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最后两周,A股指数如山洪爆发一泻千里,两周时间上证综指和深成指都下跌了21%,创业板跌幅更是高达25.5%,中国式的margin call(补充保证金)隐现。这其中相较两融和场外融资部分,尚未被投资者完全关注,但是危机在放大的其中一环,是上市公司股东进行的股权质押部分。
今年以来,随着前期股市的节节高涨,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股东们在不断增加,多达88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一方面是高位质押融资以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大股东曲线套现的一种途径。界面新闻统计了截至7月1日,今年以来质押股份数占比最高的十家公司。
在Top 10的公司中,质押比例最高的是华信国际,达到了60.14%,其余9家公司也均超过了39%,而且质押人中均包含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这10家公司里面,有3家正处于停牌中,不可谓不幸运。
股权质押属于一种权利质押,是指出质人与质权人协议约定,出质人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作为质押物,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照约定就股份折价受偿,或将该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价金优先受偿的一种担保方式。除了传统的上市公司将股权质押给银行进行融资,现在市场上更为常见的是与信托公司进行质押融资,理财产品作为资金提供方。
由于上半年大多数公司的股价都处于高位,信托公司为了控制风险,一般根据公司资质会将质押率约定为三五折不等。同时作为风控手段,为控制因股票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会设定预警线和平仓线,一般警戒线、平仓线为160%、140%;或者150%、130%。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某股票的大股东要质押融资,基准价格为10元,质押率为5折,预警平仓线取160,140,融资成本为10%,交易数量1亿股,期限为360天,那么预警价=10*0.5*(1+10%)*160%=8.8元,预警市值则为8.8亿,平仓价=10*0.5*(1+10%)*140%=7.7元,平仓市值则为7.7亿元。当然,遇到除权除息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计算,因为送红利的时候要求连带质押给质押方,相对应的预警价格会适当降低。
类似于融资业务,当质押融资的股票市值接近或低于警戒线时,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融资方会被要求补仓,假设质押人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如果不补仓进而被强行平仓的话会降低其持股比例,甚至丧失控股权,因此一般情况下大股东在二级市场股价大幅下挫时,不得不面临“补仓”的风险。例如去年年底的乐视网和更早之前的湘鄂情都曾爆出相关新闻。
界面新闻统计了7月1日收盘后,最新市值与质押当日参考市值比值小于50%的公司,一共有12家,在这12家里面,我们做了预警敏感性分析。除三星电气(601567.SH)和精工钢构(600496.SH),其余10家几乎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因此我们将质押率假设为3-5折,融资利率为10%,预警平仓线为160,140。
表2数据已经非常清晰的表明,在经历了7月1日又一轮浩劫后,这12家上市公司已经全数沦陷,不论是大股东还是其余股东均面临着补仓的困境。其中,浩宁达(002356.SZ)最惨,在三折质押率的假设下需要补仓金额高达4.26亿,而华邦颖泰(002004.SZ)也需要追加3.3亿元。旋极信息(300324.SZ)已经在7月1日晚间抛出管理层个人增持的利好,在这个极其微妙的档口,不知道高管个人花费450万元巨款增持是否能稳住股价,减少这5600万元的补仓费用。
如果行情继续疲弱,相信除了这12家公司,会有更多公司面临同样的困境,被困的大股东以及上市公司不论是补仓还是用别的方式提振公司股价,都将是一笔大额的现金支出,至于如何筹集到这笔资金,又会进而对引发如何的连环效应,都值得投资者们认真观察,提起警惕,当然有激进的乐衷于一搏的投资者,这些也不失为好的观察标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