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5月份,住宅销量创年内新高,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楼市回暖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房价也处于涨幅扩大的通道中,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深圳新建商品房较上月涨幅达到6.7%,二手住宅同比涨幅达9.1%。自2014年12月以来连续5个月高居全国房价上涨城市榜首,并且涨幅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深圳楼王每平37.6万
几乎在一夜之间,深圳房价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今年5月23日,位于深圳龙华新区的楼盘中海锦城700多套房源,差不多在两小时内售罄。当天深圳暴雨如注,却似乎并没有影响人们的购房热情,尽管此时的均价已经高达4万元/平方米,比半年前高出约7500元/平方米。房价一路上涨,楼王价格也一再刷新。继蛇口一楼盘出现最高单价20万元/平方米之后,前海也在近日爆出顶层价格16万元/平方米的豪宅。而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5月25日拿到预售许可证的中洲华府商业大厦项目,项目顶层户内面积为110.14平方米的商务公寓3904房“发展商叫价”达到376532元/平方米。
资金推动:股市火爆投资者套现买房
在深圳,投资者占比购房者的比例一直被业内视为楼市的晴雨表。深圳楼市过去上涨最火爆的时候,投资客占比一度超过五成,而市场最为低迷的时候,投资客的比例则在一成左右。
楼市利好政策频出,在股市暴涨中受益的股民,陆续选择“高位”套现后,带着大笔的资金进入了火爆异常的楼市。数据显示,5月16-5月23日深圳二手房成交中投资客比例已近三成,达到28.1%。
需求推动:70%常住人口无房
特殊的人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仅为30%,与北京和上海约70%的数据相去甚远。按常住人口计算,深圳商品住宅户均住房仅为0.4套,远低于公开数据显示的全国户均1套的平均水平。目前,深圳超过1100万的常住人口中,70%的部分无房,他们要在深圳安家落户,这一潜在的需求随时都有入市的可能。
2000-2013年间,深圳常住人口数量增长了362万,目前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七成多,这正是深圳房地产市场需求大的最主要原因。
供给不足:土地资源几近枯竭
在近期政策利好释放大量需求外,新增供给不足也是一大主因。
2015年一季度,深圳卖地收入58.56亿元,同比减少75%。近年来,深圳商品住房用地出让规模持续缩减,这不仅推高了地价,也制造了供求紧张的预期。
而深圳土地市场供应面临着已近枯竭的现实。深圳总面积不足两千平方公里,而城区建设量已达到48%,也就是说近一半土地建了房子,为全球最高,后续土地利用开发资源却已显短缺。早在十年前,深圳的土地供应就难以维系,如今更是“无地可供”。土地供应量严重不足,导致房地产开发量供应不足,又进一步导致房价上涨。
多重因素叠加,暴涨将继续
对于此轮深圳房价上涨,除了2014年四季度以后,降首付、降月供、降税费等政策刺激外,连续几年土地供应跟不上,恶化了供求关系紧张的预期是重要原因。2009年以来,深圳房价和需求相互推动,房价进入最快速上涨时期,均价5年来基本翻了一倍,但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或者无法完成计划,或者低于预期,特别是在保障性住房用地刚性供应的情况下,每有一宗地“招拍挂”时,便引来很多开发商疯抢,恶化了市场预期。
深圳等一线作为全国楼市的晴雨表,其示范效应不容小觑,随着之前观望的购房者跑步进入市场,之前因为政策因素被挤压和抑制的需求将会得到彻底释放,开发商恢复信心,开始涨价。新一轮范围内的全国范围内的房价飙升即将上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