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5亿收购资产巨亏5亿,.ST工新危机重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5亿收购资产巨亏5亿,.ST工新危机重重

昔日龙头股如何沦为垃圾股?

文|潮声财经社

妖股遍地雷,ST工新最近又成为一枚嗤嗤燃爆的新雷。

昔日龙头股如何沦为垃圾股?

【1】

日前,*ST工新(600701.SH)收到上交所连发28问的问询函,重点关注其2016年收购的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汉柏科技”),2018年营业收入竟然是负数,而且是巨额亏损-5.23亿元,此外,其扣非后净利润也为-22.82亿元。

此外,这家公司的263名研发人员全部离职,股权被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公开拍卖,全部权益账面值仅400.17万元。

回溯公告可知,2016年9月,工大高新以发行股份购买汉柏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5亿元。

对此,汉柏科技承诺2016年、2017年、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31亿元、2.78亿元和3.31亿元。

而实际情况是,在2016实现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及2017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43亿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后,2018年,汉柏科技迅速“变脸”,三年业绩承诺累计实现数仅为-16.9亿元。

具体来看,2018年汉柏科技营业收入为负数即-5.23 亿元,其解释原因为,原已销传统业务产品遭到客户退货,退货收入总计 7.54 亿元;除退货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高达3.9 亿元,其中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海贸云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坏账准备合计 3.76 亿元。

对此,上交所要求*ST工新详细说明汉柏科技发生大额退货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收入确认情况等。

【2】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汉柏科技2018年的巨额亏损,2016年参与该重组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国海证券、资产评估机构北京中科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纷纷发布致歉声明。

国海证券致歉声明称, “2018年度,汉柏科技因资金紧张、债务逾期,涉及多笔诉讼和仲裁、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员工流失等负面因素叠加,导致经营受限。因不能切实保障传统业务的售后服务,部分客户要求退货并拒绝支付销售货款,对于其净利润大幅度下降且为负值,未能达成业绩承诺,深感遗憾,并向投资者致歉。”

此外,收购时为汉柏科技评估25亿的评估机构北京中科华,也发布了类似的致歉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科华在2019年4月20日还接受委托,对汉柏科技减值测试又出具了一份评估报告,截至2018 年12月31日,其对汉柏科技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后全部权益账面值400.17万元,评估值1.05亿元。

*ST工新2016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标的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柏科技”)的原实际控制人彭海帆于2014年12月15日与自然人薄超签订了1亿元的借款合同,借款期限自2014年12月15日至2016年12月14日,并由汉柏科技及其四家子公司(天津汉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汉柏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汉柏汉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汉柏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彭海帆上述个人借款签订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的保证合同。

*ST工新未在2016年5月4日披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修订稿)》及相关文件中披露上述担保事项。

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五十九条规定,黑龙江证监局提醒*ST工新关注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及时将需要披露的事项进行信息披露。

*ST工新应当在2019年5月10日前向黑龙江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黑龙江证监局将组织检查验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办法的,中国证监会可以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责令改正;

(二)监管谈话;

(三)出具警示函;

(四)将其违法违规、不履行公开承诺等情况记入诚信档案并公布;

(五)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六)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监管措施。

【3】

工大高新内外交困被戴帽,昔日龙头股如何沦为垃圾股?

虽然顶着人脸识别概念龙头股光环,工大高新近期可谓“坏事”连连,遭遇资金链危机、股东上演权利争夺战、子公司被讨债等。

据工大高新发布的年报显示,2017年实现营收33.4亿元,同比增长102.88%,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197.06%。尤其是2016年以25亿元收购的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所在的信息服务板块,贡献了23.5亿元营收,占比高达70%。

然而,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中介机构,都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保持了怀疑。

根据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工大高新旗下多笔账目,出现无法核实真实性或无法判断预付款交易性质的情况。

其中,涉及到工大高新旗下子公司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对外的2亿元预付账款无法判断交易的真实性;子公司上海哈青贸易有限公司对外的1亿元预付账款无法判断交易性质;子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对外的2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无法确认真实性。

更令人蹊跷的是,2017年12月工大高新决议参与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并购产业基金。

此外,工大高新2017年2月13日收到个人借款1.2亿元,5月16日收到个人借款8000万元,截至2017年年报签署日,均逾期未偿还,但由于工大高新未提供这些个人借款的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只好作罢。

据业内人士表示,“无法出具意见”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意见中最严重的一种,除了字面含义,往往意味着公司的实际财务问题更严重。

随着监管趋严,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再愿意为公司存疑的财报埋单,宁愿出具非标意见。

工大高新的财务危机似乎还在弥漫。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5亿收购资产巨亏5亿,.ST工新危机重重

昔日龙头股如何沦为垃圾股?

