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追星到极致是什么样的体验?《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告诉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追星到极致是什么样的体验?《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告诉你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这个名字来自于渡濑说过的话:“17岁,是一个成为星辰或野兽的季节......意思是,会变成‘非人’般的存在,在这段时期里,化身为星辰或野兽。“

文|娱乐独角兽

很多成年人不理解追星这件事,总觉得那是个劳心劳力、费时费财又毫无回报的无聊事儿,可是,成年人追星的也不少啊,追出高度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有着傲娇追星观的黄伟文,写出“情愿影迷和偶像隔开几千个山,你别靠近我不想憧憬消散在瞬间”这样的歌词。和心仪的偶像保持可望不可及的美丽距离,是他最优雅的追星姿势。

再比如被黄伟文写进《奇洛李维斯回信》中F小姐的原型黎坚惠,因为不求回报坚持给偶像麦当娜写信,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但最后她竟然真的收到了麦当娜的亲笔回信。追星竟然追出了对梦想的坚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收获。

或许,偶像的魔力就在于他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是青春,是梦想,是我们满血复活的动力,也是我们内心深处暧昧隐秘的情感投射。即便梦想是假的,偶像也不真实,但那些沸腾过、那些被满足的美好感受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它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并在往后的长久岁月中支撑着我们在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里拼命努力地活着、爱着。

追星并不是件坏事,我们因此怀揣梦想,生活因此充满了期待。然而,年少总是轻狂,若是对偶像的爱太过炙热,对虚无缥缈的梦幻世界太过执着,不是灼伤了他人就是毁灭了自己。如同最果夕日的小说《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中的男主角山城和森下一样,因为对偶像的爱过于偏执,两个17岁的少年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娱小兽这次为大家带来的福利,便是这本《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是最果夕日的处女作小说,果夕日因用手机在推特发表诗歌而走红网络,被誉为日本现象级的新世代神秘诗人。

她的诗集《早安》获第13届中原中也奖,诗集《致即将死去的我们这类人》获第33届现代诗花椿奖。2016年发表的诗集《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被知名导演石井裕也改编成了同名电影,该电影获得2017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影片第一名。

和她的诗歌一样,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人性中不易察觉的部分,于细节中缓缓展现,然后深深戳中你的心,让你看到你平常看不到的那个自己。《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亦然。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讲的是两个性格迥异却彼此陌生的高中男生,因为粉同一个爱豆而变成了朋友。他们的爱豆是地下偶像组合的主唱爱野真实,这位平凡的17岁女生,为了梦想努力拼搏并快乐不已的可爱模样,深深吸引了山城和森下,他们成为了她的忠实粉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女生,竟被爆出是杀害17岁高中生风间裕也的凶手。

谁能接受这样一个平凡可爱,为坚持梦想而努力的女孩竟是个杀人犯呢?作为粉丝的森下和山城决定要为偶像做些什么,好帮偶像洗脱杀人罪名,为此,两人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残忍的杀人事件。两个青春少年对偶像的爱热血又执着,疯狂而忘我,他们无视道德、法律、制度,为所欲为,不顾代价追寻心中所愿,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这个名字来自于渡濑说过的话:“17岁,是一个成为星辰或野兽的季节......意思是,会变成‘非人’般的存在,在这段时期里,化身为星辰或野兽。“

之所以将17岁称之为“非人”,大概是因为处于这个时期的我们,很难像成人一样理智地处理事情吧。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狂热和冲动,按本能行事,热血沸腾,轰轰烈烈,不顾代价去追求心中所想所愿,这种青春的热血,实在太有感染力,所以才会那么令人怀念。然而这股热血的力量一旦失了控,便成为“星辰”或“野兽”,不是伤人便是自伤。

成长总是伴随着挣扎与痛苦,其中有遗憾,有彷徨,也有失落,诚如林夕所说: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追不追星都好,重要的是在青春年少的时光里,轰轰烈烈地活过,爱过,热血过,留下曾为梦想坚持过、努力过的青春记忆。

