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遇上劲敌《罗马》,它会拿下今年奥斯卡的最佳摄影

关于电影《冷战》的摄影,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作者 | 傅尔得

事先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冷战》,更不知道它进入围了今年奥斯卡最佳摄影的提名,在获得多项大奖包括最佳摄影奖的影片《罗马》的盛名之下,它显得稍微透明了一些。然而,因为《冷战》的名字而点开这部电影后,实则是被它的摄影冲击到了。很少有一部电影,每一帧画面都能经营到如此精致而优雅,是在太好看了,太像在看一本流动的经典摄影书了,整部观影过程中,都在为它的画面而叫好,尽管这部电影的情节、故事也非常上乘。

当然,就剧情来讲,这也是一部“史诗级”的爱情电影,故事发生在1949年之后的冷战时代,波兰音乐家与歌舞团的女孩之间在国内开始的爱情,因为两人价值观的不同步和时局的发展,而发生了无尽的动荡和纠葛,他们的分分合合跨越了15年的时空,也跨越了波兰、东柏林、巴黎和南斯拉夫,在1964年最终以悲剧收场。这部剧入围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但最终也被《罗马》的导演阿方索夺走了光芒。

 

这部电影的摄影是1981年出生的波兰人卢卡斯·扎尔(Łukasz Żal),这是他和同为波兰出生的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ł Pawlikowski)的第二次合作。

他们上一部合作的电影是《Ida》,对Łukasz Żal来讲,跟导演Paweł Pawlikowski基合作,或许是一种幸运,他此前从未拍摄过电影,是因为在《Ida》的拍摄当前,Paweł Pawlikowski在摄影上的老合作伙伴生病了,Łukasz Żal才被邀请加入。这部Łukasz Żal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得了2015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Łukasz Żal也获得了最佳摄影的提名。

关于这部电影,需要了解的5件事:

(一)故事来源于导演父母的真实故事 

《冷战》这部电影,来源于导演Paweł Pawlikowski父母动荡的婚姻和凄美的爱情故事。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Wiktor和Zula,这也正是导演父母的真实名字。

导演Paweł Pawlikowski出1957年生于波兰的华沙,Paweł Pawlikowski的母亲是一名芭蕾舞演员,父亲是一名医生,在1971年父母离异后,其父亲穿越了东德边境开始了流亡生活,而其母亲则嫁给了一个英国人,这个英国人把没有证件的Paweł Pawlikowski带到了伦敦生活。之后,Paweł Pawlikowski的父母都重新开始了生活,也都重新有了婚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他的父母在自由的西方,又都离开了各自的婚姻,重新走在了一起。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在各自的病痛面前,Zula和Wiktor相约一起自杀身亡,和平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父母的故事,成了导演Paweł Pawlikowski所有故事的基础。在伦敦、巴黎等地转辗定居后,最后定居在了其出生地华沙,而日后真正令他声名鹊起的两部电影《Ida》和《冷战》,都是发生在波兰的故事。正如Paweł Pawlikowski自己曾坦言的,他意识到,他拍电影的部分动机,是把随身携带的家庭相册变成现实。

(二)为什么是黑白电影?

与其上一部电影《Ida》一样,《冷战》是一部黑白电影。电影色彩的选择,也是一种对情绪表达的决定。导演Paweł Pawlikowski说:

“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颜色非常鲜艳。它是如此的充满活力。而当时的波兰则完全是共产主义国家,一切都是灰色的。五六十年代的世界要简单得多,世界没有那么混乱,没有那么多的信息。尤其是在波兰,在这个共产主义集团里,世界更简单,关系更简单,没有选择。所有的东西都没有那么杂乱,包括东西,信息,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更加黑白分明。”

在该片摄影师Łukasz Żal看来:

“黑白电影在编辑上很适合讲述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之间的浪漫故事,以及东西方的冲突。”

