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5月30日,天津市妇儿中心对天津市儿童慢性病、心理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高危儿保健等相关情况及数据进行发布。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天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充分保障了妇女儿童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

5月30日,天津市妇儿中心对天津市儿童慢性病、心理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高危儿保健等相关情况及数据进行发布。

近年来,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经多年努力,天津市孕产妇死亡率已连续13年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连续13年控制在6‰以下,实现了低婴儿死亡率下的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位居全国前位,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且城乡差距基本消失;二是建立了完整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实现15种缺陷疾病的免费筛查和7种缺陷的救助,出生缺陷稳定控制在10‰的低水平;三是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不断改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控制在约0.5%,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实现了对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防治干预,改善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自2008年《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截至2018年,“行动计划”和“促进计划”各项目共覆盖妇女儿童共3399.8万人次,各项疾病检出368.4万人次。11年来共检出儿童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残疾及孤独症儿童共22767例,先天性心脏病20675例,救助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儿童1087人。

目前仍面临的问题:一是全市分娩量,在经历了生育政策调整的集中释放后,开始逐步下降趋稳,预计今年仍将维持在10-11万。二是经产妇比例仍保持在较高比例;三是高龄孕妇比例、平均生育年龄不断增长。

同时,成人慢性疾病儿童化趋势、五官问题、心理等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天津市妇儿中心向记者介绍,截止到2018年,共筛查6-7岁儿童36.8万。2018年筛查结果:肥胖儿童占9.94%,血压异常的儿童占10.27%,血糖异常的儿童占2.44%,血脂异常的儿童占7.59%。另外根据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0.5%、17.0%和13.2%。

下一步天津市妇儿中心重点将围绕着以下五方面展开:

(一)继续深化儿童慢性病的监测干预。

儿童慢性病的控制应从孕妇抓起,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妊娠糖尿病,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市妇儿中心将继续深化儿童慢性病的监测干预。围绕儿童慢性病危险因素,设立了“学龄前儿童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项目,主要对6~7岁儿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血压测量和采集空腹指血进行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

天津市妇儿中心将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儿童进行及时的转诊和治疗,同时建议家长督促孩子采取正确的行为改变、平衡膳食、运动处方等综合性干预,有效预防其成人慢性病的发生。下一步重点首先是继续强化干预,使干预措施系统化、完整化;之后计划将监测和干预延伸到小学,实现其连续性。

(二)强化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

2018年下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天津市发布数据6岁儿童近视率为15.35%,幼儿园中小班屈光不正发生率为10.8%。另据全国监测发现,中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比如,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不足1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以上这些因素对近视高发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是导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针对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一是落实一日生活制度,确保户外活动时间;二是强化眼保健服务,4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测视力,并逐步加入屈光检查等项目;三是健康教育,让家长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如果孩子出现看远处物体时眯眼、频繁揉眼、看不清楚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三)强化重点人群的服务—高危儿早产儿管理

高危儿是指有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产伤、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或在发育过程中逐步表现出发育偏离正常等因素的孩子。高危儿占儿童总数约15%。天津市的高危儿筛查与干预工作从新生儿开始,对于3岁以下儿童,由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将具有高危因素的孩子逐级转诊至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直至儿童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对高危儿的管理要增加检查次数和检查内容,包括全身检查,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评估;早产儿眼病筛查、视力检查、听力筛查;喂养、护理、疾病预防及早期发展促进指导。市妇儿中心对下级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综合评估,采取医教结合、个体干预指导和集体活动相结合、亲子互动游戏和家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评估后发育可疑偏离正常的儿童,给予早期发育促进训练,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高危儿中最多的是早产儿,约占一半,天津市每年大约出生7000例。早产儿的器官发育和适应能力都不如正常孩子,须格外关注。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试行)》, 2018年开始实施,由妇幼保健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进行专案管理。

(四)关注儿童听力保护

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0-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而1岁以前是儿童对声音理解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早期进行干预,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认知、情感和沟通能力。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对听力障碍儿童而言,至关重要。2004年天津市在全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之后纳入政府惠民项目,本市户籍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在出生的医院享受免费的听力筛查,诊断后符合救助条件的,可免费验配助听器,或通过市残联“慧聪行动”项目获得人工耳蜗救助及后续语言训练。通过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残联康复部门的共同努力,帮助听力障碍儿童重获听力、语言功能,最终快乐成长。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416名听力障碍儿童获得政府救助配戴助听器,332名重症听力障碍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植入人工耳蜗。80%的聋儿进入正常幼儿园和学校学习。

