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见识城邦
2017年,英国皇家学会发起了史上最具影响力科学书籍的投票,结果显示: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获得高达236票,占总票数的18%,战胜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的《万物简史》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这次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投票中夺魁。
一、畅销40余年,超强影响力
这本书到底有多牛呢?读过的人都知道,没读过的人也许也有所耳闻。对于这本书的影响力,有这样几组数据,可以一窥此书的影响力:
1、1976年首次出版,数次再版,畅销40余年,经久不衰
2、豆瓣40万余人关注,7000余人评分,评分高达8.6分
3、刚刚出版的《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上市一周便加印2次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便畅销全球,被评为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仅在基因领域更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作品。
甚至有人说,新人结婚时,不应该手搭着圣经说,不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至死陪伴。应该把手放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上宣誓: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
二、颠覆了无数人的认知
《自私的基因》以基因的视角来看待生命,唤起了无数人对认识自身的渴望,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它将远离寻常人生的科学和我们自己密切相联。
前几天,连岳老师在公号推荐《自私的基因》,有读者留言道:
这本书真的是拯救我的书!当时放弃了学了一年多的宗教,有种背叛上帝的负罪感。自己劝自己都不管用,特别心碎。恰好听梁文道推荐这本书,立马去买来看了。后面一直在我床头,慢慢看完了,三观重塑,立马可以好好过好每一天的生活,不再去想上帝与人。从此,心中坦荡荡,头脑一片清明。
道金斯是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进化论生物学家,著名科学科普作家,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40年来,凭借坚定的达尔文信仰,道金斯在世界面前扛起无神论大旗,抨击“怪力乱神”,成为当今卓而不群的公共知识分子。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自私的基因》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这些重要命题,并提出大胆创见:
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
《自私的基因》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幻觉,从“基因”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曾经的我们以为自己是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个体,而道金斯却告诉我们,我们只是基因生存和延续的工具。这不免让人绝望。有位澳大利亚的读者看完这本书后写到:
(这本书)非常引人入胜,但有时我希望我没有读过它……一方面,我惊叹于道金斯极为清晰且有根据地看清如此复杂的过程的来龙去脉……但同时,我还要责怪《自私的基因》使我在之后的10多年里,不得不与抑郁症进行长期较量……我不再对生命灵魂的认识感到确定,并尝试寻找更深层次的东西—试着去相信,但却不能相信—我发现这本书在字里行间将我所有模糊的想法都一扫而光,而且阻止这些想法重新凝聚于我的脑海中。几年前,这造成了我个人生活中的一次严重危机。
道金斯自己之前也描述过一些读者产生的类似反应:
我第一本书的一个外国出版商坦言:阅读这本书后,他失眠了3 天,被书中传达的冷酷无情的信息深深困扰。另外一些人则问我每天早上如何能离开床铺。一个偏远乡村的教师写信责备我,因为一个学生读完书后含泪找到他,说这本书使她的生命变得空虚而无意义。
看到这些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本让人心灰意冷甚至绝望的书,但是,指责科学剥夺了生命中赖以生存的温暖,是多么荒谬的错误啊。
而且,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化到一个程度,使我们得以背叛自身的自私基因。道金斯在这本书里提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
而若回到一个终极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呢?
道金斯是这样认为的:行星上的智慧生物开始思索自身存在的道理时,才算真正成熟。
30 多亿年来,地球上一直存在着各种生命有机体,但对生命存在的道理,它们始终一无所知。后来,其中有一个人终于弄懂了事实真相,他就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今天,人们对进化论产生疑问,犹如怀疑地球绕着太阳转的理论,但达尔文进化论的全部含义仍有待人们去了解。
在大学里,动物学仍是少数人研究的课题,即使是那些决定选学这门课的人,往往也没有理解其深刻的哲学意义。哲学以及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课程,现在讲授起来,仍好像不曾有过达尔文此人。
毫无疑问,这种状况以后将会改变。不管怎样,本书并无意于全面地宣扬达尔文主义,而着眼于探索进化论对一个特定问题所产生的种种影响。我的目的是研究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除了学术意义,这个主题对人类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它关乎我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爱与憎、斗争与合作、馈赠与盗窃、贪婪与慷慨。
三、重版出来!40周年增订版
一本书的生命周期非常有限,通常只有数年之久。然而《自私的基因》自1976年首版出版以来,已经畅销了40余年。
自私基因的理论也是达尔文的理论,只是以一种达尔文并未选择的方式来表述。这事实上是正统的新达尔文主义的一种逻辑推论,仅仅是以一个新形象展现出来。它并不关注个体生物,而是从基因的视角看待自然界。
也许是因为极具颠覆性的观点,《自私的基因》被广泛认为是极端的激进作品而受到在社会各界引发重大的争议。
40周年增订版在30周年版的基础上,新增两章内容回应出版以来的重大争议和误解,共计六万余字,更加完善了道金斯对于“自私的基因”的经典论述,形成这本特别的“延伸的”40周年增订版《自私的基因》。
除了内容修订增补之外,在封面设计上,也颇具匠心,40周年增订版的封面插图采用经典畅销书《裸猿》作者、英国生物人类学家、超现实主义画家戴斯蒙德 莫利斯(Desmond Morris)专为1976年英文初版《自私的基因》创作的画作The Expectant Valley,向初版致敬。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