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网红”舞剧汇聚十二艺节舞台,他们凭啥跨越时空成为网上爆款打动亿万观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网红”舞剧汇聚十二艺节舞台,他们凭啥跨越时空成为网上爆款打动亿万观众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一批自带“网红体质”的舞剧汇聚上海:他们跨越时空,与先贤同叙千古诗篇;他们真诚地回眸历史,描摹英雄对信仰的坚守;他们鲜活地映照时代,与当下观众共鸣。

《杜甫》海报

文 | 宣 晶 来源:文汇报

舞剧《杜甫》昨晚亮相十二艺节舞台,很多粉丝提前“秒杀”抢票,为的是到现场看一看爆红网络的《丽人行》。

1200多年前《丽人行》里描绘的盛唐女子“活过来”了,舞剧《杜甫》中的这个舞段成了网络“爆款”,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被播放了7.4亿次;70年前李白烈士的英勇事迹在舞台上“重现”,观众噙着泪花看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豆瓣评分高达9.2;上世纪70年代末青藏铁路的建设故事被搬上舞台,370万观众通过网络直播欣赏舞剧《天路》,读懂了筑路人的坚守……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一批自带“网红体质”的舞剧汇聚上海:他们跨越时空,与先贤同叙千古诗篇;他们真诚地回眸历史,描摹英雄对信仰的坚守;他们鲜活地映照时代,与当下观众共鸣。这些舞台上的姹紫嫣红不约而同地奔向“云端”,破“墙”出“圈”,“小众”艺术打动了亿万观众,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正深刻改变着舞台艺术的生态圈。

破“墙”出“圈”,“口碑剧”在人群中找到最大共鸣

朱洁静最近养成了新习惯,演出结束走下舞台,她总会拿出手机刷微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题里有她读不够的观众留言。在剧中扮演兰芬之后,上海歌舞团首席女演员和数不清的网友通了“电”,点赞、回复、转发……在社交网络与观众互动成了朱洁静每天的“必修课”。

十二艺节开幕演出当晚,红色“电波”久久地回荡在上海大剧院上空。舞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尾处,兰芬怀抱孩子走向上海解放的黎明,那一个转身回眸,让无数观众的眼泪忍不住再度夺眶而出……演出刚一结束,朱洁静的朋友圈就被“电波”刷屏了。专家、同行、普通观众纷纷点赞,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还为此写了一首小诗:“啼红密诉莫心惊,剪绿深盟醉欲行。怕舞愁殷轻蹙步,小舒罗袖到天明。”

一夜刷屏的背后,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去年创排以来试演、巡演近30场精益求精的努力。几乎每轮演出都一票难求,社交网络上,很多网友二刷、三刷之后写下一篇篇饱含感情的repo(观戏报告),自发宣传推荐这部“太好看”的主旋律作品。热情的观众多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电波”就这样一步步打破剧院之墙,冲出专业圈子,跨越年龄和职业,走进万千网友的文艺生活,这种自发观戏、评戏、推戏的热潮,被舞蹈界称为“电波”现象。

“这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致敬。”编剧罗怀臻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有年代感,但不应有年代的局限,它可以穿越时空,带给观众属于这个时代的美的享受。《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对信念、对理想的坚守是超越时代的,当这种坚守化作对家庭、对岗位具体的爱,足以打动年轻观众。

“爆款”登场,“网红体质”来自对艺术的琢磨与创新

社交网络正改变着舞台艺术的生态圈,这个过程是润物细无声,也可能是平地起惊雷。

舞剧《杜甫》昨晚亮相十二艺节舞台,很多粉丝提前“秒杀”抢票,为的是到现场看一看爆红网络的《丽人行》。今年年初起,一段意外泄露的《丽人行》视频接连登上了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一度成为热搜话题,目前仅在抖音平台的话题点击量就达到了7.4亿次。网民们纷纷留言:“舞蹈太美”“震撼人心”“仿佛梦回大唐盛世”。

《丽人行》的“爆款体质”来自舞蹈团对艺术的琢磨与创新。尽管网友总结舞蹈要领并不复杂,转身、甩手四次、后蹬腿、甩头、跺脚、起飞……但舞剧里的每一个抬手、送腰、踢腿、扭胯都不是随意编排,要演绎出的盛唐韵味更需要潜心揣摩。记者得知,《杜甫》全剧排练达到1500个小时,光是表现诗中游春仕女“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慵懒之态,舞者就花费了数月练习。“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学表达,展现时代之美就是舞蹈的使命。通过一段极其优美的舞,观众就能理解、亲近、记牢一台剧。”80后女编导韩真、周莉亚透露,《丽人行》成为“爆款”虽出乎意料,却也带给她们许多启示,这才有了之后《花木兰》中的“对镜贴花黄”舞,以及《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伴着《渔光曲》深入上海弄堂的“蒲扇舞”。