(三)电影的画面影像

这是一部画面相对静止的电影,画面有着出奇的稳定性。这部电影,在流动的画面和静态的摄影之间,达到了最真诚的和解,在于每一帧经得起定格下来观看,且相当完美。

摄影师Łukasz Żal表达过,他们常常为一个画面拍二三十遍,常常会因为画面太过完美,而重拍,使得画面中加入一些即刻的、不稳定的因素。导演与摄影甚至在开拍前的堪景中,就已经拍下了许多画面,以作为最终拍摄时画面细节和结构的建构基础。“在很多镜头中,我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拍了很多很多照片,当布置场景时,我们做到几乎和准备时一模一样”。

除了人物恰如其分地融入自然和背景之中的画面,肖像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很多画面定格下来,就是一张完美的肖像照,他其实在拍一张照片,在照片中浓缩人物和时代的信息。

如摄影师Łukasz Żal所言: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单人或双人肖像。很多时候,我们把相机放在更高的位置,在头部上方留出一点空间,只是为了在肖像——脸和眼睛——和人们所处的世界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宽格式,我们经常把脸放在这些黄金点上。在这种情况下,构图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当你打破这些规则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出更有情感、更有意义、更有象征意义的构图。”

“在巴黎,一切都变了,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时,我们加入了更长的镜头,所以视野变得更加狭窄。画面的黑白对比度越高,视野就越窄,要把Wiktor 和Zula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焦距就越长。而他们回到波兰后,我们希望一切都变得更广阔,他们也就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四)不同寻常的荧幕宽高比: 1.375:1 

电影运用了经典老电影时代的宽高比:1.375:1。这种画幅,虽然缩限了画面的横向视野,但是却丰富了其纵深的景深,如此一来,构图变得更为重要,而影像则可以创造更多的情感和象征性的形象,传达故事和情绪的画面。选择使用哪种画幅宽高比,往往是创作上的关键性决定之一。因为,比例的构建能塑造故事对观众情感的影响。

正如导演所说,“我们想要的是深度而不是宽度,这是一个伟大的比例,它象征着情感,也预示画框之外的东西。我倾向于不要展示太多,也即限制视野,是为了要突出故事。这个比例还制造了某种张力:关于镜头之外是什么?”

关于电影画面的宽高比:1.375:1的宽高比基本上就等于老电影,也差不多为摄影画幅的4:3(约为1.33:1)比例的构图,在电影发展初期,仅有一个基本宽高比:1.33:1,后来经过微调之后,变成了1.375。如今,1.85是标准宽荧幕,而2.35:1则为变形宽荧幕。1932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也是奥斯卡金像奖的主办单位)投票决定稍微缩小每帧的高度,从0.735英寸(18.67mm)变为0.631英寸(16.03mm)。新的宽高比就变成了0.868x0.631英寸,即1.375:1,通常称为1.37:1,这就是著名的学院标准(Academy)。1.37:1很快就被接受了,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一直占据电影宽高比的主宰地位。直到1952年,宽银幕立体电影(Cinerama)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局面。

(五)影像的灵感来源

如此影像精湛的电影,自然非常好奇,其摄影都源自于哪些美学积累,以及收到了哪些人的作品的影像。

受到这部电影开拍前,导演和摄影便已拍摄了数千张拍摄地点和演员的照片,而关于影像的灵感来源,摄影师Łukasz Żal受到了包括导演英格玛·褒曼(Ingmar Bergman)的电影摄影师Sven Nykvist、Vilmos Zsigmond(《猎鹿人》)、导演费里尼(Frederico Fellini)和塔尔科夫斯基(Tarkovsky)以及已故波兰导演杰西·沃伊切赫·沃伊希克(Jerzy Wojciech Wojcik)等大师的影像。

在摄影方面,摄影师拉尔夫·吉布森和赫尔穆特·牛顿的作品为Łukasz Żal提供了高对比度的黑白构图和使用强烈的前照光的想法。此外,他们也看了很多那个时期的柏林、巴黎的档案照片。而关于女演员玛丽莲·梦露和玛琳·黛德丽等的画面,也在摄影师Łukasz Żal拍摄女主角Zula的画面时,提供了无尽的灵感。

*傅尔得

专栏作家,策展人,著有《一个人的文艺复兴》、《肌理之下》。对一切未知的未发生的事情抱持强烈的好奇心。相信美好的一天,可以从做一份元气早餐开始。拒绝二手生活,拒绝被姿态俘虏,在等死前的绝地反击,就是来一场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