业园作为改革开放的催化剂,在很多方面担任了先行先试的角色。两方面的经验,都在国内甚至国际的一些地区得到复制推广。

在强大的活力之下,苏州工业园成了一块吸引优质外国直接投资的磁铁。

据公开数据,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315亿美元,累计创造税收8000多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万亿美元,人均GDP、单位GDP能耗、研发投入占比等指标均达全国最好水平,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外资企业在园区深耕发展,500多家中外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居全国高新区首位;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支持309家中国企业赴5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布局,参与合作共建的中外产业园区达12个,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军。

眼光 | 工业化的产物,面临后工业的挑战

虽然被命名为工业园区,但苏州工业园区显然不只是一个“工业园”,而是一个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城。有人担心,“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名称对一些投资者造成了困惑。

苏州工业园的管理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多年来,在品牌打造方面,园区正在努力摒弃旧的制造业园区的身份,着力打造成为创新研发的新高地。在一些新的项目名称上,苏州正在刻意去掉“工业”两字,比如“苏州园区站”。

如今,园区已经从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发展成为今天具备高新技术和主导新兴产业的生态园区,确立了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

尽管苏州工业园区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展望未来,为保持其长久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园区也面临一些挑战。

鉴于迅速上升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中国发展模式从低成本的制造业基地向高端知识技术驱动型经济的转型,苏州工业园区只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

然而,如何在竞争激励的长三角地区保持和提升这些优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较弱的本土企业和有限的溢出效应,园区主要靠从外部吸引创新型企业,而不是从内部产生。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民营创投企业仍然十分缺乏。”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对苏州工业园的未来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这份报告认为,为了实现从工业园区向科技城的转变,园区需要克服传统“工业区”的固有形象,逐渐淘汰掉那些不符合科学城定位的现有产业。

来源|园区荟(ID:chuangyi-icity)

制图|李蕾

排版|卢宇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