近几年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听力健康提供了突破性的帮助。遗传性因素是引起婴幼儿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约占60%左右。遗传性耳聋可通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线粒体遗传等方式传给下一代,无论父母的单方或者双方是耳聋患者还是健康携带者,耳聋基因都会通过父母向子女遗传,子代都有一定的可能会罹患耳聋疾病。因此我们在新生儿听力仪器筛查的基础上,2011年底,开始实施听力仪器和基因联合筛查,7年来听力基因筛查共计563406人次,阳性率5.4%。通过对耳聋基因携带者实施靶向预防和早期干预,以期进一步降低耳聋出生缺陷。

(五)关注解决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常见问题

1.过敏

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过敏性皮肤疾病发病率逐渐年增加,其中特应性皮炎是这类疾病的代表, 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多数国家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中儿童发病率为12%~17%。

主要表现湿疹样的皮肤症状,但其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常伴有过敏性胃肠道症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往往是过敏进程的第一步,即便缓解期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瘙痒。对于小孩子来讲,影响睡眠质量,久而久之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对于大孩子来说,影响注意力,影响第二天的学习,长期反复发作的皮疹导致暴露部位的色素沉着和皮肤粗糙,影响穿衣、出行等。与其它儿童常见病相比,特应性皮炎更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治疗及科学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或消除皮肤症状,也有可能减轻或预防疾病向其他系统发展的趋势。妇儿中心皮肤科一直强调提高该病的重视度,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诸内必行于外”,采取外用加中医辨证,调理脾胃、调和阴阳,不是简单的致病,而是以人为本,治病的“人”;此外,还注重该病的慢病管理,从喂养、穿衣、洗浴、护肤等方面科学护理,不要轻视护理工作,特应性皮炎的科学慢病管理占有甚至超乎治疗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过敏历程的早期干预。

2.生长发育

在生长发育领域,家长关注的重点在发生变化。保健门诊中因关注孩子生长发育而就诊的儿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体格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性早熟两类问题为著。性早熟发病率大约为0.43%,北方0.736%(女0.825%、男0.653%)提示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保健意识进一步提高。

3.心理行为和学习能力

心理行为发育问题以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居多,6岁以下儿童主要以发育迟缓例如语言发育落后和运动发育落后、全面发育迟缓、感觉统合失调、抽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问题等为主;6岁以上儿童则多以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型多动障碍和心理咨询就诊。其中,注意力缺陷型多动障碍全国发病率5.6%,男童7.7%,女童3.4%。

促进计划即将于2020年结束,根据近年来监测发现的新的健康问题,以及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目前正在筹划新一轮的提升计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延伸慢病监测干预,延续无创产前筛查,提升妇科病普查的技术手段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

5月30日,天津市妇儿中心对天津市儿童慢性病、心理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高危儿保健等相关情况及数据进行发布。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天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充分保障了妇女儿童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

5月30日,天津市妇儿中心对天津市儿童慢性病、心理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高危儿保健等相关情况及数据进行发布。

近年来,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经多年努力,天津市孕产妇死亡率已连续13年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连续13年控制在6‰以下,实现了低婴儿死亡率下的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位居全国前位,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且城乡差距基本消失;二是建立了完整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实现15种缺陷疾病的免费筛查和7种缺陷的救助,出生缺陷稳定控制在10‰的低水平;三是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不断改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控制在约0.5%,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实现了对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防治干预,改善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自2008年《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截至2018年,“行动计划”和“促进计划”各项目共覆盖妇女儿童共3399.8万人次,各项疾病检出368.4万人次。11年来共检出儿童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残疾及孤独症儿童共22767例,先天性心脏病20675例,救助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儿童1087人。

目前仍面临的问题:一是全市分娩量,在经历了生育政策调整的集中释放后,开始逐步下降趋稳,预计今年仍将维持在10-11万。二是经产妇比例仍保持在较高比例;三是高龄孕妇比例、平均生育年龄不断增长。

同时,成人慢性疾病儿童化趋势、五官问题、心理等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天津市妇儿中心向记者介绍,截止到2018年,共筛查6-7岁儿童36.8万。2018年筛查结果:肥胖儿童占9.94%,血压异常的儿童占10.27%,血糖异常的儿童占2.44%,血脂异常的儿童占7.59%。另外根据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0.5%、17.0%和13.2%。

下一步天津市妇儿中心重点将围绕着以下五方面展开:

(一)继续深化儿童慢性病的监测干预。

儿童慢性病的控制应从孕妇抓起,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妊娠糖尿病,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市妇儿中心将继续深化儿童慢性病的监测干预。围绕儿童慢性病危险因素,设立了“学龄前儿童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项目,主要对6~7岁儿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血压测量和采集空腹指血进行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

天津市妇儿中心将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儿童进行及时的转诊和治疗,同时建议家长督促孩子采取正确的行为改变、平衡膳食、运动处方等综合性干预,有效预防其成人慢性病的发生。下一步重点首先是继续强化干预,使干预措施系统化、完整化;之后计划将监测和干预延伸到小学,实现其连续性。

