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力国际邓懿君:长三角边界幻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力国际邓懿君:长三角边界幻想

“基础还是长三角的好。”

文|解红娟

图片来源:高力国际

“基础还是长三角的好。”

当问及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当中,更看好哪个,高力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邓懿君表示,“长三角因为经济发展比较早,公路、桥梁、铁路和机场等基础建设完善,产业结构比较丰富,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更强。”

随后,高力国际邓懿君说到,“京津冀的发展是最早提出,已经到了执行阶段,难找新的题材。从国际眼球来看,因为大湾区下很多小城市的基建有提升空间,大湾区发挥的空间更大,名气也更响。”

转型的想象空间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2013年9月,一辆装满苏州本地及周边的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屏、硬盘、芯片等IT产品的中欧班列,从苏州驶向华沙。这是第一辆在长三角地区通行的中欧班列,随后几年里,义乌等长三角地区城市也开行了中欧班列。

和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江苏经济不同的是,浙江一直以来就是民营企业的天堂。温州皮革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等耳熟能详的批发市场就诞生于此,不仅如此,浙江更是网购平台上的企业集中“供货商”。

仅谈及长三角的江浙,城市的基础建设就已经十分完善,上海的基础建设、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水平、总量更是处于领先位置。在媒体的四个一线城市排名中,上海跃居一位,从“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

“城市发展已经这么成熟,还有什么创意呢?”

“转型。”

“江苏的外向型经济、浙江的民营经济虽然发展的十分成功,但从人口来看,江苏大多是劳动人口,消费力并不高。”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借助于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长三角的底蕴更深厚,在寻求国际化企业的转型路径这一题材上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仅如此,在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方面,浙江的发展也是落后于广东的。

距离一九七九年的春天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里,广东已经变成电子产品开发、研究、生产与销售的重要城市,也成为街头巷尾流传故事的起源地。

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的任正非,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工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才有了现在的华为;曾就职于中山小霸王的陈明永,在掌控了我们整个童年之后,再次控制我们的青年时代,创建了OPPO品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广东的民营经济已经出现了一批国有品牌,浙江民营经济的品牌从量上面说还差一点。消费品牌也是这个情形。”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因为早期广东的发展更快,被迫转型升级的压力在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所以很多企业都要升级、做自己的品牌。

“浙南虽然是大型的生产基地,但大部分的产品较为低端;浙北也是大工业,有一部分是对接上海的。所以长三角的经济实力是有的,但需要加快的转型升级。”

“长三角虐恋”

万变不离其宗:要想富先修路。

“中国的格局都是高速公路经济,其中长三角是比较完整的一体,往北的两条,往南的两条。现在可能到苏北再搭一条,所以长三角以体会给了浙南、苏北一些想象空间。”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

产业布局是需要人才、土地政策等多方面匹配的,而制造业、研发中心最关心的就是整个产业链的配套,首当其冲就是原材料的供应链。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长三角基础设施做的比较好,高速公路都很通畅,选址在长三角的任一城市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就客户群而言,江浙沪的购买力不容小觑,加上江浙沪是包邮城市,交通干线和配送系统都是十分成熟的。

实际上,客户落户在长三角还是存在着竞争关系,长三角之间也是相爱相杀。早几年,上海因为劳动成本的因素、环评的因素,在工业生产制造业的政策一直不是很积极,很多企业会选址江浙一带。但因为这两年的政策变化,以特斯拉、华为等为代表的高精尖制造业重回上海,江浙一带也错过了部分高精尖的制造企业。

在可以选址上海,也可以选址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时候,一体化的关系就显得有些微妙。江浙沪存在竞争关系,是很难避免的,在这场“长三角虐恋”中,如何避免资源的消耗、效率的降低?

