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智能家居,能通过家庭安防实现“软着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智能家居,能通过家庭安防实现“软着陆”吗?

最近几年,智能家居概念大火,全国各地渠道商的大范围涌现就是最好的佐证。但从大环境上讲,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做。突破口在哪里?

文|智哪儿 刘琦

最近几年,智能家居概念大火,全国各地渠道商的大范围涌现就是最好的佐证。但从大环境上讲,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做。突破口在哪里?

一直以来,智能家居都是以“创造愉悦生活”为根本使命的。家居、电器的智能化,本质上要服务于人,让生活更简单、更美好。不过,这种集体憧憬并没有让智能家居原地腾飞。相反,整个行业还是处于不断的自我怀疑与小心试错的循环上。

生意难,落地也难。

究其原因,还是智能家居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有些疏远。我们一直在强调智能,却没人解释清什么是智能,以及客户到底需不需要智能。行内热,市场冷,不是没有原因。

不要简单把原因归咎于市场教育。客户没有错,厂家也没有错,渠道商更没有错。但这个市场为什么就处于有体量没销量的状态呢?

诚然,在某些层面上,智能家居已经落地。比如,某品牌签订了某地产商某几个楼盘的生意,把智能家居“集成”到了房子这个大宗商品中;再比如,某渠道商经过努力跟进,终于敲定了某位富豪的别墅项目,提供了一套只占据总装修成本十分之一的智能家居系统。

我们不能忽视从业者所做的努力,但必须承认一点:智能家居,依然不是一个消费级产品;主动拥抱它的,依然是少数——考虑到中国市场应有的庞大体量。

好了,前文铺垫有些冗长,下面切入正题:让智能家居“软着陆”,家庭安防或许是个核心突破口?

让产品“软着陆”

当某个技术或富有技术表现力的产品问世时,在资本的助推下,它通常能在很短时间进入所有人的视野。但问题是,从进入视野,到进入人们的钱包,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分煎熬的。

在技术领域,当几年前一票人大谈特谈3D打印平民化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预料到,在n年之后的今天,这逆天的制造科技依然与普通人无缘。

智能家居听起来更“接地气”。比起3D打印、AR/VR/MR、机器人这些,它与普通人的距离感没有那么强。

但智能家居不能就这么强行登陆市场。别管市场教育程度如何,单单这土壤还没培好。我们得找个让客户心服口服、情愿埋单的切入口。你告诉他智能家居是未来,先别管他介不介意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没有达到科幻电影的水平,他会向你抛出一个问题:告诉我一个让我埋单的理由。

什么时候智能家居不愁卖了?从产品上,至少能让客户喊出“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冲动。遗憾的是,现在没有。

所以,纵观智能家居体系,在各种功能中,有哪种不属于可有可无的?掐指一算,安防或许是一个绕不开的钉子。

最关键的是,安防有那种能让智能家居“软着陆”的潜质。

家庭安防飞速增长

有三个因素让家庭安防进入前所未有的增长阶段:

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由于前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如今很大一部分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老人的照看问题凸显;

二、得益于消费升级和研发成本的下降,一套安防系统不再是负担,门槛的相对降低让很多人的决策过程更加迅速;

三、整个安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家庭安防产品的升级,加之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家庭安防不再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自动报警,而是更加人性化、标准化与无感化。

简而言之,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中国人对安防的需求愈发强烈。老年人、儿童与家庭财产的保护,成为家庭安防的主要驱动力。

据知名调研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显示:

2017年全球家庭安全系统市场规模为406.6亿美元,预计2018年达到455.8亿美元,到2023年,家庭安全系统市场增至747.5亿美元,预测期(2018—2023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0.40%。

另据根据艾瑞资讯《2018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基于自身专业角度和对用户的认知来判断,智能家居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认为以家为消费单位的用户,最关注的是家庭安全问题,尤其是租房市场上,租户和房东都特别关注房屋与人身安全,家庭安防场景(30%)被认为是刚需场景。

其实,得益于“平安建设”口号的提出,我国的安防产业从2015年开始就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安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防患于未然、协助事后侦办的中坚力量。相信不少智能家居渠道商,此前可能是就是从监控行业转型而来的。

