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指尖上的营销安全:Adjust要用开源SDK对抗移动广告欺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指尖上的营销安全:Adjust要用开源SDK对抗移动广告欺诈

“社交媒体可以流量造假”已是公开的秘密,而在移动APP的营销推广方面,数据的真实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于浩

2018年1月27日,《纽约时报》曾做过一个小实验。它设立了一个全新的Twitter账号,而在它花了225美元向一个专卖账号的公司购买粉丝之后,这个虚假账号涨了2.5万名粉丝。

“社交媒体上可以流量造假”,现在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而在移动APP的营销推广方面,数据的真实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在移动流量时代,付费推广成为各大APP争夺用户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据eMarketer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广告支出高达6268亿美元,其中全球移动广告支出高达1880亿美元。但是广告投放的效果却未能尽如人意。

移动数据监测与防欺诈平台Adjust曾抽取17天内发生的4亿次APP安装流量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支付给虚假安装APP的“假用户”的营销费用预计高达170万美元。 据Adjust CTO Paul H. Müller介绍,目前Adjust每天协助客户拒绝的虚假营销费用已经达到100万美金到200万美金。

Adjust CTO Paul H. Müller 

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Adjust将自身业务定位于为移动应用营销商提供分析、监测和防欺诈解决方案,以此帮助客户作出营销决策。通过一款可集成于客户APP上的开源SDK,Adjust所服务的应用营销人员就可以了解并分析用户行为,进而规划未来的营销走向。

“我们(与其他营销平台)首先一点不同在于,我们不只是单单的监测数据,我们也提供非常简易好操作的操作面板。”据Paul介绍,Adjust会首先提供给用户一个整合的数据集,随后用户可自行定义销售规则,如定义投资回报率(ROI)或转化率,以此来适应自身需求。

除了提供监测服务之外,Adjust还提供防作弊套件服务,以此来识别数据造假。Paul向界面新闻解释了最为常见的两种广告作弊行为。

“在亚太地区最常见的广告作弊形式是点击欺诈。”点击欺诈,即通过人为方式制造无效地点击量,来增加广告客户支出或发布商收入。但是在Paul看来,这只是广告作弊的“冰山一角”,机器人欺诈在市场行为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

一部分机器人作弊的情况只存在于营销活动中,广告主只是会被骗取营销预算,但应用的用户体验并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但如果是有损用户体验的机器人作弊的话,那么情况会复杂很多”,这种情况下,作弊机器人会在应用内攻击其业务模型,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在游戏行业中,外挂机器人能够模仿玩家用户,在对战游戏中表现突出;在商务类行业中,这类外挂机器人会侵入用户账户,窃取信用卡信息或者创建虚假账号来盗卖商品等等。

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增强防作弊能力,在2018年末至2019年初,Adjust完成了对数据整合平台Acquired.io以及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Unbotify的两起收购行为。

Acquired.io平台将帮助Adjust减轻广告主清理、重组数据的工作压力,通过多渠道市场活动自动化提升用户体验。Unbotify则可以通过检测应用内的自然用户流动路径,区分正常用户与机器人或者人工刷单这类作弊用户,以此应对应用内的外挂机器人。

目前,Acquired.io的产品已经整合进了Adjust的控制面板内,Unbotify也推出了独立的产品线,并将在随后整合进Adjust的防作弊套件中,以另一种形式发行。

2012年,首席执行官 Christian Henschel、首席技术官 Paul H. Müller和首席软件开发工程师Manuel Kniep在柏林共同创立了Adjust。

在当时,由于基础架构的限制, 以及Google Play商店与Apple应用商店的出现,使得应用开发者不再能轻易地通过浏览器cookie对用户进行跟踪。因此大多数移动经销商们无从得知使用自家应用的用户信息,也无法获得用户体验的反馈,Christian三人看到了此处的商机,开始着手研究解决方案。

在隐私相关条款极为严格的德国,Adjust只有符合欧盟隐私标准(ePrivacy Regulation, ePR)以及欧盟数据隐私安全法案(GDPR)才能够赢得市场认可。这一标准也一直为Adjust全球各个办公室延用。在采访中,CTO Paul反复强调,“我们所有的信息的存储绝对是符合法规的”,“对于Adjust来说,我们公司自己的原则是,我们不要去拿取不应该看的用户隐私。”

目前在全球,Adjust 已有超过22000个应用集成了Adjust的SDK,公司拥有逾1800家渠道合作伙伴,在柏林、纽约、北京、东京等15个城市设有办公室。已经积累下的渠道资源将成为Adjust帮助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竞争优势。那么,相较于同样来自国际的竞争对手,Adjust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呢?