“格局要清晰。”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城市间的分工、定位一定要明确。产业上第一个是制造业,分清外资型、民营经济在各产业优劣势的区别。第二是服务业,浙江杭州是阿里系的it产业;上海是金融、国际化服务业等方面。

除此之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也格外重要。不管什么产业,人才的竞争都是最为激烈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选址某一个城市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到人才结构、成本支出。

“人才政策并不意味着和上海抢人。”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当地人才政策的出台,很大的可能是释放了上海的一些压力,而且这些人才不一定是上海的,全国各地的都有。这些人才体系上来后,会反作用支撑上海的服务业发展。”

边界价值

地图上的一条边界线,就能将上海和周边城市完全分割开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边界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而且无法轻易分割开来。但因为两边交界的特殊性,大家都没有动力去发展到这一条红线,会心照不宣的忽视边界的管理。

“所以你才要想象上海的边界价值。”高力国际邓懿君分析,“上海的边界线有多长,就有多少发展的潜力在里面。因为一旦你在身处边界的话,可以同时容纳两边的优势和资源。”

“房企的敏感度最高。”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很多开发商闻讯而来,房价就起来了。但这个不是长三角的特例,是全中国的普遍现象,大家对土地开发、土地价值的提升敏感度极高。京津冀最为典型,即时在政府的管控下,你也无法抵挡大家对区域规划有预期。”

“但是我们更在意的是说,这个模式是有没有问题的。”

长三角是高速公路经济,即时在铁路、高铁等交通配套的升级下,高速公路的压力会少放了一点。但实际上,边界上还有很多路是不流通、不顺畅的。

相对于市区,边界原本就是一个很荒芜的地方,政策不触及、企业便不会进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边界没有产业、没有配套、交通道路也无法改善。

城市发展会被制约以后,会影响到经济、产业的发展。“但当房企进入,用住宅、商场等城市化元素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这套逻辑究竟有没有问题?”

“所以这一点是说,我先拿产业来带动当地城市化发展更完美,还是利用城市化带动产业发展更完美。对于边界而言,都很完美。其次,产业人口也是需要上班的、需要交通、需要吃饭,在周边配套都不完善的前提下,如何去发展产业?”高力国际邓懿君说道。

没有盈利的支持,任何商业逻辑只能是纸上谈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力国际邓懿君:长三角边界幻想

“基础还是长三角的好。”

文|解红娟

图片来源:高力国际

“基础还是长三角的好。”

当问及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当中,更看好哪个,高力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邓懿君表示,“长三角因为经济发展比较早,公路、桥梁、铁路和机场等基础建设完善,产业结构比较丰富,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更强。”

随后,高力国际邓懿君说到,“京津冀的发展是最早提出,已经到了执行阶段,难找新的题材。从国际眼球来看,因为大湾区下很多小城市的基建有提升空间,大湾区发挥的空间更大,名气也更响。”

转型的想象空间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2013年9月,一辆装满苏州本地及周边的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屏、硬盘、芯片等IT产品的中欧班列,从苏州驶向华沙。这是第一辆在长三角地区通行的中欧班列,随后几年里,义乌等长三角地区城市也开行了中欧班列。

和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的江苏经济不同的是,浙江一直以来就是民营企业的天堂。温州皮革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等耳熟能详的批发市场就诞生于此,不仅如此,浙江更是网购平台上的企业集中“供货商”。

仅谈及长三角的江浙,城市的基础建设就已经十分完善,上海的基础建设、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水平、总量更是处于领先位置。在媒体的四个一线城市排名中,上海跃居一位,从“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

“城市发展已经这么成熟,还有什么创意呢?”

“转型。”

“江苏的外向型经济、浙江的民营经济虽然发展的十分成功,但从人口来看,江苏大多是劳动人口,消费力并不高。”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借助于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长三角的底蕴更深厚,在寻求国际化企业的转型路径这一题材上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仅如此,在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方面,浙江的发展也是落后于广东的。

距离一九七九年的春天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里,广东已经变成电子产品开发、研究、生产与销售的重要城市,也成为街头巷尾流传故事的起源地。