监控产业的爆发,能直接说明安防产业的升级。而如今,随着AI、5G和物联网的发展,家庭安防迎来了春天。

细细思考,其实如今智能锁这类产品的爆发,也可以看做是安防产品的浪潮。智能锁营销做到今天,各家品牌无不往安全靠拢。

为什么是安防

智能家居的子系统很多,场景也很多。安防凭何作为市场切入口?除了它鲜有的刚需属性外,家庭安防的智能化属性更容易体现出来。

比起“创造愉悦生活”这一点,以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为核心的家庭安防系统,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带给人的心理安全保障是最强的。讲得直接一点:买得值。

如果保姆独自在家带孩子,你能从监控中实时查看并产生一些互动,值不值?如果老人独自在家,有社会人员上门推销产品,你能从门禁系统实时获知,值不值?如果家中天然气泄漏,你能第一时间得到警报而呼叫消防员,值不值?

这一切,来源于当家中无人,或家中有老人、小孩、孕妇等弱势群体时,在外的家人本能的一种焦虑。

据艾瑞咨询2017年的一份市场调研显示:

基于自身专业角度、综合技术情况来判断,从业者认为在人脸识别、智能视频分析、前端计算能力等技术的引领下,家庭安防类产品(32.6%)将会是爆发的最先领域。

而在当年,智能家用安防市场规模为193.7亿元,仅次于智能家电的2828.0亿元和智能连接与控制产品的215.5亿元。(单位:人民币)

从狭义概念讲,智能家电可以被排除。因为在过去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家电市场的规模都是超大体量的。

而智能连接与控制,其在规模上略微领先于智能家用安防。这是因为连接与控制是智能家居实现的基础。某种层面讲,由于连接与控制的是家电为主的产品,可以说智能家电的大体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连接与控制产品的销售。

而智能家用安防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多个窗帘和空调,但未必有一个摄像头。

这里的逻辑是:智能家居中的家电、影音产品、连接与控制,毫无疑问会有着相当大的体量。但它的前提是:这些是基于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而被推动着往前走的。

只有智能安防,作为一种渗透率极低的家用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能真正代表当前的智能家居市场的状况。

小结

智能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猫眼、智能门铃、红外传感器、烟雾报警器、门磁、窗磁等产品的出现,就已经说明家庭安防正在走向市场。

智能家居有着多元特征,对很多品牌和渠道商来说,家庭安防未必是唯一切入点,但却是一条值得参考的路径。

本文所述,仅供参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智能家居,能通过家庭安防实现“软着陆”吗?

最近几年,智能家居概念大火,全国各地渠道商的大范围涌现就是最好的佐证。但从大环境上讲,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做。突破口在哪里?

文|智哪儿 刘琦

最近几年,智能家居概念大火,全国各地渠道商的大范围涌现就是最好的佐证。但从大环境上讲,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做。突破口在哪里?

一直以来,智能家居都是以“创造愉悦生活”为根本使命的。家居、电器的智能化,本质上要服务于人,让生活更简单、更美好。不过,这种集体憧憬并没有让智能家居原地腾飞。相反,整个行业还是处于不断的自我怀疑与小心试错的循环上。

生意难,落地也难。

究其原因,还是智能家居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有些疏远。我们一直在强调智能,却没人解释清什么是智能,以及客户到底需不需要智能。行内热,市场冷,不是没有原因。

不要简单把原因归咎于市场教育。客户没有错,厂家也没有错,渠道商更没有错。但这个市场为什么就处于有体量没销量的状态呢?

诚然,在某些层面上,智能家居已经落地。比如,某品牌签订了某地产商某几个楼盘的生意,把智能家居“集成”到了房子这个大宗商品中;再比如,某渠道商经过努力跟进,终于敲定了某位富豪的别墅项目,提供了一套只占据总装修成本十分之一的智能家居系统。

我们不能忽视从业者所做的努力,但必须承认一点:智能家居,依然不是一个消费级产品;主动拥抱它的,依然是少数——考虑到中国市场应有的庞大体量。

好了,前文铺垫有些冗长,下面切入正题:让智能家居“软着陆”,家庭安防或许是个核心突破口?

