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成东 黄红 来源:上观新闻
5月16日,2019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科技节开幕。开幕式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科技进步报告》发布,同时与公众见面的还有多项最新科创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科技节上获悉,2016-2018年期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交互投资总额达6676亿元,注册企业数超过7万家,长三角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新设立市场主体爆发式增长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科技进步报告》显示,科创要素在G60科创走廊区域内实现持续有序流动,自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启动以来,2016-2018年期间,松江共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84051户,与2013-2015年期间新设立市场主体相比,增长69.84%。其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交互投资总额达6676亿元,注册企业数超过7万家。
此外,松江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连续三年也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预计将达60亿元,占GDP比重4.6%以上。同时,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要素自由流动的活跃度显著上升。

据了解,自2018年6月1日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3.0版建设以来,九城市R&D研发投入达1598亿元,发明专利授权38202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8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62个,2018年新增科技成果奖励337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31311.4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6.7亿美元,增长8%。九城市成功试点1796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创新券互认互通,科创要素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呈现良好态势。
报告还指出,G60科创走廊建设三年来,由学术机构或企业主导的产学结合、企研协宣类活动比例明显上升,政府主导的产学研相关活动逐步下降,促进G60科创走廊创新要素集聚活动的市场驱动力显著增强。
黑科技:可穿戴的肌肉辅助外骨骼
科技成果发布历来是每年科技节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无人驾驶、体外骨骼、净水神器……伴随着简洁轻松又形象生动的TED演讲,今年G60科创走廊上的前沿技术和科技产品一项项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和其他发布人身穿西装、衬衫等常规服装登台不同,柯马机器人的相关负责人肖骄穿着一套黑色“铠甲”出现时,台下观众瞬间投来好奇的目光。这一“神奇服饰”正是柯马“首款可穿戴肌肉辅助外骨骼MATE”。

据介绍,柯马亚太区总部落户于松江泗泾工业园区,MATE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有效地减少工人,特别是工厂操作人员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的发病率。
“工业化是劳工环境改善的基础,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企业对于劳工的关怀也愈发重视,我们相信这款产品的开发及问世,能够有效减轻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职业病发病率,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肖骄告诉记者,经过长时间的开发、测试以及在实际工厂中的体验,这款产品现已于全球范围内正式量产,并投放市场。
无人驾驶距离我们的生活究竟还有多远?也许只是一个传感器的距离。在发布会现场,随着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单元技术副总刘涛的讲述,人们似乎看到了汽车“耳聪目明”的样子。
保隆科技发布的科技成果“汽车动态视觉与雷达传感器”兼具了极速反应、节省算力、高动态、运动预测和高分辨率等优势,是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感知层上的融合应用,将为汽车从辅助驾驶进化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提供技术支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保隆科技公司将借助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继续研究汽车视觉感知领域技术,填补国内这方面的空白。”刘涛表示。
来源:上观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