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看一看”新增个人主页,依靠社交推荐制造阅读文章的独立空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看一看”新增个人主页,依靠社交推荐制造阅读文章的独立空间

频繁的更新和迭代一定程度上表明,微信关于如何将社交关系发挥到极致的方法论仍在摸索阶段,理想的状态则是在用户无压力的分享和社交关系链的价值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文 | 新商业情报NBT 李萌嫡

编辑 | 李威

近日,微信正在灰度测试“看一看”的新功能——“个人主页”。

据《新商业情报NBT》体验发现,灰度测试覆盖的用户进入微信“看一看”后,会收到微信的功能提醒:“轻触朋友的昵称,可访问朋友的个人主页”。

用户进入朋友个人主页后,可以看到该朋友最近七天点过“在看”的文章列表,以及所有朋友对该列表中文章点击“在看”发表的评论。此番改版,可以看作是微信基于社交关系进行筛选和推荐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自微信7.0版本更新开始,“看一看”功能不断地进行着迭代和调整。首先,在原来“看一看”的信息流的基础上扩展成为“好看”和“精选”,“精选”是信息流部分,“好看”的内容则来自原来的朋友点赞,在“看一看”中被优先显示。

“好看”和“精选”分别代表了社交推荐和机器推荐。“好看”让看一看拥有了一个基于社交推荐的阅读圈子,脱离了单纯的资讯分发模式。“精选”则保留了基于用户兴趣匹配进行内容分发的逻辑,类似今日头条。

不过张小龙对此始终保有疑虑,“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是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吗?”从“看一看”的优先显示上也可以看出,张小龙对社交推荐会更为偏爱,而且,社交推荐在弥补机器推荐不足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微信在社交关系上积累的优势。

为达到社交筛选的目的,公众号文章中的“点赞”按钮变成了“好看”,点击“好看”后,文章会分享到“看一看”页面中的“好看”页面中,以列表形式呈现,好友可以评论互动。在后续的调整中,微信文章页面中的“好看”被更改为“在看”,“看一看”界面中的“好看”被重新命名为“朋友在看”。

一方面改成“在看”削减了用户参与社交筛选时可能会面临的社交压力,另一方面,微信开始支持用户在“看一看”中为每篇文章的第一个点击“在看”者点赞。其意在让大家更无压力使用“在看”的同时,能够获得分享的反馈与激励,进一步加强了好友间的连接,提升社交推荐的效率。

此次更新可以看作是微信基于社交关系进行筛选和推荐能力的进一步强化。用户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寻找好友“在看”的文章进行阅读,也可以通过点击“在看”建立自己的文章主页。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这种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基于社交关系的筛选机制,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小流量池,有机会进一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优质内容的打开率。

从微信整体上看,“看一看”的这次变化,延续了“好物圈”的逻辑,旨在为朋友圈中的商品推荐和文章推荐建立一个独立的空间,将微信用户交流种草心得或者推荐文章的行为从朋友圈中剥离出去,让朋友圈更专注于用户个人生活的表达,减少朋友圈信息过载带来的压力。

正如张小龙曾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所说的,“用户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他们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但是,从“好看”到“在看”,从“好物圈”到“个人主页”,张小龙这次要改变的不仅是用户的使用习惯,更是在挑战朋友圈分享行为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是对微信体系内商业模式和逻辑的一次主动梳理,让整个平台最终形成一个由多个“朋友圈”聚集成的社交化内容生态体系。

这并不简单,也不会一蹴而就,改变还将继续。频繁的更新和迭代一定程度上表明,微信关于如何将社交关系发挥到极致的方法论仍在摸索阶段,理想的状态则是在用户无压力的分享和社交关系链的价值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但是,平衡点还没有出现,微信现在作出的改变,远未到用户开心,张小龙满意的程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看一看”新增个人主页,依靠社交推荐制造阅读文章的独立空间

频繁的更新和迭代一定程度上表明,微信关于如何将社交关系发挥到极致的方法论仍在摸索阶段,理想的状态则是在用户无压力的分享和社交关系链的价值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文 | 新商业情报NBT 李萌嫡

编辑 | 李威

近日,微信正在灰度测试“看一看”的新功能——“个人主页”。

据《新商业情报NBT》体验发现,灰度测试覆盖的用户进入微信“看一看”后,会收到微信的功能提醒:“轻触朋友的昵称,可访问朋友的个人主页”。

用户进入朋友个人主页后,可以看到该朋友最近七天点过“在看”的文章列表,以及所有朋友对该列表中文章点击“在看”发表的评论。此番改版,可以看作是微信基于社交关系进行筛选和推荐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自微信7.0版本更新开始,“看一看”功能不断地进行着迭代和调整。首先,在原来“看一看”的信息流的基础上扩展成为“好看”和“精选”,“精选”是信息流部分,“好看”的内容则来自原来的朋友点赞,在“看一看”中被优先显示。

“好看”和“精选”分别代表了社交推荐和机器推荐。“好看”让看一看拥有了一个基于社交推荐的阅读圈子,脱离了单纯的资讯分发模式。“精选”则保留了基于用户兴趣匹配进行内容分发的逻辑,类似今日头条。

不过张小龙对此始终保有疑虑,“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是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吗?”从“看一看”的优先显示上也可以看出,张小龙对社交推荐会更为偏爱,而且,社交推荐在弥补机器推荐不足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微信在社交关系上积累的优势。

为达到社交筛选的目的,公众号文章中的“点赞”按钮变成了“好看”,点击“好看”后,文章会分享到“看一看”页面中的“好看”页面中,以列表形式呈现,好友可以评论互动。在后续的调整中,微信文章页面中的“好看”被更改为“在看”,“看一看”界面中的“好看”被重新命名为“朋友在看”。

一方面改成“在看”削减了用户参与社交筛选时可能会面临的社交压力,另一方面,微信开始支持用户在“看一看”中为每篇文章的第一个点击“在看”者点赞。其意在让大家更无压力使用“在看”的同时,能够获得分享的反馈与激励,进一步加强了好友间的连接,提升社交推荐的效率。

此次更新可以看作是微信基于社交关系进行筛选和推荐能力的进一步强化。用户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寻找好友“在看”的文章进行阅读,也可以通过点击“在看”建立自己的文章主页。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这种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基于社交关系的筛选机制,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小流量池,有机会进一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优质内容的打开率。

从微信整体上看,“看一看”的这次变化,延续了“好物圈”的逻辑,旨在为朋友圈中的商品推荐和文章推荐建立一个独立的空间,将微信用户交流种草心得或者推荐文章的行为从朋友圈中剥离出去,让朋友圈更专注于用户个人生活的表达,减少朋友圈信息过载带来的压力。

正如张小龙曾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所说的,“用户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他们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但是,从“好看”到“在看”,从“好物圈”到“个人主页”,张小龙这次要改变的不仅是用户的使用习惯,更是在挑战朋友圈分享行为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是对微信体系内商业模式和逻辑的一次主动梳理,让整个平台最终形成一个由多个“朋友圈”聚集成的社交化内容生态体系。

这并不简单,也不会一蹴而就,改变还将继续。频繁的更新和迭代一定程度上表明,微信关于如何将社交关系发挥到极致的方法论仍在摸索阶段,理想的状态则是在用户无压力的分享和社交关系链的价值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但是,平衡点还没有出现,微信现在作出的改变,远未到用户开心,张小龙满意的程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