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留学生,被普华永道面试官约饭,怎么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留学生,被普华永道面试官约饭,怎么办?

回国两周,彻底慌了。

文|职问 Ashley

上周末,念念结束了普华永道实习的面试。她是当天的最后一组,从早上八点半一直等到下午两点才开始。

面试的过程比想象的要快得多,结束后,普华永道的面试官向念念发出了善意的午饭邀请:“你也还没吃饭吧,要不跟我们一起吃个饭吧。”

念念一愣,在国外待久了,一时对这种人际场景有些无措。第一反应觉得有些“越界”,第二反应是“会不会对自己面试结果有影响”。

但最终,念念还是以下午和同学有约为由,拒绝了面试官的约饭邀请。

被企业拒绝的留学生

留学生回国找实习,因为人际文化不适应而产生尴尬只是其一。

念念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念硕士,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全美排名领先,明年5月份毕业。听说国内现在就业形势很差,明年毕业也不见得好转,于是特意赶早提前回国找暑期实习。

回国两周,彻底慌了。

“四大全投了,只收到普华永道的面试和毕马威的笔试,德勤和安永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

为了避免颗粒无收的惨剧,她把求职范围扩大到了互联网,也投递了字节跳动的网页开发岗和阿里的数据研发岗,可也是全部凉凉。

字节跳动的面试官一上来就问能不能写代码,念念有点不适应;阿里那边直接第一道笔试题目就崩掉。

从一开始对外企和大厂信心满满,到现在开始佛系投递,念念有了“降维”实习的准备。

“随缘随缘,哪儿要我,我就去哪儿”。

很多人通常把留学生求职困难总结为“缺少规划”,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

比如念念就从来不是一个没有规划的人——大一下确定了自己要从新闻学院转到信息管理学院,随后明确自己大概率要走咨询这条路,开始谋划自己的实习:

大三下,在一家小咨询公司实习,初步接触咨询行业;

大四上,成为埃森哲的实习生,与Excel殊死搏斗;

研一上,在学院实习,做一些系统维护和UI方面的工作;

很认真地完成每个project,并且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一点一点积累经验,铺垫自己的简历。

但走得越远,越害怕跌倒。

在投递简历后没有任何消息的那些日子里,她焦灼不堪,情绪时常崩溃。

面试官一句“要不要一起吃午饭”都会让她回想很久,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选对了。

远航归来,如何上岸?

国内的大公司更青睐国内专业对口、能够线下面试并及时到岗的实习生。

而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要求,对留学生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重。

另一个难以协调的因素是时差,很多PTA实习的面试通知来得很急,有时候只提前一天。如果时差是12个小时左右还稍微好一点,大不了可以熬熬夜参加国内公司的线上面试。但是如果时差是6、7个小时就很尴尬,很难随时on call,沟通总有延误。

在深夜熟睡时,突然接到国内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你吓得一下子从床上弹起来,迷迷糊糊打开电脑,按照老板的要求一点一点修改,把好不容易调好的生物钟强行切换成中国模式。

除了时差,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语言。虽然大部分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好,但由于缺乏练习场景,有些人在压力下使用中文充分自我表达的能力明显不够流畅。

另外就是对行业的了解:虽然一样可以接收到网上的各类信息,但留学生本身所处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信息壁垒和延迟。

稍不注意,就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现在还可以做好这几件事

1.失败了,不要轻易降维。

秋招前的最后一份实习很重要,如果你之前已经有了一两份不错的实习经历,现在只因为错过最佳时间,或者已经被拒绝几次,就开始降维申请,秋招时这段经验反而可能成为你的“简历减分项”。

即使现在被多家大公司拒绝,你还有几种可能:投简历时,别再被实习地点限制住。

校招岗位地点可以有偏好,但实习不要有。所以意向公司各地区的岗位都可以尝试投递。跟升学不一样——并不是一个地区办公室拒绝了你,你这辈子就跟这家企业无缘了。

2.在哪关被拒绝,就提高哪里,别轻易对自己全盘否定。

很多像念念一样,学校背景和实习经历不错的同学总能够通过简历关,但却输在面试上。这不代表你比其他人“差”,更可能是面试技巧或者行为面试回答,让企业觉得不匹配。

或者比如在美国留学的同学总是抱怨,本以为自己学了很多英文的Case study很有优势,但回国笔面试才知道,国内的Case特别符合国情,跟国外的差很多,以至于自己所学的那一套在面试时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在下一次面试机会到来前,加强中国本土Case真题的训练,结合自己在国外学习的商业思维,弥补短板。

每一次面试辅导和模拟都有质的改变。

3.规划只有节点,没有终点。

很多留学生在出国前的规划很好,却把规划的目标和终点放在了“进入海外名校”。

其实在出国之前就应该考虑清楚自己未来2至3年的课业和实习安排,而不是等到临近毕业,才后知后觉自己还需要更了解一个行业,得到一份可以留用的实习。

有了规划,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最后说回当下:在7月国内学生考完试之前,是企业实习生的“空窗期”,缺少大量的实习生。这是留学生回国实习的“最佳机会”。

抓住它。

留学带给你的不仅是学历和语言水平的提高,还有对环境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可以让你适应国外陌生的文化与环境,反之也可以。

甚至伴随你走过更长的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留学生,被普华永道面试官约饭,怎么办?