(二)强化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

2018年下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天津市发布数据6岁儿童近视率为15.35%,幼儿园中小班屈光不正发生率为10.8%。另据全国监测发现,中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比如,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不足1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以上这些因素对近视高发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是导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针对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一是落实一日生活制度,确保户外活动时间;二是强化眼保健服务,4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测视力,并逐步加入屈光检查等项目;三是健康教育,让家长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如果孩子出现看远处物体时眯眼、频繁揉眼、看不清楚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三)强化重点人群的服务—高危儿早产儿管理

高危儿是指有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产伤、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或在发育过程中逐步表现出发育偏离正常等因素的孩子。高危儿占儿童总数约15%。天津市的高危儿筛查与干预工作从新生儿开始,对于3岁以下儿童,由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将具有高危因素的孩子逐级转诊至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直至儿童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对高危儿的管理要增加检查次数和检查内容,包括全身检查,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评估;早产儿眼病筛查、视力检查、听力筛查;喂养、护理、疾病预防及早期发展促进指导。市妇儿中心对下级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综合评估,采取医教结合、个体干预指导和集体活动相结合、亲子互动游戏和家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评估后发育可疑偏离正常的儿童,给予早期发育促进训练,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高危儿中最多的是早产儿,约占一半,天津市每年大约出生7000例。早产儿的器官发育和适应能力都不如正常孩子,须格外关注。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试行)》, 2018年开始实施,由妇幼保健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进行专案管理。

(四)关注儿童听力保护

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0-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而1岁以前是儿童对声音理解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早期进行干预,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认知、情感和沟通能力。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对听力障碍儿童而言,至关重要。2004年天津市在全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之后纳入政府惠民项目,本市户籍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在出生的医院享受免费的听力筛查,诊断后符合救助条件的,可免费验配助听器,或通过市残联“慧聪行动”项目获得人工耳蜗救助及后续语言训练。通过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残联康复部门的共同努力,帮助听力障碍儿童重获听力、语言功能,最终快乐成长。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416名听力障碍儿童获得政府救助配戴助听器,332名重症听力障碍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植入人工耳蜗。80%的聋儿进入正常幼儿园和学校学习。

近几年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听力健康提供了突破性的帮助。遗传性因素是引起婴幼儿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约占60%左右。遗传性耳聋可通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线粒体遗传等方式传给下一代,无论父母的单方或者双方是耳聋患者还是健康携带者,耳聋基因都会通过父母向子女遗传,子代都有一定的可能会罹患耳聋疾病。因此我们在新生儿听力仪器筛查的基础上,2011年底,开始实施听力仪器和基因联合筛查,7年来听力基因筛查共计563406人次,阳性率5.4%。通过对耳聋基因携带者实施靶向预防和早期干预,以期进一步降低耳聋出生缺陷。

(五)关注解决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常见问题

1.过敏

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过敏性皮肤疾病发病率逐渐年增加,其中特应性皮炎是这类疾病的代表, 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多数国家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中儿童发病率为12%~17%。

主要表现湿疹样的皮肤症状,但其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常伴有过敏性胃肠道症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往往是过敏进程的第一步,即便缓解期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瘙痒。对于小孩子来讲,影响睡眠质量,久而久之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对于大孩子来说,影响注意力,影响第二天的学习,长期反复发作的皮疹导致暴露部位的色素沉着和皮肤粗糙,影响穿衣、出行等。与其它儿童常见病相比,特应性皮炎更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治疗及科学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或消除皮肤症状,也有可能减轻或预防疾病向其他系统发展的趋势。妇儿中心皮肤科一直强调提高该病的重视度,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诸内必行于外”,采取外用加中医辨证,调理脾胃、调和阴阳,不是简单的致病,而是以人为本,治病的“人”;此外,还注重该病的慢病管理,从喂养、穿衣、洗浴、护肤等方面科学护理,不要轻视护理工作,特应性皮炎的科学慢病管理占有甚至超乎治疗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过敏历程的早期干预。

2.生长发育

在生长发育领域,家长关注的重点在发生变化。保健门诊中因关注孩子生长发育而就诊的儿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体格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性早熟两类问题为著。性早熟发病率大约为0.43%,北方0.736%(女0.825%、男0.653%)提示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保健意识进一步提高。

3.心理行为和学习能力

心理行为发育问题以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居多,6岁以下儿童主要以发育迟缓例如语言发育落后和运动发育落后、全面发育迟缓、感觉统合失调、抽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问题等为主;6岁以上儿童则多以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型多动障碍和心理咨询就诊。其中,注意力缺陷型多动障碍全国发病率5.6%,男童7.7%,女童3.4%。

促进计划即将于2020年结束,根据近年来监测发现的新的健康问题,以及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目前正在筹划新一轮的提升计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延伸慢病监测干预,延续无创产前筛查,提升妇科病普查的技术手段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