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执迷不悟的传统媒体老兵(在传统媒体有着十几年从业经验)和后知后觉的自媒体新兵(开设自己的公众号还不到一年半),我对媒体圈和自媒体圈的各种八卦一直都保持着高度关注。这就好比每年春节如果不看春晚的话,又怎么能跟小伙伴们愉快地聊(Tu)天(Cao)呢。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知名自媒体人、大熊会创始人万能的大熊(宗宁)居然上岸了!而他选择的企业,正是最近两年在微商界做得风生水起的微盟。
作为无数自媒体少男少女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宗宁如今已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正式加盟微盟担任副总裁,分管微盟旗下V店项目的品牌、市场、公关业务。随后宗宁本人也发布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选择加盟微盟做副总裁》,正式确认了这一传闻。
提起万能的大熊,许多读者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印象也许都是自媒体人。但其实在此之前,宗宁是以一枚营销高手的身份为圈内人所熟知。在360供职期间,他一共负责过360手机助手、360随身wifi、360手机游戏、360儿童手表等四款产品的品牌营销,都做到了行业第一。
至于微盟,这家成立于2013年4月的公司是一个针对微信公众账号提供营销推广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并于2014年7月完成A轮融资。2015年3月,微盟开始针对微商市场打造V店,紧接着在一个月后又拿到了1.5亿B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估计都明白了,微商企业微盟和营销高手大熊,这简直就是干柴遇烈火啊,难怪会一触即燃(从宗宁第一次见到微盟总裁孙涛勇到正式入职微盟,大概只用了两周时间)。
按照雷军的“风口论”,这几年风声鹊起的微商行业毫无疑问也站在了风口上。但问题就在于,这只“风口上的猪”最近貌似遇到了不少麻烦。宗宁自己也提到:“上个月,两家比较知名的微商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业绩下滑都超过70%以上。”光是这一句话,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了。
如果光是看一些空泛的数字,大家也许难以产生直观的感受,但是对于下面这一幕,相信许多读者都会觉得非常熟悉:
某个微信群中,来自天南海北的小伙伴们正在愉快地聊天。但是忽然之间,原本热烈祥和的气氛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原因就在于,某位小伙伴发了一条链接推荐自己的小店。说时迟那时快,立刻就有好几位群员义愤填膺地报告群主:“他是微商!”
于是,这位微商小伙伴被踢出了群。
看到踢人时那种毅然决然和不由分说,有时候连我都会忍不住生出恻隐之心:“也许人家真是想好好做生意的那种微商呢?”
不过正如那句流行语所说: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至少在我所见的各个微信群里,暴露身份的微商小伙伴依然在不断地被无情踢出。普罗大众对微商的强烈反感,由此可见一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窃以为,这与微商行业自身的特点有关。正如当年的淘宝一样,微商的优点就在于门槛极低,几乎什么人都可以入场。并且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宽带中国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如今开微店甚至要比当年开淘宝店更加容易。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微商的最大优点,现在也成为了其最大的缺点。一方面,与已经拥有了庞大而稳定用户群的淘宝及其他电商平台相比,如今的微店并没能提供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因为觉得不好用、不需要,在早期的新鲜劲和热闹喧嚣过后,许多消费者又选择了回到自己熟悉的淘宝、天猫和京东。
另一方面,与当年曾经困扰淘宝的问题一样,由于国人难以解决的诚信问题,以及货不对板、假冒伪劣甚至打着微商旗号的传销等现象在微信朋友圈的不断曝光,许多消费者对微商也越来越恐惧和厌恶。
最后,俗话说“过犹不及”。在微店难以得到用户充分信赖,而店家又通过微信群或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反复刷屏推广的行为,只能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厌其烦甚至直接屏蔽拉黑,转化率不断创下新低。
事实上,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始终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目前就微商行业而言,还缺乏一个在用户体验、产品品质、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对消费者有足够吸引力、让其愿意从其他电商平台转投微店的平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微商系统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宗宁加盟微盟之后负责的V店,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