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帝浣
中国人向来都是幽默的。
从记录魏晋人物风度的段子书《世说新语》,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笑史》,清代的《笑林广记》,有趣搞笑的人实在太多,东方朔,苏东坡,徐文长……
这些段子手们的故事,也同时在滋养着中华文化。
而中国画从工笔到写意的转变,慢慢也在有趣好玩起来。
宋朝有个画家叫梁楷,是水墨大写意的开创者,他的画风是这样的:

仙人长得丑归丑,但莫名觉得好萌,这明明就是一张漫画好嘛。
在宋朝,还有一个人被日本人奉为画圣,他叫牧溪,是个画画的和尚。

这张《六柿图》,现在是日本国宝,日本美学的精神之源,说实在的,这样的六个柿子,我也会画……
到了明末,真正的水墨艺术之父出现了,他就是画怪鱼怪鸟的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性格孤僻,同时又很宅,很想吐槽又不敢,于是孵化出一个翻白眼鸟儿的IP,并籍此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
八大山人影响的人里,有一个叫齐白石,于是齐白石也开始了画漫画:
中国式的幽默感,
加上水墨大写意的肆意,
让齐白石在漫画的道路上,
越走越远。
但真正中国漫画的出现,
要等到1925年,
有个带着圆框眼镜面容慈祥的大叔,
开始在报纸上发表小画,
并命名为“子恺漫画”,
他就是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
丰子恺《月上柳梢头》
丰子恺的漫画介于「国画」与「漫画」之间,
既有人间的情味,
又有尘世的疾苦。
温情与幽默共存。

丰子恺说过:“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没想到丰先生也是写心灵鸡汤的大师呢。
丰子恺的老师是弘一法师,
但他画漫画的风格,
却是启发自日本的艺术家竹久梦二。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借鉴了竹久梦二的简洁抒情温暖,又加入了更多水墨韵味,以及人间情味世俗生活。
独具风格,面目一新。
子恺漫画一出,风靡中国大地,由此开启中国动漫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影响波及至今,仍有许多喜爱子恺漫画的粉丝。
几乎与此同时,大批的漫画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纷纷拿起画笔,以漫画为武器,针砭时弊,反映民生。
其中就有张乐平先生和他的《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创造的三毛,既有日常生活的小趣味,更有人间疾苦,悲欢离合。
成为那个时代颠沛流离最真实的记录。
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是如此深入人心。
以至于可以和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一起,
并称“文艺为人民”现实主义创作的两大巅峰。

什么?
你不认识蒋兆和?
就是对着镜子,
把自己画成“杜甫很忙”的那位老先生:

建国后,
一大批从水墨中来的漫画家,
如叶浅予、华君武、方成、丁聪等等,
继续以漫画针砭时弊,讴歌美好,
形成一个中国漫画大发展的巅峰。

而连环漫画的发展,
也是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在那个时代,
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
陪伴我们成长的,
是一本本连环画小人书。

1962年,赵宏本、钱笑呆画的这本《三打白骨精》小人书,对后来的动漫和影视产业有着深远影响,无论后来的大闹天宫,还是1984版的《西游记》,人物形象基本都是参照着这本小人书来的。
说起《西游记》,我们不由想起了中日合作的《铁扇公主》,那是1940年代,中国万氏兄弟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曾走出国门,成了日本大荧幕上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
《铁扇公主》在日本上映时,人挤人的放映室里,有一位14岁的日本少年看得心潮起伏,他叫手冢治虫,看完了这部来自中国的黑白动画片,给了这位学医少年的心猛烈一击。从此开始了漫画之路。
后来,他有一个称号,日本动漫之父。
制作《铁扇公主》的万氏兄弟,有一个特别牛的,叫万籁鸣。