目前,网上流传的《丽人行》有多个版本,除了原版舞蹈,还有配上网红曲《双面燕洵》后的剪辑片段,与“网生代”搭上了线。其中,舞剧出品方重庆市歌舞团就“贡献”了26个短视频,甚至还请专业演员到户外玩了一把“快闪”,仅这个视频的全网点击量就达到1.2亿。一时间,模仿、教学、尬舞等视频在网络上“野蛮”生长。许多网友先看几十秒的抖音版,再看8分钟的完整版,还觉得不过瘾,他们进而走入剧场,走入舞台营造的诗意世界。

科技助推,舞台艺术首创“4K+5G”直播

舞剧《天路》5月11日刚进行了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并在手机端、电视大屏端等多渠道同步呈现。当晚,微博互动人数达5180万人次,370万观众通过线上平台观看了直播。记者获悉,《天路》定于明晚的十二艺节首场演出,将再次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飞入万千百姓家。“这是《天路》的高光时刻!在剧院演100场只能满足多少观众,网上直播能让百万观众同时欣赏,筑路人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了解,他们是这个时代不能忘记的人。”舞剧总导演王舸说。

观众打开手机就能实现一键观剧,但舞剧直播并不简单,“4K+5G”的直播更是国内首创。出品方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拍摄到传输再到呈现,直播均采用“4K”超高清技术,5G网络使画质更清晰,不仅保持在50帧的高帧率,而且每一帧画面之间的间隔短至0.02秒,让直播观看更为流畅。

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舞台艺术资源将以更多元的方式走向市场。“高雅艺术与高新技术的高度融合,突破剧院和舞台的限制,让观众随时随地对高雅艺术触手可及。我们希望借助最新科技手段,探索舞台艺术产业化运营的新模式。”国家大剧院的负责人说。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网红”舞剧汇聚十二艺节舞台,他们凭啥跨越时空成为网上爆款,打动亿万观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网红”舞剧汇聚十二艺节舞台,他们凭啥跨越时空成为网上爆款打动亿万观众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一批自带“网红体质”的舞剧汇聚上海:他们跨越时空,与先贤同叙千古诗篇;他们真诚地回眸历史,描摹英雄对信仰的坚守;他们鲜活地映照时代,与当下观众共鸣。

《杜甫》海报

文 | 宣 晶 来源:文汇报

舞剧《杜甫》昨晚亮相十二艺节舞台,很多粉丝提前“秒杀”抢票,为的是到现场看一看爆红网络的《丽人行》。

1200多年前《丽人行》里描绘的盛唐女子“活过来”了,舞剧《杜甫》中的这个舞段成了网络“爆款”,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被播放了7.4亿次;70年前李白烈士的英勇事迹在舞台上“重现”,观众噙着泪花看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豆瓣评分高达9.2;上世纪70年代末青藏铁路的建设故事被搬上舞台,370万观众通过网络直播欣赏舞剧《天路》,读懂了筑路人的坚守……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一批自带“网红体质”的舞剧汇聚上海:他们跨越时空,与先贤同叙千古诗篇;他们真诚地回眸历史,描摹英雄对信仰的坚守;他们鲜活地映照时代,与当下观众共鸣。这些舞台上的姹紫嫣红不约而同地奔向“云端”,破“墙”出“圈”,“小众”艺术打动了亿万观众,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正深刻改变着舞台艺术的生态圈。

破“墙”出“圈”,“口碑剧”在人群中找到最大共鸣

朱洁静最近养成了新习惯,演出结束走下舞台,她总会拿出手机刷微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题里有她读不够的观众留言。在剧中扮演兰芬之后,上海歌舞团首席女演员和数不清的网友通了“电”,点赞、回复、转发……在社交网络与观众互动成了朱洁静每天的“必修课”。

十二艺节开幕演出当晚,红色“电波”久久地回荡在上海大剧院上空。舞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尾处,兰芬怀抱孩子走向上海解放的黎明,那一个转身回眸,让无数观众的眼泪忍不住再度夺眶而出……演出刚一结束,朱洁静的朋友圈就被“电波”刷屏了。专家、同行、普通观众纷纷点赞,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还为此写了一首小诗:“啼红密诉莫心惊,剪绿深盟醉欲行。怕舞愁殷轻蹙步,小舒罗袖到天明。”

