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线城市70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线城市70年

一线城市的变迁隐隐透露着中国的经济重心变迁。。

文|苏说财经  陶仔

编辑|苏文

2018年最新的“世界城市排行榜”,我们看到中国有6个城市赫然在列: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广州、深圳。香港取代新加坡,被称为“亚洲第一城”。

遥想起70年前的中国,百废待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左右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一线城市的70年变迁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真实写照。

下面,我们将一探究竟,一线城市是如何变迁的呢?

我们分析了1949-2018年GDP前4的城市数据,整理了下面这张表(注:1990年代前,中国并未采用GDP核算体系,此前的GDP数据系根据GNP数据推算而出)。

来源:wind;制表:苏说财经

追溯数据,我们发现:

1上海第一的地位不可动摇,一骑绝尘;

2第二名由重庆交接给北京,自1959年起北京一直稳居第二;

3第三的位置一直群雄逐鹿,北京3年过渡就跃居第二,重庆断断续续坐了13年,天津26年;从1991年起广州连续26年成为第三,深圳2017年才超过广州,荣登第三。4第四名和第三名基本呈镜像变化,重庆、天津争第三第四,深圳广州争第三第四。

一线城市的范围从“京沪”、“京津沪”、“京沪穗”变化为“北上广深”。各种言论,如“天津,被遗忘的城市”,“广州不再是一线城市”,“谁说广州不是一线城市”,可见一隅。

一线城市的变迁隐隐透露着中国的经济重心变迁。

1、巅峰时的上海,相当于3.26个北京

我们听说过老上海的“十里洋场”,但上海的实力究竟有多强,用数据说话。

改革开放之前,只有上海的优势明显,一骑绝尘,第二、三、四名的差距非常小。1959年上海GDP首次突破100亿元,之后趁势而起,发展迅速。时隔20年后,北京才在1978年突破100亿元;2年后,第三名天津突破100亿元;再两年后,即1982年,第四名重庆突破100亿元。

上海GDP数值与第二名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倍以上。1968年达到巅峰时期,是第二名北京的3.26倍,比第二三四名的总和还要高出20%。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历史上的上海是一个小渔村,宋朝设立上海镇,才有了上海之名。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上海发力了,商贸流通名噪一时,成为“东南名城”。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远东第一大城市。民国时期,上海雄厚的经济基础促使了上海的教育和文化高速度发展,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被誉为“东方哈佛”,中西女中培养出了宋氏三姐妹、张爱玲等名人。

抗战前夕的上海经济发达,居全国之首,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都非常显著。1936年的上海GDP为15.59亿元,占全国GDP的6.07%;土地面积不足全国万分之一,人口不足全国百分之一;但上海人均GDP是40817元,是全国人均GDP的6.79倍。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1.38%、25.21%、73.41%,典型的“三二一”经济结构表明了上海的经济活力。

建国前夕,上海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和国共内战,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全市1.2万家工业企业中只有30%的企业在勉强维持开工生产。建国后,上海受到了投机商的哄抬物价,通货膨胀严重;国民党的轰炸、联合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使得上海的进口工业原料渠道被切断,工厂被迫停产。

为了扭转局面,政府采取了四大措施:1)整顿金融市场,取缔当时远东最大的“上海证券交易所”;2)控制物价疯长,使得人民币成为市场通用货币;3)财政上由地区分散管理改为中央集中管理;4)调集物资供给工业生产,打破经济封锁。

数管齐下之后,收效显著。纺织系统复工企业由1949年7月中旬的40%上升到1950年1月的90%,同期私营纱厂的产量增加了75%,机器工业企业开工率由20%增加到60%,上海经济活力开始恢复。

在政策的支持下,上海更是建立起了全国工业中心的地位。1973年前后,是我国对外援助最多的时期,上海通过承担支援国防军工、农业、基础工业、重点项目配套和援外设备制造等任务,使得其工业配套有了极大变化。那时的上海已经能制造年产150万吨的炼钢设备、3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年产15万吨的化肥设备、年产75万吨的煤矿设备和大型电子计算机、高精度数控机床等精密产品。

