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去北京地铁16号线体验了5G网络:覆盖到位,视频秒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去北京地铁16号线体验了5G网络:覆盖到位,视频秒开

5G目前还未正式商用,但一些地方已经可以抢先体验。

记者 | 唐健博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京港地铁一起宣布,北京地铁16号线成为全国第一个5G信号全覆盖的地铁线路。该消息距今已有一些日子,但想要真正体验到5G网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还很难。

与此前我在北京电信营业厅所体验的用CPE把5G信号转成WiFi信号不同,16号线所覆盖的5G信号是真正形式上的5G服务。这意味着你需要一台5G手机,配合一张开通了5G权限的移动SIM卡,才能使用5G——其实和目前4G一个用法。

OPPO Reno 5G版本

而番茄社在等待许久之后,终于拿到5G手机和开通了5G权限的SIM卡,正式到16号线亲自体验“真·5G”的服务。

为什么是16号线?

为了体验5G网络,我需要坐地铁到北京的西北边,16号线的起/终点站就是西苑站。16号线共有10个站点,9个隧道,总长49.8km。在北京的地铁中长度算较短的,这也给5G网络的铺设减小了工作量。据了解,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京港地铁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了这一线路的相关设备铺设与调试。

其次,16号线地处西北,虽然紧邻“中国硅谷”后厂村,但平时人流量并不大,我从东边西苑站坐起,沿途的农大南路、马连洼、西北旺等站都有空位闲置,因此5G测试也比较方便。

5G体验如何?

有了之前在营业厅内体验CPE转5G信号的经验,这次我对地铁站的5G体验期望值也相对降低了一些。因为尽管这条线路已经覆盖了5G信号,可它毕竟是全国第一条铺设完毕的地铁线,还需要时间对一些问题进行优化。后来的实际体验印证了我的想法。

地铁线相较普通的固定场所更特殊,它空间小,并且一直在移动。手机在位置不停变换过程中,信号的强弱也会受到影响,所获得的网络体验也不同。基于此,我选择在三个不同的场景下测试了网速,分别是起点站、列车行驶过程中和中途站厅。

我手上的测试机是前不久OPPO推出的OPPO Reno 5G版手机,当我刚进入西苑地铁站口时,它的信号指示立即从4G变成了5G,这是让我非常意外的。可以看得出5G信号的覆盖范围比较到位。

有了5G信号之后,我立即在站厅内进行了测速。结果显示,在站厅内的下行速度为97.2Mbps,换算单位后为12.1MB/s,上行速度为17.6Mbps,换算单位后为2.2MB/s。这个速度可以达到普遍家庭网络的下载速度,不过由于这是新开线路,还有调试优化的空间。

进入地铁之后,5G网络开始有了明显的信号波动。即使是我下楼梯时,也会突然从5G网络跳到4G网络,我不得不到处走动寻找信号。

从真实使用角度出发,列车行驶过程是地铁里最常见的手机使用场景。因此我测试了网速、下载游戏以及观看视频,三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各有不同。

经测速软件测试,列车行驶过程中,下行网速大概在40Mbps左右,换算过来约5MB/s。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游戏下载速度则最高能达到12MB/s,大约是96Mbps。

尽管这已经是我在体验过程中看到的网速峰值,但并不算一个惊喜。因为当4G信号质量好的时候,也可以达到接近的数据。并且在下载过程里,手机仍然会出现突然从5G回落到4G的情况。

信号在4G和5G之间切换

如果不看具体数据,看实际体验的话,其实这个网速已经足够日常使用。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我用视频软件观看蓝光电影,好几次拖动进度条之后,视频加载几乎是秒开,不需要任何等待。

真5G还需要时间

总体来说,16号线的5G网络体验仍然不如4G来得畅快。后者虽然在某些场景的速率不如5G,但胜在稳定。毕竟5G还未正式商用,目前的5G可以当做尝鲜,它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因为5G的搭建与调试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该技术的应用其实也并不仅仅是在我们看见的手机通讯上,未来物联网、车联网、甚至工业物联网都会用到5G技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消息是,目前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正在积极为5G的商用做准备。中国移动不仅与京港地铁开通了第一条5G地铁线,还推出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同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活动。

此外,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努比亚等等终端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5G手机,面向5G预商用期间的友好用户进行测试。

而至于最重要的5G牌照发放问题,今年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预计今年将发放5G牌照。但最终还是要根据终端的成熟情况,来适时发放5G的牌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去北京地铁16号线体验了5G网络:覆盖到位,视频秒开