文|潮声财经社

妖股遍地雷,ST工新最近又成为一枚嗤嗤燃爆的新雷。

昔日龙头股如何沦为垃圾股?

【1】

日前,*ST工新(600701.SH)收到上交所连发28问的问询函,重点关注其2016年收购的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汉柏科技”),2018年营业收入竟然是负数,而且是巨额亏损-5.23亿元,此外,其扣非后净利润也为-22.82亿元。

此外,这家公司的263名研发人员全部离职,股权被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公开拍卖,全部权益账面值仅400.17万元。

回溯公告可知,2016年9月,工大高新以发行股份购买汉柏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5亿元。

对此,汉柏科技承诺2016年、2017年、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31亿元、2.78亿元和3.31亿元。

而实际情况是,在2016实现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及2017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43亿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后,2018年,汉柏科技迅速“变脸”,三年业绩承诺累计实现数仅为-16.9亿元。

具体来看,2018年汉柏科技营业收入为负数即-5.23 亿元,其解释原因为,原已销传统业务产品遭到客户退货,退货收入总计 7.54 亿元;除退货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高达3.9 亿元,其中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海贸云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坏账准备合计 3.76 亿元。

对此,上交所要求*ST工新详细说明汉柏科技发生大额退货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收入确认情况等。

【2】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汉柏科技2018年的巨额亏损,2016年参与该重组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国海证券、资产评估机构北京中科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纷纷发布致歉声明。

国海证券致歉声明称, “2018年度,汉柏科技因资金紧张、债务逾期,涉及多笔诉讼和仲裁、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员工流失等负面因素叠加,导致经营受限。因不能切实保障传统业务的售后服务,部分客户要求退货并拒绝支付销售货款,对于其净利润大幅度下降且为负值,未能达成业绩承诺,深感遗憾,并向投资者致歉。”

此外,收购时为汉柏科技评估25亿的评估机构北京中科华,也发布了类似的致歉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科华在2019年4月20日还接受委托,对汉柏科技减值测试又出具了一份评估报告,截至2018 年12月31日,其对汉柏科技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后全部权益账面值400.17万元,评估值1.05亿元。

*ST工新2016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标的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柏科技”)的原实际控制人彭海帆于2014年12月15日与自然人薄超签订了1亿元的借款合同,借款期限自2014年12月15日至2016年12月14日,并由汉柏科技及其四家子公司(天津汉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汉柏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汉柏汉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汉柏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彭海帆上述个人借款签订了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的保证合同。

*ST工新未在2016年5月4日披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修订稿)》及相关文件中披露上述担保事项。

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五十九条规定,黑龙江证监局提醒*ST工新关注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及时将需要披露的事项进行信息披露。

*ST工新应当在2019年5月10日前向黑龙江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黑龙江证监局将组织检查验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办法的,中国证监会可以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责令改正;

(二)监管谈话;

(三)出具警示函;

(四)将其违法违规、不履行公开承诺等情况记入诚信档案并公布;

(五)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六)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监管措施。

【3】

工大高新内外交困被戴帽,昔日龙头股如何沦为垃圾股?

虽然顶着人脸识别概念龙头股光环,工大高新近期可谓“坏事”连连,遭遇资金链危机、股东上演权利争夺战、子公司被讨债等。

据工大高新发布的年报显示,2017年实现营收33.4亿元,同比增长102.88%,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197.06%。尤其是2016年以25亿元收购的全资子公司汉柏科技所在的信息服务板块,贡献了23.5亿元营收,占比高达70%。

然而,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中介机构,都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保持了怀疑。

根据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工大高新旗下多笔账目,出现无法核实真实性或无法判断预付款交易性质的情况。

其中,涉及到工大高新旗下子公司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对外的2亿元预付账款无法判断交易的真实性;子公司上海哈青贸易有限公司对外的1亿元预付账款无法判断交易性质;子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对外的2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无法确认真实性。

更令人蹊跷的是,2017年12月工大高新决议参与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并购产业基金。

此外,工大高新2017年2月13日收到个人借款1.2亿元,5月16日收到个人借款8000万元,截至2017年年报签署日,均逾期未偿还,但由于工大高新未提供这些个人借款的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只好作罢。

据业内人士表示,“无法出具意见”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意见中最严重的一种,除了字面含义,往往意味着公司的实际财务问题更严重。

随着监管趋严,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再愿意为公司存疑的财报埋单,宁愿出具非标意见。

工大高新的财务危机似乎还在弥漫。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