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国内集合信托成立规模超5300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1970亿元,占比近四成。
4月23日,浙系房企佳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2768.HK,以下简称“佳源国际”)发布消息称,公司连同附属公司(统称集团)与包商银行、大业信托、国通信托及中航信托等内地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佳源国际提供人民币430亿元授信。
但就在当日,佳源国际的收盘价定格为3.62港元,相比于前一天下降了3.47%。显然,自从1月份的股价闪跌之后,佳源国际的股价并没有因为融资喜讯而回升。而从长期来看,这波蝴蝶效应的影响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修复过程。
股价暴跌后的“市值跳水”仍在延续
2019年1月17日,佳源国际一日内股价缩水八成,并于22日起连续停牌超过一周。股价闪跌事件,将从来都不太惹眼的佳源国际推至“风口浪尖”。
虽然,在股价恶意做空事件爆发之后,佳源国际主席沈天晴回应称:做空机构利用舆论发布不实消息,误导投资者以便浑水摸鱼所致。做空机构无中生有地指控公司有两笔合共3.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未能在到期日偿还,其次又利用自媒体引用错误榜单,捏造虚假新闻以损害公司声誉。
但佳源国际受榜单、股票暴跌、被质疑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至今仍给佳源国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自2016年上市,三年间佳源国际将市值从2016年底的63.68亿港元,提升到2018年底的363.59亿港元,长势喜人。然而,经过今年1月份的一番风云变幻,佳源国际市值跌落悬崖。截止目前,其市值仅为92.2亿港元,“跳水”的市值未因股价事件的平息而得到回升。
针对上述问题,界面楼市致电致函佳源国际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佳源国际未来将继续专注业务发展,为股东创造更佳回报,同时亦会致力提升集团的企业管治水平及透明度。
同时,佳源国际会持续加强与投资者的合作和联系,保持良好投资者关系,不断扩大佳源国际品牌影响力,提升佳源国际的软实力。
但其实,佳源国际之所以遭遇股价闪崩,从市场分析来看,确实与不实消息有关,但在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来看,企业在资产市值方面的背离、股权与业务上的独立水平,早已为股价下挫后的波折埋下伏笔。
而对于未来,佳源国际将如何提升市值,挽回投资者?市场会给出最诚实的答案。
快速扩张带来的负债攀升“隐患”
在市值经历过一天之内缩水约270亿港元(约人民币233亿元)的数月后,佳源国际发布了其2018年度业绩报。
据佳源国际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佳源国际合约销售额201.8亿元,同比增长95%,销售面积178.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毛利33.06亿元,同比增加28.4%。
△佳源国际2018年度综合损益表
而在佳源国际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双双快速增长之余,佳源国际的毛利率则呈现下滑态势,现金不算宽裕的问题也一同出现。
据佳源国际年报显示,2018年佳源国际的销售毛利率为31.6%,较2017年的33.8%下降2.2%;应占股东净利率则连续第二年下跌至17.15%。两项指标的双双下滑,意味着其运营成本的上升。
除了销售和行政开支外,年内佳源国际发行于2019年到期的3.5亿美元优先票据、于2020年到期的4亿美元优先票据,等也都导致佳源国际的融资成本上涨,毛利润下滑。
此外,在刚过去的2018全年业绩会上,佳源国际将今年销售目标定为280亿元,致力于规模增长的佳源国际,对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需求也在不断加剧,由此,负债规模也不断增大,截止2018年底,佳源国际的净负债率提升至177.57%。
去年,佳源国际的短期借款为48.01亿元,但在手资金却仅为39.07亿元,存在短期的偿债压力。
△佳源国际主席沈天晴,副主席兼总裁、执行董事张翼等 图片来源:佳源国际
对此,界面楼市致电致函佳源国际方面,询问佳源将如何解决流动资金风险和负债问题。
佳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佳源国际现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依然秉承一贯审慎的投资策略,同时,在2019年第一季度佳源的回款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未来佳源国际会继续贯彻稳健的财务政策,优化财务状况,保持长短债务的一定比例组合,以及一定现金流,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而与此同时,在3月底的佳源国际2018年业绩会上,佳源国际主席沈天晴并没有对负债及现金流情况进行过多回应,但对多元化融资渠道、资产注入及千亿目标有较多提及。新总裁张翼表示,希望3-5年实现千亿规模,并称公司会获得集团持续注入优质资产。
对此,不难发现,佳源国际作为佳源集团各大地产板块中面对公众的上市载体,背后的整个佳源集团也许是其面对负债攀升“隐患”的底气所在。
千亿目标下的融资欲望
历时20多年的发展,佳源集团在房地产开发、电器零售、医疗养老、物业服务等领域均展开布局,旗下囊括了4家上市公司。
翻看年报可以发现,佳源国际2018年销售面积为178.72万平方米,而年内其通过各种方式获得香港、上海、泰州、常州等13个项目,新增总建面则为390万平方米,相当于销售面积的一倍有余。
由此可以看出,佳源集团力求扩张提速,房地产业务的“千亿目标”不是说说而已。
然而,资本市场上市值的跳水,意味着佳源国际股本融资的乏力。但企业需运营周转,年内280亿的销售目标,远期千亿的愿景,还需要大量资金的铺垫。于是拓宽融资渠道成了佳源国际的当务之急。
1月28日,佳源集团与爱建信托、大连银行上海分行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两家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合计100亿元。
4月23日,佳源国际再次从包商银行、大业信托、国通信托等5家金融机构那里获得了850亿元的授信,其中佳源国际占有430亿的额度。
佳源国际的这些授信中,没有大行授信,多是来自信托机构的原因,我们目前不得而知。但由此看来,佳源国际终究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认可。
然而,授信签约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信托机构不仅会要求项目本身,拥有房企自有资金的投入。而且,此后贷款的分批发放,还要与项目、土地、房企的经营指标而定,利率也会随之变动。
由此看来,佳源国际现已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但后续的资金变现、利率波动等,还取决于佳源国际项目的运营情况以及难以预见的市场因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