一夜刷屏的背后,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去年创排以来试演、巡演近30场精益求精的努力。几乎每轮演出都一票难求,社交网络上,很多网友二刷、三刷之后写下一篇篇饱含感情的repo(观戏报告),自发宣传推荐这部“太好看”的主旋律作品。热情的观众多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电波”就这样一步步打破剧院之墙,冲出专业圈子,跨越年龄和职业,走进万千网友的文艺生活,这种自发观戏、评戏、推戏的热潮,被舞蹈界称为“电波”现象。

“这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致敬。”编剧罗怀臻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有年代感,但不应有年代的局限,它可以穿越时空,带给观众属于这个时代的美的享受。《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对信念、对理想的坚守是超越时代的,当这种坚守化作对家庭、对岗位具体的爱,足以打动年轻观众。

“爆款”登场,“网红体质”来自对艺术的琢磨与创新

社交网络正改变着舞台艺术的生态圈,这个过程是润物细无声,也可能是平地起惊雷。

舞剧《杜甫》昨晚亮相十二艺节舞台,很多粉丝提前“秒杀”抢票,为的是到现场看一看爆红网络的《丽人行》。今年年初起,一段意外泄露的《丽人行》视频接连登上了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一度成为热搜话题,目前仅在抖音平台的话题点击量就达到了7.4亿次。网民们纷纷留言:“舞蹈太美”“震撼人心”“仿佛梦回大唐盛世”。

《丽人行》的“爆款体质”来自舞蹈团对艺术的琢磨与创新。尽管网友总结舞蹈要领并不复杂,转身、甩手四次、后蹬腿、甩头、跺脚、起飞……但舞剧里的每一个抬手、送腰、踢腿、扭胯都不是随意编排,要演绎出的盛唐韵味更需要潜心揣摩。记者得知,《杜甫》全剧排练达到1500个小时,光是表现诗中游春仕女“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慵懒之态,舞者就花费了数月练习。“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学表达,展现时代之美就是舞蹈的使命。通过一段极其优美的舞,观众就能理解、亲近、记牢一台剧。”80后女编导韩真、周莉亚透露,《丽人行》成为“爆款”虽出乎意料,却也带给她们许多启示,这才有了之后《花木兰》中的“对镜贴花黄”舞,以及《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伴着《渔光曲》深入上海弄堂的“蒲扇舞”。

目前,网上流传的《丽人行》有多个版本,除了原版舞蹈,还有配上网红曲《双面燕洵》后的剪辑片段,与“网生代”搭上了线。其中,舞剧出品方重庆市歌舞团就“贡献”了26个短视频,甚至还请专业演员到户外玩了一把“快闪”,仅这个视频的全网点击量就达到1.2亿。一时间,模仿、教学、尬舞等视频在网络上“野蛮”生长。许多网友先看几十秒的抖音版,再看8分钟的完整版,还觉得不过瘾,他们进而走入剧场,走入舞台营造的诗意世界。

科技助推,舞台艺术首创“4K+5G”直播

舞剧《天路》5月11日刚进行了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并在手机端、电视大屏端等多渠道同步呈现。当晚,微博互动人数达5180万人次,370万观众通过线上平台观看了直播。记者获悉,《天路》定于明晚的十二艺节首场演出,将再次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飞入万千百姓家。“这是《天路》的高光时刻!在剧院演100场只能满足多少观众,网上直播能让百万观众同时欣赏,筑路人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了解,他们是这个时代不能忘记的人。”舞剧总导演王舸说。

观众打开手机就能实现一键观剧,但舞剧直播并不简单,“4K+5G”的直播更是国内首创。出品方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拍摄到传输再到呈现,直播均采用“4K”超高清技术,5G网络使画质更清晰,不仅保持在50帧的高帧率,而且每一帧画面之间的间隔短至0.02秒,让直播观看更为流畅。

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舞台艺术资源将以更多元的方式走向市场。“高雅艺术与高新技术的高度融合,突破剧院和舞台的限制,让观众随时随地对高雅艺术触手可及。我们希望借助最新科技手段,探索舞台艺术产业化运营的新模式。”国家大剧院的负责人说。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网红”舞剧汇聚十二艺节舞台,他们凭啥跨越时空成为网上爆款,打动亿万观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