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为何被经纬、腾讯垂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为何被经纬、腾讯垂青?

按照“数一数二”原则,如果不能迅速占领头部地位,后面的玩家再想突围就难了。

文|智见MAX1

在经历了包括经纬中国、腾讯在内的诸多资本巨头参与的8轮融资后,新氧科技(交易代码:SY)正式于5月2日登陆纳斯达克。

新氧科技创始人金星将这个成立不到6年的公司带到纳斯达克交易所时,他也正好年满四十。正如新氧科技创始人兼CEO金星在上市仪式致辞中所言,“随着这一旅程的展开,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也将获得新的回馈。”

据悉,新氧上市首日,新氧股价收涨逾31%,市值达到18亿美元;上市第二日,该股继续大涨,股价收报20.77美元。相较于13.80美元的发行价,新氧上市两日股价已大涨了50.51%,最新市值达到20.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亿元)。

上市只是开始

新氧平台入驻7000余家医美机构、成为2万多名整形医生的流量入口;3500万用户留下380万篇真人整形日记,占据医美APP领域近90%的启动次数;业务覆盖中、韩、新、日、泰5国的351座城市。这是新氧,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

继“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氧”)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后,5月5日,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发表员工内部信称,上市让公司拥有更大舞台的同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新氧的收入模式是向商家收取信息服务费和在线预订服务费,且目前持股多家医疗诊所。金星坦言,新氧的自我定位是,“致力为广大氧气提供安心变美、价格透明、服务贴心的医美平台,不是医院,不是中介。”

据行业人士分析,新氧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仍是流量生意。通过优质内容+社区的运营方法低成本获得高粘性用户,再通过电商平台打造流量闭环,获得医院的广告投放和返佣。

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表示,“我们未来将有比过去多得多的竞争对手,而且实力也会更强大,投入也会更多。”他强调,上市后将面对财务数据和业务进展的披露,这代表着透明,也一定会带来更多竞品的关注和分析。

改变行业生态

创办新氧以来,金星也亲身见证和经历了这五年来医美行业的改变——医美市场趋于越来越正规化,口碑的制约使不合规的医美服务在逐渐收敛。

5年前,中国医美行业还是典型的以营销为导向的市场,存在不透明、看人报价的乱象;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开始逐渐净化;未来,机构和医生在医美APP的促进下,会更加爱惜羽毛,会有越来越悠久的医美品牌出现。

第三方平台的出现让价格变得更透明,消费者选择可借鉴的依据更加丰富,口碑也变得可见。以营销为主、服务不良的医美机构目前生存都较为艰难,促进了行业内机构的优胜劣汰。

可以说,医美机构会去主动适应今天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让医院和医生的真实服务能力被呈现,因此服务者需要特别爱惜羽毛,提高服务能力。如果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掉,这也是市场调节的机制。

换而言之,消费者在去医院之前就通过网络平台掌握了大量专业信息,选择权大多在消费者这一端。与此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核心群体的变化,以前以70后、80后为主,现在90后占到70%左右。

“不管你信不信,医美都必将成为00后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近2000万的医美消费群体中,每100位就有64位90后,19位00后。”金星认为,对于90后收入较高的年轻女性,医美已经成为刚需。未来00后适龄后,会更强烈地开启医美消费。

不是迎合而是改变

金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在新氧之前,他已经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经历过挫折,也收获了武艺。

2007年,金星开始第一次创业,做了一个购物分享社区,跟今天的“小红书”很像。这个项目的失败有行业大背景的原因,比如那时带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令拍照上传的流程非常繁琐,制约了用户的活跃度;微博这类综合型的社区也还未崛起,垂直社区的内容无法获得更大的流量池;恰逢2008年金融危机,等等。

当然,这次失败也是一个年轻人必须要付的学费。他用“无知者无畏”形容那时的自己。虽然网站做的不错,但是对他来说,商业模式、财务、公司管理等很多事情都是全新领域。

“在一家大公司里做一个好产品,和自己出来创业做一家好公司,中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但第一次创业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金星后来反思。

六年时间里,新氧构建起了一个社区生态“护城河”,包括用户、达人、医生、咨询师、医院、药品设备厂商等,他们贡献的包括医美日记、短评、问答、短视频、直播等内容,让新氧获得了垂直医美App领域84.1%的用户使用时长。

C端驱动B端,目前平台上有近6000家正规医美和消费医疗机构通过认证、提供服务。

金星采访时表示,“医美行业每年平均增速为20%-30%,按照现在千亿级的体量,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医美机构正在大面积地亏损,这个数字可能很难准确地拿到,很多人认为在整个中国的医美行业当中只有30%的机构是盈利的,甚至有更悲观的人认为盈利的机构只有20%。”