“四五”期间的上海制造

1978年,上海上缴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8,工业产值占到过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上海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2、崛起的北京,GDP十四年翻6倍

改革开放之后,除了上海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优势外,首都北京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

1979-1992年的14年期间,北京已经稳居第二,GDP从120.11亿元上升到709.1亿元,增加约5倍。同时,北京与上海的差距也逐渐缩小,从不到上海的1/2提升至2/3。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北京的崛起不得不提三个关键举措。

(1)国营企业改制、乡镇企业发力

早在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前,市场经济已经开始活跃起来。国营企业改名为“国有企业”,国家只保有“所有权”,不插手经营。周冠五最早提出在首钢试行承包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首钢的利润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首钢承包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除了国有企业的重要推动,乡镇企业也发挥了拉动经济活力的重要作用。经过“七五”规划的发展,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8.8%上升到30%。乡镇经济开始崛起。

(2)首创公司制,中关村带动新产业

80年代的北京属于中关村。

1980年10月,“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提出要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此事件在中科院引发了巨大争论,但好在中央政治局领导做了明确批复,肯定"陈春先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由此,事后带动北京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关村才得以诞生。

这一事件鼓舞了象牙塔中的科技人员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柳传志、倪光南、段永基等一批日后影响中国IT版图走向的研究中坚,先后走向了市场。1984年,四通、信通和联想等知名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中关村也因此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

(3)人事改革,释放人才活力

北京针对国企的人事管理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大胆允许技术工人的收入比厂长多,有效地解决了技术人员没奖金的问题;允许个人设立公司,带动了国营企业的技术进步;允许科研人员周六给私企培训研发,解决了民营企业没技术的困境,可谓一举三得。

在北京进行国企大力改革的这十多年里,上海经济却深受国企主导经济的苦楚,增长乏力,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没有了改革前的霸主风采。

1980年到1990年,仅10年间上海GDP占全国的比重从6.8%降至4.1%。在同期工业增速方面,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只不过是从231亿上升到470亿,增幅仅103%,而同期全国增幅为244%。全国的增幅是上海的2.4倍。

此时的上海,也在寻找新的支撑点,撬动改革开放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1990年4月18日, 中央决定开放上海浦东,上海又开展了新一轮的崛起。

“京沪”双雄一直是国人的骄傲。

3、深圳奇迹,40年1.34万倍的增长

远在2000公里外的广东,政策红利也源源不断,吹动了更加活跃的市场经济。

1、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此后这个当年的小渔村以年均26.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深圳奇迹。2、1984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被设立。4、1986年,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在深圳结束,确立成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进一步发挥向国内外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最令人惊叹的是深圳速度。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广东省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设龙岗、葵涌、龙华、罗湖、南头、松岗6个管理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深圳从无到有,GDP从1.96亿元到2.4万亿元,增长超过1.24万倍。

都说腾讯是收益最高的投资,如此看来还不如早期买中“深圳”这只股票的人。不知最初不情愿来深圳建设的“深圳人”们,是否感谢他们最初的这一决定。

从排名看,1993年,重庆是第四,天津、苏州稍优于深圳,深圳1996年突破1000亿元并超越了苏州,1997年超越了天津,1999年超越了重庆,跃居第四。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但“京沪穗”的称呼还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一线城市才有了深圳的位置,“北上广深”悄然取而代之,成为一线城市的新称呼。

其实深圳的老邻居,广州,发展的也不错,但一直被深圳的光环掩盖,不由想替广州喊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1991-2016年,广州一直位居第三,连续26年。

1991年的广州GDP比深圳多出60%,不过,这一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广州仅比深圳多了14%,2002年降至8%。2000年,出差的人们也被通知,深圳的住宿标准提高了,和“京沪穗”一个级别了,可见深圳开始位居一线城市啦。