据Paul向界面新闻介绍,Adjust会为当地市场构建特有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例如,我们在欧洲、美洲,以及在亚洲都有我们自己的信息中心,(数据)托管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而不是依靠基于云服务,这使得数据传输更快速和安全。”

自2015年至今,中国一直是Adjust收入规模增长最快的市场。目前,Adjust中国区已经实现了盈利。“不论是在全球市场,或者是在(中国)国内市场,Adjust都是盈利的。”Paul说,“对我们来说作为一个独立并且长期盈利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给我们国内的客户以信任,这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重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指尖上的营销安全:Adjust要用开源SDK对抗移动广告欺诈

“社交媒体可以流量造假”已是公开的秘密,而在移动APP的营销推广方面,数据的真实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于浩

2018年1月27日,《纽约时报》曾做过一个小实验。它设立了一个全新的Twitter账号,而在它花了225美元向一个专卖账号的公司购买粉丝之后,这个虚假账号涨了2.5万名粉丝。

“社交媒体上可以流量造假”,现在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而在移动APP的营销推广方面,数据的真实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在移动流量时代,付费推广成为各大APP争夺用户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据eMarketer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广告支出高达6268亿美元,其中全球移动广告支出高达1880亿美元。但是广告投放的效果却未能尽如人意。

移动数据监测与防欺诈平台Adjust曾抽取17天内发生的4亿次APP安装流量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支付给虚假安装APP的“假用户”的营销费用预计高达170万美元。 据Adjust CTO Paul H. Müller介绍,目前Adjust每天协助客户拒绝的虚假营销费用已经达到100万美金到200万美金。

Adjust CTO Paul H. Müller 

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Adjust将自身业务定位于为移动应用营销商提供分析、监测和防欺诈解决方案,以此帮助客户作出营销决策。通过一款可集成于客户APP上的开源SDK,Adjust所服务的应用营销人员就可以了解并分析用户行为,进而规划未来的营销走向。

“我们(与其他营销平台)首先一点不同在于,我们不只是单单的监测数据,我们也提供非常简易好操作的操作面板。”据Paul介绍,Adjust会首先提供给用户一个整合的数据集,随后用户可自行定义销售规则,如定义投资回报率(ROI)或转化率,以此来适应自身需求。

除了提供监测服务之外,Adjust还提供防作弊套件服务,以此来识别数据造假。Paul向界面新闻解释了最为常见的两种广告作弊行为。

“在亚太地区最常见的广告作弊形式是点击欺诈。”点击欺诈,即通过人为方式制造无效地点击量,来增加广告客户支出或发布商收入。但是在Paul看来,这只是广告作弊的“冰山一角”,机器人欺诈在市场行为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

一部分机器人作弊的情况只存在于营销活动中,广告主只是会被骗取营销预算,但应用的用户体验并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但如果是有损用户体验的机器人作弊的话,那么情况会复杂很多”,这种情况下,作弊机器人会在应用内攻击其业务模型,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在游戏行业中,外挂机器人能够模仿玩家用户,在对战游戏中表现突出;在商务类行业中,这类外挂机器人会侵入用户账户,窃取信用卡信息或者创建虚假账号来盗卖商品等等。

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增强防作弊能力,在2018年末至2019年初,Adjust完成了对数据整合平台Acquired.io以及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Unbotify的两起收购行为。

Acquired.io平台将帮助Adjust减轻广告主清理、重组数据的工作压力,通过多渠道市场活动自动化提升用户体验。Unbotify则可以通过检测应用内的自然用户流动路径,区分正常用户与机器人或者人工刷单这类作弊用户,以此应对应用内的外挂机器人。

目前,Acquired.io的产品已经整合进了Adjust的控制面板内,Unbotify也推出了独立的产品线,并将在随后整合进Adjust的防作弊套件中,以另一种形式发行。

2012年,首席执行官 Christian Henschel、首席技术官 Paul H. Müller和首席软件开发工程师Manuel Kniep在柏林共同创立了Adjust。

在当时,由于基础架构的限制, 以及Google Play商店与Apple应用商店的出现,使得应用开发者不再能轻易地通过浏览器cookie对用户进行跟踪。因此大多数移动经销商们无从得知使用自家应用的用户信息,也无法获得用户体验的反馈,Christian三人看到了此处的商机,开始着手研究解决方案。

在隐私相关条款极为严格的德国,Adjust只有符合欧盟隐私标准(ePrivacy Regulation, ePR)以及欧盟数据隐私安全法案(GDPR)才能够赢得市场认可。这一标准也一直为Adjust全球各个办公室延用。在采访中,CTO Paul反复强调,“我们所有的信息的存储绝对是符合法规的”,“对于Adjust来说,我们公司自己的原则是,我们不要去拿取不应该看的用户隐私。”

目前在全球,Adjust 已有超过22000个应用集成了Adjust的SDK,公司拥有逾1800家渠道合作伙伴,在柏林、纽约、北京、东京等15个城市设有办公室。已经积累下的渠道资源将成为Adjust帮助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竞争优势。那么,相较于同样来自国际的竞争对手,Adjust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呢?

据Paul向界面新闻介绍,Adjust会为当地市场构建特有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例如,我们在欧洲、美洲,以及在亚洲都有我们自己的信息中心,(数据)托管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而不是依靠基于云服务,这使得数据传输更快速和安全。”

自2015年至今,中国一直是Adjust收入规模增长最快的市场。目前,Adjust中国区已经实现了盈利。“不论是在全球市场,或者是在(中国)国内市场,Adjust都是盈利的。”Paul说,“对我们来说作为一个独立并且长期盈利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给我们国内的客户以信任,这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重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