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的任正非,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工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才有了现在的华为;曾就职于中山小霸王的陈明永,在掌控了我们整个童年之后,再次控制我们的青年时代,创建了OPPO品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广东的民营经济已经出现了一批国有品牌,浙江民营经济的品牌从量上面说还差一点。消费品牌也是这个情形。”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因为早期广东的发展更快,被迫转型升级的压力在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所以很多企业都要升级、做自己的品牌。

“浙南虽然是大型的生产基地,但大部分的产品较为低端;浙北也是大工业,有一部分是对接上海的。所以长三角的经济实力是有的,但需要加快的转型升级。”

“长三角虐恋”

万变不离其宗:要想富先修路。

“中国的格局都是高速公路经济,其中长三角是比较完整的一体,往北的两条,往南的两条。现在可能到苏北再搭一条,所以长三角以体会给了浙南、苏北一些想象空间。”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

产业布局是需要人才、土地政策等多方面匹配的,而制造业、研发中心最关心的就是整个产业链的配套,首当其冲就是原材料的供应链。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长三角基础设施做的比较好,高速公路都很通畅,选址在长三角的任一城市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就客户群而言,江浙沪的购买力不容小觑,加上江浙沪是包邮城市,交通干线和配送系统都是十分成熟的。

实际上,客户落户在长三角还是存在着竞争关系,长三角之间也是相爱相杀。早几年,上海因为劳动成本的因素、环评的因素,在工业生产制造业的政策一直不是很积极,很多企业会选址江浙一带。但因为这两年的政策变化,以特斯拉、华为等为代表的高精尖制造业重回上海,江浙一带也错过了部分高精尖的制造企业。

在可以选址上海,也可以选址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时候,一体化的关系就显得有些微妙。江浙沪存在竞争关系,是很难避免的,在这场“长三角虐恋”中,如何避免资源的消耗、效率的降低?

“格局要清晰。”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城市间的分工、定位一定要明确。产业上第一个是制造业,分清外资型、民营经济在各产业优劣势的区别。第二是服务业,浙江杭州是阿里系的it产业;上海是金融、国际化服务业等方面。

除此之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也格外重要。不管什么产业,人才的竞争都是最为激烈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选址某一个城市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到人才结构、成本支出。

“人才政策并不意味着和上海抢人。”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当地人才政策的出台,很大的可能是释放了上海的一些压力,而且这些人才不一定是上海的,全国各地的都有。这些人才体系上来后,会反作用支撑上海的服务业发展。”

边界价值

地图上的一条边界线,就能将上海和周边城市完全分割开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边界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而且无法轻易分割开来。但因为两边交界的特殊性,大家都没有动力去发展到这一条红线,会心照不宣的忽视边界的管理。

“所以你才要想象上海的边界价值。”高力国际邓懿君分析,“上海的边界线有多长,就有多少发展的潜力在里面。因为一旦你在身处边界的话,可以同时容纳两边的优势和资源。”

“房企的敏感度最高。”高力国际邓懿君表示,“很多开发商闻讯而来,房价就起来了。但这个不是长三角的特例,是全中国的普遍现象,大家对土地开发、土地价值的提升敏感度极高。京津冀最为典型,即时在政府的管控下,你也无法抵挡大家对区域规划有预期。”

“但是我们更在意的是说,这个模式是有没有问题的。”

长三角是高速公路经济,即时在铁路、高铁等交通配套的升级下,高速公路的压力会少放了一点。但实际上,边界上还有很多路是不流通、不顺畅的。

相对于市区,边界原本就是一个很荒芜的地方,政策不触及、企业便不会进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边界没有产业、没有配套、交通道路也无法改善。

城市发展会被制约以后,会影响到经济、产业的发展。“但当房企进入,用住宅、商场等城市化元素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这套逻辑究竟有没有问题?”

“所以这一点是说,我先拿产业来带动当地城市化发展更完美,还是利用城市化带动产业发展更完美。对于边界而言,都很完美。其次,产业人口也是需要上班的、需要交通、需要吃饭,在周边配套都不完善的前提下,如何去发展产业?”高力国际邓懿君说道。

没有盈利的支持,任何商业逻辑只能是纸上谈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