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见MAX1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一,美国最高法院就关于苹果线上应用市场(App Store)的反垄断案件,以投票表决5对4票的结果裁定苹果(Apple)败诉,允许iPhone用户继续起诉苹果。
受消息影响,隔夜苹果股价大跌5.81%,市值一夜蒸发527亿美元(约36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格力或者特斯拉的市值。从上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以来,苹果股价已经累计跌去了14.01%。
据悉,这场围绕苹果线上应用市场(App Store)的法律拉锯战已持续了近10年。若最终败诉,等待着苹果的可能是数亿美元的罚款。诉讼的结果同时可能也会影响到Facebook、亚马逊和Google等互联网巨头,毕竟谁都有垄断的嫌疑。
CNBC报道称,iPhone用户方面认为,苹果通过AppStore销售的30%佣金被转嫁给了消费者,这是对垄断力量的不公平使用。但苹果方面则表示,只有应用开发者,而不是用户,才有资格提出这样的诉讼。毕竟,苹果的抽成是从应用开发者那里抽,而不是直接从消费者那里抽取。
是否垄断,大家心中各自有自己的答案。在大部分消费者看来,苹果通过Apple Store向开发者收取30%的抽成,这抽成比例简直就是剥皮,当然是垄断。最终这个钱不还是消费者来出。
巴菲特不减持苹果股票
其实,2019年以来,苹果经历过好几次股价下跌。
2019年1月2日,苹果公司CEO库克在官网上发表了一份给投资者的公开信中称:2018年第四财季(Q4)的营收低于预期,iPhone等产品的销量也低于预期。库克对此的解释是:错误低谷了一些核心新兴市场经济放缓的程度,特别是大中华区对iPhone手机需求的放缓。
市场对库克的此番言论作出了最悲观回应:苹果股价当天收于142.19美元,暴跌了9.96%。苹果市值在一天之内蒸发掉741亿美元。不仅如此,苹果股价自2018年10月份的1.1万亿美元高点,一路下滑至6747亿美元低点。整整跌去了一个阿里的市值。在这一波下跌行情中,有不少的美国投资人损失惨重。
其中,巴菲特也是苹果的重要股东。在2013年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不买苹果股票,但如今苹果却成为巴菲特的第一大重仓股。
巴菲特一项秉持从“看不懂不买”,很少购买科技股,他认为科技股很难有长期的优势,投资于科技股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且巴菲特一贯不喜欢投资自己不了解的公司。
当然,巴菲特认为,苹果现在是一家消费公司,他投资的不是科技公司,而是消费公司。
2019年2月25日,巴菲特在接受CNBC栏目“Squawk Box”采访时,被问到是否减持了300万苹果股份的时候,他说:
我没有卖,一股也没有。我们办公室另一个基金经理,他管理130亿美元。他需要买一个更便宜的品种,就把苹果持仓卖掉了一些。我一股没有卖,我还有很多现金。我并不会干涉他们做什么买卖。我会每个月看看他们的持仓,仅此而已。我们苹果的平均成本在141美元左右。
不管短期的波动,巴菲特仍然坚持长期的价值投资。
苹果面临的诉讼围攻
除了股价波动,苹果最近还被官司缠身,各种对苹果的诉讼,颇有点像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苹果去年与高通诉讼斗争了一年,直到今年4月17日,苹果和高通才私下达成和解协议。但协议刚刚“出炉”后,苹果又再一次遭到了诉讼,这次居然是被苹果投资人告上法庭,指苹果公司和库克涉嫌证券欺诈,因为苹果隐瞒了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的需求下滑。
没过多久,消费者与苹果的诉讼斗争也浮出水面,没想到诉讼竟然延续了十年之久。最终,本周一,苹果因消费者状告App Store垄断案败诉,股价大跌超过5%,市值一夜蒸发580亿美元。
但几天之后,5月15日,苹果再次遭遇了集体诉讼,诉讼者还是很多普通投资人。
主要还是因为2018年11月,苹果CEO库克和CFO梅斯特里在当时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对业绩表示乐观,但随后又于今年1月份下调了营收展望。原告方认为,当苹果先是利用“虚假和误导性陈述”人为传达乐观,后又宣布下调展望导致股价下跌,苹果应为此做出赔偿并承担法律费用。
而这些,也许都与苹果公司所谓变成了消费公司有关系。
变成消费公司的科技公司,还能投吗
当苹果不再依靠科技创新而是依靠垄断来谋取超额利润之时,它还是一家科技公司吗?当一家科技公司,找来奢侈品公司CEO做零售,它还是一家科技公司吗?
但苹果却这么做了。苹果CEO库克在2013年力排众议,用2400万美元年薪挖来巴宝莉(Burberry)的CEO Angela Ahrendts担任苹果的零售和高级业务高级副总裁,一度传言,她将会是库克的接班人。
不懂得科技的时尚圈人士真的能玩好吗?
由于有在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担任过CEO的工作经历,Angela加入苹果后,苹果的发展轨道就一直在向奢侈品靠拢。去年售价超过万元人民币的新iPhone发布后,更是让很多用户大呼苹果真的成了奢侈品。
但在科技创新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价来塑造高端形象,消费者显然没有接受。但苹果期望自己成为奢侈品的决心似乎仍未改变。
在Angela Ahrendts的主导下,苹果的零售店还改名为Town Square,似乎打造成具有奢侈品门店一般的新零售体验。
除Angela Ahrendts之外,苹果还将众多拥有奢侈品行业经验的高管招致麾下,包括现任特别项目副总裁、Yves Saint Laurent原CEO Paul Deneve,以及来自奢侈手表品牌泰格豪雅的苹果特别项目高级总监Patrick Pruniaux。
不过苹果的奢侈品策略一直不被业界所看好,而且越来越高的价格,也在将很多潜在用户推给了安卓手机。因为奢侈品化的路线受阻,今年2月,零售业务高级副总裁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也被苹果官方宣布会于今年4月份离职。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要感谢苹果的高定价,留下充足的价格空间给安卓手机。否则苹果手机如果也定价三四千的话,安卓手机恐怕就没有活路了。
中国投资者一直以巴菲特为榜样。但巴菲特对于众人推崇的科创类公司,在风口前,出于谨慎没有投;而在股价波动之时,却又坚定持仓。
在2018年5月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承认,当年拒绝投资亚马逊和谷歌是个“错误的决定”。这个错误是因为他固守长久以来的投资原则所致。
巴菲特改变了吗?
巴菲特看重的是苹果成为了人人都不可离开的消费品,而非面向极客、少数消费者的科创新玩意。
2016年5月,巴菲特首次投资苹果,并对苹果看好,多次予以增持,他说,“因为我感受到苹果拥有非凡的消费者特权,我只会关注数亿个依靠苹果手机生活的人们”。
面对最近几天苹果的波动,如果你是巴菲特,你会减持吗?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苹果公司真的从科技公司变成消费公司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