美业垂直新媒体《美业观察》创始人周郁认为,“这几年因为医美机构的价格大战,使得大众有个错觉,那就是医美已经相当平民化。但是实际上,我们认为技术驱动的医美至少应该还是轻奢级消费,企业拥有合理的价格和利润,才是能为消费者提供持续有效、安全服务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医美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和专业,这同样在驱动中国的医美服务提供商进行自我迭代——无论在用户侧,还是供应端,新氧都实现了有效连接。

深耕急速增长的医美行业

据新氧科技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近三年营收规模实现跨级式增长,其总营收从2016年0.49亿元先跃升至2017年的2.59亿元,增速高达428%;2018年总营收进一步增长138%至6.17亿元(约合8980万美元)。净利润方面,作为一家成立仅6年的创业公司,新氧科技2018年实现净利润550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20%。

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新氧科技延续此前业绩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营收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8%。公司同期实现净利润为4590万元,同比提高49.9%。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九个季度,新氧的营收保持了持续的季度环比与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新氧客户端月活跃用户数量(MAU)从2018年一季度的108万增长至今年一季度的193万,增幅高达78.7%。付费用户数也从2018年一季度的6.89万增长至今年一季度的12.73万,增幅高达84.9%。

“中国医美行业从整体来讲,未来五年仍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的细分品类挖掘。”金星坦言。

资深医疗投资人士肖恩对新氧科技的成长性和创新性质表达以下观点:“新氧科技所处的产业链环节是平台角色,这个环节的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好互联网因素,把机构、医生和用户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解决供需多边的信息透明度,加强整体的运营能力,可以预见未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产业链中的厂商和机构。”

在构建了目前的独家“内容池”壁垒基础上,新氧科技仍需通过打造自己的产品力和技术力,继续做好患者精准获取、留存,甚至从“流量思维”渗透到“场景思维”,注重人、货和场的统一,毕竟对于一个平台型的社区或产品来说,长期看重的是体系内“用户互动行为”数据,而不仅仅是“用户数”这一个维度。

随着监管和资本的加速入驻,医美行业将逐渐进入行业整合期,对于新氧科技这样的头部玩家来说,可凭借资金和规模优势加快行业布局,抢占至高地。按照“数一数二”原则,如果不能迅速占领头部地位,后面的玩家再想突围就难了。而类似新氧科技这样的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发展壮大,对于培养良好的医美行业生态无疑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腾讯投资孵化中心总监张沁晨评价新氧时表示,新氧是优秀的创始人正带着顶尖的团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会一如既往肯定并看好新氧产业深耕的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新氧

102
  • 新氧科技:CEO金星斥资409万美元增持公司股份
  • 新氧2023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0.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为何被经纬、腾讯垂青?

按照“数一数二”原则,如果不能迅速占领头部地位,后面的玩家再想突围就难了。

文|智见MAX1

在经历了包括经纬中国、腾讯在内的诸多资本巨头参与的8轮融资后,新氧科技(交易代码:SY)正式于5月2日登陆纳斯达克。

新氧科技创始人金星将这个成立不到6年的公司带到纳斯达克交易所时,他也正好年满四十。正如新氧科技创始人兼CEO金星在上市仪式致辞中所言,“随着这一旅程的展开,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也将获得新的回馈。”

据悉,新氧上市首日,新氧股价收涨逾31%,市值达到18亿美元;上市第二日,该股继续大涨,股价收报20.77美元。相较于13.80美元的发行价,新氧上市两日股价已大涨了50.51%,最新市值达到20.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亿元)。

上市只是开始

新氧平台入驻7000余家医美机构、成为2万多名整形医生的流量入口;3500万用户留下380万篇真人整形日记,占据医美APP领域近90%的启动次数;业务覆盖中、韩、新、日、泰5国的351座城市。这是新氧,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

继“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氧”)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后,5月5日,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发表员工内部信称,上市让公司拥有更大舞台的同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新氧的收入模式是向商家收取信息服务费和在线预订服务费,且目前持股多家医疗诊所。金星坦言,新氧的自我定位是,“致力为广大氧气提供安心变美、价格透明、服务贴心的医美平台,不是医院,不是中介。”

据行业人士分析,新氧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仍是流量生意。通过优质内容+社区的运营方法低成本获得高粘性用户,再通过电商平台打造流量闭环,获得医院的广告投放和返佣。

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表示,“我们未来将有比过去多得多的竞争对手,而且实力也会更强大,投入也会更多。”他强调,上市后将面对财务数据和业务进展的披露,这代表着透明,也一定会带来更多竞品的关注和分析。

改变行业生态

创办新氧以来,金星也亲身见证和经历了这五年来医美行业的改变——医美市场趋于越来越正规化,口碑的制约使不合规的医美服务在逐渐收敛。

5年前,中国医美行业还是典型的以营销为导向的市场,存在不透明、看人报价的乱象;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开始逐渐净化;未来,机构和医生在医美APP的促进下,会更加爱惜羽毛,会有越来越悠久的医美品牌出现。