回国两周,彻底慌了。

文|职问 Ashley

上周末,念念结束了普华永道实习的面试。她是当天的最后一组,从早上八点半一直等到下午两点才开始。

面试的过程比想象的要快得多,结束后,普华永道的面试官向念念发出了善意的午饭邀请:“你也还没吃饭吧,要不跟我们一起吃个饭吧。”

念念一愣,在国外待久了,一时对这种人际场景有些无措。第一反应觉得有些“越界”,第二反应是“会不会对自己面试结果有影响”。

但最终,念念还是以下午和同学有约为由,拒绝了面试官的约饭邀请。

被企业拒绝的留学生

留学生回国找实习,因为人际文化不适应而产生尴尬只是其一。

念念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念硕士,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全美排名领先,明年5月份毕业。听说国内现在就业形势很差,明年毕业也不见得好转,于是特意赶早提前回国找暑期实习。

回国两周,彻底慌了。

“四大全投了,只收到普华永道的面试和毕马威的笔试,德勤和安永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

为了避免颗粒无收的惨剧,她把求职范围扩大到了互联网,也投递了字节跳动的网页开发岗和阿里的数据研发岗,可也是全部凉凉。

字节跳动的面试官一上来就问能不能写代码,念念有点不适应;阿里那边直接第一道笔试题目就崩掉。

从一开始对外企和大厂信心满满,到现在开始佛系投递,念念有了“降维”实习的准备。

“随缘随缘,哪儿要我,我就去哪儿”。

很多人通常把留学生求职困难总结为“缺少规划”,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

比如念念就从来不是一个没有规划的人——大一下确定了自己要从新闻学院转到信息管理学院,随后明确自己大概率要走咨询这条路,开始谋划自己的实习:

大三下,在一家小咨询公司实习,初步接触咨询行业;

大四上,成为埃森哲的实习生,与Excel殊死搏斗;

研一上,在学院实习,做一些系统维护和UI方面的工作;

很认真地完成每个project,并且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一点一点积累经验,铺垫自己的简历。

但走得越远,越害怕跌倒。

在投递简历后没有任何消息的那些日子里,她焦灼不堪,情绪时常崩溃。

面试官一句“要不要一起吃午饭”都会让她回想很久,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选对了。

远航归来,如何上岸?

国内的大公司更青睐国内专业对口、能够线下面试并及时到岗的实习生。

而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要求,对留学生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之重。

另一个难以协调的因素是时差,很多PTA实习的面试通知来得很急,有时候只提前一天。如果时差是12个小时左右还稍微好一点,大不了可以熬熬夜参加国内公司的线上面试。但是如果时差是6、7个小时就很尴尬,很难随时on call,沟通总有延误。

在深夜熟睡时,突然接到国内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你吓得一下子从床上弹起来,迷迷糊糊打开电脑,按照老板的要求一点一点修改,把好不容易调好的生物钟强行切换成中国模式。

除了时差,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语言。虽然大部分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好,但由于缺乏练习场景,有些人在压力下使用中文充分自我表达的能力明显不够流畅。

另外就是对行业的了解:虽然一样可以接收到网上的各类信息,但留学生本身所处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信息壁垒和延迟。

稍不注意,就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现在还可以做好这几件事

1.失败了,不要轻易降维。

秋招前的最后一份实习很重要,如果你之前已经有了一两份不错的实习经历,现在只因为错过最佳时间,或者已经被拒绝几次,就开始降维申请,秋招时这段经验反而可能成为你的“简历减分项”。

即使现在被多家大公司拒绝,你还有几种可能:投简历时,别再被实习地点限制住。

校招岗位地点可以有偏好,但实习不要有。所以意向公司各地区的岗位都可以尝试投递。跟升学不一样——并不是一个地区办公室拒绝了你,你这辈子就跟这家企业无缘了。

2.在哪关被拒绝,就提高哪里,别轻易对自己全盘否定。

很多像念念一样,学校背景和实习经历不错的同学总能够通过简历关,但却输在面试上。这不代表你比其他人“差”,更可能是面试技巧或者行为面试回答,让企业觉得不匹配。

或者比如在美国留学的同学总是抱怨,本以为自己学了很多英文的Case study很有优势,但回国笔面试才知道,国内的Case特别符合国情,跟国外的差很多,以至于自己所学的那一套在面试时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在下一次面试机会到来前,加强中国本土Case真题的训练,结合自己在国外学习的商业思维,弥补短板。

每一次面试辅导和模拟都有质的改变。

3.规划只有节点,没有终点。

很多留学生在出国前的规划很好,却把规划的目标和终点放在了“进入海外名校”。

其实在出国之前就应该考虑清楚自己未来2至3年的课业和实习安排,而不是等到临近毕业,才后知后觉自己还需要更了解一个行业,得到一份可以留用的实习。

有了规划,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最后说回当下:在7月国内学生考完试之前,是企业实习生的“空窗期”,缺少大量的实习生。这是留学生回国实习的“最佳机会”。

抓住它。

留学带给你的不仅是学历和语言水平的提高,还有对环境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可以让你适应国外陌生的文化与环境,反之也可以。

甚至伴随你走过更长的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