5G目前还未正式商用,但一些地方已经可以抢先体验。

记者 | 唐健博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京港地铁一起宣布,北京地铁16号线成为全国第一个5G信号全覆盖的地铁线路。该消息距今已有一些日子,但想要真正体验到5G网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还很难。

与此前我在北京电信营业厅所体验的用CPE把5G信号转成WiFi信号不同,16号线所覆盖的5G信号是真正形式上的5G服务。这意味着你需要一台5G手机,配合一张开通了5G权限的移动SIM卡,才能使用5G——其实和目前4G一个用法。

OPPO Reno 5G版本

而番茄社在等待许久之后,终于拿到5G手机和开通了5G权限的SIM卡,正式到16号线亲自体验“真·5G”的服务。

为什么是16号线?

为了体验5G网络,我需要坐地铁到北京的西北边,16号线的起/终点站就是西苑站。16号线共有10个站点,9个隧道,总长49.8km。在北京的地铁中长度算较短的,这也给5G网络的铺设减小了工作量。据了解,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京港地铁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了这一线路的相关设备铺设与调试。

其次,16号线地处西北,虽然紧邻“中国硅谷”后厂村,但平时人流量并不大,我从东边西苑站坐起,沿途的农大南路、马连洼、西北旺等站都有空位闲置,因此5G测试也比较方便。

5G体验如何?

有了之前在营业厅内体验CPE转5G信号的经验,这次我对地铁站的5G体验期望值也相对降低了一些。因为尽管这条线路已经覆盖了5G信号,可它毕竟是全国第一条铺设完毕的地铁线,还需要时间对一些问题进行优化。后来的实际体验印证了我的想法。

地铁线相较普通的固定场所更特殊,它空间小,并且一直在移动。手机在位置不停变换过程中,信号的强弱也会受到影响,所获得的网络体验也不同。基于此,我选择在三个不同的场景下测试了网速,分别是起点站、列车行驶过程中和中途站厅。

我手上的测试机是前不久OPPO推出的OPPO Reno 5G版手机,当我刚进入西苑地铁站口时,它的信号指示立即从4G变成了5G,这是让我非常意外的。可以看得出5G信号的覆盖范围比较到位。

有了5G信号之后,我立即在站厅内进行了测速。结果显示,在站厅内的下行速度为97.2Mbps,换算单位后为12.1MB/s,上行速度为17.6Mbps,换算单位后为2.2MB/s。这个速度可以达到普遍家庭网络的下载速度,不过由于这是新开线路,还有调试优化的空间。

进入地铁之后,5G网络开始有了明显的信号波动。即使是我下楼梯时,也会突然从5G网络跳到4G网络,我不得不到处走动寻找信号。

从真实使用角度出发,列车行驶过程是地铁里最常见的手机使用场景。因此我测试了网速、下载游戏以及观看视频,三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各有不同。

经测速软件测试,列车行驶过程中,下行网速大概在40Mbps左右,换算过来约5MB/s。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游戏下载速度则最高能达到12MB/s,大约是96Mbps。

尽管这已经是我在体验过程中看到的网速峰值,但并不算一个惊喜。因为当4G信号质量好的时候,也可以达到接近的数据。并且在下载过程里,手机仍然会出现突然从5G回落到4G的情况。

信号在4G和5G之间切换

如果不看具体数据,看实际体验的话,其实这个网速已经足够日常使用。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我用视频软件观看蓝光电影,好几次拖动进度条之后,视频加载几乎是秒开,不需要任何等待。

真5G还需要时间

总体来说,16号线的5G网络体验仍然不如4G来得畅快。后者虽然在某些场景的速率不如5G,但胜在稳定。毕竟5G还未正式商用,目前的5G可以当做尝鲜,它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因为5G的搭建与调试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该技术的应用其实也并不仅仅是在我们看见的手机通讯上,未来物联网、车联网、甚至工业物联网都会用到5G技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消息是,目前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正在积极为5G的商用做准备。中国移动不仅与京港地铁开通了第一条5G地铁线,还推出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同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活动。

此外,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努比亚等等终端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5G手机,面向5G预商用期间的友好用户进行测试。

而至于最重要的5G牌照发放问题,今年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预计今年将发放5G牌照。但最终还是要根据终端的成熟情况,来适时发放5G的牌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