早期的深圳借助特区身份获得了政策支持、引进外资,但随着1984年14个沿海城市开放,以及1992年全面内陆地区省会开放,特区的身份已经不再特殊。从GDP名义增速上可以看出上述变化。1993年之前的深圳,GDP基本保持40%-70%的增速,同期,广州增速20%左右,北京增速15%左右,上海增速10%左右。当然,这与深圳的基数小有关,但也不能忽略特区身份的优势。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1993年之后,深圳增速开始下降,从43%降至20%左右,但还是高于其他三个城市。直到2002年11月,一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引发了全国对深圳发展的思考。随后,往哪里走的焦虑仍在。深圳徘徊探索了8年,并在次贷危机后的2009年增速降至历史最低点,低于其他3个一线城市。从上图已经明显看出,2004-2011这八年,深圳增速(蓝色线)基本被淹没。

2010年,深圳重新找回了发展方向,低端代工制造业转型成功,以电子通信产业、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又乘风破浪前去。

2017年,深圳电子通信产业总值达到1.92万亿元,比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加起来还高1倍!

这个数值,远高于北京(2200亿)、上海(5553亿元)、广州(2177亿元),也远高于苏州(9751亿元),是国内所有城市难以超越的产业标杆,无可比拟。

对比“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产业:

1) 上海和深圳的工业总产值较高,均突破3.2万亿。深圳逼近上海,广州2.27万亿元,北京落后,仅为1.89万亿元。

2) 上海的产业最为健康。超过1000亿的产业,上海有9个,深圳、广州各4个,北京仅3个。四个一线城市第一大产业占比分别为20%(上海)、59.8%(深圳)、22.6%(广州)、23.8%(北京),深圳严重依赖第一大产业——电子通信产业。

3) 深圳是唯一一个有产业过万亿的城市。2010年,深圳的电子通信产业已经突破1.07万亿元,2017年达到1.92万亿。但过度依赖该产业,巨头们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4) 汽车制造业是深圳的薄弱产业。该产值仅为749亿元,位居第八大产业。而该产业是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产值达到6831亿元,广州为5117亿元,北京为4493亿元。

5) 深圳另外3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601亿元)、文体娱乐用品制造业(1101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095亿元)。虽占比低,但绝对值也是高于其他一线城市的。上海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2154亿元,广州835亿元,北京仅为666亿元。

6) 北京的医药制造业最为发达。2017年医药制造业产值超过981亿元,上海769.88亿元,广州和深圳相近,均不超过300亿元。

7) 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量远高于传统产业。深圳的主导产业——电子通信产业,产值达到1.92万亿元,撑起深圳经济半边天,可见新兴产业的力量。而上海9大产业中还有3个属于传统产业,合计占工业总产值高达15.9%,传统亟待转型。

相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深圳显得渺小。但正是这中国地图上的一个小圆圈,成为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块试验田,成为了中国奇迹的梦起之地。

4、不远的将来,北京、深圳会超越上海吗?

2017年,出现了新的变局。

深圳超越广州,成为第三城市。40年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18年时间从1.96亿元突破1000亿元;后用15年时间从1000亿到1万亿;再用6年翻倍。

按照这样的速度,或许,再给10年,深圳可能超过北京、上海。

改革开放前的上海,一骑绝尘,这是上海最好的时光。巅峰时期的上海GDP是北京的3.26倍,比第二三四名的总和还要高出20%。但2017年的上海只比北京高出9%,2018年进一步缩小至8%,这个差距或许还会缩小。

或许,不久的将来,北京超过上海,一改“千年老二”的地位。

透过一线城市的发展变迁,看到了深圳代表的奇迹,我们更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

PS:在北上广深成定局之前,天津、重庆还频频出现,成都也在1949年昙花一现。这些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变化的呢?期待我们后续再分析~

参考资料:

1、各省、各城市统计局

2、《抗战前夕上海GDP及结构探析——以1936年为例》,李敦瑞、朱华,史林,2011

3、《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91》

4、《中国的雁阵》,宁南山,2019

5、《人物志1984-1989》,中国企业家网,2008

苏说财经(ID:su-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线城市70年

一线城市的变迁隐隐透露着中国的经济重心变迁。。

文|苏说财经  陶仔

编辑|苏文

2018年最新的“世界城市排行榜”,我们看到中国有6个城市赫然在列: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广州、深圳。香港取代新加坡,被称为“亚洲第一城”。

遥想起70年前的中国,百废待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左右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一线城市的70年变迁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真实写照。

下面,我们将一探究竟,一线城市是如何变迁的呢?