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孤独乏味”的大人,终有一天,我们也会饱尝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而那些美好的回忆,终将化为力量,推动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惧风雨,勇敢前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追星到极致是什么样的体验?《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告诉你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这个名字来自于渡濑说过的话:“17岁,是一个成为星辰或野兽的季节......意思是,会变成‘非人’般的存在,在这段时期里,化身为星辰或野兽。“

文|娱乐独角兽

很多成年人不理解追星这件事,总觉得那是个劳心劳力、费时费财又毫无回报的无聊事儿,可是,成年人追星的也不少啊,追出高度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有着傲娇追星观的黄伟文,写出“情愿影迷和偶像隔开几千个山,你别靠近我不想憧憬消散在瞬间”这样的歌词。和心仪的偶像保持可望不可及的美丽距离,是他最优雅的追星姿势。

再比如被黄伟文写进《奇洛李维斯回信》中F小姐的原型黎坚惠,因为不求回报坚持给偶像麦当娜写信,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但最后她竟然真的收到了麦当娜的亲笔回信。追星竟然追出了对梦想的坚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收获。

或许,偶像的魔力就在于他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是青春,是梦想,是我们满血复活的动力,也是我们内心深处暧昧隐秘的情感投射。即便梦想是假的,偶像也不真实,但那些沸腾过、那些被满足的美好感受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它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并在往后的长久岁月中支撑着我们在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里拼命努力地活着、爱着。

追星并不是件坏事,我们因此怀揣梦想,生活因此充满了期待。然而,年少总是轻狂,若是对偶像的爱太过炙热,对虚无缥缈的梦幻世界太过执着,不是灼伤了他人就是毁灭了自己。如同最果夕日的小说《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中的男主角山城和森下一样,因为对偶像的爱过于偏执,两个17岁的少年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娱小兽这次为大家带来的福利,便是这本《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是最果夕日的处女作小说,果夕日因用手机在推特发表诗歌而走红网络,被誉为日本现象级的新世代神秘诗人。

她的诗集《早安》获第13届中原中也奖,诗集《致即将死去的我们这类人》获第33届现代诗花椿奖。2016年发表的诗集《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被知名导演石井裕也改编成了同名电影,该电影获得2017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影片第一名。

和她的诗歌一样,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人性中不易察觉的部分,于细节中缓缓展现,然后深深戳中你的心,让你看到你平常看不到的那个自己。《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亦然。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讲的是两个性格迥异却彼此陌生的高中男生,因为粉同一个爱豆而变成了朋友。他们的爱豆是地下偶像组合的主唱爱野真实,这位平凡的17岁女生,为了梦想努力拼搏并快乐不已的可爱模样,深深吸引了山城和森下,他们成为了她的忠实粉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女生,竟被爆出是杀害17岁高中生风间裕也的凶手。

谁能接受这样一个平凡可爱,为坚持梦想而努力的女孩竟是个杀人犯呢?作为粉丝的森下和山城决定要为偶像做些什么,好帮偶像洗脱杀人罪名,为此,两人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残忍的杀人事件。两个青春少年对偶像的爱热血又执着,疯狂而忘我,他们无视道德、法律、制度,为所欲为,不顾代价追寻心中所愿,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7岁,成为星或兽的季节》这个名字来自于渡濑说过的话:“17岁,是一个成为星辰或野兽的季节......意思是,会变成‘非人’般的存在,在这段时期里,化身为星辰或野兽。“

之所以将17岁称之为“非人”,大概是因为处于这个时期的我们,很难像成人一样理智地处理事情吧。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狂热和冲动,按本能行事,热血沸腾,轰轰烈烈,不顾代价去追求心中所想所愿,这种青春的热血,实在太有感染力,所以才会那么令人怀念。然而这股热血的力量一旦失了控,便成为“星辰”或“野兽”,不是伤人便是自伤。

成长总是伴随着挣扎与痛苦,其中有遗憾,有彷徨,也有失落,诚如林夕所说: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追不追星都好,重要的是在青春年少的时光里,轰轰烈烈地活过,爱过,热血过,留下曾为梦想坚持过、努力过的青春记忆。

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孤独乏味”的大人,终有一天,我们也会饱尝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而那些美好的回忆,终将化为力量,推动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惧风雨,勇敢前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