第三方平台的出现让价格变得更透明,消费者选择可借鉴的依据更加丰富,口碑也变得可见。以营销为主、服务不良的医美机构目前生存都较为艰难,促进了行业内机构的优胜劣汰。

可以说,医美机构会去主动适应今天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让医院和医生的真实服务能力被呈现,因此服务者需要特别爱惜羽毛,提高服务能力。如果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掉,这也是市场调节的机制。

换而言之,消费者在去医院之前就通过网络平台掌握了大量专业信息,选择权大多在消费者这一端。与此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核心群体的变化,以前以70后、80后为主,现在90后占到70%左右。

“不管你信不信,医美都必将成为00后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近2000万的医美消费群体中,每100位就有64位90后,19位00后。”金星认为,对于90后收入较高的年轻女性,医美已经成为刚需。未来00后适龄后,会更强烈地开启医美消费。

不是迎合而是改变

金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在新氧之前,他已经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经历过挫折,也收获了武艺。

2007年,金星开始第一次创业,做了一个购物分享社区,跟今天的“小红书”很像。这个项目的失败有行业大背景的原因,比如那时带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令拍照上传的流程非常繁琐,制约了用户的活跃度;微博这类综合型的社区也还未崛起,垂直社区的内容无法获得更大的流量池;恰逢2008年金融危机,等等。

当然,这次失败也是一个年轻人必须要付的学费。他用“无知者无畏”形容那时的自己。虽然网站做的不错,但是对他来说,商业模式、财务、公司管理等很多事情都是全新领域。

“在一家大公司里做一个好产品,和自己出来创业做一家好公司,中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但第一次创业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金星后来反思。

六年时间里,新氧构建起了一个社区生态“护城河”,包括用户、达人、医生、咨询师、医院、药品设备厂商等,他们贡献的包括医美日记、短评、问答、短视频、直播等内容,让新氧获得了垂直医美App领域84.1%的用户使用时长。

C端驱动B端,目前平台上有近6000家正规医美和消费医疗机构通过认证、提供服务。

金星采访时表示,“医美行业每年平均增速为20%-30%,按照现在千亿级的体量,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医美机构正在大面积地亏损,这个数字可能很难准确地拿到,很多人认为在整个中国的医美行业当中只有30%的机构是盈利的,甚至有更悲观的人认为盈利的机构只有20%。”

美业垂直新媒体《美业观察》创始人周郁认为,“这几年因为医美机构的价格大战,使得大众有个错觉,那就是医美已经相当平民化。但是实际上,我们认为技术驱动的医美至少应该还是轻奢级消费,企业拥有合理的价格和利润,才是能为消费者提供持续有效、安全服务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医美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和专业,这同样在驱动中国的医美服务提供商进行自我迭代——无论在用户侧,还是供应端,新氧都实现了有效连接。

深耕急速增长的医美行业

据新氧科技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近三年营收规模实现跨级式增长,其总营收从2016年0.49亿元先跃升至2017年的2.59亿元,增速高达428%;2018年总营收进一步增长138%至6.17亿元(约合8980万美元)。净利润方面,作为一家成立仅6年的创业公司,新氧科技2018年实现净利润550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20%。

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新氧科技延续此前业绩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营收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8%。公司同期实现净利润为4590万元,同比提高49.9%。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九个季度,新氧的营收保持了持续的季度环比与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新氧客户端月活跃用户数量(MAU)从2018年一季度的108万增长至今年一季度的193万,增幅高达78.7%。付费用户数也从2018年一季度的6.89万增长至今年一季度的12.73万,增幅高达84.9%。

“中国医美行业从整体来讲,未来五年仍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的细分品类挖掘。”金星坦言。

资深医疗投资人士肖恩对新氧科技的成长性和创新性质表达以下观点:“新氧科技所处的产业链环节是平台角色,这个环节的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好互联网因素,把机构、医生和用户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解决供需多边的信息透明度,加强整体的运营能力,可以预见未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产业链中的厂商和机构。”

在构建了目前的独家“内容池”壁垒基础上,新氧科技仍需通过打造自己的产品力和技术力,继续做好患者精准获取、留存,甚至从“流量思维”渗透到“场景思维”,注重人、货和场的统一,毕竟对于一个平台型的社区或产品来说,长期看重的是体系内“用户互动行为”数据,而不仅仅是“用户数”这一个维度。

随着监管和资本的加速入驻,医美行业将逐渐进入行业整合期,对于新氧科技这样的头部玩家来说,可凭借资金和规模优势加快行业布局,抢占至高地。按照“数一数二”原则,如果不能迅速占领头部地位,后面的玩家再想突围就难了。而类似新氧科技这样的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发展壮大,对于培养良好的医美行业生态无疑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腾讯投资孵化中心总监张沁晨评价新氧时表示,新氧是优秀的创始人正带着顶尖的团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会一如既往肯定并看好新氧产业深耕的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