我们分析了1949-2018年GDP前4的城市数据,整理了下面这张表(注:1990年代前,中国并未采用GDP核算体系,此前的GDP数据系根据GNP数据推算而出)。

来源:wind;制表:苏说财经

追溯数据,我们发现:

1上海第一的地位不可动摇,一骑绝尘;

2第二名由重庆交接给北京,自1959年起北京一直稳居第二;

3第三的位置一直群雄逐鹿,北京3年过渡就跃居第二,重庆断断续续坐了13年,天津26年;从1991年起广州连续26年成为第三,深圳2017年才超过广州,荣登第三。4第四名和第三名基本呈镜像变化,重庆、天津争第三第四,深圳广州争第三第四。

一线城市的范围从“京沪”、“京津沪”、“京沪穗”变化为“北上广深”。各种言论,如“天津,被遗忘的城市”,“广州不再是一线城市”,“谁说广州不是一线城市”,可见一隅。

一线城市的变迁隐隐透露着中国的经济重心变迁。

1、巅峰时的上海,相当于3.26个北京

我们听说过老上海的“十里洋场”,但上海的实力究竟有多强,用数据说话。

改革开放之前,只有上海的优势明显,一骑绝尘,第二、三、四名的差距非常小。1959年上海GDP首次突破100亿元,之后趁势而起,发展迅速。时隔20年后,北京才在1978年突破100亿元;2年后,第三名天津突破100亿元;再两年后,即1982年,第四名重庆突破100亿元。

上海GDP数值与第二名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倍以上。1968年达到巅峰时期,是第二名北京的3.26倍,比第二三四名的总和还要高出20%。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历史上的上海是一个小渔村,宋朝设立上海镇,才有了上海之名。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上海发力了,商贸流通名噪一时,成为“东南名城”。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远东第一大城市。民国时期,上海雄厚的经济基础促使了上海的教育和文化高速度发展,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被誉为“东方哈佛”,中西女中培养出了宋氏三姐妹、张爱玲等名人。

抗战前夕的上海经济发达,居全国之首,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都非常显著。1936年的上海GDP为15.59亿元,占全国GDP的6.07%;土地面积不足全国万分之一,人口不足全国百分之一;但上海人均GDP是40817元,是全国人均GDP的6.79倍。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1.38%、25.21%、73.41%,典型的“三二一”经济结构表明了上海的经济活力。

建国前夕,上海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和国共内战,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全市1.2万家工业企业中只有30%的企业在勉强维持开工生产。建国后,上海受到了投机商的哄抬物价,通货膨胀严重;国民党的轰炸、联合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使得上海的进口工业原料渠道被切断,工厂被迫停产。

为了扭转局面,政府采取了四大措施:1)整顿金融市场,取缔当时远东最大的“上海证券交易所”;2)控制物价疯长,使得人民币成为市场通用货币;3)财政上由地区分散管理改为中央集中管理;4)调集物资供给工业生产,打破经济封锁。

数管齐下之后,收效显著。纺织系统复工企业由1949年7月中旬的40%上升到1950年1月的90%,同期私营纱厂的产量增加了75%,机器工业企业开工率由20%增加到60%,上海经济活力开始恢复。

在政策的支持下,上海更是建立起了全国工业中心的地位。1973年前后,是我国对外援助最多的时期,上海通过承担支援国防军工、农业、基础工业、重点项目配套和援外设备制造等任务,使得其工业配套有了极大变化。那时的上海已经能制造年产150万吨的炼钢设备、3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组、年产15万吨的化肥设备、年产75万吨的煤矿设备和大型电子计算机、高精度数控机床等精密产品。