八十年代,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右)终于见到了偶像,《铁扇公主》导演万籁鸣(左)。
万籁鸣之所以牛,是因为《铁扇公主》不是他的人生巅峰,《大闹天宫》才是。
把孙悟空搬上银幕,
是中国动画片鼻祖万籁鸣的夙愿,
为此他还专门请来国画大师张光宇,
来做造型设计。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从左到右,经过四轮设计,
才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58年前的《大闹天宫》,
依然获得豆瓣9.2的高评,
超越99%的动画片。
这实在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巅峰。
“美猴王之父”严定宪在设计孙悟空的表情。
为了设计出人见人爱、过目难忘的美猴王形象,
张光宇几易其稿,反复琢磨,最后为观众们呈现了这样一个美猴王形象:
脸型上大下小,白色做底,中间有个大红鸡心,上面配两根较粗的绿色眉毛,好似一只大桃子,十分醒目,旁边两腮长满棕色猴毛,嘴角两旁有湖蓝色细弯线,以突出猴腮向内吸进。它身穿鹅黄色上衣,配黑色斜襟腰围,橘黄色底上有几个黑色圆点的豹皮短裙,红裤子、黑靴子,脖子上围一条灰绿色围巾,
定稿后的孙悟空形象,得到了万籁鸣导演的“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八个字的赞美。
“迷弟”手冢治虫见到偶像后,还手绘了孙悟空和阿童木的“合影”,祝愿中日两国永远友好。
《大闹天宫》和它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已经留在了一代代人的心中,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整部动画,从人设到动作,从脚本到音乐,都是世界顶级水准。
对于许多人来说,《大闹天宫》已经成为一种情结,孙悟空也成了记忆里不可代替的角色。
因为它,我们小时候想做一个英雄的梦想开始在心里生根发芽。
看过一个回答说:
外国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孙悟空?
我回答:超人,钢铁侠,美国队长为你们维护正义七八十年,而孙悟空为我们斩妖除魔五百年。你们有很多英雄,我们只有它一个。
当然,那个中国动画时代的巅峰,可不仅仅只是一部《大闹天宫》。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中国动画片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牧笛》《小鲤鱼跳龙门》《骄傲的将军》《渔童》《孔雀公主》佳作层出不穷。
画国画画脱线的齐白石,
开始影响中国动漫
《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小蝌蚪,
动了起来。
上海美影厂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拿下了戛纳的荣誉奖。
《小蝌蚪找妈妈》在日本公映,让另一个日本少年看傻了眼,此后,他迷上了“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开始画自己的漫画,毕生都在追求,这种充满留白的飘逸空灵之美。
后来,还带着《风之谷》的胶片作为礼物,来中国“朝圣”,他叫宫崎骏。
那个年代的中国动画,巅峰得可怕。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满满的中国风,敦煌舞蹈、壁画、图腾,还有青铜器、金文,让人目不暇接。
可爱好玩的《三个和尚》,韩羽先生的极简画风,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宝莲灯》《牧笛》《天书奇谭》,那时候的艺术家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才给我们呈现了这么完美的动画。
1988年的《山水情》,是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巅峰的句号。
制作者用真实的摄影机在连续高速摄影下拍摄水墨渲染的过程,再把它组建到镜头里。经过测试以后,就请画家在玻璃上作画,而摄影师则把画家的人影隐掉,然后就能看到宣纸上水墨渲染的过程。
《山水情》里没有对白,只有古琴声,其诗一样的气质、幽远清淡的画面,让观众们对《山水情》念念不忘、无法割舍的原因所在。
后来,就是日本动画影响中国的时代,1990年代起,一大批优秀的外国动画片陆续强势登陆中国。
《哆啦a梦》《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七龙珠》《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海贼王》等等,让那个年代的小孩子应接不暇。
不自觉地,中国年轻的动漫创作者们,受到欧美和日韩漫画的影响,开始了模仿和追随之路,国风动漫,渐入困境。
然而,事情正在改变。
中国动漫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崛起,国家的进步,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动漫重新崛起,正在起航。
2019年6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从水墨中来——中国动漫日本行”活动,将在日本大阪、神户、奈良举办中国动漫百年艺术巡展,以及中日动漫文化的交流活动。
这是中国首次官方的动漫文化日本交流活动,除了带去中国百年来的经典子恺漫画、三毛流浪记、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之外,更多的,是中国新时代动漫的代表作。
中国动漫的今天,相对动漫产业高度发达的日本,我们要学习仍有很多很多。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希望中国动漫日本行系列活动的举办,能促进中日两国动漫文化交流发展,筑牢中日友好交往的桥梁与根基,让友谊因动漫而变得更加美妙,让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今天,无数的中国动画人,没有放弃我们的梦想。
比如,《大圣归来》,
8年潜心制作,
没有宣发经费,全靠“自来水”,
这部燃爆的《大圣归来》,
超越《功夫熊猫》票房纪录,
成为内地影史上最卖座动画电影。
《大圣归来》制作了8年,
前五年自费,后来靠众筹才得以上映,
作为全球首部西游题材3D动画电影,
在戛纳创下中国动画电影海外最高销售纪录。
之后,是《大鱼海棠》:
《大鱼海棠》制作了12年,
把中国风体现的淋漓尽致,
是中国动漫里程碑式的突破,
受到一众好评。
再比如,
今年,突然逆势获得好评的《白蛇缘起》:
2019年的《白蛇:缘起》,
是兼具票房与口碑的动漫电影,
“我们一开始在想,这个题材在结合年轻化的定位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用创新的方式呈现传统题材、传统故事、传统人物。”
《白蛇:缘起》制片人、追光动画制片人崔迪表示,
“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空间,用极致的东方美学和具有现代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敢于探索等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好精神品德”。
《白蛇:缘起》将作为此次“中国动漫日本行”的重点展播电影。
我们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开始创新和突破的国漫作品,毕竟,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这次中国动漫日本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优秀作品:




此次参展动画片合计86部。
有探索性的获奖无数的水墨动画短片,也有在优酷动漫、腾讯动漫、央视动画、爱奇艺、浙江卫视热播受到热烈追捧的人气作品。
除了动画作品,此次还有50部经典的漫画参展,说起来,这些作品大家可能都相当熟悉了:
画《诸子百家》而成为一代人回忆的,
蔡志忠先生,
这次的参展作品,
是水墨味道极浓的《封神榜》
擅长表达都市男女情感的,
朱德庸先生,
参展作品是扎心的《大家都有病》
金城先生的《人间四月天》,
这张林徽因,
画得实在不能太美,
金城先生是资深连环画名宿,
后来创办大家熟悉《漫友》杂志,
还是“动漫”一词的创造者。
老树画画好,
老树画画妙,
你若不知道,
快来瞧一瞧。
王泽先生的《老夫子》,
三个男人的故事,
也是一代人的回忆。
广告人Tango先生,
长年脑洞大开,
长年思如潮涌,
绝妙佳作无数。
燃爆的《镖人》,
燃爆的许先哲漫画,
《镖人》被NHK称为「世界级的中国漫画精品」。
暖爸爸陈缘风《和女儿的日常》,
充满人间温情,
让带娃不再苦恼。
林帝浣以传统水墨方式创作的《小林漫画》,
哭着哭着就笑了,
笑着笑着就哭了,
道尽人间喜乐哀愁,
以漫画疗愈人心。
白茶《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撸猫必备,吾皇与巴扎黑。
阿梗《木兰》,
ICC国际漫画家大会插画金奖得主,
作品走向全球。
聂峻《老街的夏天》,
琐碎时光里的浪漫诗意。
Benjamin《中国女孩》,
中国风手绘动漫的先行者,
获奖无数。
早稻的《松风》,
早稻是《风语咒》《大圣归来》海报的设计者,
传说中的“野兽少女”,“天才少女画师”。
叶露盈的《洛神赋》,
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插画奖金奖得主。
还有更多更多的优秀参展作品,
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出,
期待您能来我们在日本的展览,
共同支持中国动漫的发展!
展览日期
-
大阪:2019年6月20日—7月3日
开幕式时间:2019年6月22日
-
神户:2019年6月11日—6月16日
-
奈良:2019年7月9日—7月15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