让产品“软着陆”

当某个技术或富有技术表现力的产品问世时,在资本的助推下,它通常能在很短时间进入所有人的视野。但问题是,从进入视野,到进入人们的钱包,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分煎熬的。

在技术领域,当几年前一票人大谈特谈3D打印平民化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预料到,在n年之后的今天,这逆天的制造科技依然与普通人无缘。

智能家居听起来更“接地气”。比起3D打印、AR/VR/MR、机器人这些,它与普通人的距离感没有那么强。

但智能家居不能就这么强行登陆市场。别管市场教育程度如何,单单这土壤还没培好。我们得找个让客户心服口服、情愿埋单的切入口。你告诉他智能家居是未来,先别管他介不介意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没有达到科幻电影的水平,他会向你抛出一个问题:告诉我一个让我埋单的理由。

什么时候智能家居不愁卖了?从产品上,至少能让客户喊出“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冲动。遗憾的是,现在没有。

所以,纵观智能家居体系,在各种功能中,有哪种不属于可有可无的?掐指一算,安防或许是一个绕不开的钉子。

最关键的是,安防有那种能让智能家居“软着陆”的潜质。

家庭安防飞速增长

有三个因素让家庭安防进入前所未有的增长阶段:

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由于前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如今很大一部分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老人的照看问题凸显;

二、得益于消费升级和研发成本的下降,一套安防系统不再是负担,门槛的相对降低让很多人的决策过程更加迅速;

三、整个安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家庭安防产品的升级,加之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家庭安防不再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自动报警,而是更加人性化、标准化与无感化。

简而言之,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中国人对安防的需求愈发强烈。老年人、儿童与家庭财产的保护,成为家庭安防的主要驱动力。

据知名调研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显示:

2017年全球家庭安全系统市场规模为406.6亿美元,预计2018年达到455.8亿美元,到2023年,家庭安全系统市场增至747.5亿美元,预测期(2018—2023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0.40%。

另据根据艾瑞资讯《2018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基于自身专业角度和对用户的认知来判断,智能家居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认为以家为消费单位的用户,最关注的是家庭安全问题,尤其是租房市场上,租户和房东都特别关注房屋与人身安全,家庭安防场景(30%)被认为是刚需场景。

其实,得益于“平安建设”口号的提出,我国的安防产业从2015年开始就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安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防患于未然、协助事后侦办的中坚力量。相信不少智能家居渠道商,此前可能是就是从监控行业转型而来的。

监控产业的爆发,能直接说明安防产业的升级。而如今,随着AI、5G和物联网的发展,家庭安防迎来了春天。

细细思考,其实如今智能锁这类产品的爆发,也可以看做是安防产品的浪潮。智能锁营销做到今天,各家品牌无不往安全靠拢。

为什么是安防

智能家居的子系统很多,场景也很多。安防凭何作为市场切入口?除了它鲜有的刚需属性外,家庭安防的智能化属性更容易体现出来。

比起“创造愉悦生活”这一点,以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为核心的家庭安防系统,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带给人的心理安全保障是最强的。讲得直接一点:买得值。

如果保姆独自在家带孩子,你能从监控中实时查看并产生一些互动,值不值?如果老人独自在家,有社会人员上门推销产品,你能从门禁系统实时获知,值不值?如果家中天然气泄漏,你能第一时间得到警报而呼叫消防员,值不值?

这一切,来源于当家中无人,或家中有老人、小孩、孕妇等弱势群体时,在外的家人本能的一种焦虑。

据艾瑞咨询2017年的一份市场调研显示:

基于自身专业角度、综合技术情况来判断,从业者认为在人脸识别、智能视频分析、前端计算能力等技术的引领下,家庭安防类产品(32.6%)将会是爆发的最先领域。

而在当年,智能家用安防市场规模为193.7亿元,仅次于智能家电的2828.0亿元和智能连接与控制产品的215.5亿元。(单位:人民币)

从狭义概念讲,智能家电可以被排除。因为在过去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家电市场的规模都是超大体量的。

而智能连接与控制,其在规模上略微领先于智能家用安防。这是因为连接与控制是智能家居实现的基础。某种层面讲,由于连接与控制的是家电为主的产品,可以说智能家电的大体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连接与控制产品的销售。

而智能家用安防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多个窗帘和空调,但未必有一个摄像头。

这里的逻辑是:智能家居中的家电、影音产品、连接与控制,毫无疑问会有着相当大的体量。但它的前提是:这些是基于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而被推动着往前走的。

只有智能安防,作为一种渗透率极低的家用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能真正代表当前的智能家居市场的状况。

小结

智能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猫眼、智能门铃、红外传感器、烟雾报警器、门磁、窗磁等产品的出现,就已经说明家庭安防正在走向市场。

智能家居有着多元特征,对很多品牌和渠道商来说,家庭安防未必是唯一切入点,但却是一条值得参考的路径。

本文所述,仅供参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