“四五”期间的上海制造

1978年,上海上缴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8,工业产值占到过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上海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2、崛起的北京,GDP十四年翻6倍

改革开放之后,除了上海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优势外,首都北京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

1979-1992年的14年期间,北京已经稳居第二,GDP从120.11亿元上升到709.1亿元,增加约5倍。同时,北京与上海的差距也逐渐缩小,从不到上海的1/2提升至2/3。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北京的崛起不得不提三个关键举措。

(1)国营企业改制、乡镇企业发力

早在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前,市场经济已经开始活跃起来。国营企业改名为“国有企业”,国家只保有“所有权”,不插手经营。周冠五最早提出在首钢试行承包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首钢的利润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首钢承包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除了国有企业的重要推动,乡镇企业也发挥了拉动经济活力的重要作用。经过“七五”规划的发展,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8.8%上升到30%。乡镇经济开始崛起。

(2)首创公司制,中关村带动新产业

80年代的北京属于中关村。

1980年10月,“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提出要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此事件在中科院引发了巨大争论,但好在中央政治局领导做了明确批复,肯定"陈春先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由此,事后带动北京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关村才得以诞生。

这一事件鼓舞了象牙塔中的科技人员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柳传志、倪光南、段永基等一批日后影响中国IT版图走向的研究中坚,先后走向了市场。1984年,四通、信通和联想等知名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中关村也因此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

(3)人事改革,释放人才活力

北京针对国企的人事管理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大胆允许技术工人的收入比厂长多,有效地解决了技术人员没奖金的问题;允许个人设立公司,带动了国营企业的技术进步;允许科研人员周六给私企培训研发,解决了民营企业没技术的困境,可谓一举三得。

在北京进行国企大力改革的这十多年里,上海经济却深受国企主导经济的苦楚,增长乏力,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没有了改革前的霸主风采。

1980年到1990年,仅10年间上海GDP占全国的比重从6.8%降至4.1%。在同期工业增速方面,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只不过是从231亿上升到470亿,增幅仅103%,而同期全国增幅为244%。全国的增幅是上海的2.4倍。

此时的上海,也在寻找新的支撑点,撬动改革开放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1990年4月18日, 中央决定开放上海浦东,上海又开展了新一轮的崛起。

“京沪”双雄一直是国人的骄傲。

3、深圳奇迹,40年1.34万倍的增长

远在2000公里外的广东,政策红利也源源不断,吹动了更加活跃的市场经济。

1、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此后这个当年的小渔村以年均26.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深圳奇迹。2、1984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被设立。4、1986年,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在深圳结束,确立成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进一步发挥向国内外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最令人惊叹的是深圳速度。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广东省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设龙岗、葵涌、龙华、罗湖、南头、松岗6个管理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深圳从无到有,GDP从1.96亿元到2.4万亿元,增长超过1.24万倍。

都说腾讯是收益最高的投资,如此看来还不如早期买中“深圳”这只股票的人。不知最初不情愿来深圳建设的“深圳人”们,是否感谢他们最初的这一决定。

从排名看,1993年,重庆是第四,天津、苏州稍优于深圳,深圳1996年突破1000亿元并超越了苏州,1997年超越了天津,1999年超越了重庆,跃居第四。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但“京沪穗”的称呼还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一线城市才有了深圳的位置,“北上广深”悄然取而代之,成为一线城市的新称呼。

其实深圳的老邻居,广州,发展的也不错,但一直被深圳的光环掩盖,不由想替广州喊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1991-2016年,广州一直位居第三,连续26年。

1991年的广州GDP比深圳多出60%,不过,这一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广州仅比深圳多了14%,2002年降至8%。2000年,出差的人们也被通知,深圳的住宿标准提高了,和“京沪穗”一个级别了,可见深圳开始位居一线城市啦。

