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去深圳工作还是读大学?部分高校招生数不足华为的招聘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去深圳工作还是读大学?部分高校招生数不足华为的招聘数

想到深圳上大学,远非想象中简单。

文 |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华为、腾讯、招商银行、平安集团、比亚迪、万科……在不同行业大公司的召唤下,大学毕业后去深圳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学子的一项选择。

高考在即,年轻的考生们正拥有着另一个选择,先到深圳读大学。

深圳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底,深圳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增加1所;在校学生10.38万人,增长7.4%。

尽管深圳远非高等教育强市,去年在校大学生人数才首次突破10万人,而在大多数高校排名的榜单中,甚至未能有本地高校进入全国前50。

但近年来,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引进了多所合作办学高校,这直接快速拉升了办学档次。更重要的是,依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深圳的大学也被“镀上了一层光环”。

想到深圳上大学,远非想象中简单。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在已经公布2019年招生计划的学校中,招生人数基本与去年持平或稳中有小幅上升。

但尽管如此,可以看到的是,除了本土“老牌”的深圳大学之外,新办高校或合作办学高校目前的本科招生人数都相对有限。

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南方科技大学的本科招生人数都仅在1000人出头,中山大学(深圳)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去年的招生人数都在1700人左右。

可供对照的一个数据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2018年,华为面向中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发出了约2000份offer。

招生人数的稀少,丝毫阻碍不了考生们对深圳高校的热情。

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招生1030人,吸引了32000人报考,报录比约为31:1;去年迎来第二批中国籍本科生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报考人数为2612人,比上年增长了3.1倍,最终的录取比例约为20.2:1。

这两所学校在录取时均是采取的“高考631综合评价计分法”,按照6:3:1的比例参考学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对于深圳其他一些高校而言,录取分数线亦是“水涨船高”。

从2018年的情况来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广东省招收157人,本科批次理科投档线为614分,位列广东省内各高校投档线之首,超过中山大学7分,这也是深圳市高校首次独占鳌头。

此外,哈工大(深圳)在多个省份的录取提档线超过重点线100分以上,其中黑龙江超重点线169分、河北超重点线157分、贵州超重点线152分、福建超重点线150分。

招生人数有较大优势的深圳大学也备受追捧,录取分数一路走高。据该校披露,2018年,录取最高分的考生比控制线高出270分。

外省文史类录取平均分超一本线68分,18个省的平均分排位位于全省前2%;理工类方面,外省理工类录取平均分超一本线108分,较去年提高7分,14个省的平均分排位位于全省前5%。

南方科技大学一名学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考选择学校时主要是看的城市,觉得未来深圳的机遇多,发展空间大。

另一位IT从业者告诉记者,深圳很多企业对本地的大学生就业并没有特殊的“照顾”政策,但学生在校期间找实习、接触企业项目等还是有一定优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深圳高校的生源质量提升,毕业生在企业的口碑积累,会逐渐构筑起良性的校企生态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去深圳工作还是读大学?一些高校的招生数不足华为的招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去深圳工作还是读大学?部分高校招生数不足华为的招聘数

想到深圳上大学,远非想象中简单。

文 |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华为、腾讯、招商银行、平安集团、比亚迪、万科……在不同行业大公司的召唤下,大学毕业后去深圳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学子的一项选择。

高考在即,年轻的考生们正拥有着另一个选择,先到深圳读大学。

深圳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底,深圳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增加1所;在校学生10.38万人,增长7.4%。

尽管深圳远非高等教育强市,去年在校大学生人数才首次突破10万人,而在大多数高校排名的榜单中,甚至未能有本地高校进入全国前50。

但近年来,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引进了多所合作办学高校,这直接快速拉升了办学档次。更重要的是,依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深圳的大学也被“镀上了一层光环”。

想到深圳上大学,远非想象中简单。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在已经公布2019年招生计划的学校中,招生人数基本与去年持平或稳中有小幅上升。

但尽管如此,可以看到的是,除了本土“老牌”的深圳大学之外,新办高校或合作办学高校目前的本科招生人数都相对有限。

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南方科技大学的本科招生人数都仅在1000人出头,中山大学(深圳)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去年的招生人数都在1700人左右。

可供对照的一个数据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2018年,华为面向中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发出了约2000份offer。

招生人数的稀少,丝毫阻碍不了考生们对深圳高校的热情。

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招生1030人,吸引了32000人报考,报录比约为31:1;去年迎来第二批中国籍本科生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报考人数为2612人,比上年增长了3.1倍,最终的录取比例约为20.2:1。

这两所学校在录取时均是采取的“高考631综合评价计分法”,按照6:3:1的比例参考学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对于深圳其他一些高校而言,录取分数线亦是“水涨船高”。

从2018年的情况来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广东省招收157人,本科批次理科投档线为614分,位列广东省内各高校投档线之首,超过中山大学7分,这也是深圳市高校首次独占鳌头。

此外,哈工大(深圳)在多个省份的录取提档线超过重点线100分以上,其中黑龙江超重点线169分、河北超重点线157分、贵州超重点线152分、福建超重点线150分。

招生人数有较大优势的深圳大学也备受追捧,录取分数一路走高。据该校披露,2018年,录取最高分的考生比控制线高出270分。

外省文史类录取平均分超一本线68分,18个省的平均分排位位于全省前2%;理工类方面,外省理工类录取平均分超一本线108分,较去年提高7分,14个省的平均分排位位于全省前5%。

南方科技大学一名学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考选择学校时主要是看的城市,觉得未来深圳的机遇多,发展空间大。

另一位IT从业者告诉记者,深圳很多企业对本地的大学生就业并没有特殊的“照顾”政策,但学生在校期间找实习、接触企业项目等还是有一定优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深圳高校的生源质量提升,毕业生在企业的口碑积累,会逐渐构筑起良性的校企生态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去深圳工作还是读大学?一些高校的招生数不足华为的招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