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京地铁10号线拆座椅增运力,但最拥挤的还不是这条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地铁10号线拆座椅增运力,但最拥挤的还不是这条线

10号线是北京地铁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但不是客流强度最大的线路。

记者 | 唐俊

为了缓解早高峰的拥挤,北京地铁10号线拆除了车厢内的部分座椅以增加运量,目前改造后的首列车已上线运营。

改造后的10号线车厢

北京地铁10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5月6日的客流量为181.19万人次,远超其他线路。10号线是北京的第二条环线地铁,连通海淀黄庄、国贸、劲松等热点地区,每天早高峰满载率突破100%,东段和北段尤其拥挤。

改造后,车厢内部分座椅将会被拆除,同时增设腰靠设施,乘客可斜靠站立在车窗处。据统计,座椅改造后全列车增加乘客站立面积约21平方米,单列车最大运输能力提升5%。

虽然10号线客流量最大,但其线路里程也最长,所以综合来看其客流强度并不是北京地铁最大的。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北京地铁2号线每天每公里运输旅客最多,达到4.24万人次/公里,10号线位列第五。但排在前列的2号线和1号线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客流全天时段比较均衡,总体客流量大,但早晚高峰潮汐现象没有其他线路严重。

客流强度位于第二名的5号线则是北京通勤族的“痛苦之旅”。一位居住在天通苑的上班族告诉界面新闻,每天早上天通苑北和天通苑地铁站外都是长长的队伍,至少需要花1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进入地铁站,地铁车厢内也极其拥挤,几乎无法转身。

4号线、6号线、9号线、13号线、八通线、亦庄线等连接居住区和办公区的主要通勤线路,早高峰也非常拥挤,有些站点需要等待好几趟列车才能挤上去。

目前,北京地铁的1、2、4、5、10号线高峰时期的最小发车间隔已经缩短至为120秒,处于全国前列,但仍不能彻底缓解拥挤状况。

地铁八通线乘车高峰期,摄/唐俊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认为,在早高峰时段,有条件的乘客可以选择性地避开拥挤的地铁路段。刘岱宗举例自身出行规划,他居住在6号线青年路站附近,由于6号线东段的潞城、北运河、草房、常营等站点附近居住了大量的上班族,导致每天早上青年路站处于基本挤不上去车的状态。

刘岱宗在东直门附近上班,他选择先从青年路乘坐公交到呼家楼,再换乘地铁。因为呼家楼站是6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呼家楼的前一站金台路又是6号线和14号线的换乘站,所以6号线在呼家楼之后客流会有明显的减少。“从青年路到呼家楼坐公交的时间虽然会长一点,但也就5公里的路程,相比挤不上去的地铁,出行体验好太多了。”刘岱宗对界面新闻表示。

北京地铁的拥挤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根据车辆和线路类型将地铁系统分为A型车辆和B型车辆,A型车在宽度和长度上都大于B型车,每小时的运力可多出两万人次。北京地铁此前开通的线路在设计上采用的都是B型车,2013年之后开通的14号线和16号线才选择了A型车辆。

北京的地铁线网仍在不断扩大,《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显示,2020年时,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将达到30条线,总长度为1177公里,今后将建成的3、12、17、19、22号线则将采用A型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京地铁10号线拆座椅增运力,但最拥挤的还不是这条线

10号线是北京地铁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但不是客流强度最大的线路。

记者 | 唐俊

为了缓解早高峰的拥挤,北京地铁10号线拆除了车厢内的部分座椅以增加运量,目前改造后的首列车已上线运营。

改造后的10号线车厢

北京地铁10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5月6日的客流量为181.19万人次,远超其他线路。10号线是北京的第二条环线地铁,连通海淀黄庄、国贸、劲松等热点地区,每天早高峰满载率突破100%,东段和北段尤其拥挤。

改造后,车厢内部分座椅将会被拆除,同时增设腰靠设施,乘客可斜靠站立在车窗处。据统计,座椅改造后全列车增加乘客站立面积约21平方米,单列车最大运输能力提升5%。

虽然10号线客流量最大,但其线路里程也最长,所以综合来看其客流强度并不是北京地铁最大的。

界面新闻统计发现,北京地铁2号线每天每公里运输旅客最多,达到4.24万人次/公里,10号线位列第五。但排在前列的2号线和1号线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客流全天时段比较均衡,总体客流量大,但早晚高峰潮汐现象没有其他线路严重。

客流强度位于第二名的5号线则是北京通勤族的“痛苦之旅”。一位居住在天通苑的上班族告诉界面新闻,每天早上天通苑北和天通苑地铁站外都是长长的队伍,至少需要花1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进入地铁站,地铁车厢内也极其拥挤,几乎无法转身。

4号线、6号线、9号线、13号线、八通线、亦庄线等连接居住区和办公区的主要通勤线路,早高峰也非常拥挤,有些站点需要等待好几趟列车才能挤上去。

目前,北京地铁的1、2、4、5、10号线高峰时期的最小发车间隔已经缩短至为120秒,处于全国前列,但仍不能彻底缓解拥挤状况。

地铁八通线乘车高峰期,摄/唐俊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认为,在早高峰时段,有条件的乘客可以选择性地避开拥挤的地铁路段。刘岱宗举例自身出行规划,他居住在6号线青年路站附近,由于6号线东段的潞城、北运河、草房、常营等站点附近居住了大量的上班族,导致每天早上青年路站处于基本挤不上去车的状态。

刘岱宗在东直门附近上班,他选择先从青年路乘坐公交到呼家楼,再换乘地铁。因为呼家楼站是6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呼家楼的前一站金台路又是6号线和14号线的换乘站,所以6号线在呼家楼之后客流会有明显的减少。“从青年路到呼家楼坐公交的时间虽然会长一点,但也就5公里的路程,相比挤不上去的地铁,出行体验好太多了。”刘岱宗对界面新闻表示。

北京地铁的拥挤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根据车辆和线路类型将地铁系统分为A型车辆和B型车辆,A型车在宽度和长度上都大于B型车,每小时的运力可多出两万人次。北京地铁此前开通的线路在设计上采用的都是B型车,2013年之后开通的14号线和16号线才选择了A型车辆。

北京的地铁线网仍在不断扩大,《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显示,2020年时,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将达到30条线,总长度为1177公里,今后将建成的3、12、17、19、22号线则将采用A型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