早期的深圳借助特区身份获得了政策支持、引进外资,但随着1984年14个沿海城市开放,以及1992年全面内陆地区省会开放,特区的身份已经不再特殊。从GDP名义增速上可以看出上述变化。1993年之前的深圳,GDP基本保持40%-70%的增速,同期,广州增速20%左右,北京增速15%左右,上海增速10%左右。当然,这与深圳的基数小有关,但也不能忽略特区身份的优势。

来源:wind;制图:苏说财经

1993年之后,深圳增速开始下降,从43%降至20%左右,但还是高于其他三个城市。直到2002年11月,一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引发了全国对深圳发展的思考。随后,往哪里走的焦虑仍在。深圳徘徊探索了8年,并在次贷危机后的2009年增速降至历史最低点,低于其他3个一线城市。从上图已经明显看出,2004-2011这八年,深圳增速(蓝色线)基本被淹没。

2010年,深圳重新找回了发展方向,低端代工制造业转型成功,以电子通信产业、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又乘风破浪前去。

2017年,深圳电子通信产业总值达到1.92万亿元,比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加起来还高1倍!

这个数值,远高于北京(2200亿)、上海(5553亿元)、广州(2177亿元),也远高于苏州(9751亿元),是国内所有城市难以超越的产业标杆,无可比拟。

对比“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产业:

1) 上海和深圳的工业总产值较高,均突破3.2万亿。深圳逼近上海,广州2.27万亿元,北京落后,仅为1.89万亿元。

2) 上海的产业最为健康。超过1000亿的产业,上海有9个,深圳、广州各4个,北京仅3个。四个一线城市第一大产业占比分别为20%(上海)、59.8%(深圳)、22.6%(广州)、23.8%(北京),深圳严重依赖第一大产业——电子通信产业。

3) 深圳是唯一一个有产业过万亿的城市。2010年,深圳的电子通信产业已经突破1.07万亿元,2017年达到1.92万亿。但过度依赖该产业,巨头们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4) 汽车制造业是深圳的薄弱产业。该产值仅为749亿元,位居第八大产业。而该产业是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产值达到6831亿元,广州为5117亿元,北京为4493亿元。

5) 深圳另外3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601亿元)、文体娱乐用品制造业(1101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095亿元)。虽占比低,但绝对值也是高于其他一线城市的。上海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2154亿元,广州835亿元,北京仅为666亿元。

6) 北京的医药制造业最为发达。2017年医药制造业产值超过981亿元,上海769.88亿元,广州和深圳相近,均不超过300亿元。

7) 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量远高于传统产业。深圳的主导产业——电子通信产业,产值达到1.92万亿元,撑起深圳经济半边天,可见新兴产业的力量。而上海9大产业中还有3个属于传统产业,合计占工业总产值高达15.9%,传统亟待转型。

相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深圳显得渺小。但正是这中国地图上的一个小圆圈,成为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块试验田,成为了中国奇迹的梦起之地。

4、不远的将来,北京、深圳会超越上海吗?

2017年,出现了新的变局。

深圳超越广州,成为第三城市。40年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18年时间从1.96亿元突破1000亿元;后用15年时间从1000亿到1万亿;再用6年翻倍。

按照这样的速度,或许,再给10年,深圳可能超过北京、上海。

改革开放前的上海,一骑绝尘,这是上海最好的时光。巅峰时期的上海GDP是北京的3.26倍,比第二三四名的总和还要高出20%。但2017年的上海只比北京高出9%,2018年进一步缩小至8%,这个差距或许还会缩小。

或许,不久的将来,北京超过上海,一改“千年老二”的地位。

透过一线城市的发展变迁,看到了深圳代表的奇迹,我们更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

PS:在北上广深成定局之前,天津、重庆还频频出现,成都也在1949年昙花一现。这些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变化的呢?期待我们后续再分析~

参考资料:

1、各省、各城市统计局

2、《抗战前夕上海GDP及结构探析——以1936年为例》,李敦瑞、朱华,史林,2011

3、《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91》

4、《中国的雁阵》,宁南山,2019

5、《人物志1984-1989》,中国企业家网,2008

苏说财经(ID:su-caij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